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中職明星對抗賽,首推「亞冠賽」分隊法
1
2017中職明星對抗賽,首推「亞冠賽」分隊法
2
地主支持破風阻 桌球中華女團搶先晉級
3
中華男籃勝匈牙利 奪2007年以來世大運首勝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中職明星對抗賽,首推「亞冠賽」分隊法

2017-04-25
話題 球類 新聞 棒球

2017中華職棒明星對抗賽正式宣告7月8日、9日將於花蓮開戰!中職成立28年來,明星賽首度前進東台灣,繼去年宣布這個好消息後,今年首場明星賽記者會也正式揭曉賽事LOGO與投票開跑,還有以年底「亞冠賽」為依據的組隊方式,將帶給全台球迷完全不同的夏日饗宴。

2017中華職棒明星對抗賽

為了迎接明星賽的到來,花蓮縣立棒球場正在如火如荼全面整修中。而球場位於中央山脈、美崙溪旁,坐在場中就可看見壯麗山景、遼闊視野的豐富景觀是一大特色,外野圍牆則以原住民文化風格圖騰點綴,是跳脫制式球場的少見設計,也讓這座球場被譽為「台灣最美球場」。今年賽事LOGO意象也特別結合球場特色,以翠綠的中央山脈為主體,將明星賽(ALL-STAR GAME)英文中的S的以水流意象呈現,象徵球場旁美崙溪的涓涓水流,具設計感的賽事LOGO也在記者會上由中華職棒大聯盟吳志揚會長與花蓮縣縣長共同揭曉。

中職聯盟會長吳志揚(右)、花蓮縣縣長(左)傅萁,為2017中職明星對抗賽進行揭幕

今年明星賽也推出全新組隊方式。結合年底即將在日本舉行的「2017年亞洲職棒冠軍爭霸賽(Asia Professional Baseball Championship);以下簡稱亞冠賽」賽制,由「具亞冠賽」參賽資格的年輕選手為主體組成「明星紅隊」擔任先攻隊伍於三壘側,及「非具亞冠賽」參賽資格的資深選手為主體組成「明星白隊」擔任後攻隊伍於一壘側,讓球迷享受跨世代的對決,同時也提前感受即將在亞冠賽出征的年輕勢力。因今年加入中華職棒剛滿第三年、將被分在明星紅隊的陳俊秀表示:「我們年輕有活力,實力堅強!」;明星白隊的周思齊則開玩笑地說:「可不可以再開放讓我們人多一點、我們有的膝蓋不好。」

備註:2017亞冠賽組隊方式(適用於中華職棒CPBL、日本職棒NPB、韓國職棒KBO) 西元1993年01月01日(含)以後出生,或加入職棒三年(含)以內者(中華職棒則為2014年季中選秀會(含)以後加盟者),由所屬職棒聯盟組隊,另開放3名限制外球員。

本次票選也將在25日正式開跑,首度建立由球迷佔比60%;另球員、教練、媒體佔比40%的共同投票機制。吳志揚會長表示:「希望透過全新的組隊以及投票方式可以讓組隊陣容獲得平衡。亞冠賽的年輕職棒菁英將會是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時的國家隊主力,聯盟期待透過這次明星賽的組隊模式,先讓他們培養團隊意識與默契,並且帶來更多吸引球迷的新話題。」

球迷投票分為網路、通訊、雜誌、現場、以及報紙五種不同管道可以支持自己的喜愛球員。網路、通訊投票將於25日中午12時啟動;現場票選則從5月9日起展開,為推廣環保無紙化,除現場畫卡加權4倍之外,輸入選票背面代碼於網路投票另加權2倍,最高可享6倍加權,同時還可獲得明星賽官方商城九折優惠,(投票詳情請上2017中職明星對抗賽官方網站)。

明星紅隊的鄭鎧文特別向球迷呼籲:「因為進球場的加權比較高,希望球迷多多進場支持我們、為我加油!」,記者會現場特別讓四位同為花蓮阿美族的中職明星球員寫下自己最推薦的投手與野手,其中最有趣的為明星白隊高國輝原先寫下最推薦野手「光復大輪胎」:「原本這個要寫的是我弟弟高國麟,這是他的外號,因為以前小時候在花蓮光復國小溜滑板車、輪胎都比其他人的大,所以叫光復大輪胎、想說推薦一下我弟弟。」不過臨時國輝將推薦野手改為吳宗峻,認為今年吳宗峻表現特別亮眼,希望大家也可以多多將票投給他;而明星紅隊鄭鎧文則特別推薦剛復出的楊家維:「因為之前剛生了一場大病,最近剛復出就有現在的表現、相當厲害!」;周思齊則稱讚曾陶鎔的練球態度積極:「曾陶鎔每次練球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現在年輕球員能有這樣的態度實屬難得,我相信未來指日可待!」;而同被陳俊秀、高國輝推薦的投手羅國華,皆因目前尚未於一軍出賽過、希望教練有機會也讓他上一軍出賽表現。

