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跑鞋的鞋跟尖差
1
跑鞋的鞋跟尖差
2
賈永婕與鐵人一哥謝昇諺等六人組「Team Taiwan」齊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共計約212萬元
3
91歲阿嬤打破800米世界紀錄 此前已高掛15年
鄭匡寓
鄭匡寓

跑鞋的鞋跟尖差

2016-05-25
運動部落 跑步 鞋子 馬拉松 專欄 鄭匡寓 跑步字典

鞋跟尖差稱之為Heel-Toe Drop或Offset。跑鞋的跟尖差是相對於過去跑鞋市場、較為新穎的詞彙,原本這只是跑鞋設計的概念與構想,但在《天生就會跑》暢銷之後這個議題又再次被提了出來。

在赤足跑與極簡鞋風行暢行跑步市場時,跑步研究科學發現三個相連關係。第一,他們發現赤腳跑小腿會非常痠痛。第二,這個痠痛是運動生理上非常合理且正常的,因為我們很少使用它。最後則是,赤腳跑與極簡鞋幾乎都是 0 mm跟尖差。於是在運動力學及生理學兩造的研究下,甚至是李伯曼的研究也提出:「人體適合跑步,即使是赤腳狀態也是。」於是就展開了『鞋跟尖差』的研究。

©themotivatedrunner.com

他們發現,許多跑鞋的跟尖差都非常地高,特別是越講究避震與價錢昂貴的鞋款,那些跑鞋的足跟差甚至超出了 10mm。因為人體天生就有赤腳跑時的防禦機制,所以當跑步的經驗逐漸提升後,對於鞋跟尖差的敏感度將會提高許多。鞋跟尖差數值越高,在落地感就越有不同的感受,特別是女人更有所感:穿著平底涼鞋跟高跟鞋,是否給你完全不同的感覺?

透過運動科學的研究,最後得到分明壁壘的兩個結論:

鞋跟尖差越高的鞋子,不管避震與否,腳步落地時將會影響跑者以腳跟或是中足落地,往前邁時鮮少使用阿基里斯腱。而鞋跟尖差越低的鞋子,腳步落地時將會影響跑者以中足到前足落地,往前邁時會大量使用阿基里斯腱。比較稀有的特例是非洲籍的跑者,因為即使他們穿著鞋跟尖差非常高的鞋子,他們也早已從持之有年的赤腳跑演化使用阿基里斯腱的本能習慣。

在不論鞋底避震層中底大底的前提下,鞋跟尖差顯示阿基里斯腱的活化與否,一來活絡的阿基里斯腱將有助於跑步動作向前推進的力量,二來阿基里斯腱的彈跳動作也意味著提升關節可動區。同時,身為最強肌腱的它也背負著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工作。意味著如果沒有使用阿基里斯腱作為跑步的動力來源,可能跑得不夠快,以及跑完後大腿會異常痠痛。許多跑者常會有跑步過程中小腿肚抽筋的情況,如果不是鍛鍊不足,大概拿起鞋子一看就發現鞋跟尖差過高的問題。

既然如此,我們該怎麼界定多少的鞋跟尖差是最合宜的?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最好選擇鞋跟尖差在 6 mm以下的鞋款。此外,根據跟尖差也有不同的分別:

⦿ 0~4 mm,避震能力極低,通常被稱為極簡鞋款,普遍作為競賽使用

⦿ 4~8 mm,避震能力較低,通常可以用做強度訓練並用以競賽

⦿ 8~12 mm,避震能力中等,通常被定義為訓練鞋或為長距離使用的跑鞋

⦿ 12 mm or more,高避震的慢跑鞋

*圖右建議適合跑者僅供參考,實際狀況請按照個人需求斟酌。

自2010年開始,許多廠牌的跑鞋設定都從原本的高落差慢慢減小。唯一改變較少的是非公路用鞋的越野跑鞋。但這與避震沒有絕對的相連關係,如近幾年聲勢上揚的hoka one one講究高避震的跑鞋,儘管是高避震鞋款,但它們大多數鞋款的跟尖差卻在6 mm以下。

