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這七種棒式常犯的錯誤 你必須趕緊修正回來
1
臀部硬硬的
這七種棒式常犯的錯誤 你必須趕緊修正回來
2
4步驟學會奧林匹克舉重
3
美國胖妞因前男友嘲笑,狂甩65公斤蛻變美女找到真愛!
筋肉媽媽
筋肉媽媽

這七種棒式常犯的錯誤 你必須趕緊修正回來

2020-03-02
運動部落 健身 核心訓練 核心肌群 訓練動作 初階訓練

棒式,主要訓練深層核心肌群;而核心肌群,幾乎是每個運動動作都會用到的大肌群。筋肉爸媽到美國與泰國上了許多菁英講師的課程,當中十分有趣的現象是:幾乎所有講師都會強核心的重要,以及棒式訓練時正確的作法。為什麼是棒式?因為棒式訓練到整個核心肌群,關乎著你運動時的體態,正確的體態關係著運動是否有成效以及避免運動傷害。

臀部硬硬的
棒式訓練到整個核心肌群,關乎著你運動時的體態!

例如:十分受歡迎的TRX懸吊系統,在其官方原汁原味的課程中,十分強調做出「正確到位」棒式的方法。在TRX的訓練系統中,棒式是最基礎、最常運用到的基本體位,接著是延伸棒式全身收緊的姿勢,到站姿上做「拉的動作」與「啟動髖部動作」,最後才是其他動作。

棒式訓練關乎你的運動成效

想做出正確棒式只要掌握一個技巧,多加練習,就會變得簡單。大家可以記得一個可愛的口訣 “Apples...not apple sauce” ,「是蘋果,不是蘋果醬!」這個口訣講的是你的臀部。許多人做棒式時,只記得收緊腹部,其他身體部位包含臀部都呈現鬆鬆狀態,就像果醬一樣軟軟的,於是整個棒式都走位。

記得做棒式時,從你的肩帶、腹部、臀部、大腿都要用力緊收,當臀部因用力而變硬到手指戳不下去時,就像是硬硬的蘋果,才是正確的棒式用力法。

正確棒式只要掌握一個技巧
正確棒式只要掌握一個技巧,大家可以記得一個可愛的口訣 “Apples...not apple sauce”

初學者,甚至很多已經運動一些時間的人,都不見得能正確做出棒式。我們可以先從站姿簡單調整起:

站姿練習核心肌群的正確用力方式

​1 腹部用力收緊。

2 接著將胸部挺起來。

不需要過度挺出來。

3 調整肩膀與肩胛骨,讓肩膀壓下來、肩胛骨收緊。

想像肩胛中間有一顆蘋果,要把它夾住。

4 最後夾緊臀部、大腿用力。

小提醒

這時你全身肌肉都是緊繃狀態,肌肉會變成硬硬的。記得這樣的用力方式,且在稍後的棒式練習中,帶入這樣的感覺。除了臀部,肩帶部位(也就是肩胛骨、鎖骨、肱骨)是許多人時常忘記用力的部位。 如果在肩帶沒有收緊的狀態下做運動,會導致錯誤的借力,造成運動成效不彰與運動傷害發生。

✔ 是否挺胸→上背部挺直,不要弓背。

✔ 肩胛骨收緊→肩胛骨不突起像翅膀。

✔ 腹部收緊→下背腰後不下凹。

✔ 雙腳伸直腳掌垂直地面→避免不正確施力在腿上。

✔ 胸口在手掌上方→肩膀及手不過度出力,勿將身體往後推。

✔ 手肘窩朝前→肩關節不要內旋,手臂不會有不必要的負擔。

✔ 頭不要過度抬高→視線往下看、頸部放輕鬆。

MELODY TIPS

如果能做出正確且持續20秒以上的棒式,便可進階做棒式變化動作。運動強度是達到更多成效的關鍵之一。強度提高,如加入移動手或腳的動作,會需要更大肌力。甚至可加入強化心肺負荷的動態動作,如登山式,讓熱量消耗更多,瘦身成效也會更明顯。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筋肉媽媽新書《用阻力,遇見更棒的自己》——喚醒臀部核心的赤足訓練,讓動作更確實、線條再升級!(內附DVD)

