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BLADEZ CT1複合訓練重訓架:健身精進者的必備器材
1
BLADEZ CT1複合訓練重訓架:健身精進者的必備器材
2
體能檢測
體能狀態真的太差?用4個動作快速檢測出你的體能水準到哪!
3
大腿內側
大腿內側該怎麼變瘦? 3個觀念一次看懂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ADEZ CT1複合訓練重訓架:健身精進者的必備器材

2016-10-04
配備館 健身 運動器材 BLADEZ 無氧運動 重量訓練

開始健身之後,我們對於器材和訓練方式也會跟著升級;想要變換訓練口味,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而蹲舉架、長槓、重訓椅是健身房很常見的輔助訓練器材,它們也有著各種不同的功能與訓練方式,來滿足我們最想達到的目標。但若想要同時做到徒手、重量等全方位訓練,光靠其中一項器材是不足夠的。

BLADEZ 複合訓練重訓架

傾聽需求,設計高質感的複合訓練重訓架

BLADEZ這個品牌早在1999在北美發跡,最早的合作對象為Walmart及SEARS的健身器材供應商,以提供最適合終端消費者使用的健身產品所受到歡迎,以高CP值著稱,集團同時也設計生產健身俱樂部的高耐用器材,並與其他知名品牌代工廠合作,銷售到西班牙、墨西哥、英國、波蘭等近65個國家。
 
BLADEZ花了很久的時間,研究調查這些想要不斷精進的健身愛好者,收集他們的需求,保留歐美高荷重的且耐用的本質,終於在2013年開始推出一系列符合家用健身的器材。而這台CT1複合訓練重訓架;是一個耐用且高靈活度的家用設備,非常適合想要精進的健身愛好者,執行上半身和下半身練習的強度練習。

背部式訓練,適合進階健身者

在精進間打造全方位的訓練器材

穩固的J型鉤與L槽托架承重可達250KG,25組調整高度,可做各式槓鈴訓練,綜合交叉訓練不同重量培訓。頂端三角式引體架設計,不僅能承受300公斤的重量外,根據每人的身高與程度,旁邊還加註了10組孔位調整,可為自己設計1到10級的課表,不斷精進肌力訓練力,另外也可做引體向上和懸吊系統等訓鍊,亦可搭配戰繩、彈力帶做為起阻力架,提供進階者多功能的鍛練方式。

訓練槓鈴時,我們會依著槓片不同的重量做調整,目標當然是越做越重;所以在此架的後方,還貼心地增設2個槓片放置座,使其不因數量的累積而導致訓練的困擾。

不只是手臂、背部的訓練,若能搭配腹部的核心訓練,那就更顯得完美無疑了。重訓椅也是健身房很常見的輔助訓練器材,看似普通的躺椅,卻能做出千變萬化的訓練;如仰臥起坐,腿部肌力訓練…等。BLADEZ有一款 BW-15的重複合式重訓椅,光是椅背本身就有七種可調整的角度變化,並能承重200公斤,再搭配不同的器材,做出不同的訓練效果。所以若想要更多不同訓練的變化,亦可以搭配重訓椅來做輔助的訓練。

BLADEZ BW-15複合式重訓椅

超高CP值,照亮目標向前進

市面上一台蹲舉架或是長槓平均售價約為2000~6000元不等,林林總總加起來,想要齊全的裝備,至少2、3萬;CT1複合訓練重訓架售價為16800元,卻包含了全方位的訓練與細節貼心小設計,這樣的CP值,即使打著燈籠也找不著。

想要更全面的打造理想體型,可將不同的肌力訓練搭配成組合進行。只要確定好目標,將重點放在目標部位進行,並給予自己安排菜單與訓練固定時間,相信對於想要更精進的自己來說,一定能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BLADEZ CT1複合訓練重訓架​ 
材質   高剛性鐵材
尺寸   L160 x W122 x H246cm
重量   72KG
承重   奧槓架250KG / 三角引體架300KG
產地   中國
保固   一年
建議售價   16800元

產品購買,請洽:BLADEZ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能狀態真的太差?用4個動作快速檢測出你的體能水準到哪!

