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肱二頭肌 Biceps Brachii
1
肱二頭肌 Biceps Brachii
2
輕盈步態有望降低運動傷害
3
提高生活品質與運動表現的呼吸肌力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肱二頭肌 Biceps Brachii

2017-02-09
知識庫 運動生理 重量訓練 手部肌群 訓練動作

肱二頭肌屬於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它位於雙手的上臂前面,有長、短兩個頭,其中又有包含許多關節肌,英文名「biceps brachii」的意思便是「手臂的兩個頭」,因為該肌靠近軀體的一部份分裂為兩部分。而肱二頭肌的功用是使手臂彎曲,在提東西、搬物品、訓練上半身時都會運用到它,對於健美選手在展現肌肉時,鍛鍊肱二頭肌的訓練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擁有結實的雙臂,是許多男性的夢想,在肱二頭肌的練習動作中,使用啞鈴、槓鈴以及其它扶助器材都是相當重要,肱二頭肌的訓練方式非常多,像是有啞鈴彎舉、坐立啞鈴彎舉、上斜仰臥啞鈴彎舉、啞鈴交替彎舉等,都可以扎實的訓練到肱二頭肌,為了達到最佳訓練效果,在訓練的過程中,要紮實的用力並注意動作的正確性,像是彎舉時,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肱二頭肌上,到最高點時再用力壓縮,但是初學者,可以詢問專業人員或是專業教練的意見來接受指導。

肱二頭肌位置 ©anatomylibrary.us

以下介紹三種訓練肱二頭肌方式,可以增加我們下肢股二頭肌的肌肉力量。

 1  槌式彎舉

步驟1:採站姿,雙腳打比肩寬,雙手握住啞鈴。
步驟2:利用手臂力量,將啞鈴彎舉,再吐氣緩緩放下換邊。

 2  斜板彎舉

步驟1:坐在健身板上,將手臂放在斜板上。
步驟2:將啞鈴朝肩部方向上舉,舉的時候吐氣,再緩緩放下。

 3  肱二頭肌彎舉

步驟1: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雙手反握槓鈴。
步驟2:保持背部打直,吸氣時,將槓鈴彎舉起來,吐氣時再緩緩放下。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輕盈步態有望降低運動傷害

2018-01-25
觀念運動生理話題

跑者總是以伸展、加強肌力、按摩,滾筒放鬆、步態變化,及各種補充補給品等嘗試來尋找降低運動傷害的方法。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幾乎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些做法是完全正確的,也因此,許多跑者們都感受到要徹底預防跑步傷害是非常不容易的。

美國運動醫學雜誌最近一份新報告《減少新手跑者運動傷害發生的步態訓練》中指出輕盈步態訓練有望減少62%的運動傷害。這個驚人的數字來自一個精心設計的研究試驗的團隊,而答案是:減少跑步時雙腳與地面的衝擊。換句話說就是跑得更輕盈、更安靜。

改變步態,真的能降低受傷風險嗎?

利用一年的時間, 香港理工學院步態與運動實驗室針對320名曾經受過傷的跑者進行實驗。其中一半的人在八次跑步訓練中,接受「視覺生物反饋」訓練,讓他們對照過去的成績,將跑步速度放慢、步態更輕盈。另一半(對照組)則是一如既往地在跑步機上跑了8次,結果並沒有得到特別的反饋。
 
在這些訓練開始之前,所有參與者都在跑步機上進行了基礎跑步生物力學評估(著陸力),跑步時間分別為8和12公里/小時。在訓練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參與者接受2週的步態訓練,並進行實時視覺反饋。在對照組方面,參與者接受跑步機跑步訓練,但他們的表現沒有得到特別的視覺反饋。測試結束後,研究人員對參與者的運動機制重新進行評估,並使用在線監測平台對其12個月的訓練後的受傷情況進行追蹤。根據該研究的資深作者Roy TH Cheung博士的說法:「反饋跑步者步伐較短,前腳步伐較為緩慢。」
 
此外,這個研究還根據哈佛醫學院的物理治療博士Irene Davis的一項研究比對;這一項研究結果也顯示出若使用生物反饋訓練,可以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但是如果改變跑者的步態,實際上能夠真的減少受傷的風險嗎?

