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運動部落
人物誌
知識庫
場館資訊
配備館
動學堂
運動資源
活動賽事
運動廚房
運動專題
健身
跑步
瑜伽
瘦身
飲食
運動生理
戶外運動
舞蹈
保健
武術競技
水上運動
球類
綜合
健身
訓練動作
啞鈴
上半身肌群
核心訓練
下半身肌群
跑步
重量訓練
跑10K
跑5K
瑜伽動作
徒手訓練
初階訓練
跑步訓練
瑜伽
話題
運動部落
人物誌
知識庫
場館資訊
配備館
動學堂
運動資源
活動賽事
運動廚房
運動專題
話題
綜合
關節疼痛引發痛風問題!中醫師建議從「痛風4階段」調整及預防
綜合
樂齡族12週力量訓練計畫最重要的4大課表一次搞懂!
健身
重訓是必需的運動訓練項目嗎?40歲後身體這8個元素將逐漸衰退
保健
多伸展很健康? 骨醫警告:拉錯筋反致受傷,關鍵藏在「角度」裡
健身
訓練動作
啞鈴
上半身肌群
核心訓練
下半身肌群
跑步
重量訓練
跑10K
跑5K
瑜伽動作
徒手訓練
初階訓練
跑步訓練
瑜伽
MORE
話題
碳水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專家教你挑對食物助健康老化
很多人誤以為,「不吃飯、只吃肉和菜」是預防慢性病與控制體重的最佳方法。對此,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雖然短期內可能見效,但長期下來若執行不當,容易導致蔬果攝取不足、膳食纖維缺乏,甚至影響大腦能量供應。要真正維持健康,重點不在於少吃碳水化合物,而是選擇正確的碳水化合物。
話題
台灣3人就有1人得皮蛇!恐導致中風、腎衰竭、慢性神經痛
疼痛如電擊、火燒,簡直要人命!帶狀疱疹發作時疼痛感非常劇烈,台灣人一生中有3成的機率罹患,而罹患心臟、腎臟疾病與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則比一般人高出1.5~2倍,且因部分症狀重疊,有時難以確認診斷。曾有名患心臟患者,因胸口疼痛誤認為心臟病發作,檢查多次皆未發現心臟異狀,最後才發現是皮蛇惹禍。
話題
吹冷氣也可能中暑?醫提醒兒童熱傷害風險更高
日前,一名國中男學生參加暑期夏令營,從事戶外球類活動約40分鐘後,突然出現頭暈、四肢無力、小腿抽筋等初期熱傷害症狀,隨後出現噁心、臉色蒼白,雖大量出汗,但皮膚觸感冰冷,體溫飆升至接近39度,心跳也明顯加快。送醫後,經醫療團隊立即執行快速降溫、靜脈輸液與生理監測後,病童體溫逐步恢復穩定,嘔吐停止,意識清醒,經住院觀察一晚後順利出院。
話題
為什麼我們總是「想得太簡單」?從規劃謬誤看見大腦的認知陷阱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有好好規劃,但最後還是沒照計劃走」「總是到了最後一刻才手忙腳亂」這種「以為會順利,結果卻失敗」的情況,讓人不禁覺得「自己怎麼總是無法按部就班完成計畫」。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規劃謬誤(planningFallacy)」,它是一種大腦思考偏誤(思考上的小誤差),也就是大腦常見的判斷盲點,屬於認知偏誤的一種。
話題
全台最強體能團戰回歸!2025 WE POWER 賽事報名正式開跑
在去年創下超過 600 位參賽者紀錄的 WE POWER 團體綜合體能賽,獲得熱烈回響,今年正式邁入第三屆!自首屆以來,WE POWER 就主打 #WeGotYourBack,以「團隊合作」與「挑戰自我」為核心精神,吸引全台各地體能愛好者熱情響應。去年賽事於台北大直橋下迎風水域休憩碼頭盛大舉行,即使在滂沱大雨中,150 支隊伍、600 位選手仍無畏風雨、全力以赴,用汗水寫下感動與榮耀。選手們的拼搏不只點燃現場氣氛,也在各大社群掀起一波波熱烈回響,許多人更誓言「明年一定要再來挑戰!」
話題
常久站就暈、心跳暴衝?醫提醒這病正悄悄奪走你的活動力
站起來會頭暈要小心!57歲劉先生平常沒有什麼慢性疾病,也沒有服用藥物,卻在幾天前站著時突然頭暈和心跳異常快,經一連串的心臟科檢查後,被診斷為「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醫師指出,若民眾一站起來就頭暈、心率明顯變化,應高度懷疑是該疾病,建議就醫檢查。
話題
產後爆炸性頭痛竟是RCVS腦痙攣!醫警告恐併發腦中風與出血