2023-03-21
健身知識庫觀念無氧運動有氧訓練體適能重量訓練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運動,是不是也該好好評估過去一整年的健身成果,好為來年確立新的挑戰計畫。首先,運動計畫因人而異,訓練計畫對你的效果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訓練年資、遺傳基因、性別、營養、健康、壓力程度、睡眠品質等,這都會影響這我們每個人訓練的成果。

體能檢測
體能狀態真的太差?用4個動作快速檢測出你的體能水準到哪!

大多數的人在運動前努力制定目標,讓自己變得更健康。其中的關鍵在於:你如何衡量健身目標的成功?你的健康程度會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你身體健康時,你可能會更有自信,大腦功能更好,精力更充沛。很多時候,人們會因為關注錯誤的指標或模糊的目標而失敗。下列我們將介紹如何更加具體及準確衡量健身成果。

運動目標設定
運動目標設定前必須要先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態。

減肥目標和衡量標準

說到減肥,大多數人的目標是“減肥”。這一點都不具體。你怎麼知道你什麼時候成功?你正在測量哪些具體指標?你想減肥多少?你想在什麼時候實現它?也許你想減掉 10 公斤。你認為你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實現它?許多人可能會用 30 天或 60 天的減脂飲食。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減掉 10 公斤,雖然有可能,但並不是一個健康的方法。你更需要的是 4 到 5 個月才能實現目標的健康方法。

如果你一直把注意力放在體重秤上的數字,而不去衡量其他因素。如果該數字停止朝著正確的方向移動會發生什麼?

人們會感到沮喪和放棄。不要只關注數字,也可試試這個:

• 你的衣服是更合身還是開始感覺太大了?

• 測量你的腰圍

• 將照片變化做紀錄

減肥瘦身
當體重機上數字停止之後,你將會出現沮喪沒自信的情況!

追踪和記錄這些不同的指標,可以讓你看到超出數字層面的發展。這很重要,因為有時即使體重秤上的數字沒有移動,你的腰圍也會繼續縮小,也就是代表你正在生成肌肉。當體重當到你設定後的目標時,你更加需要關注在飲食和運動,這才能確保你保持健康與身形。

健康飲食
在目標的設定上除了運動之外,你更需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運動目標和衡量標準

訓練的多寡更是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與其探討鍛鍊的 “次數” 不如多嘗試如:

• 每天早上上班,步行至公司或大眾運輸工具 15 分鐘。

• 下班回家後,我會在客廳做 60 個自體深蹲和 60 個伏地挺身。

透過上述的案例你會發現其中都包含:

• 準確地告訴自己,你在做什麼?

• 告訴自己,什麼時候做?

• 告訴自己,你將在哪裡做?

將你的目標更改為這種方法,能使你增加啟動執行該計劃的動機。你也可以在日曆上寫下你的目標,然後定期追蹤檢視計畫。

你能更進一步並將其寫下來,記錄你的進步有助於你離目標更近一步。

當你擁有進度的視覺歷史記錄時,你可以回顧並查看你的進度。也許第一天你只能做 15 個伏地挺身,但現在第 30 天你可以做 25 個伏地挺身。

每天執行任務時,將其寫下來。每天執行任務都是成功的。

你只需要成功的一天,然後將一個個成功疊加在一起你想要的結果將達成。

運動衡量標準
訓練是一個需要明確目標的項目,就算只有走路也可以是一種訓練!

飲食目標和衡量標準

更健康的飲食將與運動非常相似。為吃什麼制定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寫下來。你需要一個能準確告訴你何時、何地以及吃什麼的計劃。健康飲食的一個訣竅是,吃你喜歡的食物。是的,你可以吃披薩和冰淇淋。但是,你需要有計劃的吃它,並圍繞它制定日常計劃。嘗試堅持 80/20 原則, 80% 的時間吃得健康,而另外 20% 的時間享受你喜愛的食物。讓你的大部分膳食都健康(瘦蛋白質、健康脂肪、水果和蔬菜),然後在周末晚上隨意享用你愛的美食。

飲食計畫
飲食與運動訓練都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及方向,你可選擇自己愛吃的食物但必須要有計畫。

以這種方式接近你的健康飲食,可以讓你享受朋友間聚餐時,而不會感到內疚。你需要更具體的目標和適當的追蹤方法。具體的目標告訴你做什麼、什麼時候、在哪裡做某事,讓你更容易遵循和養成習慣。以書面形式追蹤你的進度可以讓你回顧並了解你已經完成了哪些目標。越是成功的日子,你就會越健康。你越健康,你的生活質量就會越好。永遠不要讓糟糕的一天變成糟糕的一周。持續堅持每一天,你一定會實現你的目標!

