•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想學網球,請先認識3種基礎發球
1
想學網球,請先認識3種基礎發球
2
張狂有分寸 RUSSELL WESTBROOK 的 WHY NOT Z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學網球,請先認識3種基礎發球

2017-06-03
知識庫 球類 網球 訓練動作

發球是網球比賽開始的第一步,如果要發球速度快,必須掌握好球拍以及給予球最大力量和控制旋轉,當發球者能分配球和球拍運動的時間且身體處於穩定狀態後,就可以在發球的瞬間考慮擊出怎樣的高度、角度、打擊速度、距離網的距離和高度,之後就能擊出完美的發球動作。

網球基礎發球 ©wimbledon-school.ac.uk

一般來說,常見的基礎發球總共有三種:平擊式發球、側旋式發球、上旋式發球。它們分別是依其擊球的拍面揮動方式及旋轉型態來命名,由拋球上去位置的不同,能導致不同的擊球揮拍動作,這才是真正區分發球形式的主要因素。

 1  平擊式發球法 flat serve

平擊式發球是以速度為主的發球方式,多用於第一顆發球,它也為現代網球比賽中最可怕且威脅最大的攻擊球,比較起其他發球在速度方面和威力方面,平擊式發球可以說是最優秀的攻擊性發球且大部分使用於第一發球來使用,平擊式發球是由正後方直接打擊,所以球速快、旋轉少,但較難控制,為身材高大和手臂力量強大的選手最適合使用。

平擊式發球四個要點

a 發球拍面與球接觸面是垂直的。
b 球拋到正對頭頂上面,兩腿伸直,手舉高的位置為擊球點。
c 球應在前方上拋,稍微在前肩右邊(右手持拍者)。
d 拋球臂完全伸直時釋放該球為宜,擊球點、右肩膀和左腳都在一直線上,而且應垂直於底線上。

 2  側旋式發球 side spin serve

採用側旋式發球時,擊球飛行路徑為側向旋轉落地後會往側方彈跳,通常雙打戰術運用會採用此種發球方式。側旋式發球時,球拍與球的接觸由球的右上約2或3點鐘方向,並向右側外下方削擊,使球產生側旋,由於側旋的關係,球在著地時彈跳較低,會向左側跳開,增加回擊的困難度。

側旋式發球所呈現的飛行路線稍呈拋物線,離球網較高所以不易掛網,進入有效發球區範圍較大,進球率較平擊式為高,通常使用在第二顆發球,拋球和擊球點都會稍離身體遠一點,與平擊式發球稍微不同,擊球動作完成後,球拍應揮落到身體左邊。

側旋式發球五個要點

a 因需要手腕來打快球,所以一般會採用東方式反手握法,或是大陸式握法,。參考—6種常見網球握拍方法。
b 步伐比平擊式發球要再跨開一些,後腳較退後使身體與球場的角度加大,可配合拋球到側面的位置,在揮拍時易與球產生切削動作。
c 側旋式發球是將球拋在右側約40公分處(右手持拍者),會使揮拍時與球產生切削動作。若直上或太靠近則不能給予足夠壓力,而將成為沒有威力的球。
d 揮拍時,球拍與球的接觸非垂直,右手臂要做反手揮動,身體向後扭曲,連接右肩和握柄之連線正好要和網面成垂直。
e 揮拍動作是將重心是由後向前,揮拍擊球時重心在前腳,送拍至左下腳後其後腳向前跨出一大步至身體平衡而完成動作。

 3  上旋式發球 top spin service

此種發球需要較高的技術,也是上述三種發球最有難度的,但也是發球進球率最高、接發球最難應付的方式。

上旋式發球是當球拍與球接觸時,球拍由球體七點鐘方向到一點鐘方向用力刷出(右手持拍者),使球體產生上旋轉。在著地時候會突然彈跳得很高且偏向一方,使接球不易,是很有效的第二發球。這種旋轉球飛行速度較緩慢,但飛行中會變成下墜球,落下後會大力的反彈偏向右邊,由於球速緩慢,發球者可利用時間快速上網,雙打中常見到此種發球戰術。

