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1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2
萬金石馬拉松,陳聖崴力拚國內第一
3
W型彎舉 W CURL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在老年後維持背部健康並持續奔跑 ?

2017-06-16
知識庫 跑步 健身 訓練動作 跑步訓練 臀部肌群 背部肌群

強壯的背部和跑步是相互依存的,背部力量不僅能使你的跑步姿勢保持正確,而且鍛煉也是治療背部疼痛的基礎。不過,下背部會經常感到疼痛的跑者,在找到深入的解決方案之前,首先是要知道背部和臀部肌肉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的用途。

老年人如何保持背部健康和持續奔跑

加強肌肉力量防止運動傷害

脊柱基本上是一塊由肌肉和筋膜支撐的椎骨,形成身體軀幹。把身體的軀幹想像成管子或圓柱體,柱體的底部在骨盆和肋骨的頂部。圓柱體被腰椎壓縮支撐,但單獨的脊柱不能保持直立的姿勢,因此骨盆和肋骨之間的肌肉和筋膜層必須協調一致的工作。
 
而支撐組織的功能很像一個高大的電視塔上的天線,將脊柱保持在適當的位置,使其保持穩定。另外,支撐骨盆和肋骨的肌肉也必須保持脊柱呈一直線。絕大部分的軀幹彎曲和扭轉運動通常發生在肋骨和骨盆之間,位於最後一個胸椎與腰椎之間,所以停止運動傷害的最好方法就是透過加強肌肉來量來維持穩定。
 
下背部健康的另一個關鍵部位是骨盆。薦髂關節在正常行走之中的每一步大約有五度的旋轉動作。如果薦髂關節移動不佳,那麼其他的動作就會轉移到相對的薦髂關節或腰椎,增加這些區域的磨損。

解決辦法是:首先,人們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將速度減慢,所以身為一個60多歲的跑者,你必須接受,你將不能保持和你年輕時一樣節奏的事實。第二,伸展背部不是解決的方法,因為伸展並不能支撐或控制軀幹,關鍵是要保持強大的神經肌肉控制,使腰椎,骨盆,肋骨,和相關的肌肉筋膜單位和平共處。用於背部健康的神經肌肉控制解決了整個動力鏈,以保持軀幹和骨盆肌肌肉強壯,控制骨盆骨骼和軀幹筋膜組織。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脊椎生物力學教授Stuart McGill 有一套簡單課表,以其中四個簡單的練習來保護背部健康:

 1  棒式鳥狗

步驟1:雙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身體呈一直線預備。
步驟2:手臂用力往地上推,目的在於讓肩胛骨肌肉參與動作,同時讓肩胛骨與肋骨保持齊平。
步驟3:現在開始進行鳥狗動作,依照上述二個步驟來預備動作,不但能夠強化肩胛穩定性,還可以透過手臂及腿的伸展來達到更好的動作。每邊做5個,共作3-5組。

 2  貓與駱駝式

步驟1:身體呈坐跪姿做準備。
步驟2:身體向前呈跪姿。手掌與肩膀成一直線。大腿與小腿成九十度。
步驟3:雙手與膝蓋用力撐地,同時吐氣將腹部內縮,就像貓一樣把背部拱起,維持這個動作三次呼吸的時間。

©myperformancerehab.com

 3  捲腹訓練

步驟1:雙腳合併置於地面,雙膝彎曲,雙手放於大腿上方。
步驟2:吸氣上半身捲起,讓雙手滑至膝蓋,吐氣回到起始位置。

©healthywomanusa.com

 4  側棒式

步驟1:左側臥,並用前臂和腳部支撐重量,雙腿交疊伸直預備。。
步驟2:穩定身體,將臀部抬離地面,至頭部和脊椎成一直線,保持呼吸約20秒。

©yurielkaim.com

另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是核心力量,控制骨盆在整個跑步運動過程中有關。臀部和其他對接肌肉則是針對健康背部的部份做的計畫目標。深蹲和弓箭步是首先得做好的主要動作,其他還有更多肌肉群的訓練,也是接下來的目標。
 
瑜伽運用了許多力量和伸展姿勢,強調核心力量和控制。若不知道該如何做,建議可以前往健身房詢問物理治療師或私人教練,他們應該能夠幫助你建立菜單,以保護你的背部,讓你即便上了年紀,依然能跑得優雅自在。

知識便利貼|脊柱:由幾塊脊椎組成?​
   頸椎 7節 
+ 胸椎 12節 
+ 腰椎 5節 
+ 薦椎 (1 : 五個連結的椎骨 ) 
+ 尾椎 (1 : 四個連結的椎骨 ) 
= 26塊脊椎骨 

知識便利貼|薦髂關節 Sacroiliac
 薦髂關節的主要工作就是「吸收來自上下的衝擊力」。因為重力關係,上半身重量會往下壓著薦骨;另一方面骨盆為了平衡重力,也會拼命往上壓,而薦髂關節就會吸收這個力道,藉此固定薦骨。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萬金石馬拉松,陳聖崴力拚國內第一

