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水與身體的重要性
1
水與身體的重要性
2
減肥初學者最常犯的5大錯誤
3
為健康拼了!韓國大叔怒甩22公斤搖身變成八塊肌天菜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水與身體的重要性

2017-06-06
知識庫 飲食 營養補給 觀念

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像是血液、淋巴液以及身體的分泌物等都與水有關,水約占成人體重的60-70%,則血液中含水量約達90%以上,當人體進食後,會經過吞嚥、消化、運送養份以至排泄廢物,則這些各個環節都需要水的幫助才能順利進行。

水與身體的重要性

我們人體大約有40公升的水,而我們每天的失水量隨個人活動量及環境而不同。通常,人體一天的排尿量約有1500cc,再加上汗水、皮膚上直接蒸發的水份及糞便等,合計起來每日流失的水份大約有2000~3000cc,因此水份的補充量最好是在此一範圍內。

其實,在呼吸也會流失水份。隨著每天工作量與溫度的增加,呼吸量與排汗量也同時增加,水的流失也相對增加,生病所引致的發燒、嘔吐及腹瀉狀況也會令水份大量流失,因此必須儘快的補充,以保持體內水份的平衡,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因為如失去10%的水份對身體有害,若是失去20%的水份則對生命有危險。

喝水許多好處,像是能促進淋巴系統循環、潤滑關節、防止眼球過乾、唾液和胃液能幫助消化且能調節體溫,透過排汗帶走體內過高的熱量,多喝水還可以降低尿酸、預防痛風發生以及降低尿中的鈣濃度,避免尿結石產生。

但是要怎麼喝水才是最健康呢?以下整理出了五點正確的喝水方式,來讓身體更加健康。

1 小口喝水:慢慢小口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作用使其更加活絡,水量的話,大約是每隔30分鐘喝半杯水為最理想。
2 起床喝杯水:剛起床時,趁空腹時喝下一杯約200~300毫升的溫開水,可以提振精神、清腸胃,並且將毒素帶走。
3 餐前喝杯水:在吃飯前30分鐘先喝杯水,可以有助於避免過多進食量,還可以分泌的腎上腺素可以幫助消耗體內儲存脂肪。
4 兩餐間的空腹期喝水:為最佳飲水時機最佳的飲水時間,為兩餐間的空腹期, 而每天下午2~5點是人體代謝最快的時間,也是最佳的喝水時段。
5 睡前喝水:睡覺時身體依然會因呼吸、排汗等排出水分,喝一點水可以,補充睡覺流失的水分。

在所有食物中,幾乎都含有水份而在消化時才會被身體所吸收。除了白開水以外,水果與蔬菜是水份的良好來源。水是最好的良藥,如果水喝得太少或不夠的人,除了容易得生病外,身體也比較容易疲倦且不容易排除身體新陳代謝的毒素。

現在的上班族整天坐在辦公室吹冷氣、不活動,這樣更容易會出現皮膚乾澀、長細紋的苦惱,則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小孩或運動員來說,若長時間曝曬在太陽下時,就很有可能會有頭暈目眩、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臉色蒼白、血壓下降等脫水的症狀。

雖然水很重要,但是喝太多也可能會造成水腫或是增加代謝的負擔,嚴重者可能還會水中毒,所以,適量的攝取水分才能真正的達到健康。

資料來源:跟你分享健康二三事、大紀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減肥初學者最常犯的5大錯誤

2018-02-08
觀念飲食方式瘦身減脂飲食知識庫

人們總希望在減肥成功後能夠永遠改變體質而不再復胖,那麼過程中避免以下的減肥方法錯誤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還能為長期保持良好身材做準備。

即使你擁有專業教練和完美的計劃,節食仍是件困難的事。以下是美國的營養學博士Rudy Mawer最常見的初學者減肥錯誤,一起看看如何避免!

