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改變飲食不上健身房,美國胖妞一年狠甩54公斤!
1
改變飲食不上健身房,美國胖妞一年狠甩54公斤!
2
減重者常犯的十大錯誤
3
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有何不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改變飲食不上健身房,美國胖妞一年狠甩54公斤!

2020-08-07
人物誌 瘦身 飲食 故事

到底什麼減重方式最有效?多運動、少吃?其實,飲食佔人體的70%,吃對且吃得健康,一定能瘦下來。美國加州有一名重達100多公斤的女子,在大約一年的期間裡減重超過120磅(54公斤),而且沒有上健身房,也沒有刻意讓自己餓肚子,只是她將飲食改變後,不但甩掉了身上的肥肉,也減輕了多年來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

改變飲食不上健身房,美國胖妞一年狠甩60公斤! ©goodmorningamerica.com

因為一本書讓自己下定決心瘦身

一直有著很胖身材的特威瑟爾曼(Kiah Twisselman),在牧場工作,從小就為肥胖所苦,曾經體重還一度高達285磅(約129公斤)。因此,在社交活動上她總是沒自信,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牧場照顧動物,以及與動物玩耍。但在前一陣子,無意間在看了《女孩洗把臉》(Girl Wash Your Face)這本書之後,她下決心要減肥。這本書內容大致在說,女生要好好愛自己,要從身體開始好好照顧,於是,特威瑟爾曼開始研究這本書的作者的減重方式,並改變一些做法,隨後體重真的有逐漸減輕,但是在幾種的過程中,她並沒有上健身房運動,而且照樣吃她喜愛的食物,像是牛肉。

©Instagram/kiah_twisselman

特威瑟爾曼瘦身5撇步

特威瑟爾曼認為,與其為了減肥而強迫自己做不愛做的事情,倒不如經由持續的小步驟來創造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進而達到減肥的目的。於是她採取了5個小步驟:「為自己每天提早一個小時起床、每天適量的喝水、每天讓自己身體活動30分鐘、放棄一項無益身體健康的食物、每天寫下10件讓自己感激的事情」。於是,特威瑟爾曼從2018年10月開始減重,到了2019年1月,她已經成功減輕25磅(約11公斤)。這樣的結果激勵她設定更大的目標,她希望在2019年10月前減重100磅(約45公斤),而她最終在這一年內減少了120磅(約54公斤)的體重。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Kiah Twisselman - Coach Kiah(@kiah_twisselma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5月 月 15 日 上午 10:42 張貼

減重時,心態很重要

特威瑟爾曼提到,她自己減重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她不怕失敗!她表示,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很重要,因為如果你失敗,這意味著你有進步。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件幸事,因為它是一個可利用工具與機會,這可以讓你學到某種東西,而且在另一方面變得更堅強、更有收穫。此外,特威瑟爾曼還找到她的另一半。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Kiah Twisselman - Coach Kiah(@kiah_twisselma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7月 月 15 日 下午 8:28 張貼

對於特威瑟爾曼而言,最大的改變不是她的身體,而是她的心理。她表示自己整個減輕多年來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同時她也要分享給正在減重的人,放寬心其實更為重要。

資料來源/G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減重者常犯的十大錯誤

2017-05-19
知識庫書摘觀念飲食減脂瘦身

一般來說,在我們進行減重時,往往只在乎體重機上的數字,卻忽略了將體脂肪降下才是最主要的關鍵,除此之外,許多減重人士在進行減重時,不僅忽略掉許多營養以及還攝取錯誤的食物,甚至還減掉身體錯誤的區塊。

以下有十大減重者常犯的錯誤減重方式,可以讓許多要進行減重的人了解如何避免這些地雷並且更能順利成功甩去贅肉。

 1  只著重體重,卻忽略了影響體重的因素

一般來說,減重者要減的是脂肪而非肌肉,減重的方法不對,常會造成肌肉的流失。除此之外,有些減重者常常斤斤計較於早、晚的體重,其實人一天的體重變化可以高達二至三公斤,對女性而言,在生理期時,更容易造成水分的貯積。如果你很積極運動的話,體重甚至還可能會增加,但增加的是肌肉,這是好事,因此建議有心減重的朋友,不妨買一個體脂計(現在的體脂計已進化到跟體重計般容易操作,價格也相當親民),用以監視體重的變化,還可以看到身體組成(體脂肪)的變化。

太計較體重機上的數字 ©workinonmyfitness.com

 2  專挑低脂食物吃或節食

其實低脂食物常常都是經過處理的,會有反效果,因為它並不好吃,常需加入一些糖來增加風味,所以光強調低脂,卻忘了熱量,而且在處理脂肪的過程中,很多營養素也會流失,甚至還會有一些脫脂的化學物質殘留,所以盡量不要選擇所謂的低脂食品。
 
