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 NIKE ALL ASIA CAMP全亞洲籃球訓練營閉幕
1
2017 NIKE ALL ASIA CAMP全亞洲籃球訓練營閉幕
2
籃球選手的每周訓練課表
3
James Harden 推出生涯首款專屬簽名戰靴,迅速攻佔全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 NIKE ALL ASIA CAMP全亞洲籃球訓練營閉幕

2017-06-19
話題 球類 籃球 訓練營 NIKE

2017年6月11日至17日,Nike和中國籃協合作,以豪華教練陣容並與Devin Booker和Buddy Hield攜手打造第十五屆Nike All Asia Camp全亞洲籃球訓練營。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菲律賓、澳洲、紐西蘭等多地的90名青少年籃球員齊聚東莞籃球學校,夏天的籃球熱情已經被點燃,這個我來!

2017 NIKE ALL ASIA CAMP

激動人心的總決賽剛剛落幕,聯盟新星Devin Booker和Buddy Hield在6月15日現身廣州校園,以自身經歷和現場傳授,向來自亞洲各地的青少年傳遞「這個我來」的自信態度,鼓勵大家追求籃球夢想。

首次出現在Nike All Asia Camp全亞洲籃球訓練營,Devin Booker表示十分享受和孩子們一起訓練和交流的過程,他認為這些孩子只要保持自信、不斷精進籃球技巧未來都將無可限量。

接受媒體採訪時,Devin Booker談到了自己的70分之夜(今年3月25日,Devin Booker在對陣波士頓的比賽中拿到70分),他表示這不僅是個人努力訓練的結果,也要歸功於隊友們和教練的幫助,他會繼續提升自己和球隊的競爭力。

Buddy Hield新秀賽季便獲得平均得分突破兩位數的紀錄,賽季中段轉至沙加緬度之後表現更是有明顯的提升,但他並不以此自滿,表示要在夏天讓自己全面進化。從巴哈馬的籃球少年到NBA球員,Buddy Hield回憶起他的籃球之路。這個過程雖然有許多困難和挑戰,但是對籃球的熱愛是他堅持訓練不斷進步的動力。

對於來到亞洲參加Nike All Asia Camp全亞洲籃球訓練營,Buddy Hield表示非常興奮,希望能用自己的故事激勵小球員們,幫助他們持續進步。

經過幾天的訓練和選拔,Nike All Asia Camp全亞洲籃球訓練營全明星賽在6月17日下午進行,只有訓練營期間表現及資質最為優秀的20位球員才能參與其中。

隨著比賽結束,本次訓練營也圓滿閉幕,Devin Booker和Buddy Hield主動與小球員們合影留念,記錄下這段美好的時光。十五年來,越來越多的菁英青少年運動員跨越地域的限制,他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透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學習並強化團隊意識。未來,他們將不斷成長,面對更高的挑戰。

資料提供: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籃球選手的每周訓練課表

2017-06-06
觀念書摘籃球球類知識庫

籃球訓練需要操作很多特定的運動,而一個縝密的訓練計畫是相當重要的。就跟很多人生大事一樣,例如儲備孩子的大學教育基金、建造房屋或規劃退休帳戶,計畫將有助於達成目標。每個目標都需要一個計畫以確保正確的執行及成效,運動員的訓練計畫也不例外。本章將詳細介紹運動員及課程的評估及準備、訓練運動的選擇及排序。

籃球選手的訓練課表 ©livestrong.com

評估

在實施訓練課程前,需要考量好幾項特定資訊,才能確保規劃完善。年齡及性別當然是重要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病史,要注意是否有任何慢性疾病(例如氣喘或糖尿病)、肌肉與骨骼缺乏或異常,或是曾經動過手術。條列並說明各項體能優劣。若是忽略這些情況、能力及弱勢,是不可能設計出一套訓練課程的。

其他要納入考量的還包括體能訓練史以及對特定運動的瞭解。目標(包括教練及球員本身的)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沒有目標,訓練將沒有重點。可用的評估方式有很多種,選一套確定可靠且方便實施的即可。

球員的準備

不幸的是,現在很多年輕的運動員在體能上與前輩們相比可說是大不如前。他們往往喪失了童年時期讓身體─尤其是神經肌肉系統─從自然的物理壓力中適應並鍛鍊的機會。如果走路、跑步、騎腳踏車、爬樹或校園遊戲都被搭車及電動玩具取代,孩子們要開始接受訓練、面臨競賽時,難道在體能上不會差人一截嗎?孩子們準備好要從事這些運動而且耐得住長期進行嗎?他們能夠避免運動傷害嗎?