受傷比例雖少,但傷害種類不同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在接下來的12個月裡繼續追蹤他們的訓練。接受步態訓練的跑者共有28個受傷,遠遠少於利用正常步幅跑者的61個受傷比例。以百分比來說,總共有16%的步態訓練的跑者受傷,遠低於正常跑者的38%。
 
不過,利用這個方法來減少傷害不是萬無一失的。根據上述的受傷比例,如下圖,其中步態訓練跑者中分別有10位的受傷症狀是跟腱炎和小腿拉傷,然而對照組卻沒有這樣的狀況,他們其中有23位患有足底筋膜炎(步態訓練者只有2位)以及18位是膝關節疼痛的症狀(步態訓練者只有4位)。

受傷名稱

輕盈步態跑者數字報告

正常步態跑者數字報告

足底筋膜炎

2

23

膝蓋疼痛

4

18

ITBS

3

8

膕繩肌腱炎

3

8

跟腱炎

5

0

小腿拉傷

5

0

脛痛症候群

3

1

髕骨肌腱炎

2

0

半月板撕裂

1

3

TOTAL

28

61

在其他一些較小的研究中也顯示了類似的趨勢,其中包括那些嘗試赤足跑步的跑者,或穿赤足鞋以及縮短步伐的跑者。來自澳洲的新研究《跑步節奏和跑鞋對髕股關節痛患者的影響》中的結果也是支持步態訓練的調查結果。這也表明膝關節疼痛的跑者在盡量縮短步幅的情況下應該嘗試用赤足鞋進行訓練。

©healthyinnovations.com.au

隨著此研究的數據和其他積累的證據,復健科醫生、骨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和其他治療師現在可能會更有信心根據不同的傷害,推薦針對這種傷害的特定跑步方式。當然,跑者也可以根據下表來協助調整自己的步態。

在考慮是否改變你的跑步步態時,請記住以下規則:
 
1. 如果你沒有受傷或者沒有被持續的傷痛困擾時,不要輕易嘗試去修復那些沒有受傷的地方。
2. 休息量是否足夠往往是傷害復發的關鍵因素。
3. 若要改變,請慢慢地開始並逐漸進展。
4. 不要期待會有奇蹟發生。
5. 你的傷勢變化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顯現出來。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NCBI美國運動醫學雜誌、哈佛大學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提高生活品質與運動表現的呼吸肌力訓練

2016-12-09
呼吸訓練運動生理知識庫健氣家

呼吸提升生活品質

現代人生活忙碌,雖然沒有立即的危險疾病,卻常天天受到許多小毛病所苦,例如腰痠背痛、胸悶頭痛、失眠焦慮等等,而引發這些問題最大的因素之一,來自於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和負面情緒。
 
俗話說:「忙得喘不過氣」來,你可知道,平常被忽略的「呼吸」竟是解決這些文明病的重要良方?改善你的呼吸長短、次數、頻率和深淺,就能夠有效地改進你的生活品質,更不用說呼吸扮演關鍵角色的運動了!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常覺得喘不過氣來。

呼吸也需要訓練

常聽人家說,「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才能夠讓自己思慮清晰,呼吸和身心健康的關係,是非常密不可分的。我們的身體,天生有其自然的運作頻率與節奏,而外來或內在的壓力,會容易導致這些節奏的紊亂,讓大小毛病通通找上身。因此,從呼吸這個我們可以控制的、維持生命的基本能力來做改善,就能讓身體找回該有的運作節奏,也就能更容易維持身體健康了。
 
進行呼吸訓練,就是在訓練身體控制呼吸行為的肌肉,使之變得更強,從而增進我們每一次呼吸的空氣量,如此一來便可以改善我們的呼吸品質。
 
那麼,呼吸會使用到的肌肉有哪些?所謂的「呼吸肌」分為吸氣肌(主要為橫膈肌、外肋間肌)與呼氣肌(內肋間肌和胸腹部的輔助呼吸肌如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與腹直肌),呼吸運動便是由這些呼吸肌收縮來完成,這些肌肉都核心肌群的一部分,所以訓練呼吸肌也等於訓練核心肌群。
 
而呼吸肌除了基本的呼吸功能,影響呼吸行為的容積量、氣體交換、壓力與瞬間吸吐的流速,還有說話時的清晰度與音量、運動中熱氣的排放、呼吸道的暢通、咳嗽時的強度、吞嚥的力道等等,是平常為一般人所忽略,但是卻扮演我們生命維持的關鍵角色,不可不重視它!

