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江湖跑堂
1
江湖跑堂
2
跑馬幫手能量膠怎麼吃?吃多≠滿滿能量
3
三個月讓成績破4的全馬訓練菜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江湖跑堂

2016-05-25
場館資訊 跑步 路跑

世界走破的馬拉松團隊

江湖跑堂是由一群熱愛跑步比賽的各行各業跑者所組成,這群跑遍世界的馬拉松跑者,設定的目標是「世界走破」,就像是個江湖世界一樣,讓每個武林高手享受運動的幸福過程。
 
堂主江彥良表示,這支馬拉松團隊是在2008年時組成,成員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馬拉松同好,因為興趣而聚集在一起共同參與大大小小賽事。而「江湖跑堂」名稱是在跑者們在2012年征戰「萬里長城」後正式命名,此後也揭開了江湖跑堂的奔向世界的序幕。

江湖跑堂堂主 江彥良

天、地、人等級 創意運動樂趣多

要成為走跳江湖的跑堂成員也是需要經過篩選,必須經過正式的升堂儀式,每個人在走跳江湖時也都會取一個特別的「江湖稱號」,在跑步運動中更增添趣味。跑堂堂主江彥良也為所有成員設計了跑堂的小旗子,令人印象深刻。
 
而江湖跑堂每年11月會舉辦升堂大會,一般跑友經過正式「升堂」即可成為跑堂成員,只要繳交會費,同時也會獲得一件跑堂成員專屬T-shirt,除了可參加大小型團練以外,透過各種正式比賽,有機會和所有成員到世界各地去參加馬拉松賽事,同時可欣賞不同國家的風情。
 
成員依據參與的程度分為天、地、人三個字號,分為純粹加入不參與練習的「人字號」、目標10K的「地字號」與目標半馬比賽的「天字號」,有充分的彈性可供跑堂成員選擇。
 
在江湖跑堂除了可享受運動的舒暢也可出國旅遊與玩樂,這是一般上班族夢寐以求的,江彥良也將創意融入運動之中,為江湖跑堂的跑者們帶來無窮樂趣。平時也不定期舉辦聚餐凝聚大家的感情,除了運動以外,交朋友成了最大的附加價值。

團練合照

帶著台灣精神跑遍世界,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創意馬拉松團隊「江湖跑堂」不僅融合創意與時尚,更串聯所有熱愛運動的跑者一起環遊世界,讓運動不再只是運動!

大安6.7.9團練與江湖論劍大會交流成長

江湖跑堂活動包括經常性的和不定期的聚會。日常的練習目前是就是以每週六上午的7:00~9:00在大安森林公園的團練為主,簡稱「大安6.7.9」。開放所有跑堂成員帶新朋友去練習,經常有遠從新竹或桃園的跑友專程來參加團練,也是一場馬拉松同好的交流盛會。
 
此外,江湖跑堂每年也舉辦「江湖論劍大會」,經常參與練習的成員也可以有集點換贈品的趣味活動,只要參與團練次數越多,就有機會可兌換跑堂設計的T-shirt等紀念品,練習還可以累積點數。
 
參加論劍大會及出席團練頻繁累積點數多的跑堂成員,每年還可以獲頒獎品作為鼓勵與紀念,激勵大家參與團練彼此交流成長。

跑堂成員經驗分享

跑堂成員來自各行各業臥虎藏龍,包括、體育校隊學生、設計師、公司職員、飛輪教練……等,每個人加入都有一段故事以及對於運動的一份熱愛。

BEE大贏Sa BEE &天靈靈精靈
其中江湖稱號「BEE大贏Sa BEE」與「天靈靈精靈」夫妻兩人,目前分別擔任產品設計與護士的工作。兩人一開始是為了陪伴小孩跑步,趁閒暇時間參與各項賽事,逐漸愛上馬拉松這種很和平的運動,沒有為了贏過別人的那種競爭與肅殺氣氛,很適合很想要放鬆的成員加入來運動。也將在2016年初,兩人國外蜜月的地點進行馬拉松比賽,更增加紀念意義。

小龍&小虎(江湖跑堂學生資助計畫對象)
而目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校隊學生小虎與小龍,主修體育系的他們,為了成為一萬公尺的國手而努力奮鬥,平時在學校每天練習,參加江湖跑堂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可以和很多有經驗的前輩見習同時也結交朋友,將運動融入生活之中,在跑堂成員交流中學習成長。

左為小龍,右為小虎

Danny(飛輪教練)
擔任飛輪教練的Danny則是藉由馬拉松跑步運動增加心肺功能,在跑堂中藉由參與各種活動,透過團練及活動增加夥伴間的凝聚力,也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從事網路設備服務的東東把運動視為平衡生活的重要部分,除了結交朋友,也藉由到全世界比賽增廣見聞,收穫滿滿。

左為Danny教練

雖然在炎炎夏季近9點時太陽已高掛,每位跑友揮著汗水臉上幸福的笑容,這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價值。

