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NIKE與中華隊攜手發表CHINESE TAIPEI新隊徽
1
NIKE與中華隊攜手發表CHINESE TAIPEI新隊徽
2
強勢出擊驚險過關 韓國桌球男團拚冠
3
獨臂也能灌籃!Kevin Laue締造NCAA傳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與中華隊攜手發表CHINESE TAIPEI新隊徽

2017-05-26
話題 球類 籃球 新聞 NIKE

十年前,Nike 為中華隊打造了代表國家精神力量的隊徽,藍白色系的字樣與紅色的熱血點綴成為跨世代運動員及球迷間的共同記憶。十年後,Nike以運動員在場上征戰求勝的信念為靈感,與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共同發表全新設計的Chinese Taipei 隊徽,以全系列裝備助力臺灣運動員挑戰國際賽事, 開啟下一個十年的榮耀奮戰。

NIKE助力中華隊征戰國際賽事,攜手發表CHINESE TAIPEI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華隊傳奇球員周俊三、鄭志龍、錢薇娟、陳信安、林志傑、以及田壘,以他們對勝利的渴望及鬥志,為臺灣籃球及全國球迷創造輝煌燦爛的共同記憶。自歷屆身披中華隊戰袍的運動員身上,我們見證了運動員對勝利的渴望與堅持,這份信念不僅凝聚了全臺灣球迷的支持與熱情,更將激勵新一代球員積極展現鬥志,以「這個我來」的信念,接棒為國家榮譽征戰。

曾帶領中華隊取得許多國際大賽勝利的陳信安說 : 「穿上中華隊的戰袍就是一個榮譽的象徵,把握每一個上場展現的機會,因為機會是屬於準備好的人,只有讓自己隨時處在備戰狀態,才能在關鍵時刻拿出最好的表現。」

中華女籃傳奇錢薇娟鼓勵新生代球員: 「雖然中華隊在國際賽上並非佔有絕對優勢,但面對來自各國的強隊的挑戰,我們永遠是付出所有、拚盡全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中華隊無人能敵的信念,也期待年輕球員不僅是傳承這股信念,更要超越前輩,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

中華隊全力以赴,迎戰國際強敵

為了備戰即將在6月初展開的一連串國際大賽,中華隊成員亦正積極訓練,所有辛苦的付出與嚴格鍛鍊,都是為了在賽場以最佳狀態面對世界勁旅。即使中華隊並非傳統強隊,但每一場比賽,球迷都能感受到運動員對比賽投注的熱情與拚勁,而球迷亦不吝以強大的鼓勵作為國家隊的堅強後盾,無論輸贏,都會堅持奮戰到最後一刻。

總教練周俊三充滿信心的表示 : 「今年夏天我們將面對許多挑戰,但經過了紮實的訓練,這批年輕的球員已做好準備,並且將承襲中華隊最引以為傲的決心,相信我們會用最好的表現為國家帶回榮耀,請大家拭目以待!」

Nike 以全系列裝備助力國家代表隊征戰國際賽事

為幫助中華隊達到最佳表現,Nike 同步發表國家隊服裝配備,包括全套球衣、球褲以及熱身服系列;同時,搭載創新科技的球鞋系列亦將為運動員帶來絕佳緩震及支撐力,提供最完整的保護,幫助球員們在場上發揮潛能,征服國際賽事!

球迷應援Tee 展現國家向心力 

每逢重要國際賽事正是全國球迷凝聚向心力與展現熱情的最佳時刻,Nike 推出印有全新隊徽設計的Chinese Taipei 球迷應援Tee系列,讓全國球迷於觀賽的同時,盡情表達對運動員的支持與信任,為中華隊加油!

擔任中華隊隊長的蔡文誠表示 : 「代表國家踏上球場,聽到球迷給我們的歡呼吶喊,看到球迷胸前和我們掛著同樣的 Chinese Taipei 隊徽,就會燃起無限的鬥志,拿出『這個我來』的態度打好每一球。」

Chinese Taipei 球迷應援Tee將於5月27日起於臺北摩曼頓花花 Nike Jordan 籃球體驗店以及新竹優尼聖Nike晶品城開賣,並將於中華男籃菁英對抗賽現場進行特別發售。

資料來源: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強勢出擊驚險過關 韓國桌球男團拚冠

2017-08-25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球類話題

韓國近年桌球勢力雖不算頂尖,但青年勢力崛起,臺北世大運更由世界青年排名第6、成人世界排名第44的林仲勛(Lim Jong-Hoon)領軍出征,志在奪金。

強勢出擊驚險過關 韓國桌球男團拚冠

林仲勛不只是本次世大運青年排名最高的球員,過去一年內、世界排名躍進了超過75名,7月的澳洲公開賽,更力退日本天才少年張本智和,讓賽前宣示要奪金的日本敗興而歸,連中國都把林仲勛視為未來強敵。

