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代謝率是維持人體生命,最低限度所需的熱量,即使人一天什麼都不做,身體自然會消耗這些熱量,這些熱量的消耗主要有四成來自肌肉,四成來自身體器官,這些消耗的熱量完全只是為了維持生命,而且整天人體的總消耗熱量=基礎代謝(60%~70%)+活動消耗的熱量(15~30%)+食物熱效應10%。唯有消耗超過總消耗熱量才會減少脂肪,而非減少熱量攝取,更不該攝取低於基礎代謝率的熱量。
過去「錯誤」的觀念認為,只要攝取的熱量低於基礎代謝率,就會讓身體自動去燃燒脂肪,達到瘦身的功效,但是人體的保護機制,並不會聰明到跟自己所設想的一樣,當攝取過低的熱量時,身體自然會降低基礎代謝率,並且在這極少的熱量中,儲存一部分的熱量轉換成脂肪,以免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時,沒有預備的熱量可以使用,這時候反而更容易增加體脂肪的量,導致體重上升。這樣的錯誤的方式也非常危險,當身體為了保持能量過度降低機能時,就容易造成器官功能失調與抵抗力低下等問題。
基礎代謝率的算法有兩種,利用公式計算或是利用體脂計測量,一般來說建議利用體脂計測量,雖然仍舊有誤差,但是比起公式來說,誤差相對比較小,另外基礎代謝率也會隨著連年紀的增加而減少,在發育期時,是基礎代謝率最高的一段時間,這時候身體需要大量的能量,身體的各項器官快速得運作,但隨著年齡增長,各項器官與肌肉功能變差,熱量的消耗也自然減低,基礎代謝率自然下降。
所以為了減少體脂肪的行程,最好的辦法還是攝取完善且熱量充足的飲食,並且搭配運動,讓運動所消耗的熱量大於「總消耗熱量」才有辦法真正減少體脂肪,也不會影響到身體的狀況,唯有這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熱量攝取方式。
參考資料
當您已經用盡體力完成游泳及自行車後,還有辦法能將跑步功率維持在原定的目標上嗎?如果是比一場半程超級鐵人賽 113 (70.3),必須在最後跑步項目完成一個半馬(21K) ; 超級鐵人賽 226,則必須完成一個全馬(42K),這時有跑步功率就有非常大的幫助,不必追著配速跑也不會在上坡或是逆風處用過多力氣,導致後面的里程無力,只需要看著功率數字去穩穩的完成比賽。
在進行 113/226 的訓練時,您的目標功率會比單純馬拉松賽時低,因為您在游泳和自行車過程中已經消耗了體力,以下有幾種方式找到相對應功率目標:
1. 在賽前訓練中,利用模擬賽,進行功臨界率測驗。 功率測驗可測出一個新的 CP,然後就可以將此用於比賽。至於要用臨界功率的多少百分比可以先參考第二項。
2.每個教練都有自己設定目標功率的方法。
來自克里斯·海格(Chris Hague)舉例(參照圖表):
要比一場226,您知道自己的自行車項目較弱,跑步較強,那您就可以選擇用 80% 的 CP(此CP 為上述模擬賽實測驗出的唷!)作為目標,但是也要考慮到當天的天氣、補給、個人的狀態甚至是您個人對比賽的經驗,尤其是第一次參加長距離者,要以自我感覺為第一,功率是輔助。
怎麼知道自己自行車算是強還是弱?符合以下三點可為「強」的自行車手:
a) 單車訓練超過兩年
b) 有成功完成相同長距離
c) 自行車 FTP 超過 3.25 watts/kg
怎麼知道自己跑步算是強還是弱?符合以下四點可為「強」的跑者:
a) 跑步訓練超過兩年
b) 訓練期有完成過跑步比賽距離 75% 的距離,至少三次(42km的75%=31.5公里/21km的75%=15.75公里)
c) 每週跑步訓練總公里至少 60km d) 半馬 1小時30分內 /全馬 3小時20分內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其實很難單單評估以 CP 的百分之幾來做鐵人三項中跑步的功率目標,以上也都是出自教練給的建議,如果不知道怎麼評估,可以參考使用。每個教練都是要評估選手日常訓練後才有辦法給出較精確的數字,所以如果想要獲得最專業的建議,可以找功率/鐵人三項專業教練進行訓練,從您平常訓練的功率數據,教練較能掌握您的狀態,也能在比賽前給予您理想的功率數字及目標唷!
