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式(Child’s Pose)在課堂中為前彎體位法放鬆動作,它能伸展背部,幫助緊繃的背肌放鬆,還可以伸展到髖關節以及舒緩姿勢不良所帶來背部、腰部的不適,但在做此動作時,要注意自己別勉強,以免傷害到了肩膀、脊椎等,對於久坐的上班族來說非常適合。除此之外,它對身體還有許多益處。
髖關節是人體中能保持穩定、控制旋轉的重要關節之一,對於許多運動員、愛跑步的運動者都必須要有穩健以及健康的髖關節才能讓表現更加出色。嬰兒式能有效伸展到髖關節,並且增加身體穩定度、平衡感,還能預防髖關節受傷。
現代人時常窩著同一個姿勢打電腦、使用3C產品,導致肩頸的肌肉越來越沾粘、緊繃,長時間下來會導致肌肉發炎、疼痛,嬰兒式可以改善此問題,並且幫助頸部、肩膀伸展,將沾黏肌肉打開,當肩頸的血液循環暢通,做事也較為輕鬆。
許多需要跑跑跳跳的運動員,都需要強而有力的大腿肌群能進行,當長期過度在使用時,就會造成肌肉緊繃,這時必須透過伸展來拉開沾黏的肌肉。嬰兒式能有效伸展到大腿肌肉,幫助肌肉恢復彈性以及提高靈活度,還能提升下次運動表現。
步驟1:跪在瑜伽墊上,雙手打直高舉在頭頂。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前傾,同時保持脊椎延長的動作。
步驟3:將上半身完全趴在地面上,頭也輕靠在地面,如果碰不到可以使用瑜伽專放置在前。
步驟4:停留3-5個呼吸後再慢慢起來。
資料來源/DO YOU YOGA
責任編輯/妞妞
夏日到來,攝取的水量會持續增加,許多為了要緩解口乾舌燥的人,時常會飲用汽跑水來代替喝碳酸飲料的口感,此外,坊間還傳說,氣泡水能緩解胃脹氣、增加飽足感、緩解孕吐、減重、等,但是,它其實會造成胃的負擔。
氣泡水從何而來?得先從碳酸飲料市場的變化開始說起。過去幾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抬頭,人們開始避免人工甜味劑以及高熱量糖分的攝取,再加上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徵收含糖飲料稅,美國碳酸飲料的市場持續萎縮。根據飲料文摘《Beverage Digest》2017年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碳酸飲料的市場銷售占比下降了0.8%,這已經是碳酸飲料持續12年呈現負成長的情況,在這樣的趨勢下,氣泡水被視為汽水的替代產品而開始崛起,這種有著汽水口感卻沒有任何糖分的「飲料」迅速流行起來。根據AC尼爾森的分析報告,美國2013~2016年的氣泡水銷售量,每年都成長至少15%以上。且2015年的銷售額就已經達到6.82億美金,成長速度非常驚人。
雖然氣泡水現在各個國家都非常盛行,但其實它對身體有一些負擔。
感覺胃有點脹氣,但裏頭空氣的量又不足以把氣衝出來時,許多人會試著喝氣泡水來解,但是專家認為,氣泡水裏的空氣的確能提供擴約肌撐開的壓力,讓氣容易打出來,孕期容易作嘔的人也會因此獲得舒緩。但相對的,胃食道逆流的人就不適合喝氣泡水,因為打嗝會帶動胃酸往上爬,反而讓症狀更嚴重。不過並不是所有脹氣都可以透過這個方式解決,重點還是得搞清楚脹氣的原因是什麼,有些人可能胃部有潰瘍,或是胃部、婦科、盲腸曾開過刀,產生沾黏的現象,或先天腸子比較長等因素造成脹氣,而這就必須從源頭解決問題,否則一味喝進更多氣泡水,反而會讓更多氣脹在裏面更不舒服。
然而腸胃蠕動功能不好的人或許可以喝點氣泡水幫忙,但是不建議喝太多,否則像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人本來運動量就少,如果再一直喝氣進去,可能導致氣體一直在腸子是滾動導致肚子痛。
許多人都認為氣泡水跟一般的水一樣,但是專家不建議汽跑水能取代一般的水。首先,喝太多氣泡水可能會因為脹氣導致腸胃不舒服;再來雖然氣泡水的酸鹼值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但大量喝還是可能影響胃酸分泌,腎臟也要花更多力氣去平衡酸鹼值,此時會造成負擔,所以,一天最好不要喝超過1500cc。但有時候喝氣泡水倒是個不錯的選擇,父母偶爾還是會破例讓孩子喝碳酸飲料,這時候氣泡水就能幫上大忙,只要在裏頭調點果醋,或是打新鮮果汁加進去,這樣就成為小朋友愛喝的飲料;大人聚餐時也可以在氣泡水裏加點梅酒、葡萄酒,就會有香檳的口感,既能享受碳酸飲料的刺激,又不會對身體、荷包形成太大負擔。
不過不要以為喝氣泡水對身體沒什麼負擔就養成小朋友這樣的習慣,一旦孩子愈來愈不接受純水,就更容易因為要追求口感、氣味變得容易依賴飲料,將來就很難回頭。
資料來源/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