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知名健身教練分享鍛鍊二頭肌的5個小秘訣
1
知名健身教練分享鍛鍊二頭肌的5個小秘訣
2
增肌的訣竅不在增加重量
增肌不能只靠拼命增加負重「離心訓練」才是最關鍵的技巧
3
加強你的肩部訓練-3種地雷管肩推動作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知名健身教練分享鍛鍊二頭肌的5個小秘訣

2017-08-02
知識庫 健身 上半身肌群 重量訓練

對於擁有結實的肱二頭肌是男性勇猛的象徵,也是許多健身者最常鍛鍊的肌肉。卡普爾索(Craig Capurso)是擁有國際健美總會證照以及國外知名網站BodyBuliding御用的健身教練,對於肱二頭肌的鍛鍊已經累積非常多年,他將這之間的技巧與小秘訣將分享給大家,讓你如何能更加掌握鍛鍊的方法並讓雙臂能更加結實。

知名健身教練分享鍛鍊二頭肌的6個小秘訣 ©fitnessmodelzone

 1  正確握姿

卡普爾索表示,在重量訓練中,握姿對訓練效果的影響非常大,為了提高肱二頭肌的訓練效果,所以在彎舉鍛鍊時,如果不自覺地讓手腕向內彎屈會造成前臂疼痛,這樣使得在肱二頭肌沒得到充分訓練前就會受傷害到。正確的握姿是動作中保持手腕中立,手腕不會與前臂形成任何角度後開始做彎舉,在訓練過程中去感受手腕的彎曲的情形,然後略微調整手腕角度,確保動作時手腕能保持固定。

正確握姿 ©dev.cellucor.com

 2  ​無法紮實鍛鍊到正確位置

不少訓練肱二頭肌的課程都會特意將手臂和背部動作組合,而且很多動作肯定會同時用到手臂和背部力量,但也正是這個原因,你的手臂才無法得到最好的鍛煉。在練複合動作時,較小的肌肉容易成為大肌肉的附屬,比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小腿肌肉等,乍看之下鍛鍊到,但實際上這些肌肉卻沒有完全訓練到訓練到紮實,於是自然也就無法有效增長。

 3  提高複合訓練的強度

在做複合動作時,肱二頭肌可能無法得到有效的鍛鍊,但是如果能提高這些動作的強度,那麼一樣可以讓肱二頭肌充分成長。像是在做反握引體向上時,這個訓練動作對肱二頭肌的鍛鍊效果其實非常好,可以使手臂肌肉獲得更多刺激並且防止肌肉適應了其它動作的訓練強度。

提高複合訓練的強度 ©YOUTUBE/Bodybuilding

 4  ​提高單組次數

鍛鍊肱二頭肌時,每組4-8下的練習是無法有效達到刺激手臂效果,從手臂增肌整體效果來看,降低配重並進行每組10-12下或是12-15下,甚至20次以上的訓練會更好,這樣的方式可以讓肱二頭肌保持緊張感的時間可以拉更長,但是切記,還是要依造個人能力來練習,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5  ​單一部位訓練

一般來說,在做彎舉時,如果動作不熟練就很容易讓肩膀參與訓練,這樣不僅無法針對單一部位做鍛鍊,還會降低運動後的表現。建議在做彎舉時,可以讓手臂加緊靠近身體兩側,這樣就能有效避免肩膀參與運動。

單一部位訓練 ©bodybuilding.com

資料來源/Body Building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增肌不能只靠拼命增加負重「離心訓練」才是最關鍵的技巧

2020-03-16
觀念增肌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如果你是一位熱衷重量訓練的人,那一定都聽過「離心訓練」這個名詞,這也是近年來許多健身人開始注意的訓練技巧,這絕對不是一個花俏無用的名詞。在健身房裡有許多的人,要增肌都只懂得加重訓練重量並減低組間休息時間,但為何練一段時間之後肌肉卻沒有大幅度的成長?其實,有很多問題都出在離心訓練技巧上面。

增肌的訣竅不在增加重量
健身增肌為何成效不彰?離心訓練技巧是你該重視的問題

我們先試著想像一下當你在做基本啞鈴二頭彎舉時,是否都太快速的舉起與放下?並只注重在舉起的重量與次數?然而,你我都知道肌肉的成長是不斷的在重複「破壞與再生」中產生,在向心訓練中提到,因為肌肉收縮的關係,讓肌肉被破壞的機率減少,但是在離心訓練訓練中,肌肉被大量的延展,提高被破壞的程度,在修復再生時就會提高肌纖維的直徑,這樣的效果對於追求肌肥大的人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離心=肌肥大?

