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1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2
深蹲SQUAT用史密斯與槓鈴訓練哪個比較好?這個研究告訴你這樣選就對
3
2017 LAVA TRI 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 張嘉豪、張嘉家姐弟稱王封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2017-06-16
知識庫 跑步 健身 訓練動作 跑步訓練 臀部肌群 背部肌群

強壯的背部和跑步是相互依存的,背部力量不僅能使你的跑步姿勢保持正確,而且鍛煉也是治療背部疼痛的基礎。不過,下背部會經常感到疼痛的跑者,在找到深入的解決方案之前,首先是要知道背部和臀部肌肉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的用途。

老年人如何保持背部健康和持續奔跑

加強肌肉力量防止運動傷害

脊柱基本上是一塊由肌肉和筋膜支撐的椎骨,形成身體軀幹。把身體的軀幹想像成管子或圓柱體,柱體的底部在骨盆和肋骨的頂部。圓柱體被腰椎壓縮支撐,但單獨的脊柱不能保持直立的姿勢,因此骨盆和肋骨之間的肌肉和筋膜層必須協調一致的工作。
 
而支撐組織的功能很像一個高大的電視塔上的天線,將脊柱保持在適當的位置,使其保持穩定。另外,支撐骨盆和肋骨的肌肉也必須保持脊柱呈一直線。絕大部分的軀幹彎曲和扭轉運動通常發生在肋骨和骨盆之間,位於最後一個胸椎與腰椎之間,所以停止運動傷害的最好方法就是透過加強肌肉來量來維持穩定。
 
下背部健康的另一個關鍵部位是骨盆。薦髂關節在正常行走之中的每一步大約有五度的旋轉動作。如果薦髂關節移動不佳,那麼其他的動作就會轉移到相對的薦髂關節或腰椎,增加這些區域的磨損。

解決辦法是:首先,人們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將速度減慢,所以身為一個60多歲的跑者,你必須接受,你將不能保持和你年輕時一樣節奏的事實。第二,伸展背部不是解決的方法,因為伸展並不能支撐或控制軀幹,關鍵是要保持強大的神經肌肉控制,使腰椎,骨盆,肋骨,和相關的肌肉筋膜單位和平共處。用於背部健康的神經肌肉控制解決了整個動力鏈,以保持軀幹和骨盆肌肌肉強壯,控制骨盆骨骼和軀幹筋膜組織。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脊椎生物力學教授Stuart McGill 有一套簡單課表,以其中四個簡單的練習來保護背部健康:

 1  棒式鳥狗

步驟1:雙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身體呈一直線預備。
步驟2:手臂用力往地上推,目的在於讓肩胛骨肌肉參與動作,同時讓肩胛骨與肋骨保持齊平。
步驟3:現在開始進行鳥狗動作,依照上述二個步驟來預備動作,不但能夠強化肩胛穩定性,還可以透過手臂及腿的伸展來達到更好的動作。每邊做5個,共作3-5組。

 2  貓與駱駝式

步驟1:身體呈坐跪姿做準備。
步驟2:身體向前呈跪姿。手掌與肩膀成一直線。大腿與小腿成九十度。
步驟3:雙手與膝蓋用力撐地,同時吐氣將腹部內縮,就像貓一樣把背部拱起,維持這個動作三次呼吸的時間。

©myperformancerehab.com

 3  捲腹訓練

步驟1:雙腳合併置於地面,雙膝彎曲,雙手放於大腿上方。
步驟2:吸氣上半身捲起,讓雙手滑至膝蓋,吐氣回到起始位置。

©healthywomanusa.com

 4  側棒式

步驟1:左側臥,並用前臂和腳部支撐重量,雙腿交疊伸直預備。。
步驟2:穩定身體,將臀部抬離地面,至頭部和脊椎成一直線,保持呼吸約20秒。

©yurielkaim.com

另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是核心力量,控制骨盆在整個跑步運動過程中有關。臀部和其他對接肌肉則是針對健康背部的部份做的計畫目標。深蹲和弓箭步是首先得做好的主要動作,其他還有更多肌肉群的訓練,也是接下來的目標。
 
瑜伽運用了許多力量和伸展姿勢,強調核心力量和控制。若不知道該如何做,建議可以前往健身房詢問物理治療師或私人教練,他們應該能夠幫助你建立菜單,以保護你的背部,讓你即便上了年紀,依然能跑得優雅自在。

知識便利貼|脊柱:由幾塊脊椎組成?​
   頸椎 7節 
+ 胸椎 12節 
+ 腰椎 5節 
+ 薦椎 (1 : 五個連結的椎骨 ) 
+ 尾椎 (1 : 四個連結的椎骨 ) 
= 26塊脊椎骨 

知識便利貼|薦髂關節 Sacroiliac
 薦髂關節的主要工作就是「吸收來自上下的衝擊力」。因為重力關係,上半身重量會往下壓著薦骨;另一方面骨盆為了平衡重力,也會拼命往上壓,而薦髂關節就會吸收這個力道,藉此固定薦骨。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深蹲SQUAT用史密斯與槓鈴訓練哪個比較好?這個研究告訴你這樣選就對

2019-08-21
知識庫增肌補帖腿部肌群臀部肌群下半身肌群核心肌群重量訓練健身

只要有在健身的人都知道,腿部肌群最常練的動作就是深蹲(SQUAT),它是在健身中非常重要的動作之一。因為,這個動作不但可以增加全身肌肉發展外,還可以增強整體的力量與運動協調性,同時,也因為執行這項訓練動作時身體有百分之七十的肌肉都會動用到,所以,如果你腿部訓練只想練一個動作,那就請選擇深蹲這個動作吧!