在重量訓練開始前,教練或隊友最常問的可能是「你可以臥推幾公斤」,而不是「你準備好接受訓練了沒」。訓練一定是先穩紮穩打練好基本功,再循序漸進到競賽中所需的高難度技巧。要先熟悉重量訓練的基本方式及運動技巧,然後才慢慢增加重量。根據現有的體能狀況及訓練歷程,可能有必要在正式訓練開始前安排一段銜接重量訓練的預備課程,藉此確保所需的體能素質,例如軟組織彈性、關節靈活度、肌力及肌肉、肌腱、關節的穩定,同時也可全面提升運動能力。

重量訓練的前期準備並不如預期的常見,但其實所需時間很短,像是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亞渥雷克(Istvan Javorek)所推廣的基礎複合式訓練就相當有效。

體能訓練教練亞渥雷克(Istvan Javorek)推廣基礎複合式訓練 ©435mag.com

課程的準備

若你是一名教練,則必須培養替選手擬定訓練課程的能力。訓練課程應該依據病歷、性別、年齡、經歷、運動項目及位置等因素加以個人化。重量訓練的目標是透過反覆操作有組織的運動使身體適應高壓負重。良好的規劃不僅可帶來預期的效果,還能避免可能導致受傷的過度疲勞。

運動選擇

適合籃球選手操作的訓練運動種類繁多,必須根據需求及目標加以選擇。主要訓練以站姿操作為主,要求多關節數肌群的平衡、協調、時機掌握以及運用,以達到和諧的動作。這些訓練在適當的增加負重之下,也可提升肌力及肌耐力。

輔助訓練則強調單關節或局部的運動,例如腿伸屈、腿彎舉、二頭肌彎舉及三頭肌伸展等。雖然輔助訓練有其作用,但本書將著重在主要訓練的部分,原因在於其對提升籃球技術的正向遷移價值較大。多關節的主要訓練應該作為訓練課程的基礎,單關節的輔助訓練─若是必要的話─則是用來微調。

強調單關節或局部的運動都有一定的效果

訓練順序

在每天的運動順序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先進行高速的爆發力訓練,例如爆發上膊,再進行沉重的肌力訓練,例如背蹲舉。與慢速的肌力運動比起來,高速的運動會給肌肉神經系統帶來較大的壓力,因此,千萬別在身體疲勞的時候進行高速運動。舉例來說,在適當熱身後垂直跳躍(爆發力運動)的高度,會比在兩、三個小時的籃球練習後來得高。然而,垂直跳躍後再進行兩、三個小時的籃球練
習則依然有效。若是有搭配輔助訓練,則應該在完成所有主要訓練後再進行操作。

每組次數

各種運動的操作次數必須根據選手個別需求以及訓練項目類別而定。雖然肌肉肌力和肌肉擴張彼此相輔相成,但每組次數不同所反映的即是對兩者之一的強調。各項肌力運動每組操作次數的說明簡述如下:
‧ 每組10次:增加肌力的同時,也強調肌肉擴張的效果。
‧ 每組5到6次:增加的肌力比每組10次還要多,較不強調肌肉擴張,但效果仍然不錯。
‧ 每組1到3次:增加的肌力最多,並且最不強調肌肉擴張的效果。
‧ 至於爆發力或高速槓鈴、啞鈴運動,每組的次數則應限制在1到5次以內,否則操作次數過多將會導致過度疲勞,對發力及技巧造成不良影響。在使用槓鈴、啞鈴或壺鈴的運動中,不良的操作技巧將會提高運動傷害的風險。
一般的準則是每組次數減少時,便增加所負擔的重量。