江湖跑堂

add 台北市士林區故宮路34巷12號
tel   02-28826618
time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FB 江湖跑堂
web http://jianghu-run.com/ ​

撰文/緹爾思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馬幫手能量膠怎麼吃?吃多≠滿滿能量

2018-04-02
飲食馬拉松跑步知識庫營養補給運動補給飲食方式

近年能量膠常見於馬拉松路跑、自行車或鐵人三項等賽事,市面上販售的產品琳瑯滿目,但你知道能量膠雖然是個方便的小幫手,但有些人吃了可能會嘔吐嗎?那麼哪時吃、多久吃一次能避免腸胃拉警報?不少跑者對能量膠有種「救世聖品」般的迷思,我們從作用原理開始,了解能量膠的真實效益和使用方法,看怎麼吃它才能助你達到好成績。

跑馬幫手能量膠怎麼吃?吃多≠滿滿能量 ©IRISSHRUNNER

為什麼要補充能量膠?

跑步時,身體運用兩種燃料作為肌肉能量的來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肝糖)。兩者差別在於,脂肪分解成可用能量的速度較慢;所以當運動強度超過最大攝氧量的60-70%(約相當於有氧閾值或全馬的配速)時,為了快速提供肌肉所需能量,身體會依靠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燃料來源。
 
一般來說,跑得越快,依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就越大。但問題是,肌肉能儲存的碳水化合物有限,我們能在以半馬速度跑步時儲存約90分鐘,在全馬速度跑步時儲存約2小時;然而這樣的時間幾乎只有菁英運動員辦的到,一般跑者還沒跑完,肌肉裡的肝醣早已消失殆盡。這時,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密集、快速分解吸收的葡萄糖,讓你持續跑下去的能量膠,被視為跑步時補充碳水化合物的急救兵。

能量膠一下肚就能補足能量嗎?

乍聽起來,有了能量膠似乎不用擔心跑步期間能量不夠,然而,從能量膠攝取來的碳水化合物並不完全提供給肌肉能量,碳水化合物可同時儲存在肌肉和血液中,而比賽表現主要依靠儲存在肌肉的肝醣,但肝醣必須先被消化後通過腸壁,再被肌肉吸收,這個過程效率不高。
 
能量膠最大好處其實是幫助「喚醒」。高升糖指數的能量膠補充了因缺乏葡萄糖而開始混沌的大腦、振奮精力;事實上是欺騙大腦偵測到體內彷彿充滿能量(因為從補充到消化使用需一段時間),間接讓跑步的疲勞感一掃而空。
 
總而言之,能量膠有助補充比賽間燃燒殆盡的肝糖與熱量,但他們並非一對一補充能量,能不能成功在不傷身前提下補足能量,關鍵在於時間和頻率。

能量膠能否補足能量的關鍵在時間和頻率

什麼時機該補充?

每位跑者吸收和處理碳水化合物速度不一,有些人3分鐘內就有感,有些人需要長達15分鐘;又或者,有些人在高強度跑步途中胃部括約肌完全閉合,到比賽後期補水或能量膠可能馬上嘔吐出來。因此服用能量膠時機每個人不同,以下提供兩點建議。
 
1. 肝糖消耗殆盡前:建議開始跑步後45-60分鐘間服用第一次能量膠,身體更有機會在不影響胃的情況下快速處理糖,也較不會擔心嘔吐問題。
Tips:能量膠必配水喝
每一次補充能量膠必配水喝,千萬別單獨吃,也千萬別配運動飲料。如果沒配水,能量膠將花費更多時間消化和進入血液系統;如果配運動飲料,兩者加起來提供近60克純糖,等於你把自己丟入一次攝取過多簡單糖類(simple sugar,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的風險中。

2. 避免賽前:一些跑者習慣在賽前補充能量膠,以生理學角度看似沒問題,但賽前吃含豐富碳水化合物(肝醣)來源的早餐,少使用簡單糖類,可幫助調和比賽3-4小時都只能攝取簡單糖類的情況。

吃能量膠一定要配水喝,且別配運動飲料

多久補充一次?

吃能量膠的頻率取決於胃消化處理的速度,隨著跑得越久越遠,消化過程可能放慢甚至停止,補充時小心不要讓胃超出負荷。以下提供兩點建議。

1. 每次補充能量膠相隔45-60分鐘,尤其胃較敏感的跑者應相隔60分鐘。如果以跑一場全馬約4小時來說,比賽途中補充2-3次已足夠。

2. 另一個控制頻率的原因是,應避免一次補充過多簡單糖類進入血液系統中。必須記住,從能量膠中攝取的簡單糖類會以葡萄糖的形式進入血液中,直到被肌肉或其他器官吸收;如果你持續將血液中注入糖,那麼跟孩子不斷吃糖果傷害健康是一樣的。

