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德國殘奧桌球傳奇Rainer Schmidt:創造生命價值,不受限任何事!
1
德國殘奧桌球傳奇Rainer Schmidt:創造生命價值,不受限任何事!
2
解密 NIKE FASTFIT
3
Kevin Durant 特即將開啟 2018 NIKE籃球之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德國殘奧桌球傳奇Rainer Schmidt:創造生命價值,不受限任何事!

2016-09-19
話題 球類 里約殘奧 故事 奧運

里約殘奧會已經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殘奧會在某種程度上會比奧運會更加精彩,因為這些參賽的選手都是以殘疾人身份參賽的,這些選手背後的故事,比比賽更精彩,更加激勵人心。

7次參加殘奧會乒乓球比賽的萊納·施密特(Rainer Schmidt)他是一位牧師也是一位乒乓球選手。2008年北京殘奧會上,人們稱讚他為“殘奧會七朝元老、賽場英雄、生命強者。”

Rainer Schmidt ©wikiwand.com

2008年北京殘奧會時,那一年許多新聞開始報導施密特的故事。原來施密特不僅是一位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還是一位牧師,這更引起了家對他的關注。

從1984年參加紐約殘奧會以來,施密特在各屆比賽中獲得了4金4銀的優異成績。殘疾並沒有阻礙施密特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之一。施密特參加的是男子6級的比賽,也是站姿比賽中傷殘程度最嚴重的等級。施密特實際上只有一條正常的左腿,另一邊只能靠假肢支撐,而他的乒乓球拍也是纏繞在僅有的並不完整的左上臂上。

出生時的身體殘缺,讓父母難以接受

施密特於1965年,出生在德國。出生的第一天,就讓父母陷入絕望中,因為他一生下來就沒有下手臂,他的左腿正常,但右腿比左腿短30公分。

他的父母驚嚇的問:“怎麼會是這樣?”婦產科的醫生認為是在手臂形成初期就被臍帶纏住,所以無法順利長成。但腿部的殘疾如何解釋呢?醫生問他的母親,是否服用過一些孕期禁藥,但他的母親很清楚沒有,她還被醫生告知,可能以後再也不能生育了,母親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情緒變得非常糟糕,只能靠鎮靜劑來維持情緒。

到了上學的年紀,施密特由於殘障,去了特殊教育學校,上學的第一天,他只能用“恐怖”來形容所在的學校。有些人坐在輪椅上,被人推著走;有些人肩膀上長出指頭,卻沒有手臂;還有一些人的腿也瘸了,行走很吃力。

看到這樣的場景,施密特大哭起來,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奇形怪狀的人,和村子裡的朋友完全不一樣。經過幾天的適應,施密特開始接納這些特殊的群體,和他們成為好朋友,而且開始明白自己也是一個沒有手臂的人。

首次接觸乒乓球

1977年,12歲的施密特和父母去奧地利度假,度假村里有一個戶外的乒乓球檯,他想和弟弟一起打球,但他的手臂太短,握力也不足,沒打幾回,常常揮空拍,他只好放棄打球的念頭,選擇在旁邊幫忙計分。

有一天,度假村里一個的遊客叫做盧茨,一旁看他們打球一旁對施密特說:“你不想和他們一起打​​球嗎?”施密特說:“當然想!而且我也嘗試過了,只是無法抓住球拍。”盧茨聽完後,思索了一下說:“我來幫你想個辦法。”第三天,盧茨找來海綿和繩子,先把施密特的手包裹一層海綿,接著是球拍,然後再上一層海綿,最後用繩子把全部的東西捆住。

從此,施密特漸漸愛上了乒乓球運動,經過刻苦的練習,他還成為青少年乒乓球隊的選手,有幸認識了當時德國國家隊的教練,教練邀請他參加乒乓球訓練班,從那時起,他便是國家隊的生力軍了。