減肥初學者最常犯的5大錯誤

 錯誤  1 不注重能量平衡

不注重能量平衡是初學者、甚至是經驗豐富的節食者所犯的最大的減肥錯誤。所謂的能量平衡的是指調整身體體質和體重,攝取足夠的能量(卡路里),才有利於你接下來的目標。例如:為了減肥,你需要攝入負能量,意思是消耗了更多的卡路里。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目標是鍛煉肌肉或增重,那麼你需要在能量平衡的情況下進食,或者有輕微的正能量平衡,這表示你運動時消耗的熱量會比你一整天消耗的熱量更多。不幸的是,許多人並不知道這是必要的,或者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所處的方程式是哪一邊。

說到節食,很多人認為若吃更精緻的食物,只會消耗更少的熱量,使他們處於負能量平衡狀態。但當新陳代謝適應時,這種能量平衡會慢慢地從負面的方向消失,也因此會來到所謂的減肥停滯期。

Rudy Mawer建議找到能夠維持卡路里的攝入量,或者可以消耗的卡路里量,而不是失去或增加重量(能量平衡),然後根據這個數字調整攝入量,以確保自己的目標在方程式的右邊。那麼,該如何持續下去呢?

 錯誤  2 不重視能帶來飽足感的食物

初學者減肥不成功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不重視能帶來飽足感的食物。節食相當困難,尤其是如果你不習慣節食的話,當飢餓感來臨時,幾乎無法控制。為了成功應對激烈的飢餓,你需要確認在節食過程中攝入的食物,是大部分都是具有飽足感的食物。
 
如果你希望在限制熱量的同時有一個更簡單的食譜,那麼,可以把重點放在諸如瘦蛋白和纖維蔬菜之類的食物上。蛋白質和纖維蔬菜的卡路里密度都很低,所以可以大量攝入,且消耗少量的卡路里。此外,由於這兩種食物的消化較慢,所以較能減少飢餓感。同時也會延長飽足感的時間。從本質上說,你獲得了優質的營養成分,從而減緩消化,使你不再感到飢餓。

在節食的時候,Rudy Mawer建議至少攝入80%的優質蛋白質和蔬菜。

 錯誤  3 限制過於嚴格

限制是節食的標誌,無論是卡路里還是食物,絕大多數有節食歷史的人在減肥時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不幸的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限制真的太苛刻了。
 
許多初學者透過食物減量來開始減肥,像是避免吃甜食或Pizza之類的東西,認為這樣做就會減輕體重。雖然偶爾限制這些食物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讓體重下降,但這樣通常是不長久的。
 
限制性的問題是,當你節食時,應當專注於創造可持續的變化,這樣一旦你減輕了體重,就可以在接下來的日子保持這種狀態。如果你喜歡吃Pizza類的食物,卻又必須節制,可以從中重新規畫,避免導致意外的暴飲暴食而破壞減肥的計畫。
 
Rudy Mawe強烈建議,不要完全限制你認為可能被認為「不健康」的食物,而要適度地把它們融入到你的飲食中。透過這種方式,您可以在節食期結束之後很長時間內創建可持續的食物途徑。事實上,食用一兩塊Pizza不會導致體重增加,但超過10快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請記住,若像Pizza或冰淇淋這類的食物,只會消耗過多的卡路里,而不僅僅是因為它們被認為是不健康的食物。

與其刪除自己喜歡的食物組,不如尋找低熱量的替代品,並將它們納入你的飲食中。這樣做可以創造一個可持續讓體重減輕的做法,同時還能邊享受喜歡的食物。

 錯誤  4 大幅降低熱量

剛開始限制熱量時,身體會通過減輕體重來應對。這是一種適應性機制,以確保你能以較低的熱量攝入生存。然而最終,身體的新陳代謝會適應,意思是若要繼續減肥,則需限制更多的卡路里。

但是,假設你將熱量從2500卡降低到1200卡,同時就會看到體重減輕,那麼當身體新陳代謝適應低於1200卡路里的熱量時,就沒有餘地繼續下去了,這樣易降低抵抗力,健康就會變得危險。

Rudy Mawe建議從20%開始減少,而不是立即限制熱量。意思是如果你過去平均每日攝入2000卡熱量,那麼你就可以從改成每日攝入1800卡路里開始。經過2到3週的時間,再考慮進一步減少10-20%。依次減少熱量才是健康且能持續下去的減肥方法,而不是直接限制。

