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體脂肪與體脂肪率
1
體脂肪與體脂肪率
2
想減脂的你不可不知,6個關於體脂肪的真相!
3
核心與運動的關係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脂肪與體脂肪率

2016-05-16
話題 運動生理 瘦身 觀念 體脂肪 減脂

為了想要擁有好看的身材線條,藉由運動來降低自己的體脂肪率,也會時常測量自己的體脂肪率,然而我們究竟是要降低體脂肪還是體脂肪率呢?

現在的體脂肪率的測量,多半是利用「生物電阻分析法」,利用「微量的電流通」過身體,藉由「肌肉」與「脂肪」不同的電阻來判定體脂的多寡,可是難免會出現誤差然而有些人會非常的在意這種的體脂肪的數字,更瘋狂的減脂。

圖片來源:amazon.com

所謂的體脂肪是由「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與「血脂肪」所組成,而體脂肪率代表的是人身體總體重有多少百分率為脂肪重量,但這些數字顯示出來的多半是 「皮下脂肪」的佔了多少體重的百分比,雖然現在有些電阻式的體脂己經可以測量到「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但是依然有誤差存在。

我們應該追求的是適當的體脂肪率,而非一昧的追求低體脂肪率。一般人來說,男性的標準體脂肪率為18%以下,女性為23%以下,女性因為身理上因為皮下脂肪與乳房的關係,所以體脂肪會相對來說比男性高。
運動員一般來說體脂肪大約是在8~10左右或者更低,但是這樣的體脂肪只限定於部分的運動員,對於某些運動來說,較低的體脂肪可以讓選手變得比較輕盈,靈活性較大,雖然較高的體脂肪雖然會讓身體變得比較笨重,但是也可以藉由這些脂肪量當作身體對抗的屏障,以「籃球員」跟「相撲選手」來說,同樣都是運動員,可是彼此的「體脂率」卻差別很大,但是他們的體脂率是因為特殊的需求才去達到這樣水準。

雖然我們不應該追求過低的體脂肪,但是體脂率過高卻是非常的危險,對於一般男性超過35%,女性超過40%就已經達到肥胖的狀態了,過高與過低的體脂率其實都不好的,畢竟脂肪也同時是人體能量的來源之一,適當的脂肪還可以成為身體上自然的一個保護屏障以免因為碰撞而讓內臟受傷。

對於想要擁有比較好身體線條的人來說,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同時進行肌力訓練與有氧運動,藉由提高身體的肌肉量,來增加在有氧運動時的燃脂量,藉由這樣的方法來達到比較好的體態才是比較好的選擇,而非盲目的降低自身的體脂肪,造成身體出現問題。
最後對於體脂率的測量,應該採取一個平均數的方式,藉由每天固定的時間,以及身體狀況之下去做測量,最後將這段時間的體脂率算出一個平均數,會比每週固定 測量一次來的準確。再說,其實體脂率的降低,其實可以很輕易的從鏡子中,從自身的身形看出來,所以不要再輕易的被體脂肪率的數字給束縛了。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司博特-體脂計上的數字,參考就好
6.  Coach Hank-量體脂肪-你不可不知的內幕
7.  史考特醫師的一分鐘健身教室-為什麼你不該相信電阻式體脂計?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減脂的你不可不知,6個關於體脂肪的真相!

2018-03-19
瘦身攻略觀念減脂瘦身知識庫

為了要減脂讓外型變瘦,你都做過多少努力?每天吃的跟仙女一樣?每天努力跑5K?每天吃生菜沙拉?但你真的了解脂肪嗎?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想要戰勝體脂肪;想要燃脂成功,那就先來了解它到底是什麼?一般我們常說的脂肪,正確來說是人體內的脂肪組織,它主要分成兩種1.白色脂肪組織(White Adipose Tissue,WAT)2.棕色脂肪組織(Brown Adipose Tissue,BAT),WAT就是我們常見的脂肪又稱做單房細胞,是一種儲藏型的細胞,BAT主要存在於頭、頸部位,是一種代謝型的細胞,又稱為嬰兒脂肪,它是用來產生熱量,知道脂肪組織之後,我們就來了解它是如何讓我們變胖變瘦的原因吧!

