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跑馬拉松前受傷 該如何面對無法達成的目標?
1
跑馬拉松前受傷 該如何面對無法達成的目標?
2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信念有多大,生命的韌性就有多強
3
肝醣超補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馬拉松前受傷 該如何面對無法達成的目標?

2017-04-25
話題 跑步 運動傷害 觀念

幾個月前,你報名了一場馬拉松賽事,開始制定訓練計畫,管理自己的生活,並努力進行著。過程中,甚至還為自己添購了新的裝備,一切都是為了等待那一天的到來,卻在這看似一切順利之時,啪!你的膝蓋似乎受傷了…。跑馬前受傷,要如何面對無法達成的目標呢?
 
眼看離賽事日期不遠,真不希望因為這個傷害而放棄比賽,於是你開始充分的休息、冰敷、熱敷、按摩、滾筒、上復健科,凡事對於治療運動傷害有幫助的方式一試再試,只希望在比賽得當天能有發生奇蹟。

糟糕的是,我們都知道發生運動傷害通常不單是某單個部位,而是整條筋膜的問題。在復健的過程中,原本只是膝蓋疼痛,卻可能因為過去長期的累積緊繃,造成其他的部位疼痛。天哪!幾乎整個下半身都在痛,該如何是好呢?

對一般的跑者或是非運動員來說,的確很難適應這種突如其來的改變。因為當你和家人和朋友一起犧牲時間,甚至放棄了周末進行復健,只期望在比賽當天能順利完賽。
或許馬拉松對你來說甚至不只是完賽,是因為你本來就喜歡,是你的興趣,現在這一切的一切,逼得你得棄賽,該如何調適內心的拉扯呢?

 1   適當運用社交媒體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你隨時隨地都能在社交媒體上看見跑友們分享的運動大小事。這時候,你也可以適當運用這些工具,來分享最近的心情,聽聽其他人給予你的安慰,或許在其中,會遇到曾有著跟你有同樣遭遇的跑友,互相交流,分享心得,或許能夠讓你的心情好些。

當然,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不想再被額外的訊息打擾,暫時關閉這些社交媒體也無妨,選擇一個對自己最有益處的方式,再回頭看,心情會不同。

 2   放下完美,不害怕失敗

毫無疑問,在你的長跑中,你已經觸碰到了終點線,甚至可以從你身體的深處感受能量,並將最後階段的勝利回饋於此。但這些夢想的不會在每一刻發生,或許在這一次的規劃中,你已經想好自己要破PB或是到達某一個目標。但是時間只是一個數字,身為一位聰明的選手,就不要害怕失敗,因為真正的成功不在於你跑多快,而是心智能跑到多遠

 3   沒有跑步,沒有關係

有一些跑者認為即便他們得了足底筋膜炎或是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依然可以帶著這些傷到達終點,因此所謂的堅持兩字,便成了跑友們一定要印在心裡的詞。但是如果你不想,沒有人會怪你,若因為跑馬拉松會而受傷卻要一直堅持下去,對身體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且截至目前,並未有科學證實不跑馬拉松會造成任何不好的影響,所以請轉換心態,告訴自己:「沒有跑步,沒有關係。」

 4   擴展你的選擇

在治療運動傷害的過程之中,若遇到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他們能夠治療你的病痛,並幫助你更舒適。但在某些情況下,或許治療的醫生本身對運動並不是很了解,於是只能協助你注射些局部的止痛藥或類固醇,這些方式並未不妥,只是效果較短暫而已。建議可以多尋找、詢問一些治療、復健的地方,最終一定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院所。

 5   記住你並不孤單

儘管看似所有的跑者都前去參加馬拉松了,但實際上還有很多跟你一樣狀況的跑友,只是沒有遇到而已,敞開心胸,多找些人說說話,當遇到知音,或有與你相同遭遇的人之時,你會發現這遠比一個人療傷來得更快一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信念有多大,生命的韌性就有多強