©pinsdaddy

總次數

各個單項運動的總訓練次數(各組次數的總和)也是在設計訓練課程時即須加以考量。像是深蹲、臥推這種肌力運動,總次數應該在35加減3次以內。至於高速的爆發力運動,總次數則應該25加減3次以內,否則可能導致過度疲勞。各項運動的每組次數及總次數的準則將有助於規劃每日的訓練進度。

每週天數

當你準備好在非季賽期間接受6、8或12週的訓練課程時,大約會安排每週3到4天的重量訓練。這樣的設計目標是提升運動表現,同時避免隨著課程進行而造成過度訓練(過度疲勞)。本章介紹的訓練課程為每週三日,是一種操作起來既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每週三日的課程安排在星期一、星期三以及星期五,分別規劃分量輕、中、重的訓練內容。星期一通常分量最重,前提是身體經過週末充分休息後已經準備好接受精實的訓練。在分量最重的這一天,所進行的運動必須舉起最大的負重並操作最多的次數。

星期三的分量最輕,進行的運動可以和星期一完全相同,或是加入一些不同的項目,而每組以及加總次數則比星期一少20%至30%。星期五的分量則屬於中等,進行的運動和星期一完全相同,但負重及加總次數則根據實際表現分別減少15%至20%。分量的變化是關鍵,務必認真操作,使每項運動產生預期的訓練效果。另外,也務必讓身體從前一週的訓練完全恢復以面對隔週的挑戰,就跟棒球投手除
了要注意每場投球數外,還須有投一休四的輪值道理一樣,因為投手必須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才能在下一次先發拿出好表現來。

根據我們對星期一分量最重的安排,選手在這天所舉的負重最大,藉此提供提升肌力及爆發力的理想刺激;接下來分量最輕的星期三,則是讓身體能夠從星期一的精實訓練中完全恢復;而分量適中的星期五則是設法保留星期一所獲得的成效,同時避免讓身體負荷過大,以確保隔週一的訓練能持續,此即「一三五」訓練課程的設計理念。
‧星期一:精實日,讓體能進步獲得最大的成效。
‧星期三:緩衝日,讓身體能夠從精實日中恢復。
‧星期五: 持平日,保留精實日所獲得的成效,同時避免讓身體負荷過大,為下一個精實日做準備。
以背蹲舉(圖10.1)為例,訓練課程便可安排如下:
‧星期一:背蹲舉最重300磅,各組次數總和最多35次。
‧星期三: 背蹲舉最重225磅(比星期一少25%),各組次數總和最多25次(比星期一少25%)。
‧星期五: 背蹲舉最重255磅(比星期一少15%),各組次數總和最多30次(比星期一少15%)。

先肌耐力,後爆發力

肌耐力及爆發力運動能夠在同一個訓練時段一起進行,然而,同一時間只能強調其中一項體能素質。舉例來說,接受馬拉松訓練的選手不能同時進行舉重比賽的訓練,馬拉松選手能夠藉由重量訓練來提升跑步的表現,但每次訓練的重點應該是增加跑步距離,而非提高負重。

肌耐力及爆發力也是相同的道理。肌耐力是爆發力的先決,必須先有足夠的肌耐力作為發力基礎,才有可能在高速的情況下產生相同的力量。如果沒有強壯到足以發出適合的力道,怎麼可能改以更快的速度施力呢?高速的運動對身體的壓力較大,足夠的肌耐力除了可提升發力、促進軟組織及韌帶結構生長並強化關節穩固,對於避免運動傷害大有助益。

當你準備好參加訓練課程時,前四週的重量訓練應該強調肌耐力(對於肌肉增生也有幫助)。此時也可安排爆發力運動,例如奧林匹克舉重,但重點應該擺在正確操作這些高速運動的技術層面。在前四週肌耐力訓練結束後,接下來四週的重點則將改為爆發力運動。

優等的訓練計畫能力就跟任何其他技巧一樣,都是要透過反覆練習建立的。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楓樹林出版, 布萊恩.柯爾, 羅伯.帕納列洛 著作《籃球運動解剖書》一書。NBA年度最佳隊醫.布萊恩‧柯爾以權威的學理及實際的經驗為依據,提供一把在過去數年造就許多成功籃球員的鑰匙。

