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疼痛!研究指出,女性受荷爾蒙波段影響,更容易感受到疼痛,甚至還會因為生理、心理的交互影響下增加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但最新疼痛認知行為調查顯示,面對疼痛,有高達9成82的女性寧願忍痛也不處理。台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藥師王明媛表示,若長期置之不理,有可能使疼痛影響層面擴及身心。
國內外有多項文獻資料指出,女性確實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疼痛,無論是生理和心理機制,甚至是社會文化不同都有所影響。尤其女性對疼痛的敏感度較高,更要注意疼痛容易引起負面情緒,導致人際關係之間的衝突產生,讓自己陷入「疼痛影響情緒」的負向循環。
根據台北市藥師公會日前發布的「2024年疼痛認知行為調查」顯示,女性最常感受的疼痛類型前3名分別是頭痛、肌肉痠痛、經痛,而在覺察自己疼痛的比例也較男性高,但疼痛卻選擇忍痛的比例竟高達9成8。
王明媛表示,女性在不同生理階段(如月經週期)中的疼痛感知更加顯著,這是因為女性受到天生荷爾蒙波動、基因、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差異所致,也因此比起男性,更易罹患「慢性疼痛」,且疼痛與情緒會造成雙向影響。 據調查指出,有高達9成6女性曾因疼痛影響心情,其中更以因為疼痛變得煩躁或易怒為大宗,其次則是容易感到力不從心。
王明媛指出,這是因為當身體接收到刺激時,會將疼痛的訊號傳遞給大腦,讓我們感受到疼痛,同時大腦也是感受情緒的中心,所以兩者會容易互相影響,導致身、心皆感受不適。 此外,疼痛情緒影響還會加深心理上的「孤獨無助感」,就此埋下影響親密關係的種子。
王明媛提到,過去曾有一名30歲女性前往藥局,自述每次經痛都相當不舒服,希望能向藥師尋求能改善經痛的止痛藥。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她常因經痛引起的負面情緒導致與男友爭吵,可見疼痛對於生活造成的影響深遠。
該調查也顯示,近4成女性曾因疼痛與家人或伴侶產生衝突,也較容易因為疼痛發生而感到孤獨或認為沒有人理解自己。不過即使如此,大多女性疼痛發生時還是選擇「有痛自己忍」,自己忍耐不告訴任何人或希望別人主動關心,不願訴說的主因竟是不希望影響別人。
王明媛指出,不論疼痛造成生理或是心理上的不適,都只有自己才知道多麼不舒服,即使是親近的伴侶、家人都無法同理疼痛感受。但若此時旁人還以懷疑、責備的態度面對,疼痛便可能成為引發衝突、破壞人際關係的導火線。因此,面對疼痛、認識疼痛並且即時止痛就成為面對疼痛的重要方式。
王明媛提醒,忍痛並無法減輕疼痛狀況,若不想讓疼痛逐漸演變為慢性疼痛、影響身心健康,建議遇到疼痛問題的第1步就是「先釐清疼痛原因」,並且掌握「黃金1小時」的止痛時間,以正確的用藥方式來快速舒緩疼痛是關鍵。
「若需要在空腹時服藥,建議選擇含有溫和不傷胃成份的止痛藥。」王明媛說,目前市售止痛藥經衛福部核准,按照仿單服用都是安全無虞,但若民眾對藥物有疑慮,也可以主動到社區藥局請教藥師建議,了解正確的疼痛管理用藥知識。
台北市藥師公會提醒民眾,疼痛發生時建議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及時處理,強調不只是女性,所有民眾都應學習正確疼痛管理方式,並建立自我照護觀念,避免因疼痛影響心理健康與社交生活。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每當坐著的時候,胃和腸幾乎都是被擠壓受力的部位,尤其是上班族。也因此在經常坐著的人當中,有可能會發生腸沾黏導致腸道蠕動變差。一旦出現這樣的情形,整個腸道的血液循環就會停滯、促進排便的腸道蠕動機能也會跟著變差,此時就很容易形成便祕。瑜伽坐角式(Wide-Angle Seated Forward Bend Pose)助腸胃蠕動,緩解胃部不適與脹氣,此外,對身體還有其它益處。
對於需要時常彎腰或是久站的工作者來說,瑜伽坐角式非常實用,透過扭轉的方式,讓緊繃的脊椎獲得舒暢,對於年長者來說也非常適合,但在做的時候,如果有脊椎曾受過嚴重重傷者,要先透過專業瑜伽老師或是相關科系醫生再做進行。
現代人長期姿勢不正確,像是翹腳、駝背、攤在沙發上等,這些姿勢都會導致脊椎側彎、尖椎盤突出,進而導致坐骨神經產身疼痛。透過瑜伽坐角式能改善這些問題,將脊椎、尖椎盤拉回身體正確位置上。此外,維持平時良好姿勢也非常重要,不要等脊椎變形或是壓迫才跑去開醫生,嚴重可能還需要開刀。
瑜伽坐角式非常適合跑者、雙腿時常水腫、靜脈曲張的人。當長時間久站,會導致小腿會開始水腫、靜脈曲張等狀況,嚴重時會引發疼痛,定期做坐角式可以改善上述情況外,腿部線條也會越來越好看。
步驟1:採坐姿,將雙腿打開,背部挺直,腳尖朝上。
步驟2:身體前傾,雙手平貼地面。
步驟3:吸氣,繼續前彎,下巴、胸、腹靠近地板,雙臂張開握住雙腳。
步驟4:停留3~5個呼吸後休息。
資料來源/YOGATEKET
責任編輯/妞妞
睡眠被剝奪的運動員受傷機率是正常睡眠運動員的近兩倍!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林瀛洲博士指出,運動傷害與疲勞和過度訓練息息相關,其中擁有好品質的睡眠能避免運動傷害,更能幫助運動表現提升。為協助台灣頂尖選手備戰印尼雅加達亞運,UNDER ARMOUR準備完整齊全的運動裝備,其中最讓國手們眼睛為之一亮的當屬「TB12運動恢復」系列,這款業界唯一的恢復裝備擁有獨特陶瓷印花,能促進身體恢復並提升睡眠質量,今年更推長程旅途可穿著的外套與長褲款式,助努力不懈的台灣健兒們能夠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24小時全天候恢復,即使出國比賽也能隨時保持最佳狀態!
素有運動國手醫療守護神的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林瀛洲博士指出,運動傷害與疲勞和過度訓練息息相關,其中睡眠對於生理(身體)的跟心理(中樞)的疲勞恢復扮演至關重要角色。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的運動員受傷機率是正常運動員的近兩倍,睡眠不好絕對會影響新陳代謝與專注力,因此,對於運動員來說,睡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復機制。
根據相關研究指出「遠紅外線」具有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讓疲勞物質可以快速代謝的作用。而TB12系列,運用含有陶瓷粒子的「TB12恢復科技」印花能夠反射遠紅外線讓人體吸收,有助於加速身體恢復。TB12系列包含廣受運動員及消費者喜愛的睡衣與睡褲外,更推出外套、外用長褲與四角褲,提供頂尖運動員在運動前後及日常生活中,能享受TB 12全方位的幫助。
資料來源/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