2016-11-15
跑步話題新聞馬拉松

還記得曾在臉書上紅及一時的冰桶挑戰幫助漸凍人的活動嗎?用一桶裝滿冰塊的冰水,從頭頂直接到下,這就是漸凍人他們現在的感受。

漸凍人是一種「逐漸不能動」或「逐漸失能」的疾病。發病初期時,容易跌倒、無法久站、無法舉重;而隨病程進展,會逐漸無法走路、無法拿筷子、穿衣服、洗澡、如廁,生活仰賴他人協助,講話也不清楚,肢體僵硬,失眠、睡不好及酸痛的症狀也隨之出現。到疾病後期時,會無法以口語表達,只能用眼睛溝通,旁人難以理解;吞嚥困難而體重下降,營養失調,出現腸胃問題(如脹氣、便秘),需要依賴「胃造口」或「鼻胃管」維持生命所需營養;最後會無法自主呼吸,生存須依賴機器,從非侵入性呼吸器(Bi-Pap)、到侵入式呼吸器(氣切管)。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現任漸凍協會理事長陳大謀與他的妻子屈穎。 台開集團提供

雖然身體不能自如,但他們的頭腦卻比任何人都清楚;知道自己要堅強地撐到最後。而運動也是,我們常說,堅持到底最後必有豐厚的收穫,於是當我們要去挑戰一場不可能的任務,如;超馬,到底要多少的力量與信心,才足夠我們去克服裡頭的困難呢?

漸凍人協會與超馬跑者協會在11/12時邀請到超馬跑者陳瑞龍分享從廈門到北京2300公里的心得以及2016年斯巴達馬拉松246公里比賽的其中兩位挑戰者,在這麼長的距離中,他們是如何訓練、說服,最終讓自己成功越過終點線呢?

不只是跑步,更是堅韌的生命旅行

2016年3月8日,陳瑞龍睜開眼睛,將地圖打開,不知為何,浮現在他眼前的盡是從廈門到北京的地圖,算了算,大約有2100公里的距離。沒有多想,當時的他只認為自己挑戰這段路程就如上天賦予它的使命一樣,非跑不可。經朋友的義氣相挺2016年3月11日,陳瑞龍更從廈門跑到北京,開啟了一場《2300公里超馬追夢之旅》:從金門一水之隔的中國大陸福建廈門島出發,經江西瑞金、景德鎮、安徽合肥、江蘇徐州、山東沛縣、德州、河北霸州,穿越武夷山、越渡長江、跑越黃淮平原,歷經38天全程約2300公里,最終於4月17日抵達北京天安門廣場,著實令人佩服。

途中也經歷了腳踏車烙鍊、遇到無法上坡的路段等困難,但對於決心超過一切的陳瑞龍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重點是我一定要到達終點。他說:「(這場挑戰)對我而言不只是跑步,更是堅韌的生命旅行(strong mind trip),以及與同行好友相互扶持鼓勵的深刻情誼,完成後所帶給我的並沒有任何的歡愉與喜悅,留下來的反而是一種失去奮鬥目標的失落感,與過程中種種筋肉無盡痛苦深刻的記憶。多年後它將會是令我最懷念的部分,也是深入人生的記憶。」

提到環島前的訓練規畫陳瑞龍表示;通常只要能撐過10天,後面就不會放棄,最重要的還是內在信心,相信就能做到!

左為陳瑞龍大哥 台開集團提供

關於斯巴達馬拉松

斯巴達松賽起源於1982年的一個跑步考古行動,當時英空軍中校佛登看到古籍上的記載,傳令兵斐裡庇第斯天亮出發,隔天傍晚跑到斯巴達城,他就夥同軍中同僚試跑這一段,結果真的花了36小時完成這一段246公里的長途路跑,翌日他們回到雅典,市長召見,嘉許他們的跑步考古行動,並且宣佈隔年(1983)開始舉辦從雅典到斯巴達的賽事。

以下有3個條件,若想參加這場賽事,你只要符合其一條件就好:

1. 參加過100公里比賽,完賽時間不得低於10個半小時。
2. 參加過200公里比賽並完賽。
3. 參加過斯巴達馬拉松在24個半小時前通過位在172公里處Nestani確認點。

斯巴達松不只門檻高,賽事難度也非常高,包含氣候、溫差、路段高低以及跨夜跑步。每年都有300多人參賽,但實際能完成的選手大概都在100多人左右,而台灣今年有14人參加,12人完賽,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完成率極高。

