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運動營養師:運動後喝「含糖」豆漿對增肌效果更佳!
1
運動營養師:運動後喝「含糖」豆漿對增肌效果更佳!
2
美國女子利用自拍法減肥,成功一年甩56公斤!
3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營養師:運動後喝「含糖」豆漿對增肌效果更佳!

2019-05-21
知識庫 飲食 增肌 飲食方式 觀念 微肌男子

許多健身者在訓練完後,都會攝取一些幫助增肌的食物來修補肌肉,同時希望透過補充蛋白質來加速肌肉生長,然而豆漿這個快速又方便性的飲品,幾乎成為大眾離開健身房後的例行補給。但是,很多人還堅持要喝「無糖」的才健康!不過,根據運動營養師提醒,建造身體的肌肉方式就像蓋房子,無糖豆漿雖含有房子的材料蛋白質,卻缺少實際工作的工人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建議適度喝一點「含糖」豆漿,對於增肌和減緩疲勞感的效果會更好!

運動營養師:運動後喝「含糖」豆漿對增肌效果更佳!

近年來,從歐美刮起健身風氣後,許多人都想把身上的鬆垮肥肉雕塑成緊實且勻稱的身材,除了需要規律做訓練外,運動後的飲食修補也是關鍵!不過,到底要怎麼吃、怎麼喝才真的有效?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增肌好幫手

為了增加肌肉,許多健身者都會進行重量訓練,而重量訓練是在短時間內快速且看得到效果的運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肌肉中的肝醣,然而它是屬於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因此,運動後就要特別補充碳水化合物,以及肌肉生長所需的蛋白質,根據運動營養師楊哲雄建議,運動後可以吃一些GI值較高的根莖類食物,像是吐司、山藥、馬鈴薯等,或糖度較低的水果類食物來補充碳水化合物,還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豆漿、肉類、蛋、牛奶等來補充蛋白質。雖然豆漿是快速且唾手可得的增肌幫手,但還需要喝上「含糖」的豆漿才更有效果!

雖然許多人都認為無糖比較健康,然而無糖豆漿雖然富含蛋白質可以幫助肌肉生長,但是誘發胰島素分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不足,而胰島素是體內合成作用的激素,能促進肌肉修補與生成。因此,長肌肉不是光有蛋白質就足夠,還需要適度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如果運動是以增加肌肉為目標,建議喝含糖豆漿會比無糖豆漿更好。但在喝同時,可以攝取低糖來飲用,以免糖分過高導致長脂肪。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增肌好幫手 ©wellandgood.com

上述提到重量訓練會消耗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肝醣,這是無糖豆漿難以補充的部分,而體內肝醣不足時容易感到疲勞,因此只喝無糖豆漿對減緩疲勞感的效果會稍微差一點,尤其是對天天運動或大量運動的人來說,如果每次運動完只喝無糖豆漿,可能無法有效從疲勞中恢復,如果真的只想要喝無糖豆漿,建議可以搭配一根香蕉來食用。

把握黃金時間來補充

通常在健身過後會攝取許多營養且能幫助增肌的食物來修復肌肉,但是在健身前飲食也是相當重要。在健身前,我們的肌肉需要能量才能運作,然而攝取適當的碳水化合物才能獲得充足能量,像是低糖豆漿,同時人體的肌肉和血液細胞需要補充蛋白質,才能提供氧氣和其他養分。然而在鍛鍊時不只當下會燃燒熱量,後續1~2小時的代謝也會逐漸高,因此在健身後約一小時內可說是進食的黃金時間,此時吃進的熱量傾向用來補充能量、修補肌肉。

把握黃金時間來補充蛋白質

最後,雖然許多健身者還會飲用高蛋白的習慣來增肌,雖然這個方式有助於快速達成增肌目標,但也別忘記需要多利用天然食物補充所需營養,才能同時攝取人體平日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等,不僅能助長肌肉,還能兼顧健康。

資料來源/NUTRITION ACTION、良醫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女子利用自拍法減肥,成功一年甩56公斤!

