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挑戰北高行 熊讚抵達國訓中心送加油卡片
1
挑戰北高行 熊讚抵達國訓中心送加油卡片
2
國人運動環境觀感﹕雙北桃園最佳、台南高雄吊車尾
3
37年來第一人 台師大教授洪聰敏獲運動學術界最高殿堂院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挑戰北高行 熊讚抵達國訓中心送加油卡片

2017-02-27
話題 綜合 新聞

為宣傳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並帶動全民參與之熱潮,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及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共同主辦「2017我們一起北高挑戰行活動」,500餘位挑戰者於106年2月27日上午7時自臺北市關渡宮出發,縱貫北高,沿途將民眾對世大運選手的關懷與溫暖,送至高雄市左營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一起為世大運選手加油打氣。

臺北市長柯文哲一早帶隊從關渡宮出發。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

挑戰活動中設置五個檢查站,車友必須在檢查站關門時間內到達,如沒有即自動淘汰,最後的終點站是在高雄市左營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抵達新竹檢查點的柯市長與熊讚。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

世大運宣傳大使「熊讚Bravo」於晚上8點,順利抵達國訓中心。一到現場,眼尖的熊讚馬上看到自己的偶像,2016里約奧運舉重金牌選手,同時也是2017世大運宣傳大使的許淑淨選手,體操國手李智凱選手及跆拳道國手黃佳蓉選手,也在現場熱情的歡迎熊讚,難掩興奮的熊讚,不顧一切衝向選手,給他們一個熱情擁抱。

2017世大運宣傳大使的許淑淨選手,體操國手李智凱選手及跆拳道國手黃佳蓉選手在終點歡迎北高挑戰隊伍。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熊讚代為致贈柯市長親筆加油卡片給2017世大運宣傳大使們。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世大運執行長蘇麗瓊也到場,代表世大運執委會所有同仁給所有選手祝福。蘇麗瓊執行長在現場致詞時表示:「國訓中心的廣場上,貼滿全國同胞給選手的加油小卡看板顯得特別醒目,這是來自全國同胞,為這群閉關修練的選手們所獻上的祝福、加油、鼓勵及感謝。2017世大運已進入倒數172天,我們一定會辦一場最成功的世大運,也謝謝各位選手付出那麼多奉獻與犧牲。我們一起加油!把榮耀留在臺灣!這一次我們回家比賽,選手們一點都不孤單。」並將柯市長請託熊讚帶來的加油卡片送給世大運的選手,收到卡片的選手們表示:「謝謝大家的祝福,我們會加油,把金牌留在台灣。」

世大運執行長蘇麗瓊到場給所有完成挑戰者與選手們加油打氣。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國訓中心林晉榮執行長致詞時表示:「國訓中心提供選手最佳、最好的設備及訓練環境,2月起各種類已陸續進行進行最後階段的培訓,這次很高興也很榮耀世界大學運動會將在我們的家裡舉辦,國訓中心一定會提供選手最優質的訓練條件,一起將金牌留在台灣!」

國訓中心執行長林晉榮致詞。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熊讚在受訪時表示,回想起一早開始縱貫北高的挑戰,這段路途真的很遙遠,但沿途民眾的熱情,大家給予的加油聲及滿滿的祝福,是得以完成挑戰的最大動力,集滿所有人對世大運選手的關懷與溫暖,成功送到國訓中心,完成柯文哲市長交付的重任,他覺得很榮耀!一點也不辛苦!
 
蘇麗瓊執行長說,2017臺北世大運是臺灣即將辦理最大型的國際賽會,希望藉著這次機會展現臺灣的實力,讓世界看見臺灣。很高興透過這次活動,讓我們一起為選手祝福,同時點燃全國民眾對世大運的熱情。

世大運執行長蘇麗瓊致詞送上祝福。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選手分別在接受訪問時,許淑淨表示:「這次車友將全臺灣民眾的加油卡片,自北而南送到國訓中心,相當感動也很開心,目前自己依照與教練共同討論的訓練節奏在調整自己的狀況,希望世大運能再創自己的最佳成績,有信心將金牌留在臺灣!不辜負國人的期待!」,李智凱則說:「曾代表我國參加2015光州世大運及各項國際賽事,這次能在家裡參加如此盛大的比賽感覺特別不一樣,3月起將參加國外的各級賽事,累積參賽經驗及調整自我狀態,希望在2017世大運發揮最佳表現。」,黃佳蓉說:「2017世大運在臺北舉辦,很緊張也很興奮,希望能拿出最好的成績獻給所有的民眾,也謝謝這次活動,讓我們感受到大家給我們的支持跟熱情,我們一定會好好加油!」

