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秋冬更要運動
1
秋冬更要運動
2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10月20日登場 攀升3275公尺列世界十大艱難賽事
3
在台灣,如何透過大眾運輸運送單車?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秋冬更要運動

2016-11-25
知識庫 戶外運動 保健 觀念

時序入秋,天氣漸涼,一般人大多會覺得此時容易懶病發作,早上容易賴床,放假也只想窩在家不想出門。不過,對於熱愛運動者來說,秋冬反而是最適合外出運動的季節,因為氣溫涼爽、天氣也較為穩定,適合從事遠距離的運動項目如單車、長跑等等,即使不從事如此劇烈的運動,走走路、爬爬郊山、甚至做戶外瑜珈或太極也都是非常怡人的活動。

秋冬更要運動

為何秋冬反而是你要振作起來的季節?以下是我們的理由:

 1  氣溫較低 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

Cell Metabolism期刊2014年一項研究指出,溫度降低會引發體內消耗脂肪產熱增加維持恆溫;內分泌及新陳代謝趨勢期刊《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同年一篇報告也指出,氣溫降低(約為17-19℃)反而有助於提升人體基礎代謝率、增加熱量消耗並減少脂肪,所以,對於想減重的朋友來說,秋冬反而是最適合付諸實現的季節!

 2  中暑、熱傷害機率減少

炎熱的夏季,若在高溫之下運動,再加上台灣常有的高濕度,就容易導致中暑,就算是夜間運動,也有中暑的危險,過去已經有不少送醫急救的案例。濕度太高的環境讓身體不容易散熱,若加上水分補充不足,且在短時間內做超過體能負荷的劇烈運動,就很容易發生危險。另外,燠熱的天氣往往令人隨便動一下便大汗不止,雖然流汗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棄物,不過汗流得太多,代表身體的電解質和維生素也在大量流失。運動時,若水分來不及補充,就可能使得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而引發抽筋。秋冬氣溫降低,運動時體溫升高較緩慢、流汗量也因而隨之下降,就可以大幅降低熱傷害和抽筋的風險。

 3  心肺循環功能強化

在氣溫較低環境下運動時,換氣量會顯著增加,心跳率與心輸出量則不會顯著改變,是透過血壓上升來做調節。研究發現,以相同速度在17℃與26℃的水溫中游泳時,每分鐘攝氧量的差距會達到500ml之多。由此可見,低溫環境能有效提高人體運動時的心肺循環功能。

 4  陽光柔和 空氣清新

所謂秋高氣爽,除了霾害的一些時日,都是蠻適合從事戶外活動的時節。此時走出戶外,你還可以發現大自然的一些色彩變幻,就連陽光也變得柔和,不過,雖然如此,還是要採取適當措施如戴墨鏡、穿抗紫外線長袖排汗衫以避免紫外線對於皮膚及眼睛的傷害。

當然,較低的氣溫環境,也有一些從事運動的注意事項:

 1  充分的熱身

在低溫環境中運動前,請務必做好熱身運動,而且應該做得更多,以確保身體的血液循環、產生能量與熱能的機制都做好準備才上路。

 2  做好保暖 洋蔥式穿搭是王道

秋冬早晚氣溫變化大,外出運動前後應做好保暖的動作,並以洋蔥式穿搭法,以透氣、輕薄、排汗性佳的衣物為主,比較能確保你運動時可以保持舒爽。

 3  飲水與補給

在低溫環境中運動時,可能會比常溫時更快感到疲勞,而且會因為排汗量較少而忘記補充水分。其實身體在運動中還是會不斷地流失水分與電解質,因此做好水分與能量的補給還是必須的。

隨著季節變換,現在正是激勵自己運動的好時機,建議你也立下新的計劃,趕緊趁早外出運動吧!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10月20日登場 攀升3275公尺列世界十大艱難賽事

