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1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2
運用小型阻力帶為何能增加臀肌訓練刺激度?原來是為了改善這樣的訓練缺點
3
人生最棒經歷莫過於肯改變,他用跑步減肥160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2017-06-16
知識庫 跑步 健身 訓練動作 跑步訓練 臀部肌群 背部肌群

強壯的背部和跑步是相互依存的,背部力量不僅能使你的跑步姿勢保持正確,而且鍛煉也是治療背部疼痛的基礎。不過,下背部會經常感到疼痛的跑者,在找到深入的解決方案之前,首先是要知道背部和臀部肌肉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的用途。

老年人如何保持背部健康和持續奔跑

加強肌肉力量防止運動傷害

脊柱基本上是一塊由肌肉和筋膜支撐的椎骨,形成身體軀幹。把身體的軀幹想像成管子或圓柱體,柱體的底部在骨盆和肋骨的頂部。圓柱體被腰椎壓縮支撐,但單獨的脊柱不能保持直立的姿勢,因此骨盆和肋骨之間的肌肉和筋膜層必須協調一致的工作。
 
而支撐組織的功能很像一個高大的電視塔上的天線,將脊柱保持在適當的位置,使其保持穩定。另外,支撐骨盆和肋骨的肌肉也必須保持脊柱呈一直線。絕大部分的軀幹彎曲和扭轉運動通常發生在肋骨和骨盆之間,位於最後一個胸椎與腰椎之間,所以停止運動傷害的最好方法就是透過加強肌肉來量來維持穩定。
 
下背部健康的另一個關鍵部位是骨盆。薦髂關節在正常行走之中的每一步大約有五度的旋轉動作。如果薦髂關節移動不佳,那麼其他的動作就會轉移到相對的薦髂關節或腰椎,增加這些區域的磨損。

解決辦法是:首先,人們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將速度減慢,所以身為一個60多歲的跑者,你必須接受,你將不能保持和你年輕時一樣節奏的事實。第二,伸展背部不是解決的方法,因為伸展並不能支撐或控制軀幹,關鍵是要保持強大的神經肌肉控制,使腰椎,骨盆,肋骨,和相關的肌肉筋膜單位和平共處。用於背部健康的神經肌肉控制解決了整個動力鏈,以保持軀幹和骨盆肌肌肉強壯,控制骨盆骨骼和軀幹筋膜組織。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脊椎生物力學教授Stuart McGill 有一套簡單課表,以其中四個簡單的練習來保護背部健康:

 1  棒式鳥狗

步驟1:雙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身體呈一直線預備。
步驟2:手臂用力往地上推,目的在於讓肩胛骨肌肉參與動作,同時讓肩胛骨與肋骨保持齊平。
步驟3:現在開始進行鳥狗動作,依照上述二個步驟來預備動作,不但能夠強化肩胛穩定性,還可以透過手臂及腿的伸展來達到更好的動作。每邊做5個,共作3-5組。

 2  貓與駱駝式

步驟1:身體呈坐跪姿做準備。
步驟2:身體向前呈跪姿。手掌與肩膀成一直線。大腿與小腿成九十度。
步驟3:雙手與膝蓋用力撐地,同時吐氣將腹部內縮,就像貓一樣把背部拱起,維持這個動作三次呼吸的時間。

©myperformancerehab.com

 3  捲腹訓練

步驟1:雙腳合併置於地面,雙膝彎曲,雙手放於大腿上方。
步驟2:吸氣上半身捲起,讓雙手滑至膝蓋,吐氣回到起始位置。

©healthywomanusa.com

 4  側棒式

步驟1:左側臥,並用前臂和腳部支撐重量,雙腿交疊伸直預備。。
步驟2:穩定身體,將臀部抬離地面,至頭部和脊椎成一直線,保持呼吸約20秒。

©yurielkaim.com

另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是核心力量,控制骨盆在整個跑步運動過程中有關。臀部和其他對接肌肉則是針對健康背部的部份做的計畫目標。深蹲和弓箭步是首先得做好的主要動作,其他還有更多肌肉群的訓練,也是接下來的目標。
 
瑜伽運用了許多力量和伸展姿勢,強調核心力量和控制。若不知道該如何做,建議可以前往健身房詢問物理治療師或私人教練,他們應該能夠幫助你建立菜單,以保護你的背部,讓你即便上了年紀,依然能跑得優雅自在。

