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減重或減脂的你一定都聽過「把卡路里攝取低於消耗就會瘦了」這句話吧!聽起來要變瘦真的很簡單又很吸引人,對吧!因為,它不需要去計算你要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各要多少量,然後這些營養素與日常運動量之間的關係,這些拉哩拉喳一大堆的數字及限制,你只要集中注意力在「卡路里」這件事上,然後你可以盡情的去吃你想吃的東西,只要卡路里低於你需要消耗的卡路里就好,這就是所謂的CICO飲食,但只要這麼簡單計算卡路里就可以讓你長期的減重減脂嗎?如果你正打算用這樣的方式來執行減肥計劃,那以下是你必須知道的幾個重點。
這個飲食方式十分的簡單,你只要先計算出你目前需要多少卡路里來維持體重,然後再確定你每週的減重目標公斤數是多少,接著就是來創造卡路里的赤字!要減掉1公斤的脂肪必須減少7700大卡左右的熱量,是從營養生化熱能轉換研究指出的理論,所以,如果你一週要減掉0.5公斤的話,一天就必須少攝取500大卡以上的熱量,例如:你維持體重每天需2000卡路里,目標想要一週減掉0.5公斤,每天的熱量攝取就變成1500卡路里,或是通過每天運動去消耗500卡路里,這意味著你一樣每天攝取2000卡路里一週後還是會減掉0.5公斤,因為這個飲食理論基礎完全是基於卡路里攝入,只要在你的每日卡路里攝取範圍內,都可以盡量的吃蛋糕、披薩或薯條這些高糖、高碳水以及高脂肪的食物。
為了減少體重與體脂肪你必須達到卡路里赤字,這就表示你需要消耗卡路里大於攝取卡路里,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一項研究,低熱量飲食有助於減少腹部脂肪和體重,平均在3到12個月的時間裡減少8%。0.5公斤的脂肪相當於3500卡路里,通過每日減少或消耗500卡路里,在理論上每週可以減掉0.5公斤。
在2012年發表於「糖尿病教育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僅僅減掉10%的體重,就會顯著降低第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其他研究表明,減肥可以減少心臟病的危險因素,改善睡眠呼吸暫停癥狀,甚至減輕關節疼痛,另外,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所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說,適度的熱量限制和足夠的營養,可以預防肥胖、糖尿病、炎症、高血壓與心臟病甚至癌症。
你一定有嘗試過一些新的飲食方式,但通常過了幾週就因為它過於嚴格或是複雜而放棄吧!而CICO飲食容易執行的原因就是只計算卡路里,所以你可以吃你想吃的東西,你只需要限制好每日的攝取熱量比消耗熱量少就可以,無論是漢堡、薯條或披薩都能使用在CICO飲食裡,這對於不想有太多飲食限制或嚴格飲食規定的人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也很容易長時間進行這項計劃。
雖然CICO飲食有很大的機會讓你短時間成功減重或減脂,但是,它只注重限制卡路里的攝取量,而不是建立一個好的長期飲食習慣,也因為降低熱量攝取的方式,會導致人體基礎代謝率的降低,因此,常常會讓你在達成目標回到正常飲食時,可能導致體重回升,另一方面,這樣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導致缺乏體力運動或是造成情緒化的暴飲暴食。
有研究表示,透過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可預防心臟病、糖尿病以及某些身體疾病,但是CICO飲食的重點,讓你不會去重視該吃進多少營養素或健康的食物,而只在乎吃進多少熱量卡路里,這樣的飲食方式可能會導致一些重大的營養不足與健康問題,如免疫功能受損、神經系統問題和骨質疏鬆症等等,所以,不要只關注你每日攝入的卡路里量之外,還要去注意健康飲食應該是均衡的營養,包括人體重要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攝取比例,以確保滿足你的日常生活能量需求。
體重要減輕或體脂肪要減少,其實,人體有需多的因素與能量轉換機制,吃進太多的卡路里並不是變胖或是超重唯一的關鍵要素,可是,在CICO的飲食機制下,卻過份簡化了這個人體十分複雜能量轉換問題。另外,只精算卡路里的攝取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對於一些人來說,或許將碳水化合物比例降低,蛋白質的比例提高,會更有助於減重或減脂也能增加飽足感,而另一些人也可能是需要一個規律的飲食習慣與睡眠時間,就能減輕壓力讓體重降低。
運用卡路里的攝取或消耗數字造成熱量的赤字,對於體重降低體脂肪減少的確有這樣的理論與邏輯性,但是,也要注意飲食的營養素攝取與健康的飲食,例如:一杯含糖的手搖飲可能就要400大卡的熱量,而一碗糙米飯搭配兩盤燙青菜及一顆滷蛋也差不多400大卡的熱量,前者只有單純醣類的吸收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積,後者確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加上優質的蛋白質,可以幫助身體的肌肉成長也較不易堆積脂肪。所以,以長期健康來看CICO飲食除了注意熱量攝取與消耗之外,還要著重於飲食的選擇及營養素的比例分配,再搭配上固定的運動來消耗卡路里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與完美的體態!
