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東京帕奧桌球選手 程銘志:不同階段的人生省思
1
東京帕奧桌球選手 程銘志:不同階段的人生省思
2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3
想學網球,請先認識3種基礎發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京帕奧桌球選手 程銘志:不同階段的人生省思

2021-09-27
人物誌 球類 故事

中華隊桌球代表 — 程銘志(肢體障礙),參加項目:男子 TT5 級單打

2020 年 TT5 級世界排名第一名的程銘志,其實出生於桌球世家,相當有桌球天分的他,一路過關斬將,並順利考取國立體育大學。畢業之後,程銘志回到德高國小與大橋國小指導桌球小選手。

看似一路順遂,程銘志卻在 2011 年遇上他生命中的大轉折…。

2011 年 程銘志 騎車不幸被酒駕者撞上,醫生說,如果他不截肢,可能會因敗血症而死亡。於是,銘志接受了生命中突如其來的安排。程銘志出院之後不只得練習走路,還相當擔心社會的異樣眼光。

「人總是要到一個階段,才會定下來省思自己,檢視自己的人生。」 一切擔憂化成銘志前進的動力,從一般選手轉換到帕拉選手,更於 2016 里約帕運一舉打下男子桌球團體賽銀牌!

「除了自己努力外,也期待社會能夠提供支持的環境,讓更多身心障礙者享受愛運動動無礙的氛圍。」

舞台變了,但眼神銳利依舊。程銘志今年將再次踏上帕奧殿堂,期待能再次打出好成績!

資訊/圖片來源:體育署、殘總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2018-06-27
話題新聞趣味生活球類

耳機音響品牌Beats by Dr. Dre(Beats)推出「Made Defiant」主題系列最新廣告,這次堪稱品牌最大膽的一次,邀請知名導演 Guy Ritchie ,以其熟悉的編劇方式-穿插敘述故事的動感風格,搭配現在正夯的足球賽事,拍成一部精采的微電影「The Defiant Mixtape VOL.1」。影片內除了主角俄國小男孩,配角更邀集各國知名足球員,卡司陣容堅強。

BEATS推出超強卡司微電影 拍出小男孩的足球夢

Beats 一直與足球運動有很深的連結,而這次微電影 「The Defiant Mixtape VOL.1」 劇情,恰巧緊扣著全球頂尖足球員如何激發年輕俄國小男孩將障礙轉為契機的過程。
 
劇中分別提到以下四位頂級球星逆轉勝的故事:英國的Harry Kane、德國的Mesut Özil、法國的Benjamin Mendy,以及巴西的Neymar Jr.。除此之外,配角陣容也是來勢洶洶。除了來自比利時的Eden Hazard、西班牙門將David de Dea、俄羅斯前鋒Fyodor Smolov、巴西的Gabriel Jesus 及墨西哥前鋒 Raúl Jiménez之外,還會有Beats家族的成員,包括Serena Williams、Thierry Henry、和Patrice Evra驚喜現身 。

The Defiant Mixtape VOL.1劇情緊扣著全球頂尖足球員如何激發年輕俄國小男孩將障礙轉為契機

影片搭配合節奏緊湊的對白、動作,以及包含Anderson .Paak的熱播單曲〈Bubblin〉與其他不同配樂,並由Paul Anderson挾著《浴血黑幫》(Peaky Blinders) 的盛名來擔任旁白。劇情以俄羅斯作為起點,隨著情節展開到世界各地,最後回到劇情最初的遊樂場;影片中隨時可看到球員戴上 Beats by Dre 最新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紀念系列耳機登場。

影片中隨時可看到球員戴上Beats by Dre最新Decade Collection十週年紀念系列耳機

關於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系列

Decade Collection 十週年系列囊括所有Beats旗下最新商品:Beats Studio3 Wireless 無線耳罩式耳機、Beats Solo3 Wireless 無線耳罩式耳機、BeatsX 無線入耳式耳機、Powerbeats3 Wireless 無線入耳式耳機及 urBeats3 入耳式耳機,全以經典黑紅色帶出Beats 特色 。
 
Beats Studio耳機自2008年問市以來,不僅開創出頂級耳罩式耳機市場,更成功證明了音樂愛好者對於高質感商品的渴求。推出短短幾年間,Beats便成功奠定全球流行文化中心的地位,並培養出消費者對品牌的熱誠與無可取代的情感連結 ,這是一家年輕公司難得的成就。
 
Beats經典紅色「b」標誌和扁平紅色耳機線的設計,迅速成為品牌全球炙手可熱的招牌識別。 為了向這些經典原創設計致敬,並喚起消費者對音樂的悸動與情感,Decade Collection 特別配以全霧黑機體,讓大膽的紅色細節更出色。

資料來源/Beats by Dr Dr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學網球,請先認識3種基礎發球