知識便利貼|脊柱:由幾塊脊椎組成?​
   頸椎 7節 
+ 胸椎 12節 
+ 腰椎 5節 
+ 薦椎 (1 : 五個連結的椎骨 ) 
+ 尾椎 (1 : 四個連結的椎骨 ) 
= 26塊脊椎骨 

知識便利貼|薦髂關節 Sacroiliac
 薦髂關節的主要工作就是「吸收來自上下的衝擊力」。因為重力關係,上半身重量會往下壓著薦骨;另一方面骨盆為了平衡重力,也會拼命往上壓,而薦髂關節就會吸收這個力道,藉此固定薦骨。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用小型阻力帶為何能增加臀肌訓練刺激度?原來是為了改善這樣的訓練缺點

2019-07-03
健身知識庫觀念彈力帶下半身肌群臀部肌群初階訓練

許多的健身訓練都會著重於臀部肌群的訓練,當你的臀部肌群以正確的訓練方式增強時,可以讓你的身型變的更好,尤其是女性朋友特別喜愛加強臀部訓練,加強臀部肌力能減少膝蓋的疼痛讓我們的下肢更加的穩定,問題是大多數的人沒有採取最佳方法來進行最有效率的臀部發育訓練,因此,在近年來國內外興起一股運用彈力帶的方式,來進行臀部肌群的練習,據說這樣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刺激臀部肌肉,並幫助肌力的加強。但為何可以有效的刺激?我們將從臀部肌群與訓練動作優缺點來做分析。

運用小型阻力帶為何能增加臀肌訓練的刺激度?

臀大肌的作用

首先,我們先從簡單的解剖學開始,當一般人說臀部時通常指的是臀大肌、臀中肌與臀小肌這三個獨立的肌肉,而許多人認為臀肌是一塊肌肉(即臀部肌肉),但它們實際上是三種肌肉組合而成,其中,臀大肌(Gluteus Maximus)是臀肌的三塊肌肉之一,同時也是全身最大的肌肉之一,而臀大肌是裡面最大的肌肉群,並以各種方式連結支撐著其它兩種臀部肌肉。

這對於用兩腳站立的人類來說,臀肌通常是整個身體中最強壯的肌肉群之一,這是因為需要支撐骶骨、尾骨和兩塊髖骨所組成的骨盆,它也負責下半體和身體中幹的區域,所以,我們可使用臀肌來做鍛鍊或活動,例如:坐著、衝刺、爬樓梯、跳躍和需要平衡下半身的上下動作,它對於整體最具功能性的下半身力量(臀部與腿部的其它肌肉)有著相對性的重要。

另外,臀大肌(Gluteus Maximus)的主要作用,除了支撐骨盆的穩定性外,還能夠延伸或扭動臀部,還可以透過髂脛束來幫助膝蓋伸展、豎脊肌支撐直立姿勢減輕腰部壓力,所以,如果你的下半身肌肉力量較弱,那當你在嘗試一些訓練項目的時候,就會對於背部施加過大的壓力造成痠痛,因此,需要經常性的加強臀部與腿部肌群的訓練,有助於減緩對腰部的傷害。

經常性的加強臀部與腿部肌群的訓練,有助於減緩對腰部的傷害。

多數訓練的缺點

對於任何有關增強臀部肌肉力量計劃來說,深蹲、硬舉、弓步蹲與橋式的訓練動作,都是不錯的臀部訓練選擇,但這些動作的訓練是否只增強了臀部的一個功能-臀部延伸?另外,除了髖關節伸展運動外,你忽略了臀中肌、臀小肌與臀大肌的其中兩個潛在功能即「外展」與「外旋」,如下圖所示:

常見動作訓練是否只增強了臀部的一個功能-臀部延伸?

