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這七種棒式常犯的錯誤 你必須趕緊修正回來
1
臀部硬硬的
這七種棒式常犯的錯誤 你必須趕緊修正回來
2
背肌訓練造成傷害
背肌訓練常見的划船與引體向上哪一個容易造成肩關節傷害?
3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1對1專屬私人健身教練悉心指導
筋肉媽媽
筋肉媽媽

這七種棒式常犯的錯誤 你必須趕緊修正回來

2020-03-02
運動部落 健身 核心訓練 核心肌群 訓練動作 初階訓練

棒式,主要訓練深層核心肌群;而核心肌群,幾乎是每個運動動作都會用到的大肌群。筋肉爸媽到美國與泰國上了許多菁英講師的課程,當中十分有趣的現象是:幾乎所有講師都會強核心的重要,以及棒式訓練時正確的作法。為什麼是棒式?因為棒式訓練到整個核心肌群,關乎著你運動時的體態,正確的體態關係著運動是否有成效以及避免運動傷害。

臀部硬硬的
棒式訓練到整個核心肌群,關乎著你運動時的體態!

例如:十分受歡迎的TRX懸吊系統,在其官方原汁原味的課程中,十分強調做出「正確到位」棒式的方法。在TRX的訓練系統中,棒式是最基礎、最常運用到的基本體位,接著是延伸棒式全身收緊的姿勢,到站姿上做「拉的動作」與「啟動髖部動作」,最後才是其他動作。

棒式訓練關乎你的運動成效

想做出正確棒式只要掌握一個技巧,多加練習,就會變得簡單。大家可以記得一個可愛的口訣 “Apples...not apple sauce” ,「是蘋果,不是蘋果醬!」這個口訣講的是你的臀部。許多人做棒式時,只記得收緊腹部,其他身體部位包含臀部都呈現鬆鬆狀態,就像果醬一樣軟軟的,於是整個棒式都走位。

記得做棒式時,從你的肩帶、腹部、臀部、大腿都要用力緊收,當臀部因用力而變硬到手指戳不下去時,就像是硬硬的蘋果,才是正確的棒式用力法。

正確棒式只要掌握一個技巧
正確棒式只要掌握一個技巧,大家可以記得一個可愛的口訣 “Apples...not apple sauce”

初學者,甚至很多已經運動一些時間的人,都不見得能正確做出棒式。我們可以先從站姿簡單調整起:

站姿練習核心肌群的正確用力方式

​1 腹部用力收緊。

2 接著將胸部挺起來。

不需要過度挺出來。

3 調整肩膀與肩胛骨,讓肩膀壓下來、肩胛骨收緊。

想像肩胛中間有一顆蘋果,要把它夾住。

4 最後夾緊臀部、大腿用力。

小提醒

這時你全身肌肉都是緊繃狀態,肌肉會變成硬硬的。記得這樣的用力方式,且在稍後的棒式練習中,帶入這樣的感覺。除了臀部,肩帶部位(也就是肩胛骨、鎖骨、肱骨)是許多人時常忘記用力的部位。 如果在肩帶沒有收緊的狀態下做運動,會導致錯誤的借力,造成運動成效不彰與運動傷害發生。

✔ 是否挺胸→上背部挺直,不要弓背。

✔ 肩胛骨收緊→肩胛骨不突起像翅膀。

✔ 腹部收緊→下背腰後不下凹。

✔ 雙腳伸直腳掌垂直地面→避免不正確施力在腿上。

✔ 胸口在手掌上方→肩膀及手不過度出力,勿將身體往後推。

✔ 手肘窩朝前→肩關節不要內旋,手臂不會有不必要的負擔。

✔ 頭不要過度抬高→視線往下看、頸部放輕鬆。

MELODY TIPS

如果能做出正確且持續20秒以上的棒式,便可進階做棒式變化動作。運動強度是達到更多成效的關鍵之一。強度提高,如加入移動手或腳的動作,會需要更大肌力。甚至可加入強化心肺負荷的動態動作,如登山式,讓熱量消耗更多,瘦身成效也會更明顯。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筋肉媽媽新書《用阻力,遇見更棒的自己》——喚醒臀部核心的赤足訓練,讓動作更確實、線條再升級!(內附DVD)

/ 關於筋肉媽媽 /
筋肉媽媽

現任

Fit Strong飛創國際專任證照講師

TPPPC孕產婦訓練/PS型體訓練專家認證

Fit Asia 台灣/中國講師 FEA台灣/中國講師

2016~2018 體育署運動企業認證合作講師

IFBB運動營養專家/康復專家講師

IFBB業馀健體比基尼選手

FB 筋肉媽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背肌訓練常見的划船與引體向上哪一個容易造成肩關節傷害?

