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PUMA X MCM 跨界精品傳奇聯名 經典 SUEDE 50週年限定登場
1
PUMA X MCM 跨界精品傳奇聯名 經典 SUEDE 50週年限定登場
2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3
伊朗男排隊史首度摘金 俄羅斯5連霸夢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 X MCM 跨界精品傳奇聯名 經典 SUEDE 50週年限定登場

2018-05-18
配備館 綜合 PUMA 運動時尚 鞋子 穿搭指南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PUMA 旗下最具經典的代表鞋款 PUMA SUEDE,今年正式邁入第 50 週年,在 20 世紀街頭、流行文化、音樂、和時尚等領域皆有深遠的影響,為運動潮流界跨領域文化的經典象徵。PUMA 為再現經典光輝年代,從年初便開始與各領域知名品牌聯名合作推出 SUEDE 50 週年紀念單品,包含:國民嘻哈品牌 FUBU、最萌卡通女神 Hello Kitty 等,深受全球潮人鞋迷們的喜愛,更顯現 PUMA SUEDE 在經典鞋履界的不敗地位。

PUMA X MCM 跨界精品傳奇聯名 經典 SUEDE 50週年限定登場

迎接夏日來臨之際,PUMA 再度公布全新 SUEDE 50 聯名合作對象 - MODERN CREATION MUNCHEN (MCM),以致敬嘻哈音樂文化誕生概念所設計,融合 MCM 品牌當家 Visetos 印花與 PUMA 經典 T7 復古運動套裝和 SUEDE 復刻鞋履,再現當代復古王朝,演繹全新街頭潮流風範。

PUMA Suede Classic x MCM

服裝系列則以 PUMA 經典的 T7 復古運動套裝為設計原型,兩側7厘米邊條為 MCM 經典 Visetos 印花滿版點綴,並以尼龍布料製成,剪裁為寬鬆休閒嘻哈版型,最後在外套背面加上超大 MCM Logo 強調此番聯名主題,整體設計風格大膽無懼,搶眼外型勢必將再次震盪運動時尚圈。
 
PUMA SUEDE 50 週年系列活動於 2018 年正式開跑,此番 PUMA x MCM 限量聯名系列包含男女段 SUEDE 紀念鞋款及 T7 運動套裝,全球將同步於 5 月 24 日在指定 PUMA 門市限量發售。#SUEDE  #FORALLTIME

PUMA X MCM立領外套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2021-07-27
新聞話題武術競技綜合運動心理趨勢奧運

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東京奧運會不僅是各運動大國激烈競爭的場域,也是展現「運動科學」實力的重要舞臺。台灣由國家訓練中心邀集國內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專家組成運動科學小組,整合國內各主要大學運科研究團隊及國訓中心運科處資源,應用運動科學協助選手減少運動傷害以提升競技表現,往奪牌目標邁進。中華男子射箭代表隊甫為中華隊奪得銀牌,總召集人相子元教授表示: 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達成奪牌目標。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圖為在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運動科學小組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總召集人。他提到,運動科學團隊在幕後默默幫助我國參加奧運會的教練及選手,依照各代表隊訓練與競賽需求,提供相關運動科學與醫學防護的支援;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小組主要聚焦在奪金聲望高的選手上,給予最高等級的運科支援,以專案團隊的運作模式,協助各運動代表隊積極備戰東京奧運。國訓中心內設之運動科學處亦提供完整到位的運科即時服務,扮演好教練與選手背後的支柱,提升我國競技運動實力,達成奪牌目標。此外,科技部也籌組「精準科研計畫」,結合科學與科技的方法來幫助重點運動項目之選手,並開發更多創新之科技設備,為下一屆奧運作準備。

運科支援涵蓋相當廣,包涵生理體能、生物力學、運動心理、營養生化、醫學防護、運動資訊等等。相子元表示:「在執行運科工作時,必須先整合規劃後再同步實施,根據客觀量化的科學數據,找出各單項及選手的訓練需求,定期監控選手表現並彈性修正運科支援內容,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以射擊及射箭這兩項需要穩定性及高技巧性的運動項目為例,運動科學小組整合了運動心理及生物力學領域,提供代表隊選手完整的心理技能訓練,提高選手抗壓性及專注力,擬定賽前心理計劃及比賽之專注計劃,亦針對瞄準的穩定性,從生物力學角度進行射擊及射箭專項技術診斷,透過量化分析與即時回饋,提供瞄準技術力學指標作為技術調整之依據;利用瞄準分析訓練系統,更有利於控制好晃動規律,增加穩定性,延長穩定期。