呼吸訓練與日常保健

如前所述,呼吸肌除了基本呼吸功能,還影響我們說話的清晰度、呼吸道的清潔與暢通、咳嗽時的強度、吞嚥的力道等等,因此,不是有呼吸疾病或是需要增強肺活量的人才需要做呼吸訓練,若能夠時常做呼吸肌力訓練,平時就鍛鍊好自己的呼吸肌,就能讓我們的喉嚨和氣管保持暢通不卡卡,呼吸道暢通,自然能一整天都神清氣爽!
 
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一項以呼吸訓練改善老人睡眠品質的研究發現,老人經8周訓練訓練後,睡眠品質有明顯改善,比較不會睡睡醒醒,睡眠呼吸中止次數也下降。失眠應該是很多人的困擾,老人尤甚,若能進行呼吸訓練,便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

呼吸訓練可優化運動表現

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來自於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的供應,而體內製造與儲存 ATP 的量,則直接決定人體活動量的大小與運動表現。運動選手一般會藉由肌力訓練來鍛鍊運動時所需肌群的肌力,以增加動作肌群的表現,並使其較不易產生疲勞以延長運動時間。而呼吸肌也可像骨骼肌一樣,可透過訓練而提升肌力。據文獻指出,呼吸肌力的訓練有助於改善呼吸肌群張力收縮的協調與效率、提升呼吸肌肉的肌力與耐力,因此,呼吸肌訓練證實是可延後呼吸肌疲勞的發生,而且運動強度所需的氧氣與 ATP 能量也就能被正常、充足地供給,進而突破運動員個人的運動極限表現。2012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物理治療系所主導的一項研究指出,呼吸肌力訓練對於運動員來說,不管是在耐力運動、短跑衝刺型運動或間歇運動;不管是頂尖選手還是休閒型運動員,在呼吸肌力的表現上都有顯著的提升效果,而且,比較不會發生換不過氣來的狀況。因此,這種效果也可應用到一般人,以及年長欲提升運動能力者等等。

那麼,呼吸有哪些方式呢?一般來說,人類的呼吸分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2種,當然,呼吸還有許多種方式,哪一種方式是最理想的,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每一種方式都能為自己帶來好處,身體處在不同狀況,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呼吸法來因應。在進行激烈運動時,身體需要迅速攝入大量氧氣,此時胸式呼吸能幫你快速獲得需要的氧氣量;而平日較為靜態的活動中,你可以使用腹式呼吸或胸腹呼吸法,來幫助自己穩定身心。

2大基礎呼吸法 ©tweez.net/dejaboo0421

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最自然的呼吸方式,每個人每天都會重複進行上萬次。這種呼吸方式以肋骨和胸骨的活動為主,吸氣時胸腔擴張,空氣直接進入肺部,吐氣時胸腔收縮將廢氣排出。雖然這是一種大家最熟悉的呼吸方式,但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的累積下來,卻讓呼吸變得短淺,使肺底部的肺泡無法徹底的擴張與收縮,得不到好的運動,氧氣也就無法充分被運送到身體各處。因此,就算是進行胸式呼吸,也可以藉由練習讓自己的呼吸變得更均勻、更流暢。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對於多數人來說較為陌生,不過這卻是身體在保持靜態活動時最佳的呼吸方式,而且,使用腹式呼吸可以按摩到腹腔的器官,幫助血液流通。腹式呼吸時,請使用橫隔膜出力,吸氣時專注在讓腹部鼓起,呼氣時則讓腹部回縮,呼吸時則建議使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的方式進行。若覺得練習不易,可以採取仰臥的方式(見圖示)來進行。在進行呼吸訓練時,建議以腹式呼吸為主,因為以這種方式才能讓身體的空氣吸吐量,也就是所謂「肺活量」達到最大化。

