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站姿側屈 SIDE BEND
1
站姿側屈 SIDE BEND
2
養成運動習慣對腦部有利
有效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請從每天30分鐘運動訓練開始
3
原來這樣呼吸才能讓肌肉伸展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站姿側屈 SIDE BEND

2016-06-01
健身 動學堂 初階訓練 核心訓練 訓練動作

站姿側屈 (Side Bend)是一個上半身的訓練動作,除了能強化腹斜肌外,還能矯正駝背、脊椎側彎等毛病,藉由左右手沿著身體向上延伸,帶動左右兩側腰部的肌肉,使肌肉方能得到伸展。

站姿側屈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向右伸展

右手向上延伸往左彎,讓右側腰部的肌肉得到伸展。

STEP 2 向左伸展

左手向上延伸往右彎,讓左側腰部的肌肉得到伸展,左右輪替,做1分鐘。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有效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請從每天30分鐘運動訓練開始

2021-02-18
健身知識庫觀念徒手訓練有氧運動重量訓練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除了可以讓身體機能更加健康之外,還能有助於降低現在常見的憂鬱症機率。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所領導一項針對心肺功能適應性與精神障礙發生率的研究,這篇研究也發表於2020年11月的BMC Medicine醫學期刊上,研究人員發現發現有氧運動和肌肉健康狀態低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正常人的兩倍,同時,他們也預測這樣的人在焦慮風險上以會增加60%。

養成運動習慣對腦部有利
有效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請從每天30分鐘運動訓練開始

細胞病理學家Celina Nadelman博士表示,透過體能訓練可以改變腦部的認知能力並集中提高注意力,這對於行為能力的控制、記憶力和反應速度都有很大的改變,同時,也能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改善決策和認知靈活性;除此之外,運動訓練對於情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與作用。

當我們不持續養成運動的習慣時,流向腦部的健康血液就會逐漸減少,這將會使得我們腦部的認知與執行功能變慢,另外,對抗疾病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這些不太容易發現的潛在問題只需要停止10天不運動就會發生。

心肺與肌力的研究

在UK Biobank(英國生物樣本庫)有一項研究,也指出這心肺功能及肌力狀態和憂鬱症之間有何關聯。這項研究找來152,978年齡位於40-69歲的人來進行測驗,研究開始時,他們都進行了有氧健身測試(使用阻力可增加的飛輪訓練)以及肌肉力量的測試(透過握力檢測),同時,也讓這些受測者填寫一份關於焦慮和憂鬱症的檢測問卷;並於七年後再對同一批受測者進行相同的測試,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受測者,在一開始時擁有較高心肺及肌力的人,擁有較健康的精神狀態,然而,與具有較高運動訓練習慣的人相比,心肺能力與肌力狀態較弱的人,在罹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可能性會分別增加98%及60%,最恐怖的則是同時罹患憂鬱與焦慮症的機率增加81%。

有氧與無氧運動
心肺功能及肌力狀態和憂鬱症之間有何關聯?

對於這項研究,我們不免可以發現運動量大的人在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性有能會降低,但有許多的研究都依賴著受測者自我問卷報告與活動量的高低,另一方面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使用的是客觀指標,即是運動與體能測試。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Aaron Kandola博士表示,我們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體能與精神之間的關係研究,這將意味著我們可以透過研究一開始就先了解受測者的心理健康進行分析,並減少研究之間的誤差風險,雖然,在研究的過程中可能無法將飲食、社會地位、家庭經濟狀況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等考量進去,這些也有可能會影響最終的研究結果,但因為我們研究的樣本數量十分的龐大,因此,能提高所有數據的統計能力,讓誤差值降至最小。

運動改善心理

Nadelman博士認為,心理將透過運動訓練減少對於壓力的生物反應,他特別解釋,當一個人受到極大的壓力例如戰鬥或是逃跑,這時體內的皮質醇(cortisol)就會大量的釋放出來,然而,現代人接受這些壓力時通常不會立即消失反而會持續不斷的增加,皮質醇對於大腦來說具有神經毒性的作用,它將會損害我們腦中的海馬體導致憂鬱症的產生,而有氧運動則能將低某些細胞的反應,從而降低對壓力的生物反應,例如將低皮質醇與心率。

養成運動習慣的好處
Nadelman博士認為能將透過運動訓練的方式減少對於壓力的生物反應!

Nadelman博士最後補充說,即使每天僅進行30分鐘的運動訓練,也會提高思維能力和腦細胞的生長及適應能力,同時,也能增強壓力管理、記憶力與學習成績外,並能有助於預防或管理精神疾病和神經性疾病,因此,你不必一次去健身房運動幾個小時以上或立即開始訓練長跑,你只需要開始養成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

資料參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BMC Medicin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原來這樣呼吸才能讓肌肉伸展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2019-01-15
健身知識庫觀念伸展增肌

在運動前後你是否都會拉筋伸展一下呢?在運動領域中所稱的拉筋伸展是來自英文Stretching一詞,原意為「擴張」與「伸展」讓我們的身體通過拉伸來提高柔軟性、擴大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及調整呼吸和緩解精神緊張,在所有運動之中伸展運動最容易實施也最不容易受傷,只要懂得使用方式和時機;簡單的伸展運動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你有想過伸展時該如何調整呼吸能讓效果更好呢?

呼吸大至可分為胸式呼吸法與腹式呼吸法,前者的原理是藉由胸部的肌肉來做擴展及收縮胸膛呼吸空氣,這個動作容易使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受到刺激,而當交感神經功能提高時,我們人體就會亢奮、緊張而難以放鬆。後者的原理則是讓肺部下方的橫隔膜下降將空氣灌進肺裡,接著反過來將橫膈膜上推擠壓肺部讓空氣排出;這樣的呼吸動作會刺激與交感神經相反的副交感神經,所以,就會提高身體的調節能力讓我們的身體放鬆。

不過有些時後反而要用胸式呼吸法能更有效率的伸展肌肉,例如伸展胸大肌群時,就能因為胸式呼吸法藉由胸肌的擴張及收縮動作;更有效率的刺激該部肌群,另外,不易控制的肋間肌與前鋸肌都可以採用胸式呼吸法來做伸展,會比採用腹式呼吸法有著更好更多的刺激效用。
 
以上這些都是屬於運動後的靜態拉伸時的建議,那運動前的動態暖身該如何操作呢?在暖身時的拉伸則要反過來操作,運用刺激交感神經讓身體亢奮,這時後你就要採用吐氣強而短的呼吸法來肌力自己並振奮精神,當你正確選擇適合該伸展部位目的的呼吸法之後,就能獲得更好的伸展效果。

資料來源/menshealth、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