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什麼是 NIKE REACT?
1
什麼是 NIKE REACT?
2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3
短暫休息後,你需要這些計劃來恢復跑步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是 NIKE REACT?

2017-06-21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NIKE

作為Nike緩震革命的一部分,Nike React重新定義發泡材質和其他緩震系統的可能性——例如   Nike Air VaporMax  和採用ZoomX發泡材質的Nike Zoom Vaporfly 4% ——讓每位運動員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科技。

NIKE REACT

發泡材質可以很輕量,也可以有彈性。但是一般來說,發泡材質不能同時既輕量又有彈性,而且還有出色的耐久性。對於包括緩震專家和化學工程師在內的Nike創新團隊來說,這個障礙正是其創新的動力,他們攜手開發了一種同時兼具三種優勢而非其中兩種的發泡材質。這項成果便是Nike React,既是Nike緩震科技的再次創新,也是鞋類發泡材質材料的重要突破。

Nike React也是Nike善於內部製造及創新的實例。在數百次重複中,Nike對化學物質進行精細微調——使用科學方法往材料中加入新的屬性。不妨聯想一下蛋糕配方——Nike React的研發也從測試各類原材料開始,看哪種成分能夠得出最好的結果。這一Nike專有的發泡材質可以完全掌控Nike React的特性和製造過程,也能夠將這一創新成果運用到更多的運動員和運動項目中。

Nike React可以提供優秀的回彈

儘管Nike React擁有多項顯而易見的性能優勢,不過沒有其他運動能像籃球一樣流暢、有效地同時檢視Nike React所具備的三項特質。籃球運動需要連續地變換方向和速度,或在轉瞬之間完成起跳,而這些動作都在不斷挑戰球鞋的極限。Nike React這種材料讓人感覺既鬆軟有彈性,同時也柔軟且穩定。

Nike React可以提供出色的能量回饋,隨著比賽的進行,始終保持一致的腳感。

Nike React首先應用於Jordan Super.Fly 2017和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由Draymond Green初次穿著亮相。每雙球鞋都含有一個全掌長度的內嵌Nike React核心。

兩款籃球鞋的設計過程都有運動員資料作為支援——他們如何移動,如何變換方向,如何施力——均由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提供。壓力分佈圖將這些資料視覺化,準確地顯示運動員需要支撐的部位,可以全面優化緩震性和抓地力。

作為Nike緩震革命的一部分,Nike React正在重新定義發泡材質和其他緩震系統的可能性——例如Nike Air VaporMax 和採用ZoomX發泡材質的Nike Zoom Vaporfly 4%——讓每位運動員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科技。

資料提供: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2017-12-29
話題觀念馬拉松跑步

讓我們面對現實:長跑訓練很難。長距離跑,不只是跑而已,裡面還包含了你投資的時間、身體上的損失……等。在忙碌的日子裡,無論怎麼努力跑,就是跑不到那42.195公里,抑或是要花上好久的時間才能完成。

美國知名運動部落客Jenn Wilson不久前她在芝加哥馬拉松中完成了她人生的初馬,以下是她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碰壁、經歷,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馬拉松訓練方式。不管你是跑步初學者或是一個有經驗的馬拉松選手,這些實用的技巧將幫助你度過艱難訓練的日子。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倒數1-100

在芝加哥馬拉松訓練期間,Jenn Wilson從她的物理治療師Laura Mizumoto博士那裡得到了一個最好的建議。博士表示:「當里程數越來越長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數數。」你可能會問:「數數會有什麼幫助呢?」當一件事情變得困難時,你會不自覺的開始進入內心深處那個黑暗的地方,這時,你便需要一種逃避的方法。最好的辦法是開始數到100,也是讓焦點轉移的一種方式,它會幫助你平靜下來,而不是在腦中一中迴旋剩下的時間和你正在經歷的痛苦。一旦達到100,接著開始倒數。當數回零的時候,可以快速的重新評估目前狀況。這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感覺好多了,並準備好繼續長跑了。

分割里程數

有很多馬拉松可能會設計一個折返的路線,尤其是跑到半馬以上的距離後。Jenn Wilson很快發現沿著小徑每三公里就有一個飲水機和浴室。因此,她將剩下的距離以每三公里的方式為單位。 慢慢累積到9公里時,只剩下12公里了,這時候,僅剩下1/3的路程,便可以更輕鬆地通過,同時,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數學來分析自己的身體,找出什麼對你最有效,並開始注意跑步中明顯的里程標記。

欣賞旅程

Laura Mizumoto博士也告訴Jenn Wilson要花點時間反思自己的旅程,並在每一英里微笑。就她個人而言,她堅持跑步大約一年半的時間。於是她花時間反思自己已經走了多遠,途中所克服的障礙和跑步帶給她的快樂。配合著上述的方式,真的幫助她度過了剩下的21公里。因此,可以嘗試反思自己的旅程,看看它是如何幫助你繼續前進的。

製訂跑步後的計畫

在跑步之後製訂計劃,不僅會激勵你去在寒冷與黑暗的夜晚出門,還會讓你對跑步完後的成就產生興趣。對Jenn Wilson來說,我她會在長跑之後預定早午餐和與朋友聚會的活動。這些計劃會強迫她按時起床,走出大門,及時做好準備。也代表著,一旦完成了,就會有一餐美味的食物迎接她。而這些都是一種鼓勵,不是嗎?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你還可以繼續尋找一些可行的方法來幫助你度過漫長的旅程。在那些日子裡,雖然不知道如何才能達到目標。但是你並不孤單。當下,我們只能想著每一英里的痛苦程度,或者當我們開始質疑我們為什麼要跑在第一位的時候。艱難的日子、奔跑和瞬間都會過去,希望這些簡單的東方法能幫助各位度過難關,回到一個更快樂的跑步狀態。永遠記住,你是一位要通過訓練和比賽的起跑線的菁英選手!