堅持訓練
堅持訓練及養成健康飲食,就能讓你實現設定的健康目標。

簡單方式檢視自我

在開始新的目標之前,自我測試是檢查你的身體狀況的好方法。它們還可以幫助你追蹤的進度,從而更輕鬆地確定你可能需要在哪裡更改你的運動計劃以保持進步。詳細及精準的體能評估是相當昂貴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並非必要的。相反,你可以透過在家中進行一些簡單的測試來識別和追蹤你的體能狀況。

深蹲

測試重點:下半身

深蹲經常被稱為“練習之王”是有原因的,沒有其他動作可以調動那麼多腰部以下的肌肉。

以正確的形式進行自體深蹲: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站立。向後推臀部並彎曲膝蓋,直到你的大腿與地板平行。將雙臂放在身前,保持背部平坦,挺胸,重心平均放在腳底板上。盡可能快速有力地恢復站立姿勢。

重複動作一分鐘並記錄完成的次數,確認你深蹲的水準:

• 初級:少於 20 下

• 中級:20–40 下

• 高級:超過 40 下

深蹲
深蹲式一個檢測下肢肌力十分有效的訓練動作。

棒式

測試重點:核心

擁有強健的核心肌肉群,包括腹肌、腹斜肌、背部肌肉和骨盆周圍的肌肉,能穩定脊柱。棒式是一個很好測試核心力量的姿勢。

初始身體的姿勢,注意將你的重量放在你的前臂而不是你的手上,你的肘部會在你的肩膀下方。擠壓你的臀部並支撐你的核心,將你的身體鎖定在從頭到腳呈現一直線。

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並記錄你能撐最久的時間,確認你的核心水準:

• 初級:少於 60 秒

• 中級: 60–120 秒

• 高級:超過 120 秒

棒式
你也可透過棒式練習檢測自己的核心肌群。

伏地挺身

測試重點:上半身

認為你需要一個槓鈴來測試你的上半身肌力?根據研究,當你的強度匹配時,伏地挺身是可以刺激肌肉,且與臥推的效果是一樣的。無需設備設備最佳的上半身運動,就屬伏地挺身莫屬了!

以正確的形式進行伏地挺身:雙腳併攏,四肢著地,雙手與肩膀成一條直線(但略寬於肩膀)。收緊你的臀部並支撐你的核心,將你的身體鎖定在從頭到腳的一條直線上。保持肘部收緊,降低胸部,直到距離地板幾公分,再將自己推回起始位置,始終保持身體筆直。

在一分鐘內盡可能地紀錄次數,確認你的上半身水準:

女性:  

• 初級:少於 15 下  

• 中級:16–24 下  

• 高級:超過 25 下

男性:  

• 初級: 少於 25 下  

• 中級: 26–39 下  

• 高級: 超過 40 下

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是一個簡單又快速檢測上半身肌群的訓練。

波比跳

測試重點:全身

最後一個動作的測試融合了前三個的重點,因此不僅測試你的上半身、下半身和核心的力量和耐力,而且還測試所有這些的力量和耐力。

做波比跳時,雙腳站立分開與臀部同寬。將臀部向後推,彎曲膝蓋,將雙手放在面前的地板上。將雙腳跳回到俯臥撑位置,然後再回到深蹲位置。輕輕著陸,重複該個動作。

在一分鐘內盡可能地紀錄次數,確認你的波比跳水準:

• 初級: 少於 20 下

• 中級: 20–30 下

• 高級: 超過 30 下

波比跳
全身肌力與有氧能力檢測則可使用波比跳來進行。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筋肉媽媽
筋肉媽媽

大腿內側該怎麼變瘦? 3個觀念一次看懂

2019-04-03
專欄運動部落下半身肌群腿部肌群筋肉媽媽健身

「大腿內側該怎麼瘦?」這是已超過500位網友或學生詢問我的問題,詢問度數一數二之高,頻次跟「肚子該怎麼瘦?」不相上下,我們2015年發布的「訓練大腿內側四招」影片與痞客邦網誌,居然直到至今,每週都是位居前三名點閱的「金榜王」。兒子都從牙牙學語長到快要小學了,也該是讓大家更深入了解這個議題的時候。關於大腿內側該怎麼變瘦?以下整理成條列式的觀念,訓練之前一定得先了解。

大腿內側
大腿內側該怎麼變瘦? 3個觀念一次看懂

觀念一:大腿內側脂肪多,減體脂比練內側有用!

