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減重方式最有效?多運動、少吃?其實,飲食佔人體的70%,吃對且吃得健康,一定能瘦下來。美國加州有一名重達100多公斤的女子,在大約一年的期間裡減重超過120磅(54公斤),而且沒有上健身房,也沒有刻意讓自己餓肚子,只是她將飲食改變後,不但甩掉了身上的肥肉,也減輕了多年來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
一直有著很胖身材的特威瑟爾曼(Kiah Twisselman),在牧場工作,從小就為肥胖所苦,曾經體重還一度高達285磅(約129公斤)。因此,在社交活動上她總是沒自信,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牧場照顧動物,以及與動物玩耍。但在前一陣子,無意間在看了《女孩洗把臉》(Girl Wash Your Face)這本書之後,她下決心要減肥。這本書內容大致在說,女生要好好愛自己,要從身體開始好好照顧,於是,特威瑟爾曼開始研究這本書的作者的減重方式,並改變一些做法,隨後體重真的有逐漸減輕,但是在幾種的過程中,她並沒有上健身房運動,而且照樣吃她喜愛的食物,像是牛肉。
特威瑟爾曼認為,與其為了減肥而強迫自己做不愛做的事情,倒不如經由持續的小步驟來創造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進而達到減肥的目的。於是她採取了5個小步驟:「為自己每天提早一個小時起床、每天適量的喝水、每天讓自己身體活動30分鐘、放棄一項無益身體健康的食物、每天寫下10件讓自己感激的事情」。於是,特威瑟爾曼從2018年10月開始減重,到了2019年1月,她已經成功減輕25磅(約11公斤)。這樣的結果激勵她設定更大的目標,她希望在2019年10月前減重100磅(約45公斤),而她最終在這一年內減少了120磅(約54公斤)的體重。
特威瑟爾曼提到,她自己減重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她不怕失敗!她表示,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很重要,因為如果你失敗,這意味著你有進步。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件幸事,因為它是一個可利用工具與機會,這可以讓你學到某種東西,而且在另一方面變得更堅強、更有收穫。此外,特威瑟爾曼還找到她的另一半。
對於特威瑟爾曼而言,最大的改變不是她的身體,而是她的心理。她表示自己整個減輕多年來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同時她也要分享給正在減重的人,放寬心其實更為重要。
資料來源/GMA
責任編輯/妞妞
碳水化合物在瘦身減重的過程中是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多數的人都傳言著瘦身減重就必須要大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因此,有許多的人在一開始減重之旅時,第一個減少的營養素就是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而營養師普遍建議在任何正常的情況之下,將碳水化合物完全從飲食中抽離都不是一個正確的做法;這是由於做為身體三大營養素來源的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礦物質與維生素等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的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將會導致便秘、頭痛與情緒波動等問題,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在飲食中添加適當的膳食纖維並攝取足夠的水分。以下我們將介紹5個在飲食中添加碳水化合物又不影響減重瘦身的方式,希望大家都能受的健康又美麗。
你知道碳水化合物並不只存在於麵粉及白米之中而已。在一些蔬菜及水果之中也存在著碳水化合物及能維持腸道健康的膳食纖維,由於它們比起麵包與白米來說熱量低非常多,但又富含著大量的維生素及纖維質,能有效的讓你保持飽腹感與高水分,這樣將能有助於腸道的通暢防止便秘產生。
一杯綠茶將可以透過降低血糖濃度,來幫助調節飢餓激素(Ghrelin)及新陳代謝。根據一項發表於《分子營養與食品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綠茶中含有兒茶素(綠茶多酚)能具有抗氧化、提高代謝率、清除自由基與防止脂肪堆積等功效;另外,在綠茶中還有一種名為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的抗氧化劑,當它與碳水化合物結合時,能有效的調節血糖濃度並維持正常的代謝狀態。
瑞士日內瓦大學的Dr.Abdul Dulloo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發表,綠茶能夠加快消耗身體卡路里,特別是脂肪的消耗,這項研究的人員以綠茶抽出物、咖啡因以及安慰劑為研究發現,吃綠茶卡路里的燃燒加快,脂肪的燃燒也加快,而咖啡因與安慰劑則沒有這效果。
碳水化合物另一個來源就是全穀類與豆類,它們除了含有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之外,還富含如蛋白質、鐵質與維生素等健康的營養成分;另外,全穀物和豆類也是低脂肪、低熱量和高纖維的來源;有助於讓你在瘦身減重的期間長時間保持飽足感並維持腸道健康。
在飲食中添加更多抗性澱粉有助於增加有益腸道細菌的數量。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RS)被定義為人體上消化道不能消化吸收的澱粉,其功能類似於可溶性和可發酵纖維;有研究表明,抗性澱粉可以幫助減肥並降低患慢性病的風險,另外,還可以提高血糖濃度、控制胰島素敏感性及改善消化系統健康。
在吃飯之前先運動能有助於有效的消耗碳水化合物。根據研究表明,進食碳水化合物之前先運動可以幫助有效多消耗20%的脂肪;另外,也可以幫助提升新陳代謝率22%,且早上先運動還可以改善穩定情緒及集中注意力等功能。
資料參考/medicalnewstoday、draxe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