資料來源/draxe、budujmase
責任編輯/David
你是否在減重時,常常在乎食物的卡路里或是不碰碳水化合物?但你可能不知道,這樣不僅會營養不均衡、影響新陳代謝,並且讓你的減重計畫失敗!這次運動星球為了許多正在減重的朋友們,特別採訪到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的院長趙函穎來分享自己如何透過飲食來保養身材,並呼籲大家,不要在乎食物的卡路里,正確選擇食物,不僅不會發胖,還能維持身心健康!
從小就有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的趙營養師,時常都要跑醫院、吃上許多的藥,因此在高中時,勵志畢業要考上營養學系來保健身體,隨後,成功考上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又前往英國進修營養學。趙醫師在求學時發現,原來每個食物的營養素跟身體都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吃的東西不僅影響身體,還能治病!
通常一份便當有菜、有肉以及米飯,熱量約800大卡,跟一杯少糖的珍珠奶茶熱量約650大卡,你會選前者還是後者?許多人在看到這些熱量時,往往為了限制卡路里的攝取就選擇後者,其實,這樣才是更容易發胖的關鍵!趙營養師表示,一份便當的熱量雖然佔了800大卡,但不僅能攝取蛋白質、補充碳水化合物來提供身體能量外,還可以攝取大眾最容易忽略的纖維,比起一杯添加許多人工的珍珠奶茶來得更加健康、有飽足感外,也能減少醣類的攝取。
趙營養師表示,自己在飲食方面並不是非常嚴苛的人,平常也非常喜歡吃美食,以及常常需要參加各種聚會,但她時常會提醒自己一定要多吃蔬菜,最好是越多種顏色越好,即便是吃大餐,也不忘一定要點一份沙拉。然而在每日三餐的規劃中,通常早餐時間趙營養師會選擇一杯無糖豆漿、茶葉蛋、地瓜,午餐會選擇3~4份的多色蔬菜,碳水化合物的部分會選擇南瓜或是地瓜來代替,因為它們裡面富含許多纖維質能幫助排便,是許多減重者最佳的選擇。晚餐時,趙營養師大力推薦可以煮火鍋!通常聽到晚上吃火鍋就會聯想到:「這樣吃不會變胖嗎?」其實,在煮的過程中,可以加上海鮮或是豆漿進去,就不用怕因為沒味道還要沾醬食用,同時還可以加入大量蔬菜進去,整整一鍋不僅富含許多蛋白質外,熱量也較低,還有許多纖維能讓人有飽足感。
每個人在減重過程中,幾乎會遇到撞牆期,根據趙營養師以個人諮詢經驗下來,發現最常遇到撞牆期的原因都是因為工作壓力、個人感情所導致!因此,在減重過程中,時常遇到減重到一半就突然暴飲暴食的病人。當人體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過高時,會讓脂肪囤積速度加快,所以建議務必先解決外在壓力因素將生活作息調整好,維持睡眠充足,此時才能突破停滯期。趙營養師表示,在撞牆期可以透過一些柔和的運動或是音樂來調節身心,像是瑜伽,這些能幫助緩和緊張的心情,並且調適自身壓力。
趙營養師的病患中,有許多都是小朋友,然而現在兒童肥胖問題比例偏高,許多父母們都把孩子養成過重的小胖子,這可能是「害」不是愛!在台灣,大約每4個兒童就有1個體重過重或肥胖,即便近幾年減重風氣盛行,還是無法讓小朋友體重過重的趨勢減緩,肥胖的孩子長大後持續肥胖的比例高達八成,而且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趙營養師表示,如何讓孩子回到健康的體重的這項重要課題,必須由家長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攜手才能成功。
許多女性在減重過程中,有時會採用偏激的減重方式,例如節食、或是單一食物或是攝取無油的食物,這往往會造成體內缺乏必需脂肪酸和必需胺基酸,無法發揮促使荷爾蒙的合成,導致內分泌失調。久而久之,容易有月經延遲或異常、更年期提早報到的現象和困擾。趙營養師表示,錯誤減重不僅會造成荷爾蒙功能異常,也會讓血液循環變差,此外,當養分無法及時供應到皮膚和頭髮,容易引發肌膚老化和掉髮的老化現象、免疫力下降,因此,建議女性在減重時,能多多攝取黑木耳、黑芝麻等食物,黑芝麻豐富的維生素E,能延緩皮膚衰老,同時內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礦物質、蛋白質以及健康的脂肪,能夠幫助人體調節膽固醇、潤腸通便的功效,能夠改善便秘症狀。
最後,趙營養師表示,雖然吃健康食物能幫助減重更上一層樓,但每個人飲食習慣跟適合的食物不同,都需要自己擁有一套飲食處方簽,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食物來對症下藥,才能讓減重大業成功!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減重方面的保養,可以搜尋臉書:趙函穎營養師的美麗方程式,或是部落格: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讓趙函穎營養師帶妳不僅變美,還一起成功走向瘦身之路。
撰文/妞妞
攝影/鄧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