女性很容易在下半身堆積體脂肪。通常覺得自己大腿內側、馬鞍肉肥滋滋,堆積滿脂肪,就是體脂過高脂肪堆積的明顯狀況。這時候,如果拼命做大腿內側的局部肌肉訓練,有可能很難有改善。像是健身房內常見的「坐姿腿內收」器材,坐在椅子上練習夾腿動作,這器材常常被女性們大排長龍,但是很難看到這些同學真的有美麗的腿內側線條,搞得這類器材真的很委屈。

大腿內收肌群訓練機台
健身房常見的大腿內收肌群訓練機台

肌肉骨骼這部分後面再說明,第一個你要知道的觀念就是:「想瘦大腿內側,請先從改善飲食習慣開始!」從飲食控制去降低體脂,沒運動大腿內側也會變瘦啊!「熱量控制」與「營養素均衡攝取」,是絕對的飲食基礎,之後,要考慮更多飲食攝入內容物與生體化學的影響。

大腿內側與馬鞍肉位置
整體體脂減少,大腿內側、馬鞍肉位置,都會跟著變瘦,因為這是女性容易堆積體脂的部位

觀念二:下肢臀腿脂肪多,請考量女性荷爾蒙與飲食!

雌激素大大影響了女人的人生與身形健康。這一點都不難理解,因為當小女孩青春期前,她們的骨盆、脂肪堆積,跟小男孩都是一樣的,你不會看到女童裝去製作腰線與臀線。當青春期開始後,雌激素讓女孩開始乳房變大、長出體毛、骨盆變寬、脂肪堆積位置改變……身形上與生理上,才出現了改變。更年期後的女性,如果好好觀察,會發現她們的脂肪也逐漸堆積在肚子腰背更多,臀部反而變小變窄,從洋梨型變成了中廣身,這也不難理解,因為支配著女人變成西洋梨身型:腰細屁股澎的雌激素,已經隨著更年期後減少了。

年齡與女性荷爾蒙的關聯
年過四十後,荷爾蒙議題會是女人必須十分重視的內容

雌激素不是敵人!事實上,正常分泌量的雌激素可以幫助女性更容易肌肉合成、增加基礎代謝能力(可能妳會想看:女人,為何妳的鍛鍊不該跟男人一樣?)但是當雌激素過多時,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雌激素其實有三種:雌二醇(E2)、雌三醇(E3)、雌酮(E1)。雌三醇跟懷孕時的相關度高;雌酮是更年期、沒有月經後,女人體內的雌激素,由脂肪產生;雌二醇主要改變了我們身形的雌激素,當它過量分泌時,甚至與許多的婦科癌症問題有關。許多女性下半身肥胖甩不開,跟體內雌激素值過高有關。好的女性荷爾蒙水平,是雌激素與黃體酮有相當的量,雌激素相對於黃體酮來得量多,就屬於雌激素過高。這可能來自於:飲食吃進太多精緻澱粉(胰島素不敏感會間接導致雌激素生產過多)、吃太多含有環境荷爾蒙的肉品(例如穀飼紅肉)、不好的脂肪攝入過多(毒物都殘留在脂肪)、喝酒(酒精提高雌激素)……又鮮少吃蔬菜(蔬菜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過多的雌激素)。

還有,我遇過多數女生都很愛喝豆漿,認為喝豆漿補充蛋白質不容易胖。要仔細思考,如果妳可能有雌激素過多的問題,又拼命喝豆漿、吃黃豆類食物,即使控制了熱量,荷爾蒙失調導致下肢依舊肥大也是預料中的事了。

蔬菜幫助排出雌激素
蔬菜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過多的雌激素

觀念三:訓練大腿內側肌群,不該只做「內收」動作!