2017-03-21
話題故事趣味飲食瘦身

在美國洛杉磯有一名31歲的女子名叫賈絲汀·麥嘉比(Justine McCabe),她的體重高達有142公斤,不僅許多衣服不能穿,在生活上也有許多不便,連健康都開始亮紅燈,但是她靠著一招「自拍減肥法」,一共減掉124磅(約56公斤)的肥肉,這一路過程讓人驚嘆不已。

叫賈絲汀·麥嘉比(Justine McCabe) ©Justine McCabe/Hairstargetsfit

麥嘉比的人生充滿了許多波折與起伏,在2013年時,她的母親罹患癌症後開始接受化療,但是母親還是無法與病魔對抗,最終還是去世了,在2015年,他的丈夫因為長期憂鬱,而自殺身亡,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之下,麥嘉比無法抵抗這些傷痛,每天毫無節制地利用食物來填滿自己的心靈,之後更開始瘋狂地暴飲暴食,原本身材就很浮腫的她,因為這樣,結果終於胖到人生最顛峰142公斤,接著身體開始亮起了紅燈,許多問題也開始接連浮現。

隨後,麥嘉比也察覺到自己因為體重愈來愈胖,導致健康也出現問題,最後她發現再這樣下去不行,便下定決心要減肥改變自己,首先她開始參加健走、攀岩以及高空彈跳等活動,在飲食方面也嚴格控管,
這些計畫讓她在半年內成功瘦下了75磅(約34公斤),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對鏡子自拍來督促自己的身材。

麥嘉比:「當時我因為這些難過的事情導致我開啟了暴飲暴食的旅程,導致我身材越來越走樣,不僅如此,我連走路都會開始喘,體力也真的越來越差,ㄧ日復一日的情況下,我發現真的不行再這樣下去,於是我開始進行一些飲食管理,以及運動來減重,我開始會上健身房並坐上一些訓練,每到一段時間,我就會對鏡子自拍來記錄我的身材,這也可以督促我自己,不敢再發胖的原因。」

Justine McCabe 對鏡子自拍 ©fakt.pl

麥嘉比先是在半年內成功減去了75磅(約34公斤),接著又在去年秋天,再度減去了49磅(約22公斤),而且她也開始挑戰許多極限運動,當初憂鬱的個性也愈來愈開朗,也將當初傷心的事情慢慢忘記,並走出陰霾。

麥嘉比:「跟之前比我真的瘦了很多,未來還會持續努力瘦身,找回更健康的我!雖然對鏡子自拍是一件可以很好監督自我的事情,但還是要配合適當的運動跟飲食的控管才能達到更有效的目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2016-08-04
飲食運動營養史考特醫師故事專訪健身人物誌

一分鐘健身教室的作者史考特醫生,在部落格裡分享了許多利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相關議題,最近更匯集了這些資訊,集結成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根據證實的觀念,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史考特醫生他健身的小故事

一分鐘健身教室作者史考特醫師

健身不需靠天分,有練就有分

身材看似健壯的史考特醫生,曾因為小學老師的一句話,使得他對運動一直缺乏著信心。從小討長輩喜愛的他,外婆對他更是疼愛有加,因此當他還是個小嬰兒時,外婆便鮮少讓史考特在地上攀爬,而使得他在運動時,總是比不過同儕間的靈活,小學老師對他的評語也總是:「這孩子四肢不協調。」每每聽到這句話,史考特的內心總相當受傷,他不斷地嘗試各種項目,高中更常是參加籃球隊比賽,為的就是不想放棄突破自己,但最終都是以淘汰收場。
 
雖然在運動方面喪失信心,但喜歡讀書和研究的他,經過許多努力,也順利進入醫學系。到了大五的時候,他看見同學們紛紛到健身房,加入健身的行列引起史考特的興趣,於是他也跟著他們開始加入健身的行列。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不但從健身中找到前未有過的成就感,更讓自己對於自己身體的協調度重新產生信心。史考特說:「遺傳雖有優劣之分,但只要肯健身,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

史考特醫師從健身中找到運動的成就感

利用研究,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優勢

喜好研究的他,對於任何一件事情絕不會單單只有執行,能夠有機會去研究其中含意對他來說才是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在健身的過程之中,他也認識到許多同好,有的目的是減肥、有的則是增長肌肉讓自己看起來更帥更美,但總和起來,就是想要更健康美麗。不過令他更好奇的是難道減肥,真的只要一直運動就可以成功嗎?是否有什麼樣的根據和研究,造成這些結果呢?