2017世大運宣傳大使們開心收到柯市長的加油卡片。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24小時的挑戰仍未結束,有許多車友們還在路上奮戰著,無論是自我的堅持、不輕言放棄的信念、宣傳2017世大運、將全國的關懷與溫暖送到國訓中心等等,每一項都是不能放棄的理由,蘇麗瓊執行長也特別提醒大家,夜深了,注意保暖及安全,千萬不要勉強自己,並預祝仍在努力的車友們,都能達成心目中的理想與目標,順利抵達。
 
最後熊讚也補充,2月28日市長將在臺北市政府元福樓餐廳「辦桌」請大家吃晚餐,一同慶祝我們一起寫下的新紀錄。各位選手們,辛苦了!夢想就在前方,再堅持一下!我們2017世大運,臺北見!

熊讚與長官選手們合影。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新聞、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人運動環境觀感﹕雙北桃園最佳、台南高雄吊車尾

2019-01-18
新聞綜合話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及台灣趨勢研究公司於17日發佈「2018年國人運動環境觀感大調查」成果,在縣市運動環境觀感評比中,施政表現前3名分別為台北市、桃園市及新北市,第四、五名則為比前年大幅進步的嘉義市與台中市;運動場館充足性上,雙北依然包辦前二,嘉義市、桃園市及台中市擠進前5名;而縣市政府對運動重視度上,桃園市超越雙北奪下第一。結果顯示,雙北及桃園的運動環境觀感最佳,嘉義市及台中市也創下不錯的成績,然而身為六都的台南與高雄被狠甩在後,甚至高雄市較前年大幅退步。

國人運動環境觀感﹕雙北桃園最佳、台南高雄吊車尾

「2018年國人運動環境觀感大調查」共分為「中央政府運動施政」、「縣市運動環境觀感評比」、「單項運動協會觀感評比」及「國手職涯專題」四個主題,調查單位自2018年9月12日至12月23日之間,針對全國13歲以上且最近1年內有從事運動或觀賞運動賽事的民眾做網路問卷調查,最終得到1萬0,169份有效問卷。
 
在「中央政府運動施政」方面,民眾對台灣整體運動環境總評分在及格邊緣61.16分,不過相較2017年不及格(59.58分)已小有進步;但仍反映政府在運動環境的發展與改善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另外,《國民體育法》修正案於2017年通過,歷經一年多的體改推動,此調查詢問民眾對體育改革的感受,數據顯示僅2成民眾對改革成效有感,近4成民眾認為改革成效不明,有待長期觀察。

在「縣市運動環境觀感評比」方面,2018年運動施政表現前3名的縣市,分別為台北市71.0分、桃園市69.2分及新北市68.0分。相較於2017年,嘉義市2018年66.5分,由第14名竄升至第4名,台中市66.1分,自第8名提升至第5名;宜蘭縣64.1分自第11名進步到第6名。而六都的台南市與高雄市僅分別為第10和13名。
 
在運動場館充足性上,台北市3.65分及新北市3.48分排名前二;嘉義市、台中市名次明顯提升,擠進第3和第5名;桃園市則名列第4;台南和高雄則落在11、12名。

至於縣市政府對運動的重視度,桃園超越台北、新北奪下第一,第4、第5名則是嘉義市和台中市;花蓮、宜蘭也擠進前段班第6、第7名;台南、高雄掉至13、14名。

「單項運動協會觀感評比」方面,評比前3名的協會依序為跆拳道協會71.8分、田徑協會70.3分、體操協會70.1分;橄欖球協會及射箭協會則分別拿下第4、第5名,顯示這五個協會表現備受該項運動族群肯定。

圖片說明 攝影師

此外,這次調查特別針對曾代表國家參賽的運動選手進行電話訪問,以了解國手們對職涯的看法,共訪問243位國手。分析結果顯示,48.1%的國手最希望未來從事的職業為「運動教練」,其次「學校運動教職員」佔33.7%、運動創業25.1%、民間企業運動指導員22.2%。值得關注的是,有四分之一的國手期待投入運動創業,顯示未來政府可加強著力運動創業輔導與補助措施。另一方面,政府近年推動或研議的運動選手職涯政策中,國手們認為「機關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與「警消高普考保障名額」等兩項政策有幫助,而對「補助企業聘用績優運動選手」政策的期待不高。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37年來第一人 台師大教授洪聰敏獲運動學術界最高殿堂院士