2017-10-17
話題新聞單車戶外運動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10月20日登場,將由來自32個國家的592位車友決戰武嶺之巔,包括兩位前環法黃衫和五位前任登山王、登山后,堪稱史上最狂卡司!民視也將首度現場轉播,帶領民眾一起神遊這場史詩般的挑戰。
 
這項由交通部、觀光局、花蓮縣政府及南投縣政府指導,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主辦的挑戰賽,今年雖然才邁入第六屆,但已成為全世界自行車同好心目中,“一生至少要來挑戰一次的經典路線”口袋名單之一。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將於20日登場。

國際記者會17日下午2時在交通部觀光局舉行,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名將來台參加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謝謝他們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和台灣登山王。
 
應邀出席記者會的2011年環法黃衫卡德.伊文斯、2016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登山后艾瑪普莉,都用「地表最艱難的自行車爬山賽段」來形容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20日登場,頂尖好手上屆登山后英國艾瑪.普莉(Emma Pooley,左三)與世錦賽金牌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右三)出席國際記者會。

伊文斯說,從等高圖等資料來看,台灣登山王絕對是目前他所騎過最艱難的賽段。「之前我騎過最難的是42公里、海拔2700公尺左右,登山王這樣全長105公里,海拔3275公尺的,一路上坡,又陡距離又這麼長的,這還是第一次。」
 
伊文斯也給國內自由車小將一些建議:「每位選手在訓練過程中,一定會碰到一些困難和考驗,只要盡全力,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可以走多遠。」由於已經退休了,伊文斯強調此行會以享受比賽和美景為主,「希望五小時內可以完賽。」

世錦賽金牌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抵台接受訪問。

上屆登山后艾瑪普莉再度來台衛冕,對於本屆台灣登山王男、女子組冠軍獎金一樣為新台幣50萬元,艾瑪給大會一個讚!「國際上有些比賽只有男子組沒有女子組,就算有獎金也少很多,台灣登山王的創舉,對女子選手是很大的鼓勵。」

將衛冕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女子組冠軍的艾瑪普莉信心十足。

上屆冠軍、登山王精神指標選手范永奕笑說,台灣登山王每年都邀請很多世界級名將,以前他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絕不跟他們合照和要簽名,「但今年我破例了,因為伊文斯是我很敬佩的運動員,不是因為戰績,而是因為他的人格特質和精神。

上屆台灣登山王國內冠軍范永奕說,很開心能跟這麼多世界級好手同場競技。

2017臺灣自行王登山王挑戰將於10月20日上午6時,從接近海平面的太平洋濱花蓮七星潭,經太魯閣高聳深邃的高山峽谷、直達臺灣公路最高點合歡山/武嶺,從海拔0公尺到3275公尺,全長105公里。
 
今年大會有多項創舉,其一為民視將挑戰山區訊號不佳的賽事轉播作業,於當天上午08:00至11:00轉播精采賽況,讓無法到場的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並透過鏡頭將臺灣之美,傳送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和臺灣KOM。
 
其二為平權訴求下,本屆男、女子組冠軍獎金首度齊頭同為50萬元,也就是說,女子組冠軍獎金由上屆的新臺幣20萬元,大幅提高至50萬元,臺灣總冠軍獎金則維持10萬元。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榮譽衫造型搶眼。

今年計有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592位車友,來體驗這條由法國知名自行車專業雜誌Le Cycle評比為世界十大艱難挑戰之一,和環法大賽阿爾卑斯山賽段齊名的天堂路。今年除參加人數創新高外,外籍車手318人、比例53.71%也首度超越本國籍。
 
大會每年均邀請國外名將來臺〝助拳〞,包括在全球公路車三大賽──環法、環義、環西大賽登山王及奧運表現優異的選手,2015、2016年環西班牙自行車大賽登山王西班牙Omar Fraile,便於去年和前年兩度來臺。
 
今年受邀車手更是超重量級,一位是前環法總冠軍和世錦賽金牌、BMC品牌大使、人稱〝冏爺〞的澳洲名將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另一位是巴林‧美利達車隊現役主將、曾獲三大賽冠軍的〝鯊魚〞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
 