在這個講求科學化的時代,一昧地埋頭苦練已經不是現代人追求進步的方式。 想要更客觀、更精確的方式監控跑步訓練強度? 不用毫無頭緒的猜測是否達到訓練計畫中的每一項目標。 Stryd 可以告訴你,你還能加多少速或是是時候該放慢腳步,不畏懼逆風,且戰勝風阻。
無論減肥或與體脂肪對抗都是一項棘手的問題,因為,不同的生活與飲食方式對於體脂都有不同的影響;並且沒有神奇藥物或研究能快速的減少你的體脂肪,唯有依靠持續的運動及正確的飲食方式。儘管如此,仍然有許多新的研究在探測人體與飲食之間的神祕地帶,這樣相互發生的神奇做用最迷人的舊事要如何減少體脂肪這件事情之中。
在2020年10月有一份來自日本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營養學雜誌上,這項研究的重點是針對烏龍茶對減肥的影響性。然而,我們都知道烏龍茶與所有的茶一樣都含有咖啡因成分,而以前的一些研究有發現咖啡因能將脂肪的分解率提高20%,它會令人在睡眠時激發更高的新陳代謝。
對於這項研究來自於日本筑波大學國際綜合睡眠醫學研究所(WPI-IIIS)的團隊,由德山昆平教授所帶領進行的實驗,研究人員將參與研究的受測者分為三組,分別在兩個星期(14天)讓他們喝烏龍茶、純咖啡因或安慰劑。
與對照組相比,喝烏龍茶或咖啡因的人在體脂肪的分解效率上加了20%,但是在所有茶類飲料之中,只有烏龍茶能在睡眠中持續提升新陳代謝的運作效率,另外,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參與者的睡眠方式,因為眾所周知,咖啡因會抑制睡眠狀態,而睡眠不足將會直接影響身體的能量代謝,但是他們沒有觀察到治療組和安慰劑組之間,睡眠方式或參與者入睡的時間之間有任何明顯差異性。相信這也是喝烏龍茶的另一個優點,因為它表明喝烏龍茶不會阻止你的睡眠品質。
關於這項研究,德山教授特別指出「烏龍茶就像所有茶一樣,都含有咖啡因的成分,而身體會透過咖啡因增加我們的心率來影響能量代謝」。但是,以前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茶也可能增加脂肪的分解而與咖啡因的作用無關。值得注意的是,烏龍茶組或純咖啡因組均未顯示出能量消耗的增加,這表明在兩週的研究期內,這兩組人對咖啡因的刺激作用變得更加寬容。
營養學博士Vanessa Rissetto指出,日本德山昆平教授團隊的研究僅進行了14天,並只募集12名參與研究的人員,我們可以將其用作假設並延長時間的來做為觀察,能讓研究的數據更加充足,關於這點,德山教授也承認這項研究有其局限性,並表示我們需要確定在為期兩週的研究中,所觀察到的效果是否會長期轉化為實際上體內脂肪減少的現象。
此外,我們想試用一種消除掉咖啡因的烏龍茶來進行更新的研究,以便能更好的區分咖啡因與茶中其他成分的作用,這樣將能有助於正確的了解烏龍茶是透過哪些成分來分解脂肪。最後,德山教授表明,透過這項研究了解烏龍茶,對睡眠中脂肪分解的刺激作用以及控制體重具有真正的臨床意義。
資料參考/MDPI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