但是初學者的跟腱未經過鍛鍊就貿然穿低跟尖差的鞋子,將會導致阿基里斯腱疼痛問題,所以建議初學者隨著訓練時間的提升、從高跟尖差的慢跑鞋,慢慢轉換到低跟尖差的路跑鞋甚至是零跟尖差的馬拉松鞋。

所以未來當你前往鞋店挑鞋時,除了注意尺寸大小外,也該注意鞋跟尖差。可以去思索在穿起來最舒適的鞋與跑出最佳成績的鞋款間,確認兩雙鞋分別的鞋跟尖差。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賈永婕與鐵人一哥謝昇諺等六人組「Team Taiwan」齊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共計約212萬元

2016-08-11
活動單車游泳鐵人三項跑步話題

由賈永婕、王兆杰、台灣鐵人一哥謝昇諺、龐炳忠、簡志光、陳天熙六人組成「Team Taiwan」隊伍,從台灣時間7月25日晚間6點開始,歷時43小時58分,完賽世界高難度鐵人三項賽事-「倫敦到巴黎跨海鐵人三項賽 (The Enduroman Arch to Arc)」。團員們自英國倫敦大理石拱門開始超過140km的路跑,在低於16度的英吉利海峽海泳12小時57分鐘,接著在黑夜裡騎自行車奔馳291km,Team Taiwan六位團員挑戰自我,證明鐵人的意志能戰勝所有的不可能,成為台灣首次、也是亞洲第一組挑戰團隊!此次更以鐵人熱血精神結合公益,於7月6日起,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共計約212萬元,並邀請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代表受贈。

由賈永婕、王兆杰、台灣鐵人一哥謝昇諺、龐炳忠、簡志光、陳天熙六人組成「Team Taiwan」隊伍,邀請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代表受贈

公益鐵人艱辛完賽 鐵人熱血感動郭董夫人曾馨瑩、小S響應捐款

Team Taiwan透過賽事為台東「孩子的書屋」募款宣傳,以鐵人的超強意志感染大家,並鼓勵將此精神投注在公益事務上,幫助書屋孩童實踐夢想。此次賽事過程相當感動人心,透過賽事的紀錄與鐵人們的分享,賽後仍有款項陸續湧入響應此次募款,各界義氣相挺為此次募款發揮更多影響力,除了Team Taiwan以團隊名義捐贈20萬元,而賈永婕公公王明德激賞兒子與兒媳挑戰的勇氣捐贈50萬元,另有郭台銘夫人曾馨瑩以個人名義捐贈50萬元、賈永婕閨密好友小S更助陣支持,以送賈永婕生日禮物名義捐贈10萬元,賈永婕更俏皮地說:「三天不洗澡,換得10萬塊生日禮物也值得了!」
現場Team Taiwan以象徵性儀式捐贈款項予孩子的書屋,由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代表受贈,陳俊朗說:「孩子們都很緊密關注Team Taiwan的參賽過程,看到團隊對於運動奮力的精神,更是鼓勵孩子,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跨海戰役峰迴路轉 Team Taiwan以鐵人意志勇往直前

一路上一波三折,這次所有預料到和出乎意料的狀況,Team Taiwan都經歷了。剛到英國因為交通混亂沒有計程車載,團員們只好自己用跑的到飯店和海泳測試地點、開跑時因為導航故障,影響路線、泳渡英吉利海峽時導航船撞到礁石重返再出發、浪大到人在船上都站不穩、在海水裡冷到發抖累到抓狂都不能停,因為一停就會有失溫的危險…等狀況,這2天就像人生中的各種挑戰縮影,身體即使疲累不堪,但Team Taiwan依然完成這場鐵人戰役!