除了林仲勛,世界排名48的張宇鎮(JANG Woo-Jin)也深具潛力,他認為為國出征很值得驕傲,認同世大運的強度,並希望能藉此吸取經驗。

韓國在24日男團八強賽出戰朝鮮,打完前三點卻落後,張宇鎮和林仲勛連拿兩點,助韓國逆轉,林仲勛說:「比賽激烈當然有點緊張,但能代表韓國就是一種光榮,非常希望將來也能繼續在國際賽奮戰。」兩人更同聲表示,見識到臺灣球迷對中華隊熱情的加油聲,相信桌球一定很受歡迎。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獨臂也能灌籃!Kevin Laue締造NCAA傳奇

2016-11-07
故事籃球話題球類人物誌

凱文‧勞伊(Kevin Laue),只要籃球場上有它的存在,就很難不去注意到他,吸引全場觀眾的原因不外乎是他的球技以及身高高達210公分巨大身影,但是,更吸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獨臂。當球賽開打時,他迅速的快攻以及射籃和令人瞠目結舌的灌籃,很容易讓人忘記勞伊和其他球員有什麼不一樣,當他在場上的英姿正是他最受注目與激勵人心的時候!

Kevin Laue slam dunk ©nydailynews.com

因為出生時被臍帶纏繞,讓勞伊一出生時就少了左手,但先天上的缺陷並不會阻止他對籃球的熱愛。

身高高達210公分的優勢讓勞伊曾經在一場比賽中,成功蓋掉對手二十顆球,在高三上學期時,一顆終場結束前一秒出手的致勝關鍵球,更讓全場陷入瘋狂,並摘下當年度 MVP 與最有價值球員。但其實從小嘗試過許多運動的勞伊,直到小學六年級才開始接觸籃球,國中時還被教練開除,勸他參加次級球隊玩玩就好。在父母的細心照顧與鼓勵下,讓勞伊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骨氣苦練,在國二時就能運球自如、成功單手灌籃,進入阿馬多爾谷(Amador Valley)高中後,更入選籃球校隊,甚至擔任球隊隊長,成為激勵球隊的靈魂人物!

對勞伊的媽媽來說,勞伊能夠平安的出生,是一個非常棒的奇蹟。Jodi Jarnagin:「勞伊在我肚子裡的時候,臍帶繞在他脖子上繞了兩圈,還好上帝讓他的左手夾在臍帶和脖子中間,不然他早就窒息了!」雖然這樣的原因造成勞伊出生時左手就萎縮,但長大後的勞伊還反而常常調侃自己說:「損失一隻左手卻可以留下一條小命,這是我跟老天算是很划算的交易吧,我不僅沒有吃虧,還能在場上發揮出耀眼的成績並讓大家認識我。」

然而在高四最後一年,勞伊因為過失不小心摔斷腿,勞伊曾幻想得到進入名校的機會,也一切隨著受傷煙消雲散。高中畢業之後,他先到了維尼尼亞州一間名叫Fork Union的軍事學校就讀,這間學校是預校性質,作為上大學的準備。雖然這段期間邊養傷邊上學,內心還是期盼能進入名校並出賽NCAA。

然而,Division I 一直是勞伊想在NCAA中上場的比賽,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2008年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對勞伊的事蹟與場上的精彩演出開始追蹤報導,吸引了曼哈頓學院的興趣,再加上勞伊曾就讀軍校時期,他的學校長官Fletcher Arritt的大力推薦,讓勞伊期待已久的Division I舞台與全額體育獎學金,終於美夢成真!

在2009年時,勞伊站上 Division I 球場上穿著白綠相間的41號球衣,正式成為 NCAA D-1 史上第一位獨臂球員!在 NCAA 總部任職將近三十年,曾經專責球員管理、現任媒體協調與統計聯繫副主任 Gary Johnson 如此見證:「我從來沒聽過只有一隻手的球員能打 Division I 比賽;當然,史料上也沒有相關記載!」勞伊不但再次改寫歷史,也讓《運動畫刊》在 2009 年十月,特別為勞伊又做了第二次報導!

Kevin Laue ©alchetron.com

只花三年,就在 2012 年以 3.5 GPA 優異成績,自曼哈頓學院完成四年學業的勞伊,三個賽季總共出賽 57 場,每一次勞伊在場上的比賽都激起許多人為他喝采。目前勞伊除了接受聯合國組織的邀請,擔任親善大使之外,同時也透過演講、籃球營的方式,繼續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去影響大家。

KEVIN LAUE 演講 ©kevinlaue.net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