2021-03-16
觀念上半身肌群徒手訓練重量訓練背部肌群健身知識庫

訓練背部肌群不外乎就是採用拉的動作,最常見的就是引體向上或是划船訓練。但你知道這兩個動作都有可能會造成肩關節的損傷嗎?關於這點我們先來了解背肌訓練時所會遇到的傷害以及該如何做會比較好。

背肌訓練造成傷害
背肌訓練常見的划船與引體向上哪一個容易造成肩關節傷害?

首先,跟背部肌群相關的運動傷害有關的拉傷或撕裂傷,相較於其它肌群在發生的機率上並不算太高,一般來說在背闊肌遠端連結肱骨的接點,會比近端靠近腰部的接點更容易出現運動傷害,會產生這樣的運動傷害不外乎是訓練量或負重過大所導致的問題;其餘在練背時相對常見的運動傷害,反而是訓練過程中雙手高舉過頭所導致的肩關節傷害。

引體向上的問題

你可以嘗試看看引體向上的動作,是否都必須要將雙手高舉過頭來進行。這樣的動作對於棘上肌來說是一種高風險的訓練動作,同時,也由於雙手高舉過頭的動作會減少肩峰下的結構空間,並增加棘上肌過度摩擦所造成的損傷機率,棘上肌受傷最常出現於體操或是攀岩選手上。

引體向上常見的問題
引體向上須要將雙手高舉過頭來進行,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棘上肌與肩關節的傷害。

雖然,引體向上高舉雙手的動作與棘上肌損傷有著極大的關聯,但不同的握距以及握法也會有高低不同的風險性,其中最高風險的動作就是寬握距搭配上反向握法(雙手小指相對);所以,如果你的訓練課表一定要加入引體向上這個訓練動作,就建議可採用中握距搭配上正握法(雙手拇指相對)來進行。

划船訓練的風險

練背的另一個常見動作就是划船,它比引體向上所造成的傷害風險要來的更低,就如同我們剛剛前面所說的「雙手高舉容易造成肩關節壓力過大」,因此,只要避免雙手過頭的訓練動作,就可以讓肩峰下方處減少因為空間不足所造成的壓迫,所以,划船訓練相較於引體向上對肩關節的壓力就小了許多。

划船訓練動作的風險
練背的另一個常見動作就是划船,它比引體向上所造成的傷害風險要來的更低。

但划船訓練動作並不是完全沒有風險性,在進行離心伸直手臂動作時,對於公二頭肌的負擔相對來說就會比較高,這時如果你採用的是前臂後旋掌心朝上的握法,就非常容易提高受傷的風險性;同樣,在划船訓練動作進行的過程中,對於下背肌的穩定性也會有相當程度的要求,如果這時你的核心肌群力量不夠,反而容易造成下背肌的拉傷,這點就與引體向上有助於下背肌放鬆的狀態恰恰相反。

混合式背肌訓練動作

講了那麼多!你一定會發現無論是採用引體向上或是划船訓練,都會有造成肩關節或背肌傷害的風險,那是否有別的動作可以來進行訓練?在引體向上動作訓練時,你一定都看過有人採用雙手在前水平引體向上的姿勢來進行,這個動作就是結合引體向上與划船動作的混合式訓練,這樣就能避免掉雙手垂直朝上造成肩關節夾擠的問題。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將身體微微朝後仰,讓雙手在胸前以水平的方式將身體拉起,在動作的過程中保持胸口肋骨伸展面朝上,簡單來說就是有點類似反向划船的訓練動作。

混合式背肌訓練動作
運用類似反向划船訓練動作來進行引體向上,就可以避免雙手垂直朝上造成肩關節夾擠的問題。 ©mensfitness

這種結合引體向上與划船訓練的混合式動作,可以減少肩關節的壓力並融合兩個訓練動作的優點,但你要注意這樣的訓練動作在肌肉的徵召上,會從原本的背闊肌和大圓肌這兩大塊,加入部分的斜方肌中段與菱形肌。因此,最後建議你可以試著訓練看看這個混合式動作是否適合你的需求。

資料參考/menshealth、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1對1專屬私人健身教練悉心指導

2016-05-25
趨勢重量訓練健身場館資訊

隨著全民運動風越來越熱,健身房也越開越多,大型健身中心雖夾著集團與大空間、設備齊全的優勢,但打著專屬私人1對1指導的小型健身房,因場館不需太大,不但更容易進駐你我生活周遭,合理的費用加上專屬指導,成為許多人的健身新選擇。