只要光靠努力運動就可以成功瘦身嗎?

於是他便利用課餘時間,運用自己的專長開始研究健身和瘦身間的關係。他查找了許多文獻資料和科學研究的背書,對照網路上所流傳各式各樣關於瘦身的文章,寫下一篇篇關於瘦身迷思的研究。也在當兵時期,將這些研究集聚成文章,在一分鐘健身教室中分享給大家。
 
史考特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例如:到底是先進食再進行有氧運動,還是先進行有氧運動在進食,哪個燃脂較快?。大部分的人或許會覺得,若不進食就開始運動,容易有低血糖的情況產生。「目前的醫學研究認為,一個人即使一整天不吃飯也不會有低血糖的問題。若沒有使用糖尿病藥物,發生低血糖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飯前或飯後運動其實對於減脂的效果差異不大,對於順序的選擇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偏好即可。

喜好研究的史考特醫師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

讓運動與科學成為知識的橋樑

但研究規研究,無論再好的科學想法,難免有反對的聲音。

雖然許多人因為史考特的分享而受益良多,也為自己的生活改變了不少。但也有另一派的人認為自己一直以來的練法並未造成不好的後果,所以對於他的理論也出現過不少反對的聲音…但史考特並未被這些聲音所打倒,他說:「要研究一個新觀念,皆必須透過實作。」這些關於運動飲食的科學研究,也都是科學家們找了運動員或適合的人選來實體操作而得出的結論,所以一切皆是有根據的說法。「我只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史考特說。

史考特醫師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

預防勝於治療

憑著打破傳統迷思和有用的科學知識,史考特的一分鐘健康教室短短時間便在業界廣為流傳,在當兵期間認識了一位復健科醫師前輩,剛好也是史考特一分鐘健身教室的讀者,這位前輩給予史考特許多的鼓勵,也建議尚未選擇專科的他來考慮加入成為復健醫學的一份子,因為這不僅與自己所研究的東西相結合,還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用復健醫學的專業來幫助更多病人 史考特醫師提供

復健科的角色主要是幫助患者重回社會或其工作崗位,也因著這個選擇,讓史考特看到了更多可惜的案例。預防勝於治療,每每看到這些病人他也會開始思考;有沒有一開始就不要讓這些人中風、身體衰弱的方法?若我們都能照著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角度去做,會不會就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呢?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所以只要一有機會,他也會建議病人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雖然目前所做的有限,但他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在醫療上做不同的突破,除了寫作之外,也能讓自己的興趣結合醫學,幫助大家改善身體健康,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多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

挑戰,就是不斷向上的感覺

除健身外,未來他也想嘗試滑雪這個刺激的項目。滑雪是一個從開始到末了恐懼永遠都會在的運動,即便已有了許久的經驗,但若在沒有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仍然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因著它的刺激性和危險性,會讓人有一種不斷往上、挑戰自我的感覺,相對來說,所得到的成就感,遠比其他運動來要來的多。
 
「健身除了訓練肌力外,其實是教你正確的發力和動作。」史考特說。而這些運動、營養和科學更是密不可分的。假設你有三高的問題,除了運動,飲食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市面上的養生食譜百百種,但實際操作其實有某種程度上的困難,所以他也建議大家,若想照著食譜製作自己的食物,可以尋找真正有在煮菜的作者或分享者參考,因為會煮飯才懂得真正的料理,會運動才明白其中的難度,這樣才能解決你真正的需要。

史考特與他的太太小食怪,史考特用科學打破迷思,而小食怪則經營一分鐘健康私廚,教導大家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食物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