此外,今年中職明星對抗賽首次於花蓮舉辦,四位來自花蓮的明星球員紛紛表示可以回家打球、讓大家看到自己身為明星球員回鄉表現,是與以往例行賽代表意味不同,除了自己也讓家人相當期待的賽事!也推薦球迷來花蓮看球之餘,可以到花蓮四處走走,不僅於現場推薦花蓮名產赤肉羹、光復鄉、七星潭等觀光勝地,中職聯盟會長吳志揚表示:「運動觀光會慢慢的越來越盛行、我們也希望能夠作為這個產業的龍頭帶動各地的觀光。」花蓮縣縣長傅萁也強力推薦球迷讓看球也能是輕鬆愉快的三天兩夜之旅:「大家來花蓮可以賞鯨、泛舟、拖曳傘、騎重機都是相當適合的好所在」一同力邀球迷來到花蓮為球員加油打氣!

中華職棒官方時計TAG Heuer泰格豪雅也和球迷一同期盼明星賽的到來,即日起在中職官網將可看到2017明星賽倒數計時,等待倒數歸零,我們相約花蓮見!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地主支持破風阻 桌球中華女團搶先晉級

2017-08-22
賽事台北世大運球類話題新聞

首次在自己家裡面對來自世界的對手,中華臺北女將初登場都帶點緊張,但隨著觀眾加油聲,她們穩住陣腳,五位女將輪替上場,在2017臺北世大運桌球女團開出紅盤,22日首日連拿兩勝,率先闖進16強。

地主支持破風阻 桌球中華女團搶先晉級

世大運桌球賽2由團體賽率先登場,中華女團先由鄭怡靜、陳思羽、劉昱昕出戰英國,台灣桌球一姐鄭怡靜面對Maria Tsaptsinos、陳思羽碰上Yolanda King、以及劉昱昕迎戰Chloe Thomas全數獲勝,三點連拿9局。下午和捷克過招,鄭先知以3:1擊敗Karin Adamkova,林珈芝3:0送Aneta Kucerova一個鴨蛋,陳思羽也以3:1力退Kristyna Mikulcova。

唯一續戰兩場的陳思羽,前陣子才從膝傷復原又發燒,透過防護與緩和措施控制傷勢,但提到比賽時她說:「空調比較強,球會飄,而且這次比賽用球彈性好,旋轉強,花了一點時間才適應。」

林珈芝雖然三局都沒有大比分獲勝,但狀況不差,她認為在比賽中的節奏掌握,是後續賽事要修正的部分:「要果決一點,比賽節奏緊湊,才更能進入狀況。」而鄭先知認為,接下來要隨對手強度適應比賽,最讓她印象深刻的,還是「回家比賽」的溫馨,「就好像穿上寫著國家隊的衣服,場邊所有人都會支持你,這感覺很不一樣。」
中華隊僅剩對蒙古之戰,但蒙古已吞下二連敗,下一戰勝敗,不影響中華隊晉級16強之路。
相簿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華男籃勝匈牙利 奪2007年以來世大運首勝

2017-08-21
賽事新聞籃球台北世大運球類話題

中華男籃旗開得勝!先發後衛李愷諺開賽一分鐘不到,就因撲球掛傷退場,緊急救火的簡祐哲快速熱機,帶動全隊綿密的攻勢。2017世大運男籃賽第二天,地主中華臺北隊克服兩位先發球員先後掛傷的利空,全場最多領先達22分,終場以75:61擊敗匈牙利,拿下本屆世大運首勝,也是自2007以來、中華男籃在世大運的第一勝。

中華隊李愷諺傷退,簡祐哲替補表現精彩。

簡祐哲上場後首次三分球出手就命中,為中華隊開張,全場以五成的命中率攻下全隊最高的18分,5個籃板全是進攻籃板。簡祐哲說:「在韓國移訓時,有一場也是愷諺一開賽就撞到,所以今天不會太緊張。」他自認是很看感覺的射手,第一球投進,讓他安心了一半。「手感不錯,盈駿、冠全等隊友都很信任我,所以就積極進攻。」

除了簡祐哲,陳盈駿進帳15分、8助攻、4抄截,替補上場的范士恩11分、11籃板,溫立煌也有10分,兩人還各投進一個三分球,讓全場近萬名球迷驚呼。

中華隊陳盈駿帶球過人。

蘇奕晉在第二節扭傷左腳踝,讓范士恩、溫立煌有更多上場時間,總教練Charles Parker稱讚范士恩:「范士恩今天對抗對手長人很有效果,抓下很多重要籃板,我認為他值得把比賽球帶回去收藏。」而談到簡祐哲,Parker得意地說:「去年帶簡祐哲的時候,就相信他是能隨時貢獻的球員,今天他有好表現,很替他高興。」

世大運中華男籃隊搶下首勝,下一戰將迎戰墨西哥。

世大運男籃中華隊擊敗匈牙利後球員開心歡呼。
世大運中華隊男子籃球教練團擊掌慶祝。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