相子元表示,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非常適合亞洲國家發展,也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射擊與射箭代表隊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在奧運期間將身心調整至最佳狀態,達成奪牌目標。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另外,舉重也是台灣奧運代表隊重點金庫之一,相子元在多年前即針對舉重隊需求,開發舉重即時技術回饋系統,協助舉重隊在2016年里約奧運摘金。這兩年更進一步結合科技部「精準科研計畫」舉重運科團隊,利用影像分析技術及人工智慧開發出智慧型槓鈴軌跡追蹤系統,應用於舉重隊日常訓練,不僅可協助教練針對選手動作進行修正,亦可藉由量化參數與軌跡變化作為預防訓練傷害的重要指標;其中槓鈴移動軌跡的辨識,可透過電腦運算即時呈現軌跡與數據,也可直接在手機上即時顯示,希望舉重隊能在運動科學團隊的支援下,確實發揮訓練績效,在東京為我國延續奧運奪金戰績。

運動科學小組

國訓中心內設的運動科學處自 2016 年起,開始擴大後勤支援團隊,進駐碩博士級的生物力學、體能訓練、運動防護、物理治療、運動心理、運動營養等專業人員,已逐漸成為支援國家代表隊運科主要人力,為了落實運科支援工作,近年來國訓中心運科處安排運科人員長期隨隊,依據教練需求進行例行性之運科檢測與評估,整理出選手身體狀況資料,提供教練在擬定與修改訓練計畫的參考依據。 近年台灣在重要國際運動賽會獲得佳績,如 2017 年台北世大運、2018 年雅加達亞運,運動科學皆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希望台灣奧運健兒在運動科學團隊支援下發揮訓練績效,全力在 2020 東京奧運上發光發熱,展現台灣競技與運動科學實力。

運動科學小組召集人相子元教授主修生物力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因熱愛運動,在美國即從事運動醫學博士後研究,自 1994 年返台後第一份工作便是國訓中心運動科學研究員,之後轉任教職。其研究曾多次榮獲行政院體委會及教育部運動科學研究獎勵,也是國內第一位以運動科學專業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學者,在運動科學應用於競技訓練及運動產業上,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科技生活TechLife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伊朗男排隊史首度摘金 俄羅斯5連霸夢碎

2017-08-30
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首度打進世大運男排金牌戰的伊朗,展現強烈的贏球企圖心,和衛冕金牌俄羅斯大戰5局,雙方第5局一路僵持,關鍵時刻俄羅斯發球掛網,讓伊朗隊出現冠軍點。伊朗隊氣勢旺,最終以3:2局數獲勝,首度摘下世大運金牌,俄羅斯5連霸夢碎。

伊朗男排隊史首度摘金 俄羅斯5連霸夢碎

本屆世大運是伊朗隊史首度打進4強。早在8強賽後,教練球員都透露奪金的渴望,準決賽直落三痛擊上屆銀牌烏克蘭,金牌戰面對平均身高200公分的俄羅斯也不手軟,確定獲勝當下,全隊直接在場上把教練Masoud Armat拋起來慶祝。

伊朗隊教練Masoud Armat說:「伊朗排球在不少學生層級錦標賽拿過冠軍了,就差世大運,世大運前還集訓了一個半月,金牌戰就是針對俄羅斯的弱點去攻擊,如今達成奪金目標,真的很開心。」

俄羅斯Azizbek Ismailov賽後說:「伊朗在最後成為表現較好的隊伍,他們的金牌實至名歸。球隊打到後面,心理上有點疲累,又面臨龐大壓力,所以表現受到影響,至於伊朗啦啦隊聲勢浩大,我們不受影響,全力專注在每一球。」

臺北世大運男排金牌戰,伊朗贏得勝利後帶國旗繞場慶祝奪金。

俄羅斯教練Konstantin Sidenko表示:「球隊在最後一局發生太多失誤,對於伊朗隊Saeid Shiroodghorbani、Armin Ranjbar的防守沒做好,讓Shiroodghorbani整場比賽進攻發揮得很好,Ranjbar則是最後一局給我們很大傷害。」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