2017-03-17
賽事跑步話題故事馬拉松

2017萬金石馬拉松賽3月19日登場,「720 one跑團」成員個個摩拳擦掌,其中2014年5月車禍右腳開放性骨折,術後八個月才能正常行走的「小八」陳聖崴,去年勇奪國內組第二名,今年希望跑進2小時30分內,全力拚國內第一。

萬金石馬拉松賽——陳聖崴

全台唯一國際級銅標認證賽事萬金石馬拉松賽,將朝銀標認證目標邁進,鼎力支持台灣優質賽事的720armour運動眼鏡,不僅獨家推出We are the「One(萬)」限定版萬金石紀念眼鏡,並派出實力堅強的「720 one跑團」,一起見證台灣的驕傲。
 
「720 one跑團」陣中臥虎藏龍,包括The North Face 100公里國際越野挑戰賽總冠軍江晏慶、「鋼鐵人」周平記、「小八」陳聖崴、楊永均、張哲豪和人稱「皮叔叔」的海軍陸戰隊士官長鄧維富等。

台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二年級的陳聖崴,2014年5月時,正打算在即將登場的大專運動會中大顯身手,未料開賽前一天,被違規闖出的車子撞傷,造成右腳開放性骨折,大運會因此泡湯,人生由彩色變黑白,術後四個月,陳聖崴能扶著東西慢慢走,八個月後才能正常行走,10個月後能慢跑,15個月後才能跑步,很多人不看好他可以重新穿上跑鞋,漫長辛苦的復健過程和挫折感,加上外界的雜音,負面情緒不斷湧上心頭,讓他一度想要放棄。
 
一個人獨處放空的時候,陳聖崴想到自己當初跑步的初衷,樂觀的他不斷跟自己對話,鼓勵自己:「我只是骨折而已,不應該就這樣放棄。」2015年10月全運會馬拉松賽,陳聖崴在傷後復出的第一戰拿下男子組第三名,重拾信心,這是陳聖崴第四次參加萬金石馬拉松賽,去年拿下國內總排名第二的他,今年將全力拚國內第一名,「成績希望能在2小時30分內。」陳聖崴說。
 
至少參加六屆以上萬金石馬拉松,之前最佳名次為國內第三名的江晏慶,個人馬拉松最佳成績為2小時37分,曾勇奪The North Face 100公里國際越野挑戰賽、冬山河100公里超級馬拉松賽和Action Asia貓空站總冠軍江晏慶表示,自己從去年12月開始準備萬金石馬拉松賽,規劃了三個月課表,也照預期的成長和突破,無奈一個月前右大腿後側的舊傷復發,目前正積極治療和復健中,在舊傷不影響表現的狀況下,會盡全力在萬金石爭取好的名次。
 
任職於三創數位股份有限公司的張哲豪,去年以2小時41分奪得萬金石馬拉松國內第四名,因工作因素,沒有太多時間練習,近來以半程馬拉松為主,此次萬金石將配速目標鎖定2小時40分以內。

跑者江晏慶

在台塑新港廠工作的楊永均,之前參加過三次萬金石半程馬拉松、一次全程馬拉松,2015年廣州馬拉松賽跑出2小時32分50秒個人最佳成績,獲得亞洲第二名,楊永均表示,二月中渣打馬拉松賽,剛剛創了自己個人半程馬拉松最佳成績1小時10分34秒,所以身體有比較疲勞一些,最近才慢慢把節奏抓回來一點,此次萬金石馬拉松將以輕鬆的心情面對,希望能在2小時35分內完賽,人稱「皮叔叔」的海軍陸戰隊士官長鄧維富,繼2015年後再度參加萬金石馬拉松,「因為個人興趣,近三、四年來,我都把訓練跟比賽重心放在越野賽事上。」
 
去年11月受傷後,鄧維富把容易受傷的越野賽事暫時擱置,希望在傷勢好轉後才回到越野賽事,所以這四個月,有很充裕的時間專注在馬拉松及路跑的訓練上,「感覺調整得挺好的,此次萬金石,個人的目標是以2小時57分完賽。」

「路不會只有一條,跑法不會只有一種。」以「視覺守護者」自許,為血液中充滿運動和冒險因子、追求全方位視野者而生的720armour運動眼鏡表示:「萬種姿態,萬人一心,萬眾期待,萬人約定,3月19日,我們在萬金石等你!」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W型彎舉 W CURL

2016-06-01
健身動學堂訓練動作核心訓練初階訓練

W型彎舉 (W Curl)是一個上半身的訓練。主要針對與手臂的三頭肌和肱三頭肌做訓練。利用啞鈴的重量來加重肌肉的力量,使這些肌群變得更有力,線條也更結實。

W型彎舉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各握一個啞鈴或水瓶,舉至肩膀高度預備。

STEP 2 向下

雙手同時向下至腰間。

STEP 3 圓弧形收回

以畫圓弧形的方式往胸口收回,動作來回,做1分鐘。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