倫敦時間上午11點15分,鐵人一哥謝昇諺從英國倫敦大理石拱門出發,才剛開跑官方導航卻故障,多跑了4公里耗費體力。排定跑步第六棒次的賈永婕,路途中披荊斬棘般地跑過雜草叢中,雙腿不斷的被長滿刺的長草攻擊,忍著像皮鞭鞭打的刺痛,即使雙腿疼痛不已,賈永婕卻以一貫的幽默笑說:「希望等等英吉利海峽的海水能為雙腿消毒!」。經歷12小時,第一階段跑步挑戰結束,大夥心中的澎湃無法壓抑,因為強大的考驗即將來臨!

橫渡英吉利海峽低溫艱辛 萬名網友粉絲熬夜不睡 幫賈永婕加油打氣

抵達港口時,已是深夜,最令鐵人們感到棘手的是面對英吉利海峽的險峻環境,包含天候、洋流的影響及海水冷冽低溫考驗,是選手們需要克服身心靈障礙的重要關卡,更別說深夜黑暗中海渡。鐵人一哥謝昇諺以第一棒開啟橫渡英吉利海峽挑戰,然而,老天似乎準備了重重難關給Team Taiwan,比賽史上第一次發生導航船撞到礁石,船隻無法前行,但還好遇到好心的英國參賽者自願讓出船隻,當地凌晨4點,號角響起泳渡重新開始!

倫敦的天光漸漸亮了,雖然水溫一樣冷冽,但日光稍為減少與海洋對抗的恐懼感,隊長王兆杰表示:「亞洲第一團,無論海浪有多大,Team Taiwan永不放棄!」

團隊唯一一位女鐵人賈永婕,在泳渡接力賽中也需輪替2次海泳。第一次上岸冷到手不停發抖,還大喊「我可以不要再游了嗎?」;第二次游的過程中,更是耗盡氣力,雖然嘴上直呼:「我不行了!」,但還是咬緊牙根游完,上岸後馬上放聲大哭,還哭到無法直播影片,記錄這難得一刻!為了即時鎖定團隊動態,超過萬名網友粉絲們一起熬夜不睡,一定要等到團員們光榮上岸,經過12小時57分鐘搶灘之路挑戰成功,Team Taiwan身體再累,心仍不累!

賈永婕與Team Taiwan完成世界高難度鐵人三項賽,於巴黎凱旋門留下完賽紀念

歷時43小時58分完賽 賈永婕巴黎凱旋門兌現生日禮

約巴黎時間晚上十點開始,Team Taiwan在黑夜中輪流騎乘自行車朝著巴黎凱旋門邁進,鐵人們全力衝刺已無所畏懼!賽事接近尾聲,最後一棒由隊長王兆杰騎入香榭大道,全團則一起跑步圍繞在隊長身旁,衝往凱旋門迎接勝利!終於在台灣時間7月27日下午2點半,歷時43小時58分Team Taiwan成功完賽「倫敦到巴黎跨海鐵人三項賽(The Enduroman Arch to Arc)」!賈永婕在凱旋門前,興奮大喊,「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的生日禮物!」,而鐵人一哥謝昇諺也表示,完成挑戰又能幫助孩子的書屋,是他覺得最棒的一場比賽!從此,這場全球只有30幾組挑戰成功-世界最難鐵人賽事,Team Taiwan已經在2016年夏天,寫下台灣首次、亞洲第一組挑戰成功的歷史!
這一場如史詩般的三鐵奇幻旅程,不僅挑戰毅力、耐力與勇氣,而這背後所需的是不斷的練習與累積,和突破自我極限的鐵人意志,Team Taiwan六位團員一路上互相支援、互相打氣,透過臉書上世界各地的朋友與親友們的支持與鼓勵,是Team Taiwan最大的動力!此次也感謝Garmin企業對於賽事的共襄盛舉!