另外,有個重要的觀念是,好的油脂是可以幫助代謝,把壞的油脂帶走,例如深海魚的omega-3油脂,可以幫助身體的代謝,應該多加攝取。

雖然許多不健康的油脂會造成肥胖,但像是omega-3油脂就對人體有許多好處 ©doctorshealthpress.com

 3  過度相信運動可以燃脂

有很多人認為,高強度的運動或者坊間所謂的燃脂運動,可以非常有效的提升代謝率,理論上固然正確,但是很多減重的人,對於運動的效率會有過度期待,以為大吃之後只要跑一個鐘頭就可以消耗掉了,殊不知運動其實並沒有這麼高耗能的效率。

就像有次我跟一群朋友分享減重概念時,提到「最好的運動與飲食時間的搭配,是在運動完畢的一至一‧五小時內進食正餐」,當下有位朋友居然回應我說:「太好了,只要運動就可以吃大餐!」那時我就特別提醒他,正餐不等於大餐!因為一般人在運動時,大概每小時能夠消耗掉四百大卡,就已經算是非常理想,然而只要吃一個雞腿便當,它的熱量就可能超過八百大卡;如果是去吃一頓酒席般的「大餐」,甚至不需要吃到最後一道,只要前面幾道就可以超過一千五百大卡,所以絕對不要有「錯誤的期待」!

除了運動外,要搭配正確飲食方式才能順利減重成功。

 4  沒有吃足夠的蛋白質

很多人減重都會選擇素食,有些人甚至很極端的只吃蔬菜跟水果,但是在減重期間,當我們身體在能量不足時,最先動員的會是蛋白質,此時若未適當補充蛋白質,並保持鍛鍊肌肉的狀態,是非常容易造成肌肉的流失。有些人認為麵粉的蛋白質含量比米飯高,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實際上麵粉、麵食仍是以澱粉為主的食材,想要靠吃麵食來取得足夠的蛋白質是錯誤的想法。

還有些人會問我,「一天喝一公升豆漿夠不夠?而且是無糖的」。我要說,當然不夠,一公升豆漿大概只能提供三十公克左右的蛋白質,其餘大部分都是水分,而我們人在減重期間所需要的蛋白質量,大概是每公斤一‧五至二公克,也就是說,一個八十公斤的人,一天至少需要一百二十至一百六十公克的蛋白質,換算成肉的話,約是五百至六百公克的肉(約等於一台斤),如果換算成豆漿,那麼就等於需要四至五公升,所以想要靠喝豆漿來取得蛋白質是不切實際的。

減重時,一定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5  吃太多低糖但卻是高脂的食物

我鼓勵大家吃堅果,因為堅果含有很好的油脂,豐富的礦物質,而且幾乎不含醣類,不會造成血糖的升高,但這類的食物,熱量非常高,所以只能適量的吃。 我的配方是一餐大約吃六顆的堅果,但是有些人一旦吃上堅果,就好像被挑起癮頭一樣,一顆接一顆,不小心就吃了一大袋。

像是市面上許多優格標榜無糖或低糖,但脂肪含量卻極高。

 6  少量多餐的迷思

有一些減重的人認為,少量多餐比較不容易胖。但是所有的研究報告都顯示,容易胖的人在少量多餐情況下,很難控制那所謂的「少量」,而且會因為進食的頻率增高,反而容易讓血糖一直維持在很高的狀態。如前所說,血糖高造成胰島素的分泌上升,很容易形成脂肪堆積。

少量多餐不可行,少量少餐更是完全不必考慮,有一些減重方法搭配的食物量太少,一直讓人處於飢餓狀態,除了我們在前面所說的,飢餓會造成壓力,讓你對能量的吸收更有效率外,還容易造成你在信心不堅定時完全失控,突然暴飲暴食,甚至變得更胖!

不能有少量多餐的概念

 7  對於減重有不切實際的盼望

很多人,包括過去的我,在面對體重的時候,都希望有個迅速減重的方法,希望一個月就能達標。如果你的目標只是要減個兩公斤,當然設定一個月是合理的,可是如果你希望減個十或二十公斤甚至更多,就不能設定不合理的目標。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減重也是一樣!大體重的人(體重超過一百公斤者)也許初期減重速度會快一點,每個月可以達到四至八公斤,甚至我有一位減重班的學員,在減重初期,三個星期就減了十二公斤,但是對一般人來說,合理的減重速度,大約是每個月二至四公斤,否則極可能造成身體的傷害。

對減重有期望的人。 ©health.com

 8  沒有詳實做好飲食紀錄

減重一定要很詳實的做好飲食記錄。我指導的一些減重者,只提供三餐飲食記錄,卻沒有告訴我他們偶爾吃的點心、別人跟他分享的食物或下午茶,甚至於他自己把「失控的那一餐」直接跳過不記,這樣的記錄方法,常讓我們沒有辦法抓到「魔鬼」!要知道「魔鬼都藏在細節裡」,如果沒有辦法詳實紀錄所吃的東西,就會不知道自己怎麼會越減越胖。

所以我的建議仍然是,三餐正餐一定要吃得均衡、豐富而飽足,我沒有要你吃撐,但是一定要吃飽,這個飽可以是九分飽、八分飽、七分飽,每個人對飽的感覺不一樣,但重點是,減肥的人在吃正餐時絕對不能餓肚子、絕對要吃飽,而正餐之外,請盡量避免吃任何食物,除了充分的水以外。