能量膠中的簡單糖類進入血液,如果補充過量有如孩子吃太多糖果,影響健康 ©台美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以上建議是通用法則,但如果想進一步精準算出補充量,那麼要先問自己的問題是:跑步中燃燒了多少碳水化合物,並需要替換多少碳水化合物?胃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效率如何?你買的能量膠中含有什麼類型的糖?這些需求會隨著比賽前後段而改變嗎?要怎麼把從運動飲料攝取的糖份考慮進去? 這些問題必須視個人身體狀況,很難遵守某個廣泛的營養計畫。較簡單的方法如下文Tips所提;若要更進階,那麼你可能需要一位營養師,客製化地制定出迎合你生理需求的策略。
 
Tips:訓練時預演可加速比賽時消化
跟身體大多數部位肌肉一樣,腸胃也需要好好鍛鍊。賽前不只要先試過前一天晚餐、當天早餐等飲食計畫,比賽期間的補給品也應加入預演。如果在訓練時按照設定時間補充能量膠,腸胃適應就能更容易地消化運行;如果沒鍛鍊過腸胃,就不要預期有好的效果,甚至吃了可能讓身體更難受。

資料來源/ Runners Connect、Competitor Running、《一個人到一家人的日常營養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三個月讓成績破4的全馬訓練菜單

2018-01-23
觀念馬拉松跑步知識庫全馬訓練

要跑全馬,就不可不做長距離的跑步訓練。如果目標是破4,盡可能每週一次,最少也要10天一次,練習跑步20至25公里,這樣才能鍛鍊出耐得住跑42公里的腳。

小出義雄是日本著名馬拉松教練,曾培育多名女子馬拉松金牌選手,以下是針對新手想在4小時內完賽馬拉松的公開練習秘技,即使是蠟燭兩頭燒的上班族、想瘦身沒路跑經驗的小資女、中廣的歐吉桑,都能根據自訂目標、自身現況與條件,在4小時內輕鬆完賽全馬!

三個月讓成績破4的全馬訓練菜單

1-8周訓練菜單

9-13周訓練菜單

全力奔跑,有效率地提高速度

對於沒什麼練習時間的人,我會推薦「全力」奔跑的訓練。事先決定好跑的時間和距離,在那個時間「距離」內盡全力快跑,努力跑到呼吸時必須大口喘氣。

雖然比跑馬拉松時的速度更快,但是沒關係,這種跑法對鍛鍊腳力和心肺機能非常有效,之後以比賽速度* 去跑也會變輕鬆。

*要達成破4「SUB4」的平均速度是1公里5分40秒,而後半型跑法必須達成的比賽速度是1公里5分30秒〈參見p97、118〉

「全力跑」是這樣跑

以自己的全速跑完決定好的距離(或是決定好的時間,選擇自己容易做到的),最初先從較短的距離開始跑,再逐漸延長距離。切記,距離越短,全速也就越快,並不是跑的距離短就比較輕鬆。

「20分鐘全力跑」有困難的話,改成「10分鐘全力跑

為了訓練腳力,必須做長跑練習

若是以1公里6分鐘的速度估算,跑完20公里要2小時,25公里要2小時30分鐘,利用假日的早晨,容易切分出完整的時間來練習,應該不難做到吧。放假前一天晚上也很推薦跑步回家。

加上速度練習,鍛鍊腳力和心肺機能

長跑時,在途中加上速度變化,不只能加強腳力,也是有複合效果的訓練。最後一段改為加速跑,跑到呼吸變急促,可以收到速度變快的效果。在習慣之後,可以全程都用加速跑,是一種類實戰的訓練法。

「長距離的加速跑」這樣做

要達成破4(SUB4),首要就是訓練腳力。長跑日的練習是最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再加上加速跑的話,還能在長距離練習時養成速度的建立,對後半型跑法也是個好練習。

長距離的全程都用加速跑

一開始用像在走路的速度跑也OK,慢慢提高速度是後半型跑法的實踐練習。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商周出版,  小出義雄 著作《秒懂馬拉松入門:零門檻!最適合路跑新手挑戰全馬的完全圖解教練書》一書。本書作者小出義雄是日本著名馬拉松教練,曾培育多名女子馬拉松金牌選手,其得意門生高橋尚子可說是21世紀初表現最耀眼的女子長跑選手,不僅在2000年雪梨奧運女子馬拉松項目奪金,一舉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名人,隔年又在柏林馬拉松跑出2小時19分46秒的成績,成為當時世界紀錄保持者,名聲享譽國際體壇。

【課程特色】
★沒有長篇大論,有生動漫畫、有清楚圖解,表述輕鬆且容易理解
★學員包括想瘦身卻不擅長運動的小資女,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中廣歐吉桑,家庭、工作兩頭燒而沒時間運動的上班族,宛如現實生活中你我的化身
★由奧運女子馬拉松金牌教練、撒種催生東京馬拉松的小出義雄現身指導
★依每人設定目標、體型、運動及生活習慣不同,練習方法也各有不同
★指導學員用自己可練習的時間和目標,做三個月期、半年期與一年期練習規劃

•更多商周出版《秒懂馬拉松入門》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