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25歲就奪得環西大賽總冠軍,隨後分別在2013及2016環義、2014環法封王,成為史上第六位完成三大賽滿貫車手,此行還帶著24歲、同樣以爬坡見長的弟弟安東尼奧·尼巴利同行。
 
KOM結束隔天,尼巴利還將到臺中霧峰,參訪以大盤、龍頭、把手、車首組件與操控組件聞名的FSA公司在臺灣的工廠 – FSA臺灣,透過工廠巡禮了解頂級產品的設計思維。2013年環義總冠軍Ivan Basso亦曾參訪FSA臺灣。

40歲的澳洲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是1998、99世界盃登山車系列賽越野賽總冠軍,也是2009年世錦賽公路賽冠軍、環西總季軍、2010環義衝刺王、2011環法黃衫及2013年環義總季軍,屬全能型車手。2015自職業賽場退休,目前是BMC自行車品牌大使。

Cadel Evans(右)與Vincenzo Nibali將角逐王座。 巴林美利達、BMC車隊提供

名將之外,歷屆登山王幾乎到齊,2012、2014兩度拿下臺灣登山王總冠軍的丹麥艾伯森(John, Ebsen)、去年賽前摔傷未能來臺衛冕的2015年冠軍法國孟尼爾(Damien, Monier),以及2016登山王西班牙Oscar Pujol Munoz都來大車拼。
 
女子組不僅報名人數50人創新高,陣容也是史上最強,九月甫在長程鐵人兩項世錦賽四連霸的英國艾瑪.普莉,登山后衛冕路上最大的石頭,是2013、15年冠軍日本與那嶺惠理,及女子環義大賽冠軍德國克勞蒂亞‧利希滕貝格。
 
35歲的艾瑪.普莉是2008北京奧運女子個人計時賽銀牌、2010年世界自由車公路錦標賽個人計時賽金牌,今年七月在洛磯山脈Haute Route自行車挑戰賽第五站技壓群雄,成為史上第一個在Queen路段上打敗男子選手的女傑!
 
26歲的與那嶺惠理,是2013年、2015年臺灣登山后,和2015亞軍加拿大費德娜Marg Fedyna、2009女子環義大賽、2014La Route de France冠軍德國克勞蒂亞‧利希滕貝格(Claudia Lichtenberg)都是箇中高手。
 
國內好手也是精銳盡出,同屬巴林‧美利達隊「鯊魚哥」的隊友馮俊凱、登山王精神指標車手范永奕、劉書銘; 女子組去年總季軍陳姿吟、2014總亞軍秦欣等都與會,共創KOM傳奇。
 
在國際上口碑極佳的臺灣KOM,今年還吸引Global Cycling Network (GCN)團隊來臺作專題報導。GCN在全球自行車壇極具影響力,除了報導KOM活動之外,GCN也將觀察報導臺灣自行車運動的環境與風氣。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國際記者會眾星雲集。

全長105公里的臺灣KOM挑戰中,前80公里以平均7%爬升率,穿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向上攀升。壓軸好戲是從大禹嶺開始最後10公里、坡度17到27%的天堂路。高難度的挑戰性,結合令人讚嘆的沿途絕景,成為本賽事的獨特魅力。
 
為提供安全挑戰環境,10月20日花蓮路段將實施交通管制,敬請民眾配合改道,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臺193線七星潭聯外高架橋至新城鄉民有街管制時間為05:30至 07:00,舊臺9線太魯閣大橋北端至錦文橋北端管制時間為06:00至07:30,臺8線太魯閣閣口至天祥管制時間為06:30至08:00,臺8線天祥至大禹嶺管制時間07:00至12:00,臺14甲線大禹嶺至合歡山遊客中心管制時間08:30至12:00,南投臺14甲線翠峰至合歡山遊客中心管制時間為09:00 至10:30。
 