Rainer Schmidt ©uteglaser.de

創造生命價值,不受限於任何事

施密特不願意把人分成殘疾人和非殘疾人,“把人用殘障與否來區分是無聊且毫無意義的事。”他說,每一個人都是在某些方面有天賦。例如:有的人很會彈鋼琴;有的人會說德文,有的人會說中文;每個人都有做的很好的事,每一個被創造的人都是有價值的。施密特相信上帝不希望人被自己的障礙或是限制困住,上帝希望人們可以領悟自己的極限。

得救比得醫治更重要

作為牧師,施密特對殘障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得救比得醫治更重要。事實上,這也是耶穌所做的。耶穌評價一個生命不是先看這個人是否有一副健全的身體,而是這個人是否活在一個整全的關係中,與上帝關係的整全以及人際關係的整全。他說:“在一個和好的關係中生活比擁有一個得醫治的軀體更重要。這是我從聖經裡,得救和得醫治的區別所體悟到的事實。”

施密特認為:如果一個人不甘於接受,他的殘障是他的人生中一直存在的一部分,而是指望神蹟時,會把自己的殘障當成很大的負擔,他就會更想要指望神蹟的發生。如果人一直指望著神蹟的出現,在他的內心就會不願意承認他的殘障是生命中的事實。

施密特說:“當他希望上帝也許會挪去這個限制時,他就錯過了學習與這個限制一起生活的機會。與其指望神蹟,我寧可對我殘障的人生中所經歷過的美妙時刻感到驚嘆。”

施密特說信仰是他最重要的支柱,他深信,上帝不會因為人的外形差異而有所偏心,有手或沒有手,對於上帝我們都是一樣的。聖經中有一些記載,說到在肉體上雖然是健康的人,但他們卻過得很貧乏;也提到一些身體有殘障的人,他們卻找到一個豐盛的人生。

Rainer Schmidt ©schmidt-rainer.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解密 NIKE FASTFIT

2018-09-27
運動配備鞋子NIKE籃球球類配備館

對於每一位馳騁賽場的運動員來說,一雙戰靴需要滿足多種性能條件,如:抓地力、緩震以及腳底的整體感受。但拋開運動員的個人喜好不談,包裹性,卻是球鞋設計中最為棘手的細節之一。為幫助運動員達到最佳狀態,球鞋必須一上腳就足夠貼合,並能持續提供這種安全感以及牢固的鎖定性。

解密 NIKE FASTFIT

不僅如此,即便球鞋在靜止狀態下實現了出色的包裹性,但當運動員的足部在比賽中,因不斷地跑動和衝刺而充血變大時,鞋還是會變松。看看籃球比賽就知道了,球員們經常會在板凳席上重新綁鞋帶或是把鞋帶拉緊,以調整球鞋的包裹。

為此,Nike希望能通過簡化繫帶過程,以尋求一個能提供更好、更持久包裹體驗的解決方案。而之前在耐克自動繫帶鞋上成功應用的創新科技HyperAdapt,給予了設計團隊靈感,幫助他們打造出可更廣泛運用且更便於操作的手動繫帶系統:FastFit,只需一拉便能快速實現足部整體鎖定。

FastFit系統如何運作?

鞋舌與後跟的鞋提,讓球鞋更易於穿著,只需簡單地拉起位於鞋面的扣環,便會帶動系統(主要分佈在腳背位置)收緊纜線,實現從腳踝到前掌的360度全方位鎖定,如需解除鎖定,只需拉動鞋身內側的另一個拉環,纜線即可鬆開。

正如位於Air Jordan XXXIII內側的拉環,一拉即可鬆開FastFit系統內係緊的纜線

FastFit系統的初次亮相

FastFit創新科技具有多種優勢。首先,它用簡單、快速地一拉幫運動員省略掉調整以及重新調整鞋帶鬆緊的繁瑣步驟。在這簡單一拉的瞬間,鎖定係統內部都會產生多次轉動,而每一轉都足以承受相當於30公斤拉力,令其在球員的移動過程中也能保持穩定的包裹性。其次,FastFit系統會平均足背區域的受力,避免出現過度受力的點。同時,鞋面扣環,或者說“鞋帶”,採用了與製作降落傘繩索相似的材料,以保證鎖定係統的超強耐用。最後,當然少不了造型上的優勢,線條流暢、設計簡約的FastFit系統看起來酷斃了。