以90-90姿勢方式做腹式呼吸較為有效。 ©wikiHow

可測量的呼吸訓練

既然提到肺活量,表示呼吸訓練是一種可以進行科學測量的方式。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肺活量為用力吸氣後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能夠反映一次呼吸時的最大通氣能力。它是潮氣量(平時自由呼吸時一次所呼出的氣量)、補吸氣量(最大吸氣時的增量)和補呼氣量(最大呼氣時的增量)三者的總和。其正常值為成人男子為3500毫升、女子2500毫升,有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可以達到8000毫升以上。肺活量反映了肺通氣功能和身體機能狀況,也是在做呼吸訓練時,最關鍵的指標。

使用電子式吸氣肌訓練器測量吸氣肌強度等數據。 ©girodilento.com

呼吸肌力訓練器的種類與用途

呼吸肌力的測量與訓練,除了專業使用的電子式吸氣肌訓練器,現在市面上尚有一種針對一般人及運動族群所設計的簡便型呼吸肌力訓練器,為一種屬於吸、吐閥負荷法 (threshold loading) 的手持呼吸肌訓練器系列產品。這種訓練器為一機三用設計,同時具備吸吐氣肌訓練及噘嘴呼吸訓練的功能,有10級精準的阻抗值、30段調節設定,可依照使用者呼吸肌力的程度做精細的調整。這種呼吸肌訓練器,針對專業與一般使用者等級推出了兩種款式:適用於專業高階運動選手與高強度訓練需求者的「訓練躍級款」與適用於基本入門及一般訓練者使用「一般訓練款」。使用這種簡便型的呼吸肌力訓練器,可以幫助你提高核心肌群穩定度、改善心肺耐力、提升氧合能力,並讓你呼吸時減少耗能,呼吸順暢之餘也能調節、放鬆身心,達到紓解壓力的效果,可說好處多多!

使用簡便型呼吸肌力訓練器,隨時隨地都可以做訓練。

我們邀請到物理治療師曾彥綸針對此訓練器進行實測後,他表示,使用此呼吸肌訓練器時,建議將阻力調整得輕一些,比較能感受到自己的身體是哪裡在出力。吸氣肌訓練,他也建議最大出力可設定在每個人所能承受最大阻力的30~60%即可,例如你的吸氣最大阻力可以到3等級,那麼平時訓練時調整為1~2即可,讓一點點阻力帶動你的身體慢慢做調整,避免阻力太大讓你做到臉紅脖子粗,才是比較有效的訓練方式。一般人短期內也許比較感受不到顯著效果,不過這種訓練器本來就是需要長期使用才能有所差別,正如我們的不良生活習慣並非一朝一夕養成,持之以恆才能發揮其長遠的矯正作用。
 
呼吸肌力訓練器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從來沒聽聞過的產品,不過只要你仔細閱讀本文就不難發現,其實人人都需要呼吸肌力訓練!就像我們做肌力訓練需要拿啞鈴來加重強度,這款呼吸肌力訓練器就是我們呼吸肌的重量訓練器材。熱愛運動的你,想要在劇烈運動時能夠游刃有餘、大口暢快呼吸,不想喘不過氣來?你絕對需要這種呼吸力訓練器來幫你強化你的呼吸肌!

健氣家BRAVO舒呼樂呼吸訓練器
編號  DT12/DT13
名稱  舒呼樂呼吸力訓練器(一般訓練款)/(訓練躍級款)
顏色  青草綠 / 艷陽橘
配件  專用軟咬嘴、軟式鼻夾、卡扣式安全頸帶、舒活樂運動收納包(綠/橘)
建議售價  一般訓練款$2450 / 訓練躍級款$2750
詳細資訊  健氣家粉絲專頁|健氣家購物官網

關於曾彥綸物理治療師Dr. GYM Movement Director
陽明大學碩士(肌肉骨骼與運動科學)
專長運動傷害之預防、運動表現強化、醫療等級精密動作分析及動作訓練、客製化暖身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