本屆再度由DURO華豐橡膠工業公司附冠名贊助,持續六年參與的美利達自行車公司,特別安排尼巴利及馮俊凱參賽,DT Swiss傑德公司提供贊助及碧綠神木補給團隊服務,SHIMANO三司達企業則為大會提供路上服務及中立支援車。
 
720 armour運動墨鏡也再度共襄盛舉,將致贈當天12點整後前十位進入終點者720武嶺紀念眼鏡。大會官方用車及紀念品服裝,分別由LUXGEN納智捷汽車北智捷公司、YAMAHA臺灣山葉機車及Champion System卓比奧斯等品牌支援。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國際好手雲集。

資訊提供/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攝影、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在台灣,如何透過大眾運輸運送單車?

2017-07-26
生活單車戶外運動專欄運動部落

在台灣,自行車騎乘風氣與環境已經很成熟,假日也常見許多民眾騎車出遊,不過可能很多民眾還是不知道如何透過大眾運輸運送單車。在這裡,我就各種大眾運輸系統為各位簡單介紹一下。以下的內容是依各大眾運輸系統現行規定提出的建議,若有變動,請您依照新規定調整。

在台灣,將單車帶上大眾運輸系統大部分都是可行的,不過還是得遵照各單位的規定才能上路,否則會被拒載。 Eddie Chen/提供
「如何透過大眾運輸運送單車?」簡圖 Eddie Chen/提供

很久之前就想整理各運輸業者對於單車運送的規定,方便大家在台灣旅行時運用。日前終於整理出一個簡圖(參考上圖),從簡圖可以看出,大眾運輸對於單車的友善已經有一定水準(這篇主要是分享,有待改善之處這裡就先跳過),因此如果運用得宜,的確能夠通暢無阻的利用大眾運輸工具的接駁在台灣進行單車旅行。

看過簡圖,有了初步了解,接下來要更進一步介紹這些大眾運輸系統。

拆解洩氣後裝箱的單車。 Eddie Chen/提供

由於可利用的系統很多,整理總是要有個起頭,且台灣號稱是自行車島,歡迎國外車友來騎單車,既然是風行自行車的島嶼,國外車友入台最重要的交通是搭飛機,因此我們先從假設您是一位外國來的車友,帶著單車搭飛機抵達桃園機場,由入境後開始,來分別了解島內各種大眾運輸工具對單車攜帶的規定。

由這樣的角度來檢視,也可以找出過程中有甚麼盲點,讓大家知道如何因應。

首先,您好不容易抵達桃園機場,辦好入境手續領出行李以及裝在紙箱中(或專用攜帶箱)的單車,由於出入桃園機場的道路均不能騎單車,因此千萬不要將裝在箱中的單車組裝打氣(單車上飛機前須將輪胎洩氣),而是在機場選擇可以三種大眾運輸工具將人及單車送達目的地,或是可以開始騎車上路的地點:

一般而言,您可帶著裝在紙箱中(裝在攜車袋內也可以)的單車搭上機場捷運離開機場;機場捷運是前往台北最方便的大眾運輸工具,也可以搭到桃園高鐵站轉乘高鐵往南。以下是車友要注意的要點:


裝箱的單車視同行李不另收費(注意尺寸規定註1)。
機場捷運未打包之單車不得入站上車。
機場手推車不能推入機場捷運站內,因此若是裝在紙箱搬運上會很不方便。

看過以上要點,對於打算入境就要就近直接騎行的車友,除了機場捷運就近找個站出站組車,我建議可以利用機場手推車推到機場巴士站,人車一起搭機場接駁巴士搭到桃園高鐵站下車組車,就不須為了機捷內紙箱搬動的問題傷腦筋(接駁巴士有空間可以放行李,但人數多就不適合,參考二、大型客運單元)。

【註1】
參考機場捷運的乘車指南說明:

三十、旅客隨身攜帶行李及物品,應符合下列規定,違者本公司得拒絕運送:
(二)每件長度不得超過165公分,長、寬、高之和不得超過220公分。但輪椅、代步車、嬰兒車,及其他經本公司公告物品,不在此限。

