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預防夏季溺水的10步對策
1
預防夏季溺水的10步對策
2
設計界奧斯卡獎傑作閃耀登場 Speedo推出全新日製V-Class系列泳鏡
3
如何在水中呼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預防夏季溺水的10步對策

2017-06-09
知識庫 水上運動 游泳 觀念

台灣氣候悶熱,夏季更是民眾溺水事故發生機率最大時期,根據內政部消防署105年資料統計,就有超過700件的相關案例因此殞命。如何讓溺水不再成為夏天的夢靨?為避免造成憾事,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到在從事水上活動前的注意事項以及正確的自救及互救方式。

©sinaiem.org

水域活動地點,遵循「挑三、檢四」規則

 1  挑三

1.「挑」選設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水域,勿於「禁止戲水(游泳)」或「水深危險」等標誌的區域戲水。
2. 「挑」選天氣狀況良好之時段,如天候不佳甚至打雷下雨、 颱風前後,不可下水。
3.「挑」出暗藏惡流處所並遠離之,如低頂水壩、攔砂壩 處常可發現翻滾流,可將人員或物體吸住翻滾,造成受困與傷亡。

 2  檢四

1.「檢」視自身健康狀況,下水前應充分暖身。
2.「檢」查有無穿著游泳衣、或救生衣等服裝,千萬不可穿 著牛仔褲入水。
3.「檢」查附近是否有無救生繩、圈或具有浮力之物品,萬 一溺水事故發生,可作為實施岸上救援之用。
 4. 隨時「檢」視環境狀況,注意漲退潮時間或山洪爆發前兆(如上游傳來隆隆聲、溪水變色或水面忽然上昇等現象),遠離危險處所。

溺水後如何自救及安全守則

1. 當自身發生溺水狀況時,切勿驚慌,並盡可能以最少的體 力,在水中維持最長的時間,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體,使身體上浮,以待救援。而自救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方法不一樣。

步驟1:不會游泳採用大字浮:首先深呼吸,把氣憋在胸腔,身體展成大字,漂在水上。
步驟2:感覺快要下沉時,再深呼吸一口,這樣人就能浮在水面上。

Tips
掉水裡時千萬不要掙扎,越是掙扎,下沉越快。

©swimoutlet.com

2. 利用仰漂或水母漂姿勢延長待救時間:如果會游泳,則可選擇水母漂, 吸氣後全身放鬆,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像水母般靜靜漂浮在水面,保存體力,等待救援的到來。

水母漂 ©tessarhodes.com

3. 遇到溪水暴漲而被困在岩石或沙洲上時,應保持冷靜等待救援,大聲呼叫請求支援。
4. 緩和呼吸頻率,放鬆肌肉,並減慢任何動作。

如發現溺水,請遵循下列原則:

1. 切勿自行冒然下水施救。
2.大聲呼叫請求支援。
3.打 118、119 或 110 向海巡、消防或警察等單位求援。
4.察看是否有救生繩、圈或具有浮力之物品,於岸上實施救援。
※如果沒有專門的救生工具怎麼辦?不用慌,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秒變救生工具,如紅領巾打濕了,可以變成救生繩、空可樂瓶放在腋下和下巴處、可以增加浮力、背的包包,倒掉裡面的東西,拋到溺水者的臉前,關鍵時候可以救命。

©healthcaremirror.com

學會游泳,增強安全意識

溺水自救和互救,都是溺水發生後的急救。預防溺水,更要防患於未然,堅決杜絕溺水事故的發生。防溺水最好的方法是四個字:學會游泳。同時,增強安全意識,安全地玩水。以下是在戲水前,必須考量的10點建議:
 
1. 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2. 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3. 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4.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5. 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6. 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7. 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8. 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9. 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10. 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延伸閱讀】:最安全的游泳救命設備PLOOTA​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內政部消防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設計界奧斯卡獎傑作閃耀登場 Speedo推出全新日製V-Class系列泳鏡

2018-06-08
運動配備游泳生活SPEEDO水上運動配備館

富有時尚品味的你無論去哪種場合,都不忽略身上任何一處細節的美感;但在游泳池畔褪去平時服裝、戴上泳鏡遮住雙眼,你還能維持從頭到腳有型有款嗎?這時,你需要獲得「設計界奧斯卡獎」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Speedo V-Class系列日製泳鏡。以一體成形的極簡流暢外型,搭配IQfit智慧調節科技,將原本只著重於功能性的泳鏡,轉化成提升個人魅力、幫助游泳表現的最佳配備。

設計界奧斯卡獎傑作閃耀登場 Speedo推出全新日製V-Class系列泳鏡(鐵人三項教練劉光武配戴)

戴上它:極簡線條勾勒極美外型  讓你在水中耀眼出眾

當你穿上漂亮的泳衣或練出完美胸肌,準備在泳池大秀成果,你是否擔心戴上泳鏡就會變醜?這種想法已經落伍了!極具美感的泳鏡絕對是水上造型的加分配備,也能襯托出使用者對這項運動的專業態度。
 