2018-10-03
綜合故事心得分享新聞話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獲選為2018年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院士(Fellow,National Academy of Kinesiology,US),該學院是全球體育運動學術界最高殿堂,92年來頒發140多位國際院士中,僅4位非美籍華人,而洪聰敏是暌違37年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台灣人,也是該學院成立至今第二位台灣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

赴美授證書  受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恭賀

洪聰敏於9月22日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的年度學術會議上,與其他12位共同受頒發為新任院士,並從主席Bradley D. Hatfield手中接下院士就任證書。洪聰敏成為2018年唯一新當選的國際院士及華人,會議中,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Tip S. Thorne、下屆主席Bradley J. Cardinal都在場恭賀。
 
Bradley J. Cardinal表示,事隔37年,洪聰敏成為第二位來自台灣的國際院士,代表他在人體運動學領域中成為新時代的領導者,也確信他將成為激勵下一世代的最佳典範。

洪聰敏與2017年諾貝爾理獎得主Tip S. Thorne(右)合照

知識便利貼|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院士
「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是美國高等教育界用來描述體育、運動科學以及其他與人體動作有關學術領域的通稱。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成立於1926年,自此開始遴選院士,以美籍學者為主,外國籍學者則為國際院士。至今(2018年)獲選院士人數共725人,其中140多位為國際院士,獲選院士者代表他在人體運動領域有極崇高學術地位,且是終身榮譽。

國際院士大多數來自歐洲,少數來自亞洲,至今僅有4位非美籍華人,台灣有則兩位當選。台灣首位獲選的蔡敏忠(已故)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41級校友、前國立體育大學創校校長、教育部體育司(當時國內體育與運動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首任司長,於1981年獲選;第二位即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另兩位非美籍華人則是中國上海體育學院院長陳佩杰、香港浸會大學退休教授傅浩堅。

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院士就任證書

貧農之子→桌球國手→大學教授  運動改變一生

洪聰敏出生南投草屯鄉下,從小家中經濟貧困,父母都是文盲,而他靠著「運動」改變了一生。25歲前,洪聰敏是個桌球國手,他國小四年級就開始學打桌球,17歲當選為國手,一路獲獎無數,直到25歲從球場退休。沒想到退休隔年,竟發現他患有地中海型貧血,才知道以前跑步或打球時,為何容易比別人疲累。

洪聰敏表示,桌球培養了他的抗壓能力和韌性,也養成自我良好的紀律 。在還不知道自己有地中海型貧血的情況下,他經由不斷訓練,最終能在20分鐘內跑完5,000公尺,證明了人的身體有很高的潛能與可塑性,只要給身體機會,循序漸進適當刺激,身體就會慢慢達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1989年,洪聰敏從台師大體育系碩士班畢業,赴美國馬里蘭大學人體運動學系攻讀博士;1997年返國後,便聚焦運動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成立多個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他培養出的碩博士生中,現在不乏在美國及台灣擔任大學教職。

學術成果助亞奧運選手   洪聰敏:適應刺激環境,成功就會到來

在學術上,洪聰敏特別關注兩大研究議題:一為競技運動表現之認知神經機制與控制,就此發現運動表現最佳心理狀態的大腦皮質活動特徵,以及透過神經回饋控制之方法。二為運動對大腦認知神經功能的影響,發現不同運動處方與老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以及其他一般對象的關係;研究對於採用運動處方來提升大腦功能,特別是前額葉的執行控制功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與證據貢獻。
 
上述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超過140篇論文、專書章節超過20章、國際研討會論文超過150篇,並被運用在幫助國內亞奧運選手提升國際競賽成績,以及幫助體育老師、特教老師提升運動教育的績效。因此,洪聰敏今年也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肯定。
 
他表示,自己身為運動員及體育人,深深感受運動對國家社會可以產生的助益,往後將持續以研究來推動競技與健身運動,幫助國家運動員為國爭光,並促進全民身心機能降低照顧費用、提升運動產業促進經濟發展。
 
洪聰敏說:「現代人很容易失去動力、信心,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能帶給大家一些希望。像我這樣患有地中海型貧血的人都能成為國手、中學沒唸書卻能成為教授,所以大家不要自我設限,只要多花一些時間,慢慢適應刺激環境,成功就會到來。只要給自己機會,就會發現,人真得有無限潛能。」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