桃園機場的行李手推車禁止機捷站內。 Eddie Chen/提供
機捷直達車行李空間充足。 Eddie Chen/提供
機捷往桃園高鐵的普通車沒有大型行李空間(前方較空曠處是殘障車的空間) Eddie Chen/提供
若是出境,在台北車站可以辦理預先登機(特定航空公司),免除搬運裝了單車的紙箱的麻煩,不過站內無手推車,因此車友仍要想辦法自行搬運到櫃台。 Eddie Chen/提供

桃園機場內巴士售票處 Eddie Chen/提供
裝箱的單車可以以手推車推至上車處;由於巴士行李空間有限,多人團體不適合利用。 Eddie Chen/提供
桃園機場與桃園高鐵的接駁巴士,行李是置於車廂內。 Eddie Chen/提供
大部分業者均可接受經過打包的單車放入行李箱(行李區要夠大) Eddie Chen/提供
特定業者甚至拆前輪即可放入行李箱(首都客運-宜蘭) Eddie Chen/提供

雖然桃園高鐵離機場有些路途,但由於由機場捷運接駁很方便,甚至機場也有接駁巴士可以搭乘(參考二、大型客運單元),所以也是您前往台灣西部城鎮進行單車旅行的接駁選擇;高鐵由於是單一車型,因此規定相對簡單,以下是整理的要點:
單車經過打包可放在行李區,不須另外付費(注意尺寸限制)。
因行李區空間有限,無法容下多台單車,不適合車友團體利用。

高鐵有明確規範攜帶單車的規定 Eddie Chen/提供
桃園高鐵站是由桃園機場出境後往台灣西部各城鎮的重要轉運點。 Eddie Chen/提供

在機場選擇了上述三種大眾運輸工具,將人及單車送達目的地組車後,準備開始在這個美麗的島嶼開始單車旅行。下圖是這三種大眾運輸工具運送單車的整理簡圖:

特定業者甚至拆前輪即可放入行李箱(首都客運-宜蘭) Eddie Chen/提供

下了飛機利用上述三種大眾運輸系統離機場後,由於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帶單車上火車,因此我們假設您搭著機場捷運來到台北車站,在車站將單車組裝後打了氣,在台北玩了一兩天後,打算要搭火車到其他地方騎車。

台灣是個島國,交通系統極為發達,除了之前介紹走國道的大型客運,西部的高速鐵路,以及連接機場到台北車站、桃園高鐵的機場捷運,擁有環島路網的台鐵,是單車旅行最佳交通運輸助力,以下即是篇幅較多的的單車上火車的說明,請您耐心閱覽......

強烈建議,準備要帶單車搭火車之前,務必先查詢鐵路局的這個網址(以下的說明均是依照這網址內的內容加上實務經驗來做說明)。

另外,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上述網站查詢火車班次,務必要有分區段搜尋的概念(甚麼是分區段,請往下看下去)。

帶單車上火車到底要怎麼進行,不常運用兩鐵旅行的車友即使看了上述網站,通常還是摸不著頭緒,最主要原因在於鐵路局是百年老店車種多,加上又有分區段,且南迴因為尚未電氣化所以還是採用柴油車頭,車廂形式自成一格。從好處想,其實是因為單車可以上的車種很多,所以才會如此複雜,但再怎麼複雜都有它的頭緒,所以我們第一步將它先簡化,以攜帶單車的方式可以分為A、B兩大方式:
 A  單車直接入站上車(單車需另收費)
 B  單車裝入攜車袋(單車屬行李,因此免費)
這樣的分類很簡單吧!

有了這樣的概念後,接著就可以依照不同的攜帶形式了解台鐵有兩鐵服務的車種,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兩鐵旅行。

Eddie Chen/提供

在上述的網站查詢時,台鐵就是以這兩個區別來對應出您需要的班次,但由於許多車種兩種模式均有服務....

