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通常包括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又稱為「血膽固醇」。想甩掉血脂,除了要規律運動外,還要做對飲食規劃才有幫助。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低膽固醇飲食有助降血脂,然而根據《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研究更發現,攝取這5種食物一段時間後,膽固醇與血脂最多可降29%。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找了55名膽固醇過高的中年人做實驗,這些人在醫師建議下採用低膽固醇飲食三個月,主要內容為富含植物固醇,像是大豆、黃豆、種子等,與黏稠纖維,燕麥、大麥、茄子等,以及堅果類食物。一年後追蹤發現,有遵守低膽固醇飲食的人膽固醇降了29%,效用和降血脂藥物史塔汀差不多,即使沒有完全照著做的人,膽固醇也降了10~20%,而飲食習性未改的人,膽固醇還是沒有起色。然而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推薦以下5大降膽固醇的最佳食物:
杏仁、花生、胡桃、腰果、栗子等堅果類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還能維持動脈血管的健康和彈性。根據世界心臟醫學會年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他們針對有10個歐洲國家、蒐集近40萬人的資料分析後發現,堅果吃得愈多的人,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愈小。每天吃13克堅果的人得心臟病的風險,比吃不到1克的人少四成,但堅果唯一的缺點就是熱量太高。專家建議不妨每週吃兩次、每次吃8克,大約握在手心鬆鬆一把的量,即可獲得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和抗氧化劑。
根據專家建議,每天最好吃一杯半的燕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燕麥片包裝上可標示「食用燕麥片是改善血脂質的一種飲食方式,可減少冠狀動脈及心臟病的危險。」因為燕麥的水溶性纖維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改變血中脂肪酸濃度,降低壞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平均來說,一天攝取可溶性纖維質5~10公克,約可降低5%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他富含水溶性纖維食物還有:大麥、四季豆、蘋果、桃子、瓜類、菇類、洋菜等,就是現在流行的寒天、海帶、黑白木耳、紫菜等食物。
酪梨營養豐富,養生價值突出,且不必經烹調就可直接食用,能方便就攝取到膳食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酪梨富含單元不飽和、多元不飽和脂肪以及各類植物固醇、β-谷固醇等,可減少血液中總膽固醇、壞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的含量,並能有效調節血壓來保護心臟健康。
柳橙因為含有植物固醇,是一種膽固醇結構類似的化學物質,可以和膽固醇在腸道裡競爭吸收的管道,進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量。有新研究指出,每天攝取植物固醇劑量為2~3公克,可降低6~15%壞的膽固醇(LDL),而不影響好的膽固醇(HDL)。 除了柳橙汁,含植物固醇的還有堅果、種子、黃豆油、花生油、有的植物奶油裡也有添加植物固醇。但是,在飲用柳橙汁時,千萬別加糖,以免攝取過多糖分導致肥胖。
黃豆的飽和脂肪量低,且不含膽固醇,用大豆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而又不影響高密度膽固醇。另外,黃豆所含的異黃酮素與纖維質也可能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每天攝取20~50克大豆蛋白質,約可降低4~8%的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然而要注意的是,黃豆加工過程會影響其異黃酮素、纖維質含量,所以盡量能以手續較少且純天然為主,像是豆漿店的豆漿,而不是市面上包裝好的飲品。
資料來源/康健
責任編輯/妞妞
碳水化合物常常被誤解,嚴重到被列入減重飲食的黑名單中最糟糕的一項,有些飲食主張甚至相信我們應該在飲食中完全杜絕所有碳水化合物,例如所謂的零碳飲食或生酮飲食。是的,當然有對健康不太好的碳水化合物,但事實是,世界上還是存在著許多「好」的碳水化合物。