 1  脂肪細胞

人體內的脂肪組織,是由一個個脂肪細胞(adipocyte)組合而成的,每個細胞內儲存著大量的脂肪,一個脂肪細胞的直徑可以增大至20倍左右,一整個細胞的容積可以增大至1000倍,這樣的大小變化十分的驚人,這些脂肪像泡沫一樣聚集於我們內臟與皮膚下面,正常體重的人大約有10~30億個脂肪細胞,但肥胖者的脂肪細胞可多達100億個,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Kirsty Spalding研究發現,脂肪細胞只會在20歲以下的兒童期與青春期增長,之後就會保持相對恆定的數量,但數量跟胖不胖沒有絕對的關連,跟脂肪細胞直徑是否變大有著較密切的關聯,意思就是說要變瘦,你就要讓脂肪細胞直徑變小,而無法讓脂肪細胞消失。

脂肪細胞(adipocyte),直徑可以增大到20倍! ©sohu.com

 2  ​遺傳基因

「肥胖是會遺傳」這種說法,根據美國減肥公司weightwatchers調查發現,如果父母親身型都正常,下一代發胖的可能性只有20%,如果有一方超重那可能性增加為40%,但雙方都超重可能性就增加為80%,再加上父母親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小孩,因此如果小孩子在青春期時,不控制飲食與脂肪細胞增加的數量,那過多的脂肪細胞就會跟著你一輩子,這時候要減脂也就變得更加困難。也因為有的人因為基因的因素,在減脂的路上就是比別人慢,這時候千萬別放棄減脂,否則你就真的要胖一輩子了!

 3  飲食習慣

上面所說的遺傳基因,對於脂肪的引響大約只佔1/4~1/3而已,其餘的3/4~2/3都來自於生活飲食的引響,所以在路上常看到胖爸媽養著胖小孩,最重要的關鍵點,除了我們無法改變的基因之外,還來自於共同的生活飲食習慣,所以如果家族裡有肥胖基因,你真的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有超過50%的決定權掌握在你的手上,如果你有下一代相信你一定也不會希望他們過於肥胖吧!所以,養成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不只對自己好也對下一代好。

 4  ​轉化脂肪

想要減脂的人一定常常聽到,飲食要用清蒸、水煮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但為何這樣吃還是不會讓體脂下降呢?因為有超過90%的人都忽略了「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以肝醣的模式儲存,再轉化為葡萄糖(glucose)給身體使用,我們有兩個地方可以儲存肝醣,肌肉可儲存300~400克的碳水化合物、肝臟可儲存60~90克,超過的碳水化合物就會被胰島素,以脂肪的方式儲存起來,簡單來說我們吃越多碳水化合物,會讓血糖越高胰島素越多,然後脂肪就越多!控制胰島素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讓血糖上升變慢,也就是採用「低GI飲食法」,讓血糖的起伏不要過大,脂肪也就比較不容易囤積,所以,選擇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也是影響脂肪的關鍵因素。

 5  ​脂肪消除

我們常常都會被流汗這件事誤導,以為流汗越多、體重下降就是減脂成功!其實減脂主要是將脂肪細胞內的油脂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讓脂肪細胞變小變乾癟,因此如果聽到有人靠身體包保鮮膜、身體塗辣椒膏、去泡溫泉這些手段,讓身體狂出汗來減少體重,你就可以盡情的笑他,因為這只是減掉水分,只要喝個幾杯水體重就又回來,所以千萬別以為流汗就是減脂。