等等!!

上述這句「許多車種兩種模式均有服務」非常重要,意思就是台鐵同一種班車(例如區間車)可以付費不拆車上車,同時也可以選擇把單車放入攜車袋當為隨身行李不額外付費上車。

因此,我們先了解班次資訊後面備註的小圖片之意義,可以了解整個台鐵目前有兩鐵服務的車種(圖片為參考鐵路局網站繪製):

Eddie Chen/提供

由上面對於小圖示的整理,可以知道大家最想利用的帶著單車可以上火車的車種車次,是有標示灰色的方塊圖案的車種,而它在台鐵的正式稱呼是「兩鐵環保運送班次」(參考右圖):

兩鐵環保運送班次 Eddie Chen/提供

兩鐵環保運送班次-可單車直接入站上車的班次,單車需收費,且上下車有特定的車站,目前有以下兩種列車有這樣的服務:

2.莒光號

◉ 兩鐵環保運送班次另一種車種是莒光號列車,主要為東部以及南迴的車次。相較於區間車,莒光號是長程運輸為主,東部的車次有特定車廂,內有固定架可利用;南迴為停在行李車廂(若有誤請車友提醒)。
◉ 每班車有數量限制,可在車站售票處購票申請,也可在網路上預訂。單車需額外付費買票,單車的票價通常是乘客票價的1/2。

由以上分析可以了解,若要帶單車長程移動且想帶單車直接上火車,例如要由台北到花蓮、台東,第一優先當然找莒光號,萬一沒有位子,退而求其次再利用區間車來做分段接駁,是目前直接單車上火車的運用模式。

最後再做一個兩鐵網站搜尋最重要的提醒,由於台鐵不是每個車站都可以牽單車進出站(例如台北車站就不行),因此起訖站一定要注意是不是兩鐵指定站(註3),否則也是會搜不出任何車次喔!

台北車站不開放單車上下,得選擇鄰近的萬華、松山、南港、板橋等站進出。 Eddie Chen/提供

回到這單元起頭說的,您由桃園機場搭機場捷運來到台北車站,將單車組裝後打了氣後在台北玩了一兩天後,打算要搭火車到其他地方騎車,若是要利用單車直接入站上車的兩鐵環保運送班次,千萬記得台北車站沒有開放單車進出,得選擇鄰近的萬華、松山、南港,甚至是新北市的板橋站進出喔!

【註2】
台鐵依票價分為區間車(含區間快車)、莒光號、自強號三種,但同票價車種所用的車廂型式不見得相同,例如:PP自強號、普悠瑪號、太魯閣號票價都屬自強號,但車廂型式各不相同,因此單車運送的規範亦不相同。

【註3】
台鐵可不拆車直接進出的車站:

台北運務段
基隆、八堵、七堵、汐止、南港、松山、萬華、板橋、樹林、鶯歌、桃園、中壢、埔心、楊梅、富岡、湖口、新豐、竹北、新竹、香山。

宜蘭運務段
瑞芳、雙溪、福隆、頭城、礁溪、宜蘭、羅東、冬山、蘇澳新、蘇澳、東澳、南澳。

花蓮運務段
和平、新城、花蓮、吉安、壽豐、鳳林、萬榮、光復、富源、瑞穗、玉里、池上、關山、鹿野、臺東、知本、太麻里、金崙、崇德、富里、東里站。

台中運務段
竹南、【山線:苗栗、銅鑼、三義、后里、豐原、潭子、臺中、新烏日、成功】、彰化、員林、社頭、田中、二水、【海線:後龍、白沙屯、通霄、苑裡、大甲、清水、沙鹿、龍井】、豐富。

高雄運務段
林內、斗六、斗南、大林、民雄、嘉義、新營、隆田、善化、新市、永康、臺南、保安、中洲、大湖、路竹、岡山、橋頭、楠梓、新左營 高雄、鳳山、九曲堂、屏東、潮州、南州、林邊、枋寮、西勢。