關於深蹲SQUAT使用史密斯與槓鈴訓練哪個比較好?

但是,深蹲有著很多樣的變化練習方式,我們這篇就以兩個最常見的練習方式來進行比較,這兩個方式就是自由重量的槓鈴深蹲與機械式史密斯深蹲。 我們都知道要進行自由重量深蹲動作時,除了下半身肌群會運用到之外,核心肌群的穩定性也是一個重點,但是如果使用史密斯萊進行深蹲時,在穩定性上面就比較不需要特別加強,你只需要專注於提升重量強度,這是因為史密斯有固定軌道進行上下移動的特性,因此,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並鎖定到位。但只有這樣的分析與比較就能了解要用哪個比較好嗎?首先,讓我們來回顧深蹲的好處吧!

深蹲的好處

1.促進全身肌肉生長: 在人體全身肌肉的含量就屬腿部肌群最高,因此如果你想要增肌就不可以忽視,深蹲這個腿部訓練動作,再加上過去有研究顯示,通過硬舉、深蹲等必須使用大量腿部肌群的複合式動作,能影響睪固酮(androgen)的分泌,睪固酮的效用其中一項是合成代謝,它影響著人體肌肉與力量的增長效力,因此,想增肌變壯請多多深蹲。

2.加強燃燒更多熱量: 腿部訓練這個運動,絕對不單單只是股四頭肌、股二頭肌在運作而已,它還需要臀大肌的發力與身體核心的穩定,所以全身上下參與的肌群絕對不會是少數,簡單來說,當你做一個動作需要的肌肉越多,身體消耗的熱量也就越大,再加上運動後的「後燃效應」,讓你在休息的同時,也能持續維持較高熱量的消耗,所以想瘦身就請鎖定腿部訓練。

3.修飾下半身體型: 有很多人一聽到要練腿,就會說「我的腿已經很粗了」、「我腿跟竹竿一樣細」也要練?你先看看你自己所謂的粗腿,有很大多數都是脂肪囤積,當你持續練腿的狀態之下,除了肌肉量會獲得提升外,還能改善心肺功能加強血液循環,讓身體不易存積水份改善浮腫的現象。另外,腿細的的人也同樣要練,可藉著大腿肌肉的增加,讓整體圍度變大,同時獲得更加緊實的腿部線條,讓身材比例更佳的完美。

練習深蹲的6大好處。

4.更好的運動表現: 前面有說到腿部是人體的大肌群,所以在你從事許多的運動項目,幾乎都會啟動到大肌群的作動,因此,可以透過腿部大肌群的訓練,讓下半身更加穩定,無論是深蹲、硬舉、握推、舉重都需要有穩定的肌群來做控制,甚至於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樓梯等,都會用到下肢與核心的肌肉力量,因此練腿可讓全身協調性更好。

5.減少受傷風險: 常常都會聽到「跑步膝蓋不舒服」、「爬樓梯沒力」、「打球扭到腳」、「騎單車會腰酸背痛」等,這些都有可能是腿部肌力的不足,所引起的代償效應或運動傷害,如果想要避免這些腿部肌力不足的風險,在日常生活或重量訓練課程裡,就要加入基本腿部的訓練,學習從下肢正確發力讓腿部肌肉成長,進而幫助整體的肌肉發展,讓面對劇烈運動的時候,肌肉有足夠的負荷能力。

6.增強性能力: 深蹲這個動作是練腿動作裡面數一數二的優秀,當我們在鍛鍊大腿周邊的肌肉群的同時,會刺激雄性激素-睪固酮的分泌之外,在深蹲的過程中還能有效的鍛鍊到臀大肌與腹部核心肌群,這對於在床上運動的穩定性與力度有著不小的幫助,另外,女孩們在做深蹲的時候,可以有效的讓臀部與腿部更加緊實,所以深蹲是增強魅力與性能力最天然的方式。

自由重量深蹲(FWS)

在2009年有一項研究,將自由重量槓鈴深蹲與史密斯機深蹲相比較,結果並不令人驚訝。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確定自由重量或史密斯機深蹲,是否適合激活腿和核心肌群的穩定性,這個研究找來了六名健康的人,按照隨機順序對每個自由重量深蹲和史密斯機深蹲,進行了一組8RM的訓練次數,同時,測量每個人的脛骨前肌、腓腸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股二頭肌、腰椎豎脊肌和腹直肌的肌電圖(EMG)活動,結果在自由重量槓鈴深蹲時,腓腸肌、股二頭肌和股內側肌的EMG活動,明顯高於史密斯機深蹲的34,26和49;對於任何其它的肌肉群來說,自由重量和史密斯機深蹲之間就沒有顯著的差異性。因此,如果你是正在尋求加強足底屈肌、膝屈肌和膝伸肌的人來說,採用自由重量深蹲可能比使用史密斯機深蹲要來的更好。