賈永婕完成世界高難度挑戰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91歲阿嬤打破800米世界紀錄 此前已高掛15年

2016-06-03
路跑故事高齡跑步人物誌

據Runner’s World等外媒報導,2016年5月24日,在愛茉莉大學 (Emory University) 的亞特蘭大徑賽俱樂部 (Atlanta Track Club) 的 All Comers meet 比賽中,91歲的貝蒂·林德伯格 (Betty Lindberg) 以6分57秒56的成績跑完了800米,成為新的90歲以上年齡組別的女性選手中,跑完一次800米短跑的最快世界紀錄保持者。

©DANIEL MCCAULEY/Runner's World

「我一點也不清楚這個世界紀錄是怎樣來的,我甚至完全沒想到會打破記錄,當然也不會去查之前的紀錄是多少。」貝蒂阿嬤告訴記者說,「我只是想著,能夠在大會關燈之前完成比賽就很好了。」

貝蒂阿嬤打破了由一位來自墨西哥的Rosario Iglesias在2001年以6分59秒所創造的世界紀錄,雖然僅超前2秒,不過她在美國國內則大有進展,超越了2013年由Mary Kirsling締造的9分26秒紀錄有近兩分半之多。

貝蒂阿嬤說,「我幾週前參加了一場200米的比賽,這次有這場800米的比賽,我想,何不給自己一個挑戰?就報名了。」

貝蒂在她63歲的時候重拾跑步這項運動,她在一次開車載女兒和女婿去參加亞特蘭大的「桃樹路路跑賽 (Peachtree Road Race)」之後做了這個決定。[註]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這樣熱鬧歡樂的活動,」貝蒂阿嬤說。「我看到坐輪椅的殘障人士也能夠以飛快的速度前進,接著是一些很厲害的跑者,然後是一大群各形各色的跑者,有的是為了突破自己的最佳成績,也有的只是單純享受那個過程。我想我也可以做得到,所以我就自己開始訓練跑步了。」

在這之前,貝蒂阿嬤說她自己一直是個「沙發馬鈴薯」,常常窩在沙發上看電視,什麼運動也不做。

「在我們那個年代,年輕女孩一般是不會做什麼運動的。」貝蒂阿嬤說,「那時候,我做過活動量最大的事情可能就是『跳房子』,或者其他類似的事情而已。我根本沒有興趣出門從事一些運動。」

自從開始跑步,貝蒂已經跑了25屆「桃樹路路跑賽」,她還計劃今年7月4日 (美國國慶日) 再跑一次。她希望今年可以參加10場亞特蘭大徑賽俱樂部的比賽,從200米到10公里都想挑戰。她過去常常跑半馬,但因為身體狀況,不再參加這麼長距離的路跑賽。

貝蒂阿嬤說她喜歡參加比賽,是因為她享受這個可以測試她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的機會,並且,她現在幾乎每天都出門運動。

「我保持運動習慣,因為我認為人要活下去就要運動,」貝蒂阿嬤說。「從你坐下去休息的那一刻開始,你就會變得更難起身去做什麼事。我並不是個天生的運動員,不過,我努力保持自己身體的靈活度。」

貝蒂阿嬤的先生曾是一個熱衷於跑步活動的志願者,不過他在2006年死於帕金森氏症。

貝蒂阿嬤說,她有時也會自己想,若她以前有請教練指導,搞不好能在跑步上成就更高。

她說:「我想我一直非常幸運,沒有遇到什麼重大事故。我前幾年做了臀部人工關節手術,現在這些『新零件』在我身上也運作得很好。我常在想,為何場上沒有很多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在參與這些活動?不過,我也會想到,也許其他老人真的有他們不能出來參與這些運動的理由吧!」

貝蒂阿嬤說,只要她身體能夠負荷,她希望能夠一直從事這些運動。他也提到,她從沒想過,跑步會為她帶來這麼高的關注度,不過,她希望她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人走出戶外來運動。

她說,「所有人都應該走出門,保持運動的習慣。一開始你可能很慢,但是,一旦你開始並完成它,那你就完成了一件好事。更奇妙的是,也許有一天你就這麼破了紀錄也說不定。」

[註] 喬治亞州以出產桃子聞名,州徽便是以桃子做代表,首府亞特蘭大也有許多地名與桃樹有關。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