無論健康或不健康的食品,其中大部分都有碳水化合物,如蔬菜、水果、麵包、豆類、馬鈴薯、堅果、種子、蛋糕、披薩、餅乾、麵點、爆米花、飲料和穀物。光是看這個清單,你大概已經可以發現哪些碳水化合物是健康的,而哪些不是。只要謹慎選擇,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吃出健康。
提倡不吃碳水化合物而減肥成功的日本減肥達人桐山秀樹去年猝死,震驚營養與醫學界,再度引起大眾對於碳水化合物重要性的關注。美國EXOS訓練機構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資訊給您參考:
碳水化合物對於身體的好處有:
你知道每天需要攝取多少碳水化合物嗎?上述的美國EXOS訓練機構也提供了一份簡明的建議給您參考。
☞以體重控制作為飲食目標者,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可能為:(以每公斤體重為需求計算單位,請乘上您的體重便是一日建議攝取量)
減重者:1 ~ 3 公克
維持體重者:3 ~ 5 公克
增重者:至少 6 公克
☞以能量支出來考慮,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可能為:(以每公斤體重為需求計算單位,請乘上您的體重便是一日建議攝取量)
久坐者:1 ~ 2 公克
肌力及爆發力型運動者:4 ~ 6 公克
耐力型運動員:8 ~ 10 公克
大腦、神經系統和肌肉需要大約總來源60-65%的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身體中主要所使用的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稱為血糖,是身體中大多數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
我們的肌肉和大腦需要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提供運作所需的能量。大腦依靠葡萄糖保持思緒清晰。當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身體就會進入飢餓模式,此時大腦所需的葡萄糖將由肌肉分解所取得的氨基酸來合成。這樣的結果會導致身體失去肌肉,同時增加體重。
「好」的碳水化合物指複合碳水化合物,其中充滿膳食澱粉,且往往富含纖維。它們含有較少的糖分子,所以其血糖指數較低,並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特色有:
‧ 飽含保持身體健康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營養素的全穀類食物。
‧ 高纖維
‧ 幫助促進新陳代謝
‧ 非常有飽足感,所以你可以更長時間不會感覺饑餓。
★好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有:
1.蔬菜是首選,尤其是像甘藍、暗綠色生菜等等的綠色蔬菜。
2.豆類,如鷹嘴豆、黑豆、綠豆、扁豆和四季豆。
3.種子,包括葵花籽、芝麻、南瓜籽。
4.堅果,最好的是:山核桃 (pecan)、榛果、核桃、杏仁和花生。
5.水果,它們雖飽含果糖,但充滿纖維,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他們充滿了自然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使它們相較精緻甜食來說,是一個更好的替代選擇。
6.粗糧,如糙米、小米、藜麥、蕎麥、大麥、全麥製成的麵包和義大利麵、多穀物麥片和麵包,與大燕麥片。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的一份研究,吃全穀類碳水化合物能幫助保持心臟健康。
7.馬鈴薯、地瓜等根莖類蔬菜。
它們是僅由一個或兩個糖分子所組成的簡單碳水化合物。它們能迅速被消化,因而是快速的能量源。特色是:
‧ 高度精製的食物,其中葡萄糖成分較高,升糖指數*也較高。
‧ 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營養素含量較低。
‧ 低纖維
‧ 容易攝取超過身體所必須的熱量,而轉化為脂肪。
‧ 吃太多的「壞」碳水化合物比只是讓你變胖更可怕,它們還可能會導致糖尿病和心臟疾病等等。
★「不好」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有哪些:
1.所有糖類(包含蜂蜜、楓糖漿、椰子糖等等),熱量都很高。
2.糖果、巧克力和以糖製成的甜點。
3.蛋糕、餅乾和甜派,尤其是那些以精製碳水化合物所製成的,即使是由本來較為健康的糖所製成。
4.精製麵粉製成的白吐司、麵包和麵食、披薩。
5.精製白米
6.瓶裝、罐裝水果和果汁。
7.含糖汽水
不好的碳水化合物是高熱量的食物,經過精製之後已經沒有太多天然纖維,而且營養價值很低,尤其是所謂的「垃圾食物」。所以,日後請敬而遠之吧。
資訊來源/美國EXOS訓練機構、山姆伯伯工作坊、Care2.com、營養師Stella的營養部落格
插圖來源/freepik.com
責任編輯/Oliv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