資料來源/Womens Running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短暫休息後,你需要這些計劃來恢復跑步

2017-08-03
知識庫觀念馬拉松跑步訓練跑步

長距離賽事的訓練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有時候因為一些因素而錯過了訓練的計畫並不奇怪。我們經常認為受傷會阻礙我們的訓練,但大多數情況下,更是因為其他的生活的需求而短暫休息。
 
繁忙的日程安排經常要求跑者調整他們的優先順序。這也表示著在這幾個星期的跑步計畫中,可以進一步調整我們的待辦事項列表,以不至於打亂了該有的練習計畫。

短暫休息後,你需要這些計劃來恢復跑步

無論是工作、家庭、疾病、假期,甚至是短暫的精疲力盡,我們都在我們的培訓計劃中錯過了幾個目標。然而,錯過訓練的日子與根本沒有跑步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那麼,在短暫的休息之後,你還能回到原來的訓練計劃嗎?或者你應該開始尋找新的目標?依著以下的計劃來檢視一下你適合怎麼樣的訓練計劃。

 1  如果你錯過了1-2周的跑步時間,但你依然能夠輕鬆跑

如果你錯過了一週的鍛鍊或長跑訓練,但之中仍然有幾英里需要實踐,請不用緊張。你只需要將這些訓練延期至下一周的計劃中即可。紐約錫耶納學院的男子和女子越野賽John Kenworthy說:「如果你錯過了主要訓練,不必再回頭彌補這些錯過的東西,就直接繼續進行下去,也不要覺得你需要在下週的訓練中進行調整。」

如果你錯過了兩週的鍛鍊或長跑訓練,那就用稍微保守一點的方法回來。先花1-2天做一些輕鬆跑的練習,然後再恢復到正常的里程計畫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在決定何時嘗試鍛鍊之前,首先了解你的雙腿該如何應對輕鬆跑的步伐。
Kenworthy說:「如果你沒有做過相關鍛鍊或者長跑訓練,但卻在這幾個星期內已經跑了4-8次,那麼在決定訓練之前,這是一個很好的測試。」你可能只需要4-5天,也可能是7-8天,其中完全取決於你的身體是如何反饋。

 2  你在1-2周內都沒有跑步

即使你根本不想穿上鞋子,跑者們也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目標。第一步是慢慢累積里程​​。如果你只錯過了一周的時間,可以從每周1-2次的輕鬆跑開始。Kenworthy指出,在之前的訓練之中,跑者們不應該長時間沉浸於舒適的訓練之中。在恢復跑步期間,你可能需要一兩天才能讓你的身體恢復活力,所以在一周結束時,你應該舒舒服服地跑步。

如果你已經休息了兩週,可以從每周4-5次的輕鬆跑開始,然後再回到你的訓練計劃中。調整你一周中最長的長跑時間,但是可以比你原來設定的時間短一些。在第二週開始的時候,你便可以回到正常的日常里程,並可能在一周之內完成一次鍛鍊。

 3  如果你錯過了3-4周的跑步時間,但你依然能夠輕鬆跑

這樣的情況可分為兩種結果:

好消息:跑者已經錯過了近一個月的跑步計劃管理,但還是能夠參加比賽。
壞消息:他們必須重新調整目標。畢竟跳過了這麼多長跑訓練或者其他鍛鍊,想要達到個人的最佳狀態是不合理的。
Kenworthy說:「如果你放棄追求某種成績目標的想法時,那麼你可能會在這個目標上做出決定。於是當比賽的時候,對於這個決定,你不一定是出於準備,但實際上是你的內心可能沒有到達很想運動的境界。」

如果你的比賽在6個星期內就要發生,那麼在決定是否還要完成比賽時,馬拉松運動員應該更加謹慎。建議可以找一個較短的比賽,以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

假設你仍希望在比賽中保持挑戰的感覺,有一些跑者會以個人最佳的表現取代以時間來做為比賽目標。Kenworthy也建議跑者們可以用16-20週的時間去尋找一個新的比賽,而不是重新設定你的時間目標。

 4  你在3-4周內都沒有跑步

「如果你錯過了3-4週的練習,那麼你的心態應該是我每兩個月要休息一次,然後我再開始研究16到20週的比賽。」Kenworthy說。他也表示: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息,他不建議跑者放棄。相反,從健康的生理和心理上來說,重新開始就是選擇。等到這些訓練更融入你的生活後,再選擇一個你可以完全駕馭的新比賽目標。

如果你真的不想放棄比賽,那麼,你可以選擇參加半程馬拉松。但一個月後,如果在沒有任何的訓練之下,直接從零衝到21公里的話,便容易增加受傷的機率。所以,不要急於在當下完成比賽,看看是否可以延遲到明年再戰。

記住,訓練計劃是用鉛筆寫的,不是用鋼筆寫的,有時還需要適時的重新調整。跑步並不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當你準備好了,將會有一個新的目標正等待著你。

資料來源/Competitor Running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