下肢的肌動學是有點複雜的,因為髖關節的肌肉群,可以做出:矢狀面的「髖屈」、「髖伸」;額狀面的「髖外展」、「髖內收」;水平面的「髖內轉」、「髖外轉」多種動作。想鍛鍊到全面內收肌群,不是只做「內收動作」就可以,髖關節在多種平面上的動作,都會使用到內收肌群。

舉例來說:我就僅僅這麼一次,做髖內收夾腿機器時,想用重一點、想範圍大一點、結果,自己的肌肉柔軟度不足,內收肌群拉傷。離開健身房後,過馬路時眼看公車就在眼前不遠,想要跑去搭車,竟然,跑步時完全大腿使不上力,我完全無法跑步,兩條腿不聽使喚。內收肌群一旦受傷失去功能,基本的走路、跑步、騎車……都是做不來的。

髖內收與外展

肌肉解剖上,髖內收的「主要」肌群有:恥骨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內收大肌、股薄肌。

髖內收主要肌群

髖內收的「次要」肌群有:股二頭肌長頭、臀大肌下部纖維、股方肌。(沒想到它們也會負責到內收動作吧?)

髖內收次要肌群

當做出單側內收動作時,同樣單側外展肌群相對被拉長,才能協同做出動作。外展肌群包含:「臀中肌」、「臀小肌」、「擴筋膜張肌」、「梨狀肌(次要)」、「縫匠肌(次要)」。(你可能想看:膝蓋痛、下背痛、可能都是因為它?臀中肌覺醒了嗎?)

臀中肌、臀小肌、擴筋膜張肌、梨狀肌

簡單的內收肌群動作,事實上一點都不簡單,當外展肌群緊繃短縮時,就會限制了內收肌群的活動範圍,外展肌群會因為哪些原因而緊繃?長時間坐著就是最大殺手了!常常伸展與放鬆外展肌群,是維持好姿態的必要功課。

還要考量到,內收肌群的力線包含許多不同角度,在髖關節的三個平面上,內收肌群都會產生力矩。除了直接聯想到的大腿內收運動,當髖處在髖屈「40-70度以外」的位置時,內收肌群就會是有效率的髖伸或髖屈肌。

例如:衝刺跑的時候。頭昏了嗎?你只要先記得,當已經實現了減脂、也改善了可能因為荷爾蒙失調導致的下肢肥胖後,想鍛鍊出美麗的大腿內側線條,可以從多種下肢運動開始著手,而不是單純的以為只有內收動作才會練到。舉例來說:騎飛輪與跑步,都會訓練到大腿內側。請記得保持膝蓋對齊第二根腳指頭,不要內夾。

筋肉媽媽鍛鍊大腿內側

我常常強調要優先訓練的髖屈運動,也會使用到大量的大腿內側肌群。

髖屈運動

當肌肉筋膜夠柔軟、關節活動度好的時候,做「全蹲」,也能夠使用到更多大腿內收肌群。你可以試試看不負重狀態下,1/4蹲、半蹲、與全蹲的肌肉感受度,你將會發現,全蹲再站起來時,大腿內側肌肉真的非常的酸。

全蹲使用到更多大腿內收肌群

彈力繩型的彈跳床,對於筋膜的動力儲存、核心肌群活躍、肌肉柔軟度增加,是非常有幫助的。利用彈跳床做下肢彈跳運動,對於內收肌群的訓練也十分有幫助。或是利用彈跳床床面與地面的高度,做出側向移動、單腿的穩定訓練。當運動可以進階到單腳時,身體為了能維持平衡,大腿內收肌群們可是要負擔起很大的責任!單腳運動,也是訓練內收肌群們必要的方法。

利用彈跳床做下肢彈跳運動

簡單的三個觀念,對於生活上要實際執行改變,卻沒有那樣的簡單。從飲食、作息、生活型態,到運動觀念的改變,都關係著外型上的變化、健康上的促進。老話一句,想要進步,練腦是很重要的,我們一起加油努力吧!

/ 關於筋肉媽媽 /
筋肉媽媽

現任

Fit Strong飛創國際專任證照講師

TPPPC孕產婦訓練/PS型體訓練專家認證

Fit Asia 台灣/中國講師 FEA台灣/中國講師

2016~2018 體育署運動企業認證合作講師

IFBB運動營養專家/康復專家講師

IFBB業馀健體比基尼選手

FB 筋肉媽媽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