/ 關於筋肉媽媽 /
筋肉媽媽

現任

Fit Strong飛創國際專任證照講師

TPPPC孕產婦訓練/PS型體訓練專家認證

Fit Asia 台灣/中國講師 FEA台灣/中國講師

2016~2018 體育署運動企業認證合作講師

IFBB運動營養專家/康復專家講師

IFBB業馀健體比基尼選手

FB 筋肉媽媽

分享文章

4步驟學會奧林匹克舉重

2017-10-03
觀念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學習奧林匹克舉重

學習奧林匹克舉重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從手臂的懸垂姿勢(hang position)開始。在這個姿勢下,槓鈴不是從地板舉起來的,其實槓鈴一直要維持在膝蓋以上的位置(參照【圖10.1】)。手臂懸垂姿勢會排除下背部大量的壓力,這些壓力通常是與奧林匹克舉重相關;它還能讓運動員無論體型差異、且對關節壓力最小的姿勢下開始學習。任何運動員從手臂的懸垂姿勢開始都可以變成技術精湛純熟的人。相對的,很多人要從地板舉起槓鈴開始學習奧林匹克舉重反而有困難。

4步驟學會奧林匹克舉重

不是所有運動員的生理特徵都可以讓他成為一個好的舉重選手(包括:生物力學的槓桿優勢、中胚型體質與髖部柔軟度)。事實上,恰巧是這些造就出一個好的籃球或划船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製造出一個極差的舉重運動員。
 
我向來就不是從地板舉起槓鈴的上膊愛好者。實際上,30年來我不覺得自己曾讓一個運動員做過這項鍛鍊。在我心目中,奧林匹克舉重是針對爆發力的訓練。如果你是為了提升動作開始的肌力,就以硬舉動作拉起槓鈴吧。但如果目標是提升爆發力,我的選擇就會是從膝蓋以上位置的手臂懸垂姿勢開始執行奧林匹克舉重。
 
任何訓練計畫的選擇關鍵就是:針對正確的訓練挑選正確的方法。剛開始從地板拉起的動作只是一個硬舉,它是要讓槓鈴到達執行懸垂式上膊的確切位置。運動員若一開始就從地板舉起槓鈴做奧林匹克舉重,實際上是選擇錯誤的方法做訓練。
 
任何訓練計畫的目標是在專項運動上成為更好的運動員,並不是要成為一名比賽型的奧林匹克舉重選手(除非這就是你的運動專項)。奧林匹克舉重應該是達到一項目標的手段,而不是一項目標。
 
EXOS訓練中心的教練丹尼斯‧ 羅根說的好:「我們想要打造『同時是優秀舉重者的傑出運動員』。」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我們看待奧林匹克舉重是針對它的本質─它是造就傑出運動員的方法。
 
奧林匹克舉重與它的變化式動作主要是培養爆發力與身體素質。雖然奧林匹克舉重能練出令人羨慕的肌肉,但這不是主要目標。我們的目標不只是移動一個重物,而是要以迅速、有爆發力與健美的方式移動一個重物。奧林匹克舉重的首要目的是用來訓練神經系統,其次才是用來培養肌肉系統。

執行奧林匹克舉重指南

以下是學習奧林匹克舉重的幾項指南:
● 以安全考量為優先:要注意到周遭環境。舉重平台上一次只能有一人。其餘人請退出平台範圍內。保持與舉重者的安全距離。
● 練習正確技巧:原則很簡單。如果姿勢看起來不對,可能就是不對。奧林匹克舉重的目標不僅僅是將槓鈴從A點移到B點,還要以快速且技巧正確的方式將槓鈴從A點移到B點。一旦對這項重點妥協,你就無法成為奧林匹克的舉重者,或者擔任奧林匹克舉重的指導者。
● 強調動作的速度多於槓鈴的重量:學習奧林匹克舉重時,大部分會犯的技術錯誤都是因為一件事而起:負重過重。糾結在自尊與常理之間,你最好的修正方式經常就是這件最簡單、顯而易見的事:減輕負重。
 
有常識與能力的人會領悟到有些基礎姿勢可以同時學習上膊與抓舉。
 
或許沒有單一項正確的方式可以指導奧林匹克舉重。有很多方面,專家都沒有共識。然而,我們已經相當成功的採用一個簡單方法教導了足球、曲棍球等運動項目的選手。切記:目標不是要打造出奧林匹克舉重選手,而是將奧林匹克舉重用來做為打造更優質運動員的方法。
 
千萬別埋首在設計或複製一份打造奧林匹克舉重選手的訓練計畫;要為運動員設計出包含將奧林匹克舉重與它的變化式動作的訓練計畫,利用它們培養爆發力。

學習主要的奧林匹克舉重姿勢有4個步驟:

 1  直臂蹲舉

在學會上膊之前,前蹲舉的動作熟練相當重要。在麥克波羅伊肌力體能訓練中心,我們指導前蹲舉動作時唯一會搭配奧林匹克槓鈴的就是做直臂蹲舉(hands-free front squat)。前蹲舉的能力會讓運動員對懸垂式上膊裡的架槓鈴動作有感覺與領會,因為他們是在微蹲的姿勢下「架住」槓鈴。
 
鍛鍊開始時, 槓鈴是放在三角肌(deltoids, 肩膀上的肌群), 手臂往前伸(參照【圖10.2】)。刻意不讓雙手的部分接觸槓鈴。這個步驟會開始讓運動員知道槓鈴正確置放的方式,而且槓鈴是頂在肩膀上,不是在手腕上或是用兩手握。與懸垂式上膊相關的大多數抱怨,都是因為沒有正確架住槓鈴。千萬不要跳過這個步驟,因為它很關鍵。

 2  上膊抓握的前蹲舉

做前蹲舉時,千萬不要採取交叉抓握的方式(參照【圖10.3】)。運動員必須有能力執行正確的前蹲舉,才能夠正確的體會一個上膊動作。對我們來說,上膊抓握的前蹲舉(cleangrip front squat)不是一個肌力訓練動作,而是一項教學方法,目的是要教運動員明白如何正確掌握住一個懸垂式上膊的動作。

正確深蹲技巧覺得困難的運動員,可能是髖關節與踝關節的活動度不夠。深蹲姿勢的最佳方法就是以全蹲的姿勢蹲坐,兩手手肘在雙膝內側,在背部脊椎保持自然狀態的同時,雙膝往腳掌外緣推(參照【圖10.4】)。

 3  上膊與抓舉的預備姿勢

這是基礎的上拉姿勢。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膝蓋微屈,胸部位置略後於槓鈴,雙臂打直,手腕略微屈曲、肱骨內旋(手肘朝外)(參照【圖10.5】)。這個起始姿勢的方法與本書英文版第一版教學的內容有出入。這要歸功於美國著名的奧林匹克舉重教練葛倫‧ 潘德雷(Glenn Pendlay)。潘德雷教練並不教運動員讓槓鈴下滑到大腿,藉此讓胸部位置在槓鈴上方;他只是建議膝蓋微屈,胸部位置略後於槓鈴。這項變化更容易讓運動員執行簡單的舉重的垂直發力跳躍,以及之後的抓舉動作。運動員不是採取上半身前傾並試圖讓胸部位置在槓鈴上面的方式,只是屈膝而已。在這個姿勢中,胸部的位置就會正好在槓鈴上方,或者稍後於槓鈴。屈膝也會造成些微的髖屈曲。從這個姿勢出發,運動員的動作比較有機會立刻到位。我們訓練中心20幾年的進階訓練教學中,這是頭一個做變化的技巧,我很喜歡稱它為「潘德雷技巧」。令我驕傲之處就是我們並沒有因為太執著自己的方法而失去進步的機會。

 4  過頂支撐姿勢

過頂支撐姿勢(overhead support position) 是用來做抓舉的結尾動作、瞬發推舉(push jerk)或借力推舉(push press)的結尾動作,以及過頂深蹲(overhead squat)。練習在雙臂打直之下過頂支撐住槓鈴。兩手應該鎖腕,頭部略為前傾,槓鈴位置超過後腦勺,雙腳微屈(參照【圖10.6】)。
 
別忘了,執行所有奧林匹克舉重鍛鍊時要從手臂懸垂姿勢(槓鈴位置在膝蓋上)開始。這個簡單又安全的姿勢,所有體型的運動員都能輕鬆上手。身材較壯碩、高大或柔軟度欠佳(也就是大多數)的運動員要從地板舉起的動作開始學習上膊都會有困難。如果有號稱專家的人堅持你必須從地板舉起的動作開始上膊,千萬別聽從。切記:奧林匹克舉重是培養爆發力的方法,並不是一項運動。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臉譜文化出版,麥克.波羅伊著作《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一書。麥克‧波羅伊Michael Boyle─肌力體能訓練、功能性訓練與體適能領域裡首屈一指的專家之一。他以開創性的著作享譽全球,是世界各地的肌力體能論壇、體育訓練中心爭相邀請的熱門主講人。

功能性訓練的優點有——
1降低運動傷害機率
2針對個人身體特質,全面強化肌力、速度、爆發力
3滿足訓練需求,專注真正有效的訓練
4提升運動表現,不斷超越個人極限
 
! 為專項運動量身打造訓練計畫,是今日的體育運動界最大的錯誤之一!
 