34歲林小姐於產後3個月時,突然出現劇烈頭痛,疼痛程度甚至連止痛藥都無法緩解。她意識到情況不尋常,前往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求診,經醫師診斷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RCVS)造成的腦血管痙攣。所幸在醫療團隊及時介入下,透過藥物治療成功控制症狀,並避免了腦中風等更嚴重的併發症發生。
話題
手搖飲、久坐讓你代謝變慢!營養師提醒:出現這4種症狀快調整
中年後發現衣服、褲子越來越緊,不一定只是因為吃太多,也可能是基礎代謝率開始下降。但營養師指出,代謝差不只是中年人專利,除了年齡因素外,生活壓力大、狂點外食、手搖飲、久坐等NG行為,都可能讓營養失衡、代謝力下滑,更提醒4大症狀恐是代謝變差的身體警訊。
話題
高齡長者失眠恐傷腦!長庚研究:大腦清道夫罷工,失智風險升高
睡不好真的會損害長輩大腦認知功能!台灣已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但卻有40~70%的高齡長者患有慢性睡眠問題。長庚醫院最新研究針對長者睡眠品質調查,發現有睡眠障礙問題會影響記憶力,損害大腦淋巴系統、大腦連結功能,並進一步探討與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失智症、憂鬱症等相關風險。
話題
每天睡太久恐影響大腦!專家:憂鬱症患者與青少年都要注意作息
你每天睡多久?睡眠對健康非常重要,能讓疲憊的身體獲得休息,幫助恢復體力與精神。然而,睡太多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若超過9小時,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這種情況在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明顯。因此,保持適當的睡眠時間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過多或過少的睡眠都應避免。
話題
為何登山後腳跟特別痛?醫曝足底筋膜炎原因+3大穴位舒緩法一次看
夏天許多人喜歡將登山作為休閒運動,揮灑汗水、登頂遠眺,群山環繞的壯闊美景總能洗滌身心。然而爬完山後回家休息,隔天清晨腳跟卻傳來陣陣刺痛,小心惱人的足底筋膜炎找上門!中醫師提醒,為了避免或減輕登山後足底筋膜炎或足跟痛的困擾,登山前後可以按摩湧泉穴、太谿穴、昆侖穴等3大穴位來改善。
話題
常喝酒不吃飯恐傷腦!醫揭缺乏維生素B1導致「韋尼克腦病變」症狀與治療
南投一名50歲男子罹患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韋尼克-高沙可夫症候群」,出現意識混亂、躁動不安、步態不穩等情況,被家人帶至急診就醫,由於家屬透露這名男子長期獨自喝悶酒,經醫師檢查,發現是因長期酗酒嚴重缺乏維生素B1造成,在安排住院並給予高劑量維生素B1後,症狀才逐漸改善。
話題
肌少症怎麼辦?醫曝診斷方式+營養運動對策,骨鬆風險也要一起防!
肌少症是指因年齡增長,所出現的肌肉量減少加上肌力減退及體能下降的現象,已被認定是老化有關的肌肉疾病,容易造成跌倒與骨折的風險,甚至會增加死亡率。營養師提醒,肌肉悄悄流失,可能導致長者失能、行動力降低,及早透過飲食與運動介入,有助於延緩肌肉流失、維持身體機能與生活品質。
話題
身體在默默老化?小心「無感壓力」讓你慢性發炎、免疫失調不自知
明明沒什麼壓力,卻睡都睡不好?醫師指出,從功能醫學的觀察來看,生活穩定沒壓力的人,身體可能已經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例如睡不好、飲食不均衡、免疫力下降或慢性發炎。這些壓力不一定馬上引發疾病,卻會逐漸消耗細胞修復力,加速身體老化。醫師呼籲,在身體功能出現失衡,尚未發展為疾病之前,必須及早預防。
話題
假性失智是什麼?醫師解析4大症狀與2種改善方法
一位40多歲的男性科技業主管,近半年來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語句中斷等情況,例如常常忘記剛交代的事項,甚至腦中突然空白,讓他一度懷疑自己罹患早期失智症。就醫接受神經內科腦部影像檢查後,卻未發現任何腦部異常,最終在身心科確診焦慮引起的「假性失智」。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213
下一頁
第
1
頁
/
共
21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