 6  ​局部減脂

很多人都想針對某個部位來做燃脂,但事實上燃脂這件事情是屬於全身細胞參與的事情,絕對無法像練肌肉一樣,可以採用特定部位的肌肉訓練,經過破壞、修補、成長來獲得增肌的目的,所以千萬別再相信可以局部燃脂這樣的話,但如想要局部消除脂肪可用抽脂手術來達成,抽脂手術主要是在減少脂肪細胞數量,但無法解決脂肪細胞增大,所以,抽脂後不控制飲食和運動,還是會回復原來的模樣。

結論

了解了脂肪細胞這麼難搞的敵人之後,大家一定最想問「要怎麼消除它最快?」,你只要記住六個字「管好嘴、邁開腿」,再加上有耐心堅持下去,消除脂肪瘦下來絕對不是夢想!

資料參考/prevention、dailybur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核心與運動的關係

2016-11-01
核心肌群核心訓練觀念健身運動生理知識庫

身體核心是所有運動的基礎,它能增加上我們半身以及下半身的活動性,直接啟動肢體的效能,穩定人體脊柱、胸廓和骨盆,以對抗這些運動所產生的壓力或加諸在表面的外界張力。核心肌群是圍繞在腹部與下背的肌肉,在每日的生活功能上扮演著關鍵的的角色,它能在腹腔裡面形成壓力,使內部器官固定在位置上,並幫助氣體和體內的廢物從肺部排出。

核心訓練

不活動的核心

現代人大多數的生活都是以坐姿生活為主,這表示我們的核心肌群是不被活動的。假如經常不訓練核心肌群,我們將會失去日常的活動能力,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其他肌肉可能會前來接替原本該核心肌群的工作,可能會導致肌肉發展不均衡。姿勢不良就是現在許多人常見的例子,長期姿勢不良會造成髖部和臀部肌肉發展不均,導致下背部疼痛。

坐姿不良 ©mississippiurgentcareclinic.com

核心重要性

核心肌群扮演身體中心軸的作用,沿著髖部的肌肉、腹部和背部肌肉互相作用,以支持和穩定脊柱,並在腳及手臂運動時,提供穩固的基礎,它是身體支撐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強壯的核心肌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對例如提購物袋、爬樓梯、搬東西等活動產生力量,並提供穩定性和活動度。他們在很多非常好體能的動態運動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幫助傳送力量和提供穩定性的運動表現,也能減少淺在的運動傷害,則核心的發展對運動員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核心功能以及訓練核心的好處

說到核心,一般人都只聯想到腹部的肌群,其實核心在整個身體中上扮演著更多重要角色。 核心可以在運動過程中穩定胸廓以及骨盆、提供人體功能所需的內部壓力、維持脊住的力量以及增加身體穩定性和活動性和為全身提供力量的軸心。

整體來說,一個正確的核心訓練課表能為身體健康帶來正面的助益。核心訓練可以改善身體姿態、增加保護性和支撐身體背部、提供較好的身體平衡以及協調性以及提供更佳的力量和速度。

前部核心肌群

前部的核心肌群在我們的腹部前面以及兩側,他在驅使核心動作的同時,能維持腹部以及胸部內的壓力以支撐脊柱。

前部核心肌群與背部及臀部的肌肉共同參與脊住的支持和穩定,對於驅動旋轉運動和髖關節屈曲時相當重要,此外也和腰椎附近的肌肉共同在建立核心力量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前部的核心肌群有:腹直肌、腹橫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骨盆底肌、臗屈肌群。

後部核心肌群

後部的核心肌群是建立在人體周圍的骨架層。這些肌群可以提供力量、支撐和穩定脊柱,並且可以驅動髖關節運動。

背部核心肌群與腹部和髖部的肌肉一起作用,支撐並穩定脊柱,共同對抗外界的運動張力,並且負責控制大多的髖關節運動。後部的核心肌群有:豎脊雞、多裂肌、腰方肌、臀小肌、臀中肌、臀大肌。

正確的核心訓練可以有效的增加我們身體的穩定性、活動度以及核心力量,讓我們做事不費力還可以使全身肌肉可以達到均勻的發展。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