2017-06-03
知識庫訓練動作網球球類

發球是網球比賽開始的第一步,如果要發球速度快,必須掌握好球拍以及給予球最大力量和控制旋轉,當發球者能分配球和球拍運動的時間且身體處於穩定狀態後,就可以在發球的瞬間考慮擊出怎樣的高度、角度、打擊速度、距離網的距離和高度,之後就能擊出完美的發球動作。

網球基礎發球 ©wimbledon-school.ac.uk

一般來說,常見的基礎發球總共有三種:平擊式發球、側旋式發球、上旋式發球。它們分別是依其擊球的拍面揮動方式及旋轉型態來命名,由拋球上去位置的不同,能導致不同的擊球揮拍動作,這才是真正區分發球形式的主要因素。

 1  平擊式發球法 flat serve

平擊式發球是以速度為主的發球方式,多用於第一顆發球,它也為現代網球比賽中最可怕且威脅最大的攻擊球,比較起其他發球在速度方面和威力方面,平擊式發球可以說是最優秀的攻擊性發球且大部分使用於第一發球來使用,平擊式發球是由正後方直接打擊,所以球速快、旋轉少,但較難控制,為身材高大和手臂力量強大的選手最適合使用。

平擊式發球四個要點

a 發球拍面與球接觸面是垂直的。
b 球拋到正對頭頂上面,兩腿伸直,手舉高的位置為擊球點。
c 球應在前方上拋,稍微在前肩右邊(右手持拍者)。
d 拋球臂完全伸直時釋放該球為宜,擊球點、右肩膀和左腳都在一直線上,而且應垂直於底線上。

 2  側旋式發球 side spin serve

採用側旋式發球時,擊球飛行路徑為側向旋轉落地後會往側方彈跳,通常雙打戰術運用會採用此種發球方式。側旋式發球時,球拍與球的接觸由球的右上約2或3點鐘方向,並向右側外下方削擊,使球產生側旋,由於側旋的關係,球在著地時彈跳較低,會向左側跳開,增加回擊的困難度。

側旋式發球所呈現的飛行路線稍呈拋物線,離球網較高所以不易掛網,進入有效發球區範圍較大,進球率較平擊式為高,通常使用在第二顆發球,拋球和擊球點都會稍離身體遠一點,與平擊式發球稍微不同,擊球動作完成後,球拍應揮落到身體左邊。

側旋式發球五個要點

a 因需要手腕來打快球,所以一般會採用東方式反手握法,或是大陸式握法,。參考—6種常見網球握拍方法。
b 步伐比平擊式發球要再跨開一些,後腳較退後使身體與球場的角度加大,可配合拋球到側面的位置,在揮拍時易與球產生切削動作。
c 側旋式發球是將球拋在右側約40公分處(右手持拍者),會使揮拍時與球產生切削動作。若直上或太靠近則不能給予足夠壓力,而將成為沒有威力的球。
d 揮拍時,球拍與球的接觸非垂直,右手臂要做反手揮動,身體向後扭曲,連接右肩和握柄之連線正好要和網面成垂直。
e 揮拍動作是將重心是由後向前,揮拍擊球時重心在前腳,送拍至左下腳後其後腳向前跨出一大步至身體平衡而完成動作。

 3  上旋式發球 top spin service

此種發球需要較高的技術,也是上述三種發球最有難度的,但也是發球進球率最高、接發球最難應付的方式。

上旋式發球是當球拍與球接觸時,球拍由球體七點鐘方向到一點鐘方向用力刷出(右手持拍者),使球體產生上旋轉。在著地時候會突然彈跳得很高且偏向一方,使接球不易,是很有效的第二發球。這種旋轉球飛行速度較緩慢,但飛行中會變成下墜球,落下後會大力的反彈偏向右邊,由於球速緩慢,發球者可利用時間快速上網,雙打中常見到此種發球戰術。

上旋是發球五個要點

a 握拍方式與平擊式發球相同,採用大陸式握拍方式,這樣可讓手腕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而比較靈活,使手腕柔軟利於快速打法。
b 前腳與平擊式發球相同,但後腳位置要比側旋式發球更後面,使身體能後仰以利搓球。手揮動時,要將身體盡量向後彎曲,為了支持身體,要將右腳拉到後面用腳支撐弓狀上體。
c 拋球位置是在發球者頭部左側方約30公分處(右手持拍者),要把球拋向頭的左邊稍偏後方,且要比其他發球法拋的高。
d 揮拍動作由預備動作把球拍向下擺並後拉,其次將球拍送至抓背位置,身體向左側後仰、屈膝、重心落至後腳,同時將球拋出,最後揮拍搓球,使球產生強大上旋轉力量。
e 完成揮拍擊球動作,球拍繼續向左下揮送,此時重心完全落在前腳,後腳向前跨出一步保持平衡,擊球動作完成。

發球是一種全身運動,重要是使用身體肌肉來擊球,該採用哪一種發球,其實都有利弊,要考量發球者的身高條件、能力、外在因素等,才能決定用何種發球才是有效。

資料來源:桃園創新技術學院體育室、崑山科技大學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