Eddie Chen/提供

【註4】
鐵路局攜車袋自行車搭乘規則 (2016.3.1)

1.須經收納置於無裸露之攜車袋內,不得以塑膠袋、布袋或其他包裝替代。
2.前項打包後尺寸:最大長度不得超過150公分,長、寬、高之和不得超過220公分。
3.所有列車皆可乘車,但不得妨礙乘車動線之空間,且不得佔用座位或妨礙其他旅客乘坐,亦不得置於辦理包裹運送業務之行李車內。
4.違反者經勸導無效,除按件補收已乘區間全額票價外,並應於最近停靠站下車,解除運送契約,餘程票價不予退還。
5.攜帶置於攜車袋之自行車隨乘旅客,於進入剪票口前須先將自行車完全置入攜車袋,出剪票口前不得將自行車自攜車袋取出。

如果您喜歡留在大都會,例如台北、高雄,除了可以利用方便的公共單車出遊外,這兩個大都會的捷運也有條件的開放單車進出站,以下就是台北捷運以及高捷運不同的進出站規定:

單車上台北捷運 Eddie Chen/提供

台北捷運

台北捷運假日開放自行車上捷運,入站後可將單車牽進第一節及最後一節車廂,需另外購票 (人車合併收費,單趟不限里程一律全票收費,票價為新台幣80元) ,但以下車站除外:

文湖線各站(也就是文湖線全線不開放)
淡水站、台北車站、大安站、忠孝復興站、南京復興站

依照台北捷運的規定,跟台鐵一樣,台北站也是不開放沒有收折的自行車進出站;而若是非假日要進出,則得將自行車收折包裝,相關的規定如下:

臺北捷運公司開放旅客攜帶自行車搭乘捷運應行注意事項
旅客將自行車摺疊或拆卸完成並妥善包裝後(惟包裝後之最長邊不得超過165公分,且長、寬、高之和不得超過220公分),即可比照一般行李,攜入各捷運車站乘車,無開放時段之限制。​

高雄捷運

高雄捷運在營運時間內不分時段均開放紅橘線所有車站讓旅客帶單車進出(不用收折),單趟不限里程一律全票收費優惠價新台幣60元。一般腳踏車限停放第一節電聯車車廂的第一、二、三、四個車門區域,每一車門區限停一輛腳踏車,每列車可停4輛。

◉ 高雄輕軌試營運期間不開放任何腳踏車搭乘。

單車進高雄捷運 Eddie Chen/提供

台灣本島

淡水八里渡輪、高雄渡輪都是當地重的交通接駁工具,單車皆可付費上船。

淡水渡輪 Eddie Chen/提供
高雄鼓山渡輪碼頭 Eddie Chen/提供

外島

台灣除了本島適合騎車,綠島、蘭嶼、小琉球、澎湖等幾個離島也有完整的公路系統,前往這幾個島的的船班單車皆可付費運送,因此您也可以安排搭船到這些島嶼體驗不同的風光(金門、馬祖較遠,不建議搭船前往)。

東琉線交通船(往小琉球) Eddie Chen/提供
往綠島、蘭嶼客船 Eddie Chen/提供

台東機場 Eddie Chen/提供

如果您想到離島的澎湖、金門等島嶼騎車,或是想帶單車以最快的速度由台北搭機直殺花蓮、台東,由於這些航線飛航的是較大型飛機,航空公司接受裝箱後的自行車托運(或是包裝穩固的專用攜車袋),但各家的規則略有不同,建議利用前可以先聯繫確認。

以下節錄兩家國內航空公司有關自行車上機的規定供您參考:

立榮航空
旅客攜帶自行車或其他運動器材搭機,其可受理尺寸、包裝、收費比照上述託運行李規定。提醒您自行車託運前手把需轉90度固定,踏板向內固定或卸下,輪胎需洩壓為非飽和狀態並須有適當之外包裝。由於國內線貨艙容量較小,每航班可受理託運之自行車總數以十(含)件為上限。

遠東航空
旅客攜帶自行車或其他運動器材搭機,可受理之尺寸、包裝、收費比照上述規定。提醒您自行車託運時手把需轉90度固定,踏板向內固定或卸下,輪胎需洩壓為非飽和狀態並有妥善完整之外包裝。由於貨艙裝載限制,每航班可受理託運之自行車總數以五(含)部為上限。

至於綠島、蘭嶼等雖有飛機飛航,但都是小型飛機,因此還是要選擇搭客輪才行喔!