自由重量深蹲(FWS)

史密斯機器深蹲(SMS)

那竟然自由重量深蹲(FWS)的訓練方式這麼好,那為何還要使用史密斯機器深蹲(SMS)來進行練習?事實上,通過使用SMS你可以使用更多變化的角度,而且你不必擔心身體核心肌群肌力不夠這件事,這是採用SMS訓練的一大好處。但是,在比較FWS與SMS兩種訓練方法時,發現了一項級大的好處,根據一項研究的表示與自由重量深蹲相比,在使用史密斯機深蹲期間你的1RM Max將會提升更高,這是因為SMS訓練只需要專注於提升重量,而平衡和穩定性則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在使用史密斯機器深蹲(SMS)時,雙腳擺放的位置將會比自由重量深蹲(FWS)要往前一步,因此,更能增加臀部和腿筋的肌肉刺激性。在2002年,Albelbeck等人使用SMS評估了六種不同足部位置對髖關節和膝關節水平扭矩的影響,發現將腳放在身體下方更靠近膝蓋的位置(意味著股四頭肌做了更多的工作),而將腳放在身體前方更遠的位置會產生更大的髖關節力矩會通過臀肌和腿筋。

接著,進一步研究了兩種運動之間肌肉活動的差異(Anderson 2005和Schwanbeck),並且發現與SMS相比,FWS使腓腸肌的肌肉活動增加34%,股二頭肌增加26%,股外側肌增加49%。當使用自由重量或史密斯機器練習比較1 RM時,使用史密斯機器在1RM下蹲測試中提升的重量比使用自由重量更高,而使用自由重量在1RM臥推練習中提升的重量更高。

史密斯機器深蹲(SMS)

結論

對於在訓練深蹲這個動作期間,自由重量深蹲(FWS)對於肌肉的刺激性比史密斯機器深蹲(SMS)來的要好,但史密斯機器深蹲(SMS)卻能提升1RM的重量,所以,如果你不介意在深蹲期間必需要加強核心穩定的話,那麼比較建議使用自由重量深蹲(FWS)的練習;但如果你是比較希望能在一個固定與穩定的狀態之下練習深蹲,那麼史密斯機器深蹲(SMS)就會事你最好的選擇。

資料參考/fitnessvolt、ACE、ncsf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 LAVA TRI 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 張嘉豪、張嘉家姐弟稱王封后

2017-06-25
賽事話題游泳單車鐵人三項跑步

「2017 LAVA TRI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於本月25日於新北市龍門運動公園、福隆海水浴場舉辦。51.5公里標準鐵人三項賽事於25日上午06:30於福隆海水浴場沙灘下水開賽,本次賽事由新北市政府體育處及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擔任協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林澤浩董事長進行鳴槍儀式;本屆賽事共有近1,200名鐵人好手參賽,其中有673位選手參加515標鐵個人組、74組515標鐵接力組、245位選手參加鐵人二項個人組。

「2017LAVA TRI 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於今日盛大舉行。 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提供

25日登場的51.5公里標準賽事, 51.5公里標鐵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家豪(02:22:16)、楊志祥(02:27:43)、李興宗(02:30:34),51.5公里標鐵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嘉家(02:40:31)、李淳潔(02:53:34)、柯侑吟(02:55:43);鐵人二項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黃忠仁(02:13:27)、陳又敬(02:16:28)、吳麒明(02:19:12),鐵人二項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婷婷(02:12:25)、莊雅婷(02:29:39)、蔡玉雯(02:39:17)。

LAVA-TRI-新北福隆站-男子組總排第一名張家豪 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提供

國內首創先例的鐵人俱樂部對抗賽(TriClub)也增加不少賽事張力,最後由國泰產險鐵人隊笑擁冠軍盃。當然最熱情的莫過於來自新北市立貢寮國中、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商業家事職業學校、新北市立新埔國中、及屏東科技大學的志工熱情參與,還有感謝知名路跑社團OOXX極限運動社認養路跑補給站,讓來自全台灣各地的鐵人選手及眷屬感受到無比的歡樂氣氛。

LAVA TRI 新北福隆站-女子組總排第一名張嘉家 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提供

運動賽事結合在地活動為地方提升觀光效益,本屆賽事充滿新北福隆風情特色,現場提供擁有濃濃在地風味的福隆便當及啤酒於賽後給完賽選手享用,各大運動品牌齊聚貢寮福隆共襄盛舉。主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於賽後特別感謝新北市政府、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北市瑞芳分局及貢寮區公所等相關單位,在行政、場地以及安全上的大力協助,讓賽事順利進行,期待明年再次合作,共創地方繁榮!

LAVA TRI 新北福隆站-游泳出發 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提供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