離心訓練的好處也不止於肌肥大,離心訓練是屬於慢而緩的動作,大量徵招紅肌纖維,更夠提高對於肌肉的控制能力,因此,離心運動可使肌肉處於拉長狀態,從而刺激更多的肌肉生長。

NSCA -CPT的Eraldo Maglara表示:運動時的離心部分,已經顯示出對肌肉發育的最大影響,然而,進行離心運動時的重點,就是要放慢訓練時的肌肉拉長速度以挑戰肌肉進行修復和增長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2008年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簡稱WSU)的一項研究表明,無論是經驗豐富的運動員或未經訓練的人,在全身性離心訓練之後肌肉會於72小時內持續燃燒更多的熱量。

離心訓練的好處不只有肌肥大
離心訓練除了對於肌肥大有好處之外,還能增加持續燃燒熱量的效率!

進行離心訓練

離心訓練真的很難嗎?回想一下剛剛我們所提到的二頭肌彎舉動作。然而,將離心訓練融入日常課表中其實是一像簡單但有充滿挑戰的訓練,因為,這個訓練必須要放慢你的速度,並於伸展肌肉時放慢每個重複動作,如果你日常訓練二頭肌時只花兩秒就完成一個動作,那麼你可能需要調整一下速度,變為三到四秒完成它(在放下時減慢速度)。

離心訓練的重點就是緩慢放下
要進行離心訓練時,必須要注意在肌肉伸展時放慢每個重複動作的速度。

雖然離心訓練的好處有很多,但是這樣的訓練方法容易造成延遲性肌肉痠痛,因為肌肉的破壞程度變大,肌肉的發炎變得更加嚴重,所以如何那捏痠痛帶來的不便,與肌肉成長,將變得十分重要。離心訓練並不適合初學者,初學者對於肌肉的控制程度較差,肌肉能力也相對較差,貿然使用這樣的訓練法,危險程度很高,如果控制不 好反而會造成肌肉的拉傷。

資料參考/mensjournal、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加強你的肩部訓練-3種地雷管肩推動作

2018-05-04
訓練動作肩部肌群上半身肌群健身知識庫

你一定有在健身房使用槓鈴或啞鈴來做肩部(三角肌)的訓練,但對於肩膀關節活動度較差的人,槓鈴及啞鈴就不是這麼適合來做訓練,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地雷管來做肩推訓練,它除了可以訓練肌力與爆發力之外,對於身體核心肌群的穩定度也有莫大的幫助,這次我們將用地雷管介紹三個肩推練習,練出結實的肩部三角肌。

肩部關節活動度不好的人,非常適合使用地雷管做訓練。 ©Pinterest

知識便利貼|地雷管(Post Landmine): 
地雷管又稱為T型槓,它的外型有點像是槓鈴,但它的一頭是固定於地板,另一頭可放至槓片重量,主要是在訓練肌力、爆發力與核心訓練時會用到的器材之一,它採用多角度與靈活性的特點,可針對一些叫不易訓練到的部位肌肉來做刺激,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訓練器材。。
(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地雷管的外型有點像槓鈴,但一頭與地面作連結。

 1  地雷管單腿跪姿單臂斜推

這姿勢非常適合初學者使用,採用單手推能糾正身體左右肌力不平均的狀況,同時,也因為是不對稱的單邊負重,所以,能訓練到身體核心的穩定性,另外,跪姿可獲得一個非常有效的髖屈肌靜態伸展效果,也能更好控制骨盆腔和胸腔的位置。首先,單腳跪地單手抓住槓鈴,手肘彎曲把槓鈴靠近胸前,接著,身體微向前傾保持身體核心穩定,手伸直(手肘不鎖死)將槓鈴往上往前推,讓手臂往耳朵旁靠近,再緩緩放下回復起始位置。

 2  地雷管站姿肩推

當你的單跪姿單手肩推已經可以很穩定練習之後,就可以進行到站姿肩推這個動作,同樣我們也是採用單手推來訓練,原因是雙手推主要會是訓練到胸大肌,因此,我們都採用單手來操作。手臂的動作都跟跪姿肩推一樣,唯一不同的站姿肩推有三種站法,前後站(同手同腳在前)、前後站(同手不同腳在前)與平行站(雙腿與肩同寬),而同手不同腳在前的站法,有點像是拳擊手揮拳的方式,它可以訓練到同側的核心肌群與臀大肌,平行站法則是最穩定的站法,最難但對於力量訓練較有幫助的是同手同腳在前的站法,這三種站法都可以嘗試看看。

 3  地雷管Y字肩推

利用地雷管我們也可以進行側邊的肩推訓練,這個動作它除了訓練到主要的三角肌外,還可以訓練到斜方肌上側與肱三頭肌,首先,地雷管與身體成約80~90度左右,接著採單腳高跪姿單手握緊槓鈴前端,手肘彎曲將手臂收緊於身體側邊,推起時,感受三角肌發力將槓鈴往側上方推起,直到手臂伸直與身體呈Y字型,接著放下時讓手臂往身體收進來就好,操作的過程中要收緊核心,保持身體的穩定度。

參考資料/budujmase、Nutribalshop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