在進行減重時,一定要做好飲食記錄

 9  喝含糖飲料

很多人不自覺的喜歡喝有味道的飲料或者是果汁,有人認為說,只要選擇微甜或低糖就沒有關係,而且看標示似乎熱量也不是太多。但是這些含糖飲料即便低糖,其實都有刺激食慾的效果,會讓你不自覺的想要吃更多東西。

減重期間盡量少喝含糖飲料

 10  習慣吃混和烹調的食物,以致無法精算攝取的食物成分

 一般中式的食物組合都是澱粉居多,例如一碗牛肉麵中,有肉、幾根青菜和很多的麵條,但這樣一碗食物裡面,澱粉顯然太多,肉卻不太夠,蔬菜那就更少了(不減肥的人這樣吃,沒人會怪罪你,但這樣的吃法仍然不健康)。

另外,很多人不喜歡吃全食物,大部分人都喜歡吃精製過的食物。看得到一顆一顆米粒的,總是不如磨粉做成的食物受歡迎,例如麵包跟飯兩者,很多人寧可選麵包。或者拿白飯跟五穀米、糙米相比,大家都會選白飯。但是所有的研究都顯示,吃這些精製食物容易導致肥胖,甚至還有研究指出,吃這類食物對於腸道系統是有危害的,而且會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這兩種負面效應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太過精緻、加工的食物會導致發胖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原水文化出版,宋晏仁、梁惠雯著作《終生瘦用211全平衡瘦身法》一書。

醫生同樣也會因肥胖、壓力、健檢報告滿紙紅字,面臨生命威脅
宋晏仁醫師靠著「211全平衡瘦身法」
6個月甩肉近20公斤,三年不復胖,重新奪回健康的掌控權!

宋晏仁醫師希望翻轉你對減重的概念、點出減重者常犯的十大錯誤,並提出減重心法 (4R),期望能幫助所有人,都能透過這個簡單、容易執行、能長久落實在生活中的健康法則,找回自己的健康。

從面臨死亡威脅到找回身心靈全平衡,不僅在6個月內甩肉近20公斤,更重新奪回健康的掌控權。他的減重策略,每個人都做得到!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有何不同?

2017-05-03
觀念營養補給飲食知識庫

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並不相同,但是兩者差異非常微小,但是要做為生長肌肉的原料來說,那可以確定動物性蛋白質會比植物性蛋白來的較好,因為從動物的肌肉中所攝取的蛋白質,其氨基酸比較類似人體肌肉所需要的。

植物性蛋白質與動物性蛋白質 ©SamadiMD.com

但是,要如何判斷它們的差異以及哪一種蛋白質的營養成分較高呢?其實它們蛋白質的差異以及營養價值取決於消化速度和該種蛋白質所含胺基酸的種類和組合。

一般來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蛋白質,它們其營養價值就比較高,像是動物性蛋白質裡面所含的蛋白含量高於植物性蛋白,因為動物性蛋白質較接近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它所含的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由於人體的蛋白質是由20種胺基酸所組成,其中有12種是人體可以透過自身生化反應合成的稱為非必需胺基酸,剩下8種胺基酸是人體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提供,這就稱為必需胺基酸,植物性蛋白中就是缺少這種氨基酸,因此,這類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會有些差異。

從一般食物來說,雞蛋的蛋白質是動物蛋白質中質量最好的蛋白質,因為它非常好消化,而且吸收利用率能高達95%以上,而在眾多的植物性蛋白質中,營養價值最高的就是大豆蛋白,但是,對於健身的人來說,要攝取動物性蛋白為主會比較好。

雞蛋是動物性蛋白質中最好吸收的蛋白質。

除此之外,在動物性蛋白中的乳清蛋白也是非常好力於人體吸收,因為裡面的成分是最接近於母乳,由於母乳是為了要讓嬰兒食用而產生出來的,消化吸收良好也是必要的條件之一,正因為能夠確保自然消化吸收,讓身體更容易攝取利用,因此,取自於牛乳乳清蛋白對於同樣身為動物的人來說,也較好吸收。

一般來說,植物性蛋白的來源有豆類、米麵類、全穀根莖類、蔬菜、水果等,而豆類是植物蛋白最佳的來源,肉類的話,來源有蛋類、肉類、海鮮等,但是目前國人所攝取的蛋白質均偏高,特別是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容易造成膽固醇過高,當人體膽固醇過高,是因為飽和性脂肪酸及動物性膽固醇攝取過量間接造成,所以容易導致肥胖與疾病,故在膳食中的比例不宜過高。

總而言之,雖然動物性蛋白更適合人體吸收,但是不代表植物性蛋白沒有效果,如果將豆類、肉類、蛋類等蛋白質食物混合來食用,相對的就會相互提高兩者間的營養價值,會比單一吸收動物性蛋白質來得更好。

資訊來源:fitobe.com、wiki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