郭艾倫穿著Air Jordan XXXIII

過去,FastFit科技一直是Nike高端高爾夫球鞋,如Nike Golf Tour Premiere的固定配置;現在,全新的Air Jordan XXXIII也將搭載該項科技。FastFit科技為優秀運動員帶來的諸多優勢,也更加讓人期待該科技能在未來應用於更多實戰類鞋款中。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Kevin Durant 特即將開啟 2018 NIKE籃球之旅

2018-06-27
新聞活動籃球球類話題

在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過去幾年的籃球生涯中,質疑和嘲諷如影隨形。加盟勇士之前,他被質疑“無法帶隊奪冠”;加盟勇士之後,他又被貼上各種負面的標籤——這一切可能會讓很多人退縮,而有的人,則敢於直面質疑和挑戰,並將其逐一擊倒。

Kevin Durant 特即將開啟 2018 耐克籃球之旅

杜蘭特毫無疑問選擇了後者。2018年NBA總決賽,對於收穫了背靠背總冠軍和總決賽MVP的杜蘭特來說,不僅僅戰勝了對手,更創造了一個不斷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新里程碑。

7月,杜蘭特將第三次來到廣州,開啟2018耐克“全憑我敢” 籃球之旅。7月6至7日除了體驗廣州當地的文化之外,杜蘭特將為FEARLESS球場揭幕、現身虎撲路人王街頭籃球挑戰賽,以他的籃球靈感鼓勵指導更多愛好籃球的年輕人。在RISE ACADEMY訓練活動中,杜蘭特也將為當地的籃球愛好者進行專業指導。

Kevin Durant

7月10至11日,杜蘭特將第四度造訪台北,自2008年作為最佳新秀與球迷見面,每次杜蘭特的到來都讓球迷見證他在不同階段崛起、磨練、發光、再次閃耀的歷練成果,激勵更多人勇敢築夢與挑戰自我。此次旅程,連續兩年獲得NBA總決賽MVP的杜蘭特將以導師身份現身投籃訓練營,給予松山高中與普門中學的球員專業指導,並將使用OVERTIME APP 與教練們分享如何運用科技,幫助年輕球員在日常訓練及比賽中更精準地理解如何調整精進球技。

籃球場下,杜蘭特的觸角更進而延伸至商業與公益領域,發揮全球影響力啟發更多人持續追逐夢想。杜蘭特在9歲時就立志成為NBA球員,他理解要達成目標就必須持續不斷地積極訓練。他謙虛地說:“我沒有選擇,就是果敢去做。(I have no choice but to be) ”他帶著同樣的心態投入商業世界並培養出自己獨到的產業投資哲學。這次他將以矽谷投資者的角色參與“放膽創新局DARE TO BECOME科技論壇”,與創新領袖們共同分享他們“全憑我敢”的精神與願景,啟發他們如何投入環境保護、科技創新、運動員鞋款、新創投資等領域來改善下一代生活品質的精彩故事。他將代表“凱文·杜蘭特慈善基金會(KDFC)”以及耐克,資助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翻新籃球場,鼓勵家扶基金會的“小勇士”孩子們帶著“全憑我敢”的信念,積極面對生活挑戰。

與此同時,為了鼓勵消費者能夠直面質疑和挑戰、擊倒眼前阻礙,耐克推出了“揚名球場,全憑我敢”線上活動,並有機會參加凱文·杜蘭特2018耐克籃球之旅,與他一起揚名球場!