 錯誤  5 遵循名人的飲食計畫

我們多少有自己崇拜欣賞的偶像。也總希望有一天能夠與他們一樣帥、美。而他們在許多社交媒體上也經常會與觀眾們分享瘦身的產品或課程。

而這些名人之所以能夠不斷調整他們的訓練和營養是因為他們的身體都很健康。但就個人而言,並不代表對你也能有相同的幫助。例如:一個年輕的名人的飲食和訓練計劃和一個中年人想要減肥50磅的計劃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和這些名人用同樣的方法減肥,最終會看起來像他們一樣的道理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但實際並非如此。

與其幻想遵循名人的計劃能成功減重,不如為你自己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那就是重視合理、科學的飲食計劃,注重能量平衡,同時制定合理、循序漸進的培訓計劃。以個人需求為基礎,為自己制定一個計劃遠遠勝過那些看似已經成功的人。

如果你是一位想要減肥並改變體質的初學者,避免上述減肥失誤是持續成功的必要條件。這些技巧能讓你開上一條更快的快車道,讓體成變好並持續。

參考文獻
1. Halton, T. L., & Hu, F. B. (2004). The effects of high protein diets on thermogenesis, satiety and weight los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3(5), 373-385.

2. Lorenzen, J., Frederiksen, R., Hoppe, C., Hvid, R., & Astrup, A. (2012). The effect of milk proteins on appetite regulation and diet-induced thermogenesi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6(5), 622-627.

3. Mojtahedi, M. C., Thorpe, M. P., Karampinos, D. C., Johnson, C. L., Layman, D. K., Georgiadis, J. G., & Evans, E. M. (2011). The effects of a higher protein intake during energy restriction on changes in body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older women.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glr120.

4. Cho, S. S., Case, I. L., & Nishi, S. (2009). Fiber and Satiety. Weight Control and Slimming Ingredients in Food Technology, 227.

5. Lefranc-Millot, C., Macioce, V., Guérin-Deremaux, L., Lee, A. W., & Cho, S. S. (2012). Fiber and Satiety. Dietary Fiber and Health, 83.


資料來源/rudy mawer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健康拼了!韓國大叔怒甩22公斤搖身變成八塊肌天菜

2017-08-15
瘦身話題故事健身飲食減脂

休鄺(Hugh Gwon)是南韓ㄧ名網路插畫家,他從小一路胖到大且從未擔心健康這方面的問題,直到近日他老婆懷孕後,鄺才驚覺為了孩子以及以後家庭活動一定要重拾健康並且想辦法減重,於是他開始聘請私人教練設計運動課程與飲食計畫,每天花了3小時在鍛鍊,經過半年的時間就成功甩肉22公斤,除了擁有健美的身材、結實的八塊肌外,連樣貌都變得非常年輕,這樣的身材讓許多網友非常羨慕並且直呼他是猛男天菜。

©Youtube/MyKoreanHusband

35歲南韓大叔鄺與澳洲籍漫畫家太太共同創作網路漫畫《我的韓國老公》(My Korean Husband),紀錄兩人異國婚姻生活中的種種趣事,這些有趣的生活大小事情,讓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擁有許多粉絲追隨,但是體重高達85公斤的鄺開始為了健康以及家庭煩惱。

鄺表示,從小胖到大的自己一直都是非常有自信的人,所以不曾為體重煩惱,但是在自己的太太懷孕後,才意識到健康這件事,如果一直胖下去,不僅沒了健康,還沒有體力陪伴孩子,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減肥這件事情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所以不努力一定不可能達成。

​為了等孩子出生後能有體力陪伴他,於是鄺請了一位私人健身教練,希望能達到瘦身效果,於是在這近半年的時間裡,他嚴格遵守教練的指示,開始苦練、控制飲食,雖然有時他會偷吃漢堡、或是耍賴今天不運動,但每次想到老婆與小孩,就會咬緊牙根努力撐下去,即使凌晨4點就要起床在冰天雪地中跑步,他也可以忍受。

©Youtube/MyKoreanHusband

在將近過了半年的時間,鄺不只成功甩肉22公斤還練出人人稱羨的八塊肌,連原本圓潤的臉型都變的有凌有角,樣貌也年輕非常多。

©Youtube/MyKoreanHusband

許多網友表示這過程實在太勵志了、鄺根本是完美天菜、根本判若兩人,鄺開心地表示,當你做好習慣後,這個動作就可以變成永遠,自己都做到了,相信大家也可以。

資料來源/Youtube、Facebook、My Korean Husband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