「如何透過大眾運輸運送單車?」簡圖 Eddie Chen/提供

看完以上介紹,您再看一次上面的「如何透過大眾運輸運送單車?」簡圖,是否已經有了基本概念?

以上有關在台灣如何透過大眾運輸運送單車的說明,由於各家運輸系統有各自的規定,加上有些有列出但我們未實際體驗,因此若有描述錯誤之處還請車友協助訂正,讓其他車友有正確的資訊可以參考,Eddie先在此感謝您!

----------------------------------
談完單車大眾運輸,藉此機會分享另一種共享模式:

如果您已經熟於以單車旅行,無可救藥地愛上騎車,而且正想到台灣旅行?如果是,就是我們要溝通的對象。

因為您喜歡上單車運動後,自然也會想到以騎單車的方式旅行,但是在台灣,車友大多以原本擁有的公路車或登山車為基礎,採買旅行裝備來進行旅行;而國外來的車友,除了自帶單車,大多數人則在台灣租車旅行,租到的也大多是登山車或公路車。這些已經習以為常的現象,並不能說服熱愛旅行的我們。

因為在我們觀念裡,單車並不僅是交通工具,而更應該是肢體的延伸,既然是旅行,就該使用旅行車!

所以,如果您來自海外
想來台灣騎車旅行,但不想擔心行李超重要花冤枉錢,更不想懊惱無法買特產。

如果您是來自島內
不想擔心要環島或是遠行,買了只用一次又所費不訾的配備後,才發現自己的車不適合旅行。

我們瞭解單車,是您最重要的夥伴

為了讓車友有更好的選擇,我們提供兩台適合旅行台灣的專用旅行車與您共享,您只要花費合理的費用租用,即可輕鬆且專心的享受在台灣旅行,免除攜帶單車搭飛機的種種不便,或是花了太多冤枉錢買不好用的配備且只為了短短幾天的旅行。您可登錄spinlister這個共享平台即可向我們預約,有行程上的需要也會一併為您服務喔!

上面連結有這兩台旅行車的資訊,若有不清楚處,歡迎洽詢臉書粉絲頁跟我聯繫喔。

這樣的共享我已經想了很久,但因沒有相關技術可以將想法實現,意外的看到國外已經有了這個spinlister共享平台在運作,經過登錄測試,雖然無法完全滿足我的需求,但至少是能運作的平台,值得喜歡探索新事物的我嘗試,因此將單車登錄;如果您有更多的經驗與想法,很希望也能分享給我喔!

Eddie Chen/提供

附錄

各大眾運輸系統有關自行車規定連結:

台灣鐵路局
台灣高鐵
機場捷運
台北捷運
高雄捷運
國光客運
統聯客運
和欣客運
建明客運
首都客運
葛瑪蘭客運
立榮航空
遠東航空
華信航空

關於Eddie Chen 陳忠利Eddie Chen,1964生,五專機械科畢業,台灣雲林人,曾服務於汽車產業。個性熱愛大自然並樂於冒險和挑戰,接觸單車後,深覺這項運動可以在健身之餘,更能夠親近自己的土地,因此透過親自的體驗及分享,積極推動「台灣 ‧ 用騎的最美!」概念,希望能讓更多人從事這種健康環保的運動。著有《台灣・用騎的最美》、《海平面以上,3275M以下,迷戀單車國道》及《單車‧部落‧縱貫線》等書。

Facebook粉絲頁
YouTube頻道
Blog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