Kevin Durant

時隔一年,再次遠道而來的杜蘭特,已是兩屆NBA總冠軍、兩屆NBA總決賽MVP。他將會向廣大球迷分享他的冠軍故事,傳遞他的戰鬥精神,鼓勵青少年在無論在場上還是場下,都勇於挑戰對手,堅持自我。

杜蘭特在像這些孩子這般年紀時已嶄露頭角。天賦,只是他開啟成功之路的一部分。他說:“(練習爬坡衝刺的路)我可能跑了千萬遍,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做到的。”

力量房裡揮汗如雨,烈日之下沙丘特訓,球館內千萬次的跳投苦練……從高中到大學,再到NBA,杜蘭特始終保持著一顆渴望勝利的心。他先後四次斬獲聯盟得分王,無所不能的進攻技藝令人瞠目結舌。但伴隨而來的卻是折戟總決賽,被媒體和質疑者戴上“總是第二名”的帽子。沉默沉淪?還是進化爆發?杜蘭特用他的“勇士王朝”開啟了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於是我們看到了勇士35號全能戰士大殺四方,技驚四座,連續兩年將總冠軍金杯帶回灣區。一次次史詩般的表演,正是這支王朝勇士的華麗註腳。

回到今年總決賽第三場。最後49.8秒,左側接近45度三分線外——和一年前幾乎相同的位置,杜蘭特迎著防守者手起刀落,穩穩命中關鍵三分,106比100,為勇士鎖定3:0的大比分。這是一次堪稱決定整個總決賽最終走勢的進攻表演。

G3,杜蘭特豪取43分,成為NBA歷史上第二位在總決賽客場以至少65%的命中率得到40+得分的球員

“我知道我離籃筐還有很遠,但也知道進攻時間快到了,於是我就拔起出手。”這一球,也如同杜蘭特一整個賽季的縮影——“全”力以赴戰鬥,任“憑”諸強挑釁,始終“我敢”!杜蘭特職業生涯有過太多次如此主宰關鍵時刻的表現,而這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2018年,杜蘭特再度稱王,耐克推出慶祝短片《全憑我敢》,通過重複出現的鏡頭,展現了杜蘭特從“嶄露頭角”、到“潛心沉澱”、再到“技驚四座” 、最後從頭“再來過”,不斷循環往復但始終堅守信念的籃球生涯。總冠軍,是一個賽季的終點,也是下一次征程的起點。

杜蘭特生涯總決賽場均得分達到31.7分,升至NBA歷史第四位

2018年,杜蘭特再度稱王,耐克推出慶祝短片《全憑我敢》,通過重複出現的鏡頭,展現了杜蘭特從“嶄露頭角”、到“潛心沉澱”、再到“技驚四座” 、最後從頭“再來過”,不斷循環往復但始終堅守信念的籃球生涯。總冠軍,是一個賽季的終點,也是下一次征程的起點。

杜蘭特說:“我覺得我到達巔峰了,但我覺得我依然有可以進步的空間,我為此而感到興奮,同時我也會繼續保持專注和渴望”。

年近而立的杜蘭特已不是曾經那個青澀的少年,但無論經歷什麼,對於籃球的熱愛從未改變。“Still KD”是真正屬於他的標籤,如他的精湛技藝,如他的求勝慾望,如他腳上的KD系列簽名鞋。

從2008年的第一雙簽名球鞋起,迭代更新,KD系列也逐漸形成了獨屬杜蘭特的風格。作為衛冕冠軍,杜蘭特的第十一雙簽名鞋沿用了他最喜愛的Nike Zoom Air氣墊,並結合了耐克最新的Nike React泡棉科技,從而實現了腳感的舒適度和回彈力的出色平衡。

此次籃球之旅期間,杜蘭特也將帶著他的最新簽名球鞋KD11 Still KD 配色,與球迷們分享他的球鞋故事和對球鞋文化的理解,而更多新配色的KD11 也將伴隨著此次籃球之旅一一揭幕。

KD11 Still KD 配色已通過Nike.com和耐克指定零售店發售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