書中所談各種增進肌力、動力、體能和技巧的訓練,跟跑步、游泳、舉重、健力、健美選手的訓練並不相同。訴求是提升籃球表現,是為了特定競技目標進行鍛鍊,利用全身、局部性等訓練來提升身體素質,達到增進體能及表現的目標。書中不僅針對場內的競技,場外的身體素質培育也一併顧及,這88個精華動作無形間會提升軟組織彈性、關節靈活度、肌力,以及肌肉、肌腱、關節的穩定性。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James Harden 推出生涯首款專屬簽名戰靴,迅速攻佔全台

2016-11-28
ADIDAS鞋子籃球球類配備館

adidas發表James Harden首款專屬簽名戰靴Harden Vol.1,針對James Harden在球場上全方位的進攻手段及撕裂防守的破壞力的機能需求而生,同時融合Harden對設計領域的特殊觀點,體現個人場上、場下的創造能力與其巨星風範。James Harden與adidas聯手帶來的Harden Vol.1將會顛覆以往對籃球鞋的想像和體驗。

James Harden

Harden Vol.1系列鞋款,開創了球星專屬鞋系列的新篇章,首度創造的Harden標誌和字型,詮釋出Harden主宰比賽的方式,以中場圓線作為設計靈感,經拆解而延伸的字母H,也融合了adidas品牌三條線的設計。此系列將由IMMA BE A STAR配色款首度登場,IMMA BE A STAR以沉潛的黑色做為鞋面底色,搭配金色分別點綴於鞋舌Harden標誌及鞋跟三線經典商標, 象徵James Harden在比賽的主宰力及明星特質;黑與金的配色,如同黑夜中閃耀的星星,在球場上,讓對手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adidas Harden Vol.1

adidas Harden Vol.1 首度登場的配色IMMA BE A STAR,其設計靈感起源正處於中學時期的James Harden,寫給母親的一張紙條上所留下的字句:'Could u wake me up at 7:00 and could u leave me a couple of dollars. P.S. Keep this paper. Imma be a star.’ 他說,每個年輕人都會有夢想,都會有遠大的抱負,只是不知道如何去達成。他試著發現達成夢想的方法,並且不讓任何因素阻擋他。簡單的字句背後強烈傳達出 James Harden 對於達成夢想的執著與自信心。adidas Harden Vol.1 IMMA BE A STAR,不只有著James Harden的回憶,更是代表著James Harden能在NBA球場上所展現出讓人印象深刻的自我表現和無人可擋的主宰力的原動力。
 
James Harden 表示:「這是我從頭到尾參與鞋子的設計,在adidas的協助下,我們希望能開創不一樣的作品,能展現真實不做作的自我;Harden Vol.1代表的就是我的打法,你會看見有我的風格、想法,每個小細節的設計和概念都再再表現出,我是誰,一切設計概念都精準地建築在真正的我是怎麼打球。」

Harden Vol.1在鞋頭部分針對Harden在場上需求,使用強化的皮革面料,能夠抵禦防守者的踩踏,同時創造絕佳的舒適感與保護功效,更能確保整體動作的靈活度,展現在球場上的流線動作和敏捷速度;而往外側做延伸的非對稱鞋帶系統,減輕腳背所承受的壓力,輕易使出變幻莫測的招牌歐洲步等進攻手段。全腳掌搭載BOOST中底緩震科技及側邊TPU緩衝支撐,提供腳掌最佳的能量回饋,鞋身配上輕量的 Primeknit 材質,提供腳掌舒適的包覆性;並以高階軟體系統,分析James Harden於場上比賽時的腳掌壓力分佈,設計出不規則的大底結構,讓其刁鑽的攻擊步法,得到全方面支援,顯現出最有價值的身手。

Harden Vol.1在球鞋細節處,以反向數字分別在左右鞋跟處刻上祖母和母親的生日,傳達出在球場上奮鬥的每一步,都有家人做為後盾,展現出為家人而戰的意志。

adidas與 James Harden首款專屬簽名戰靴 Harden Vol.1系列鞋款,將由IMMA BE A STAR於11月23日全台開售。


資訊、圖片提供:adidas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