從眼鏡盒中取出Speedo全新V-Class系列的那一刻起,它將翻轉你原本對泳鏡的看法。沉穩洗鍊的黑色硬紙盒內,由高質感的透明三角盒包裹住泳鏡,如此「精裝版」的包裝,讓你拿到它時就發現它跟其他多數泳鏡「不一樣」。

沉穩洗鍊的黑色外盒與包裹泳鏡的透明三角盒

泳鏡本身的造型更加出眾。V-Class系列是為了追求風格與品味的游泳愛好者量身打造,外觀專業流線形鏡框設計一體成形,以極簡弧線詮釋游泳運動的流暢速度感,同時在下水後能有效降低水阻。

鏡面的優異處不只有外表時尚,它同時能減少刺眼光線,保持眼睛舒適;流線型的寬鏡面延伸到泳鏡最外圍,提升視野廣度,進而增加運動表現和安全性。

Speedo全新V-Class系列擁有流線形鏡框設計、鏡面鏡片、漸層色鏡帶等兼具時尚美感與功能的設計

調整時刻:小細節處追求完美  成就紅點設計大獎之作

頂級的工藝必在一般人不注重的小細節處,依然追求完美。而針對一般認為最不影響外觀的鏡帶,設計者仍巧思地在鏡帶內側(與頭部貼合處),舖排出搭配鏡架顏色的漸層網點,展現面面俱到的完美特質。完美當然不僅只外表,除了美感,設計者同時重視鏡帶機能,獨特的設計調節鏡帶比一般泳鏡平順易調動,只需一次拉動,就能順利條緊並固定住鏡帶,無須擔心戴上之後是否穩固的問題。
 
也許你會對一體成形、無法調整的鼻橋感到疑慮,擔心自己的臉型無法駕馭鏡架輪廓。事實上,柔軟富韌性的鏡架能隨著使用時間越長,越貼合使用者的臉型。久戴之後,它將成為專屬於你獨一無二的V-Class。
 
V-Class系列因為外型設計與功能相得益彰,榮獲2017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這個獎項與德國iF概念設計獎、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IDEA、日本G-Mark獎並列為世界四大國際設計競賽,也被稱做「設計界奧斯卡獎」。

V-Class連鏡帶內側的設計都不輕忽,展現面面俱到的完美特質

上岸後:脫下泳鏡依然有型的秘訣-IQfit 3D防漏科技  

「IQfit智慧調節科技」是Speedo獨家專利,為泳鏡帶來絕佳的舒適貼合。Speedo的Aqualab實驗室掃描全球各地東、西方人頭部與臉型輪廓,並依據掃描數據製成3D防漏墊片,讓泳鏡能更加穩定貼合眼部輪廓,甚至不刻意調緊鏡帶也能與眼部密合;而台灣販售的泳鏡版本,更特別以亞洲臉型輪廓打造3D防漏墊片。
 
多數產品創新科技的目標只有一個,提供使用者更正面的影響。戴著V-Class下水,泳鏡舒適貼合的防漏功能,搭配雙倍防霧效果,支持你盡情發揮泳技,充滿自信地完成每一次划水踢腳;上岸後,舒適服貼的鼻橋降低眼窩壓痕,讓你脫下泳鏡後不用擔心「熊貓眼」危機。

V-Class系列結合Speedo獨創的IQfit 3D防漏科技與雙倍防霧效能
IQfit 3D防漏科技運用全球各地東、西方人頭部與臉型輪廓的掃描數據,製成3D防漏墊片,讓泳鏡能更穩定貼合眼部輪廓

V-Class系列共推出四款,包括成人運動鏡面泳鏡萊姆黃、深藍色,以及非鏡面的成人運動泳鏡黑色,其中深藍色款適合較窄的臉型。戴著它,你只需要專注做好每一個游泳動作、保持自信、認真投入於訓練,讓時尚品味與出眾泳技互相幫襯,泳裝辣妹、陽光帥哥的注目禮自然跟著你不放。

V-Class系列成人運動鏡面泳鏡萊姆黃(左)、深藍(右上),NT$2,880;非鏡面成人運動泳鏡黑(右下),NT$2,580

資料來源/Speedo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在水中呼吸

2016-07-13
訓練動作游泳初階訓練水上運動動學堂

在水中呼吸是游泳必學的功課,雖然之後會有換氣的課程,但是水中呼吸也是換氣的一種,學會之後,才能進階至空中換氣。

STEP 1  準備動作

讓身體在水中適應水溫。

STEP 2 水面憋氣
在水面上練習憋氣。

STEP 3 捏鼻憋氣

用手捏住自己的鼻子,適應憋氣的感覺。

STEP 4 空氣中吐氣
學習在空氣中吐氣。

STEP 5 屏住呼吸
慢慢進入水中,屏住呼吸。

STEP 6 用嘴巴吐氣
用鼻子憋住氣,慢慢用嘴巴吐氣。

STEP 7 連續動作
連續動作,持續5-10次。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