中間為當時英空軍中校佛登 ©inews.qq.com

跨出去前,先重訓再練跑

郭志霄和周俊宏是其中兩位參賽者,4年前的郭大哥在自己的初馬賽上還跑到被關門,沒想到3年後竟能完成斯巴達松賽。

在準備的過程當中,無論工作再忙再累,甚至經常出差,但郭大哥都堅持將自己的跑量維持在每月600公里,以及把握機會做天氣的耐熱訓練因應,進而圓夢。在正式比賽中,親友團的強大加油力量也為郭大哥增加了更多信心,他說:「除了自我毅力外,親友的鼓勵與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給予跑者無限勇氣。」

郭志霄完賽2016斯巴達松 郭志霄FB

你說超馬很難嗎?其實它就如同漸凍人病友超越漸凍,永不放棄的理念相通,即使還沒準備好也沒關係,重點是在每一次的自我挑戰過程中,你超越了多少?

體格強壯的周俊宏過去是一位健美選手,善於重量訓練的他,近年才開始接觸跑步。「跨出去就對了」,這句陳瑞龍大哥勉勵再三的話,讓他在心中回味,他表示:「像這樣的比賽,必須前一年就開始準備;關於訓練的方式除了每天40公里持之以恆的訓練以外,如果能加入重量訓練的話,有助於跑得更遠,並能維持良好的體態。」周大哥更建議如果要同時進行重量訓練及跑步的話,建議先做重訓再跑步,因為若先以練跑為優先的話,會消耗較多的身體能量,此時你所選擇的重量就會變得較低,進步空間也較慢。

周俊宏完賽2016斯巴達松 周俊宏FB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肝醣超補法

2016-05-17
運動生理知識庫飲食方式運動營養跑步字典馬拉松跑步

肝醣超補法多半用於頂尖跑者為了馬拉松做準備時的飲食方法,提高身體的肝醣含量,保持自己在賽事中的體能狀況,避免因為體能不足,導致在最後的成績不佳,所以大多的馬拉松選手都會在正式比賽前一週開始進行肝醣超補法。

肝醣超補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賽前一週的時間分段攝取不同類型的營養素,跑者會在第一到三天,減少醣類的攝取,改由大量的脂肪與蛋白質為主,並且增加訓練的量,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讓身體中的肝醣存量達到最少,在第四天到比賽前一天時,大量補充碳水化合物,因為前期身體意識到肝醣過少的問題,會避免未來再發生這樣的情況,身體會因此開始產生危機意識,大量的血糖會轉換成為肝醣儲存,這時候身體的肝醣含量就會比原本身體狀態高。

在當身體肝醣含量提高時,當運動員去進行這種長時間的運動,就能夠減緩因為肝醣耗盡,無法再從肝醣轉換成能量時的那種無力感,簡單來說就是同樣油耗的車子,若是攜帶的油量較多,可以跑相對比較遠的距離的道理。

至於在飲食上的調整,前期的選擇可以適度地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增加脂肪與蛋白質,也就是對於碳水化合物攝取減少,增加肉類的攝取,並大量運動,讓身體感到肝醣缺乏,第四天後開始減少蛋白質與脂肪攝取,改由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並減少運動時間,增加身體的轉換與儲存,就能增加身體對於肝醣的儲存量,以便應付之後的比賽。

最後,這樣的飲食方式並不適合多次使用,這種激進的補充法,對於人體還是有一定的傷害存在,所以也不建議在一年之中以這種方式參與太多次的馬拉松比賽,避免造成身體上的負擔與危害,若要使用肝糖超補法,更建議經由專業的訓練師與營養師進行調配訓練方式與菜單,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若是貿然使用網路上分享的菜單會比較容易出現問題。

圖片來源:runnersworld.com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營養醫療網-單車、馬拉松選手的偷吃步:飲食之肝醣超補作用
6.運動銀行-運動前後補給-體大陳裕鏞副教授專訪
7. 山姆伯伯工作坊-如何針對馬拉松賽事進行肝醣超補法(Carb-loading)?比賽前一天!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