但是,當要開始訓練進行外展和外旋的臀肌肌纖維,會超出了肌肉發育的範圍,在這些運動訓練模式中,建立肌肉力量對於膝蓋的健康和表現至關重要。

改良式側平板訓練

平板訓練一般來說都是訓練核心肌群,我們也可以透過這樣的動作加上小型彈力帶的使用,讓臀部訓練獲得下列這三個好處:

1.減少膝蓋疼痛:臀肌力量的強度特別是內旋和外展,與膝蓋關節之間的健康息息相關。

2.更好的運動表現:提升臀部肌力強度將有助於加強跑步、跳躍與爆發力的運動項目表現。

3.更好的臀部強度:為了讓臀部肌群有更好的強度,就必須要加強訓練髖部外展與外旋的強度,而髖關節伸展可透過傳統的深蹲、硬舉、弓步蹲等動作來做訓練。

預防膝關節外翻

當我們從高處跳躍而下或挑戰負重蹲下時,經常會發現一個或兩個膝蓋向內彎曲的狀況產生,這種錯誤的運動補償就是膝外翻(KNEE VALGUS),很多人又把它稱為膝內扣或X型腿,很容易發生在髖關節內收和內旋的組合動作中,這是由於我們的髖關節缺乏控制力所造成,膝外翻不僅對性能有害而且還可能導致膝關節功能障礙,此外,動態膝外翻與各種膝關節損傷有關,包括前十字韌帶(ACL)撕裂等問題。

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膝關節外翻的問題,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確保所有三個臀肌都得到加強,只需將一個小型阻力帶放在膝蓋上方,並注意膝蓋以上的膝蓋中立上位置;阻力帶在臀部肌肉上進行髖關節外展和外旋的動作時,這是大多數人缺乏力量的區域,一旦你使用改良式側平板訓練來孤立和增強臀部的肌肉力量,就能打造出強而有力的臀部肌肉基礎,這個方式也可運用在深蹲或硬舉的動作訓練上。

資料參考/issaonline、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人生最棒經歷莫過於肯改變,他用跑步減肥160磅

2017-03-10
超馬馬拉松故事瘦身話題跑步

來自紐奧良,今年39歲的詹姆士‧費舍爾James Fisher,是一位電視台的總監,過去從不運動的他,自2012年起開始加入跑步行列,到底試什麼契機使他想開啟不同人生呢?
 
2011年的時候他的第二次婚姻破裂,父親也在同年去世。當時33歲的他幾乎精神崩潰,導致體重嚴重超標,重達147公斤。費舍爾表示:「我當時認為自己活不到40歲,甚至無法看著我的兒子長大。」

©JAMES FISHER

從胖爸爸變成帥爸爸

一次偶然的機會,費舍爾來到了健身房,他想嘗試一下跑步機,做一些有氧運動。但嘗試了之後他卻深受打擊,因為自己連慢跑400公尺都做不到。雖然如此,但是那天他還是在跑步機上走完了5公里,雖然花費很久的時間,卻也意外地發現自己突然愛上了跑步。
 
而後,費舍爾開始盡力的跑步,不管是在健身房還是公園,只要能跑步的地方,都會出現他的身影。5年後的現在,他從一個只能完成5公里的胖爸爸變成一位可以輕易完成50英哩的帥爸爸,他表示:自己目前正在為邁向100英哩做準備。

想完成超馬,唯一的方法是?

現在,費舍爾的練習方式是平均每週跑步五天,其中有兩天;甚至清晨與中午都各跑一小時,他說:「這是唯一能完成超級馬拉松訓練的方法了。」畢竟,費舍爾還要工作,以及照顧孩子。
 
在日常訓練中,費舍爾都是盡全力去跑。當然,也要看自己的感覺和身體狀況。他說:「如果我感覺很棒,我就會跑得更遠,或者進行速度訓練。但如果我感覺自己需要休息,我就會進行輕鬆跑或者直接休息。」在周末,他通常至少會練習32公里,此外,還會安排其中一天進行肌力訓練。

人生最棒經歷莫過於肯改變

2015年,費舍爾第一次完成了半程馬拉松比賽,2016年又完成了全馬。他表示當自己在跑人生初馬的時候,邊跑邊覺得許多人都在跑馬拉松,卻沒有太多人跑超級馬拉松。也因此這個原因與決心,現在他已經完成了三項超馬比賽,也正為9月份的100英哩超馬和11月份的48小時比賽而訓練。
 
「跑步拯救了我的生命,我真的相信,如果有人想像我這樣改變自己的生活,都是有可能的;從當年的病態肥胖,到如今跑超級馬拉松,是我人生中最棒的經歷之一。」費舍爾說。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