○ 設計訓練計畫的關鍵在於:分析一項運動,界定出培養優秀運動員的特質,接著再來擬定出提升這些特質的訓練計畫。先分析運動員的優缺點再試圖改進不足之處的做法,可能造成反效果。
 
!沒有任何的肌力訓練只能讓單一專項的運動受益,同樣的,也沒有任何一種特殊的速度訓練方式只能提升單一運動項目的速度。
 
○功能性訓練的重點在於運動之間的相似點,而非差異點。老實說,你要是看了書中的訓練計畫,會吃驚地發現:無論每個運動員表現差異有多大,他們的訓練計畫都相去不遠。這就是功能性訓練極具魅力之處——它結合了最新的運動科學與實踐經驗,以合理的方式培養出「真正有用」的肌力、爆發力與速度。

本書完整剖析讓運動員在比賽時動作達到最佳化的概念、方法、鍛鍊動作與訓練計畫,包含如何分析運動需求、評估功能性肌力、設計功能性訓練計畫、提升運動表現等功能性評估方法。並提供滾筒動作、伸展與動態熱身、下半身訓練、核心訓練 、上半身訓練、增強式訓練、奧林匹克舉重等訓練項目,透過目標明確、科學化、系統性的訓練計畫,強化運動員的基礎運動能力,降低受傷機率並提升運動表現。
 
功能性訓練適合所有運動項目,依循「功能性」的理念與方法設計並執行訓練計畫,除了上述優點外,不僅在重訓室可以產生最佳的效果,在運動場、田徑場與運動墊上也是成效斐然!

•更多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胖妞因前男友嘲笑,狂甩65公斤蛻變美女找到真愛!

2016-12-12
話題健身故事瘦身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美國有一位32歲女子埃爾文娜·瑞恩(Alvina Rayne)體重曾一度扶搖直上達到274磅(約124公斤),因為過於肥胖被還被男友還被嘲笑為「肥婆」,為了奪回尊嚴,瑞恩開始開啟她瘋狂減肥之路,透過嚴格的飲食監督、運動,現在已經甩去約65公斤的重量,蛻變成大美女,並嫁給現在的新任男友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埃爾文娜·瑞恩(Alvina Rayne)瘦身比對 ©dailymail.co.uk

在減肥之前,瑞恩的生活總是一團糟,生活總是充滿無止盡的暴飲暴食,以及不正常的作息,也不愛喝水,一日復一日的情況下,身體的重量開始日以繼夜的碩大,當時還因為肥胖還引發了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女性疾病等,由於身材實在太過於肥胖,只能穿上男性尺寸的尺碼,甚至要到XXXL,對於自己身材走樣已經毫無自信的瑞恩,還要遭受的男友恥笑,這樣每天不開心生活讓她下定決心跟現任男友分手,並開啟自己的減肥計畫。

Alvina Rayne 肥胖時期 ©dailymail.co.uk
Alvina Rayne 肥胖時期 ©theriflebird.com

瑞恩現在的飲食,每天都會嚴格的控制,瑞恩:「早餐我會吃上幾顆雞蛋加上一杯黑咖啡,過了一小時會喝上用杏仁加上豆漿泡出來的飲品,吃完之後我會去運動,或是看一些Youtube在家開始健身,午餐會吃上一盤義大利麵跟1/4烤雞,到了晚餐時間,我會吃一碗牛肉沙拉、和蘑菇,晚餐過後當然要來一些甜點,像是一塊起司蛋糕或是一球冰淇淋。」

在這樣的飲食計畫以及運動讓瑞恩很快便瘦下來了,還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並嫁給他,但在這減肥之路一路下走來,瑞恩經歷了諸多坎坷和阻礙並有感而發。

瑞恩:「我記得我的前男友說過沒有人會想娶我這樣的肥婆,他說我又醜又胖,沒人會愛我,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想告訴他我真的瘦下來了,而且我也已經找到了屬於我自己的真愛,我也不想再和他有何聯繫,看看現在的我,我覺得我身體充滿許多力量以及更加健康,臉上更有自信了。」

Alvina Rayne 與現任男友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