專業教練團隊,各個精實有型

位在捷運中山國中站徒步約7分鐘距離、2015年7月底全新開幕的「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擠身在辦公區的巷弄間,讓許多上班族群不論利用中午、或下班後來這裡運動健身變的更加方便。由曾獲得健美比賽冠軍的Eason呂家豪所領軍的5人教練團隊,不但各個都是精壯型男、也都具有豐富專業健身指導經驗,教練團成員之一的Rock就說,他們團隊除專業度夠之外,更因教練團隊每個人都有數年健身經驗,所以更清楚知道什麼樣的器材、什麼樣的訓練方式,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因此不論男女、不論年齡、無論胖瘦,針對健身目標的達成,他們都能替學員制定出專屬的健身課程,只要努力跟著教練的指導,想要成為充滿活力又有型的人,絕對不是夢想。

Fit In教練Rock

1對1指導,專屬個人訓練課程

由於這裡主打1對1私人專屬教練指導,學員不需跟一堆人擠在一起運動外,上課時間透過教練全程指導,更能在短短一堂課中,發揮最大健身效率,對於忙碌而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無效運動的人來說,可說再適合不過。1對1指導的好處是可讓學員對於訓練方式、每個動作角度、運動強度,更精準掌握與確實感受體會,除了讓目標能更快速達成外,也避免運動中的傷害;再者當學員健身一陣子後,教練透過觀察,也可適時給予健身方向的調整或轉換不同健身方式,來讓健身過程充滿變化及趣味,像是用健身器材、拳擊有氧或飛輪等來轉換,甚至連徒手重量訓練也是學員必學方向,讓不適合一開始即進入器材類的重量訓練學員,透過教練指導先以自身重量來開始入門,不但避免受傷更能隨時居家運用,等身體狀況適合,再由教練帶領進入器材的重量訓練課程。

一對一指導,發揮最大健身效率

無須入會費,課程更彈性

參加運動課程的學員年齡層也很廣,即使是小學生也出於興趣在媽媽陪伴下一起來到教室健身。
 
「在這裡運動相當有趣,因為教練有設計很多不同的運動項目,各種障礙挑戰、翻滾等,比外面一般跑步好玩。」學員小P今年才就讀小學,因為媽媽的關係也特別從新北市搭捷運來上課,因為覺得好玩而樂此不疲,雖然現在才剛上基礎班沒多久,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繼續挑戰進階班,在運動中獲得很大的快樂。
 
根據不同的課程挑戰項目難度也不同,適合不同的對象。例如後空翻的課程,就適合身材瘦小輕盈,且動作較敏捷的學員,一般剛上基礎課程的學員若無正確暖身方式,加上體型壯碩用力不當,受傷的機率也很高,因此才需要接受正確的指導,鍛鍊健康之餘也要保護自己。
 
另外也有包括增加肌力、瘦小腹等的身材雕塑運動,對上班族男女性來說相當受歡迎,運動健身還可以雕塑身材,在室內運動不需要曬到太陽,也是一項容易入門的基礎運動課程。
 
雖然運動項目很多,極限體能教室除了能滿足挑戰身體極限、身材雕塑的學生外,也能幫助一般初入門的朋友更快速養生運動健身的習慣,透過趣味的挑戰項目,增加對運動的興趣,透過輕鬆的方式同時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一舉多得。這也是李恩至希望帶給所有熱愛運動的好朋友最大的寶藏!

Fit In創辦人Eason

多元結合,連運動後餐飲全都包

40坪左右的場館雖不算太大,但也規劃有重量訓練區、有氧訓練區、獨立有氧教室等,訓練用器材雖不多,但大都具備複合多功能訓練用法,像是國外相當受歡迎的TRX懸吊訓練(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能有效增強全身核心肌群,身體各個部位幾乎都可以訓練到,很多女生也都很愛使用它來做全身訓練。除了健身訓練外,為了讓整體健身目標達成方式更加完整,Fit In除提供營養菜單建議外,接著也嶄新規劃提供健康餐盒,讓學員運動前、後所需的營養,能更完整照顧到,規劃中的中央廚房,不但能提供健康安全的飲食,也解決學員在運動後不當的飲食攝取習慣,讓健身目標不至於功虧一簣。

多功能訓練法,所有肌群皆可訓練到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

add 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60巷11號B1
tel      0926-996972
time 週一至週六 13:00~22:00
price
 請電洽
FB  Fit In 健身訓練工作室
LINE ID niceboy0809

撰文/周麗淑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