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肌力訓練教練傑伊·卡迪耶羅(Jay Cardiello)還是大學田徑運動員時,他從不在跑後進行額外的訓練來預防運動傷害。卡迪耶羅表示:「每次訓練結束後我只想趕緊離開那裡,久而久之,導致骨折,使得我的大學運動生涯被迫縮短了。」
待卡迪耶羅康復後,他也意識到是因為肌肉的虛弱和不平衡導致了骨折。同時,他也希望其他跑者能從恢復過程中學到的東西中受益,因此他設計了一套10分鐘針對運動傷害預防的訓練,來提升跑者的力量,靈活性和穩定性,其目標是幫助跑者們在不受傷的前提下跑得更快更遠。
這些訓練都很簡單,也不需要太多空間和設備。在間歇跑或者長距離跑之後,可以選擇靈活訓練,能恢復肌肉的靈活性。而在輕鬆跑結束後,進行核心和單腿肌力的穩定性訓練。在恢復日,選擇其中2-3個訓練。只需十分鐘就能讓你變得更強,更享受跑步。
雙手交握在頭頂,快速下蹲,同時雙手下揮,回到站姿後,雙手也一同回到原位,做3-5組。
以深蹲的動作開始,站起,右膝向外旋轉一圈,再換左腿,互相交替,做3-5組。
採站姿,原地站穩,雙手貼在身體兩側,將左腳跟右手抬起,下去再換手以及換腳,膝蓋高度要抬到腹部,做3-5組。
膝蓋上抬過腰,支撐腳著地向上伸直,換腳時,抬腿腳與支撐腳距離約一個拳頭,做3-5組。
此動作主要是訓練股四頭肌、臀部、下背部。雙手抓住柱子,彎曲髖部和右膝,緩慢地下蹲,直到你的右大腿和地面平行,停留10秒,再換左腳,做3-5組。
右腿站直,上半身向下傾,左腿同時向後伸,身體旋轉讓左手觸碰右腳,交互替換,做3-5組。
左腿在前,右腿在後呈弓箭步,起立時右腿向後踢,左右替換,做3-5組。
弓箭步抬腿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也是蹲式中較進階的動作。在執行過程中,膝蓋彎曲時不得超過腳尖,並將重量全部放在蹲下的那隻腳,利用核心將腹部穩定,可強化腿部肌力。
屁股收緊,右腳慢慢往下蹲,左腳向後離開地面呈90度,重複動作,來回做10次
雙手掌撐,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右手向前延伸,左腳向後延伸,停留5秒,左手向前延伸,右腳向後延伸,停留5秒,重複動作,做1分鐘。
雙手平身在身體前方,右腿向前踢,再換左腳,兩邊互換,做3-5組。
2017臺北超級馬拉松,於今天(2/10)三點寒風低溫中開跑,48小時賽能否在今年成功挑戰成為世界唯一金牌賽事備受注目。國際超馬總會派出新任亞洲代表主席朴吉洙來臺,除了代表總會關注賽事,更身兼技術委員視察賽事規程與場地。本屆雖然遇霸王寒流來襲,但相較於前一屆的風雨低溫,對於長距離賽的選手反而是最佳的氣候,有望成功挑戰48小時的金牌賽事!
本屆賽事吸引海外高手目光,中日兩國分別組了兩支10人以上的頂尖隊伍來臺。來自日本連續兩屆臺北超馬賽冠軍大滝雅之(OTAKI, MASAYUKI)、世界48小時與24小時女子紀錄保持人工藤真実(KUDO, MAMI)、沖山健司、竹田賢治、堀竜麿…等,日本隊陣容十分堅強!中國隊由超馬教授趙紫玉領軍、除了有趙紫玉、單盈兩位24小時賽達男子國際級標準(240公里)的高手,流沙極限賽的2名完賽大將蘭福生、陳學軍…等15位大將,擺出黃金陣容。當然,臺灣本地選手也不容小覷,張智銘、楊皇蘭、吳清章等熟面孔;還有許多高手如去年24小時女子冠軍黃筱純,擁有三項國家女子紀錄的周玲君,也將第一次挑戰48小時賽事!
這場賽事作為全球頂尖48小時銀牌賽事之一,雖然寒流鋒面來襲,選手只需要注意保暖不要失溫或受傷,便會是個適合衝破個人最佳紀錄的一場賽事!參與的跑者需要長時間活動肌肉與直立身體,耗費大量的體力與能量!特別感謝弘陽食品提供的健康美味的野菽家營養棒,台灣味之素提供選手們BCAA胺基酸能量包,喬山健康科技贊助具有高蛋白質與豐富礦物質的SIMPLY 7藜麥脆片,讓參賽者們能在賽後人手一件迅速補充失去的能量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