上旋是發球五個要點

a 握拍方式與平擊式發球相同,採用大陸式握拍方式,這樣可讓手腕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而比較靈活,使手腕柔軟利於快速打法。
b 前腳與平擊式發球相同,但後腳位置要比側旋式發球更後面,使身體能後仰以利搓球。手揮動時,要將身體盡量向後彎曲,為了支持身體,要將右腳拉到後面用腳支撐弓狀上體。
c 拋球位置是在發球者頭部左側方約30公分處(右手持拍者),要把球拋向頭的左邊稍偏後方,且要比其他發球法拋的高。
d 揮拍動作由預備動作把球拍向下擺並後拉,其次將球拍送至抓背位置,身體向左側後仰、屈膝、重心落至後腳,同時將球拋出,最後揮拍搓球,使球產生強大上旋轉力量。
e 完成揮拍擊球動作,球拍繼續向左下揮送,此時重心完全落在前腳,後腳向前跨出一步保持平衡,擊球動作完成。

發球是一種全身運動,重要是使用身體肌肉來擊球,該採用哪一種發球,其實都有利弊,要考量發球者的身高條件、能力、外在因素等,才能決定用何種發球才是有效。

資料來源:桃園創新技術學院體育室、崑山科技大學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張狂有分寸 RUSSELL WESTBROOK 的 WHY NOT Z

2019-01-04
球類配備館鞋子NIKE籃球

在球場上,Russell Westbrook一直都處於疾速奔馳、轉身和起跳的快速攻防之中。被他甩在身後的除了對方防守球員,還有一個又一個的NBA歷史紀錄。當全世界都感到難以跟上他的腳步時,Russell Westbrook似乎又精心地計畫好了一切,並把這稱作「張狂有分寸」。

張狂有分寸 RUSSELL WESTBROOK 的 WHY NOT ZER0.2

Russell Westbrook的第二代場上簽名鞋Why Not Zer0.2也因此誕生。看似狂野且鮮明的設計中,背後每一個元素的涵義卻都由Russell Westbrook掌控著。關於Why Not Zer0.2,以下五件事是最重要的:

Russell Westbrook

 1  每個配色都獨具意義

Why Not Zer0.2的第一個配色「Future History」在整雙球鞋上採用了明豔色塊碰撞的設計。第一眼看似隨機的色彩,實際上分別來自於Russell Westbrook職業生涯中每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球衣。

「每個配色背後的意義對我來說都是特殊的,」Russell Westbrook說,「我希望透過Why Not Zer0.2上的顏色來進一步展現它背後所蘊藏的豐富故事。」

Why Not Zer0.2

 2  獻給至親之人

如果Russell Westbrook對於籃球的愛排在第二,那麼排在第一的一定是他的家庭。這也是為什麼他會選擇把家族的紋章放在鞋舌內側。他還用前掌中底部分所嵌入的一道黑色橫條來紀念自己逝去的摯友Khelcey Barrs III。

Russell Westbrook說:「在球鞋上寫下『KBIII』來紀念Khelcey已經成為了我的一個傳統。而每款不同配色的Why Not Zer0.2上都會有特定的一處讓我可以把這個傳統繼續下去。我希望穿我簽名籃球鞋的人們能夠明白,帶著高於自我的目標上場競爭很重要。」

Why Not Zer0.2

 3  性能大於潮流

對於此次的設計,Russell Westbrook表示他想要一雙為提升他的賽場表現而專門創作的性能鞋款,而不僅僅為了跟隨任何流行趨勢。Russell Westbrook說:「從我們第一次設計的討論會議開始,我的目標就是要盡可能打造出擁有最佳性能的實戰球鞋。我知道只需要遵從真實的自我,就一定會有偉大的成果。這也正是對『Why Not?』態度的完美詮釋:做自己,不要在乎人們說些什麼,對自己始終保持信心。」

但毋庸置疑,這雙Why Not Zer0.2仍然完美地展現了Russell Westbrook的「Why Not?」時尚哲學。

Why Not Zer0.2

 4  讓更多的孩子能穿上這雙鞋

從進入NBA開始,Russell Westbrook一直透過參與各種慈善活動影響著年輕一代,而他所要傳達的資訊也從未改變——為什麼不能是你?為什麼不去追尋你的夢想?因此,他也不斷推動Jordan 品牌的設計團隊打造出價格更加親民的優質實戰球鞋。

「作為一名父親,自己的簽名鞋能夠以全尺碼的形式販售意義重大。這在實戰球鞋中並不常見,但我就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激勵下一代。Russell Westbrook的這個理念也意味著,這雙鞋的價格能夠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特別是小朋友願意接受。」

Why Not Zer0.2

 5  本月即將發售

Why Not Zer0.2「Future History」配色將於1月10日在指定店點正式發售。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