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英國16歲少女因罹患怪病獲得舉重冠軍
1
英國16歲少女因罹患怪病獲得舉重冠軍
2
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你姿勢有正確嗎?
3
越忙越要安排時間健身 這位身價億萬CEO用運動為成功打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16歲少女因罹患怪病獲得舉重冠軍

2017-08-17
話題 人物誌 健身 故事

勞倫斯·布朗(Laresce Browne)是英國一名曾拿過6次舉重世界冠軍的少女,因為曾罹患一場怪病,所以讓她有這番成就。她在出生時就被這怪病纏身,所以導致她生活非常困難,不僅不能正常生活,還會時常感到全身疼痛,但她並有對人生消極,還透過健身退抗身體的不適,打破了自己的極限。

英國16歲少女因罹患怪病獲得世界冠軍 ©Mathew Growcoot/HotSpot Media

現年16歲的布朗在出生時,就被診斷出有內八字腳,到了11歲時,布朗會全身開始劇痛,導致無法正常生活,到醫院檢查時,醫生診斷出她罹患關節過度活動症,又稱關節鬆弛症,這個症狀會讓人體的關節的活動範圍遠遠大於常人,並且會時常出現全身疼痛的情形,而罹患這個病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遺傳。

布朗從小就被診斷出有內八字腳 ©HotSpot Media/dailymail.co.uk

這樣的病症讓布朗無法正常上下學,甚至也無法正常生活,她連睡覺都會感到疼痛,之後她只好休學並自家開始接受治療。

在14歲時,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布朗開始跟隨父親一起練舉重,第一次進行舉重訓練後,布朗感到身體非常舒服並且疼痛減輕了許多,之後布朗就找了一位私人教練開始頻繁的練習舉重,每週訓練8小時,之後她的家人發現她在這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布朗表示,自己真的很享受充滿力量的感覺,這個運動真的很令人興奮,謝謝家人鼓勵、支持自己做最好的事情,當每次舉重訓練結束後,都感到身體非常舒適,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Mathew Growcoot/HotSpot Media

過了一段時間後,布朗開始參加舉重比賽,沒想到在短短幾個月內她獲得6次舉重冠軍,身邊每個人都為她歡呼、雀躍。

布朗:「我從未想過我可以獲得冠軍,成為冠軍對我來說是一個天大的驚喜,這完全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感覺,回想當時每天關節、身體的疼痛感,真的能克服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我很慶幸我在一年多年跟隨父親一起舉重。」

©Mathew Growcoot/HotSpot Media

布朗的父親表示,自己為女兒感到非常驕傲,或許大多數的人遇到這樣的狀況會放棄,但布朗沒有,並且她還成為贏家,她讓大家都為她開心喝采。布朗的教練塔尼婭·喬治(Tania George)也認為布朗是一位淺力無窮的孩子。

布朗與自己的教練 ©HotSpot Media/dailymail.co.uk

布朗表示,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還是成功了,當你克服了困難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資料來源/Daily Mail、Hot Spot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你姿勢有正確嗎?

2021-01-19
觀念保健健身話題

現代人流行做重訓,因為想要練出好身材及好看的線條,但是,重訓如果動作做錯,不只身型不好看,還會提高運動傷害的風險,尤其是喜歡練上半身的人。因為訓練效果快又明顯,所以上半身受傷的機率也比下半身多。而重訓如果練的強度太強也容易受傷,還會讓肌肉呈現結痂式纖維化導致彈性變差。

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你姿勢有正確嗎?

重訓動作在「回復」時最容易發生肌肉拉傷

重訓最容易受傷的時間點就是「回復」,通常訓練到最後階段會最吃力,要結束時,被拉長或收縮的肌肉纖維突然放鬆,加上器材的重力,就容易扯傷肌肉。如果是年紀大一點的人,會建議使用TRX(懸吊繩)或彈力繩,減緩回復動作對肌肉的衝擊來避免受傷。而重訓如果練的強度太強也容易受傷,重訓其實就是利用刺激肌肉星狀細胞,讓肌肉多長一些,但如果撕裂得太嚴重,肌肉就會呈現結痂式纖維化,彈性變差,如何在兩者之間拿捏剛好,有練到又不會練過頭,是應掌握的重點。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重訓對手腕的傷害,與腰、膝等比起來,手腕的承受力相對更低,一定要使用護具,然而常見容易受傷的重訓項目包括如下:

硬舉 Deadlift

硬舉最常見受傷部位就是腰椎、膝蓋、手腕,但是為什麼容易受傷?硬舉是健身房裡最容易受傷的動作,因為最方便作,而大家容易相互比較,想要舉更重一些,展現自己的訓練成果,往往就因為舉太重造成腰與膝的傷害。然而在硬舉時應量力而為,特別是在訓練的最後舉最重時,回復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避免一下放掉拉傷肌肉。如要壁面受傷,必須量力而為,特別是在訓練的最後舉最重時,回復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避免一下放掉拉傷肌肉。

©coachmag.co.uk

挺舉 Clean and jerk

挺舉常見受傷部位為腰椎、膝蓋、手腕,但是為什麼容易受傷?與硬舉相比,挺舉受傷的程度會比硬舉更嚴重,因為挺舉不僅要把啞鈴舉起來,還要甩出去,再挺到頭上。根據計算,甩出去的軸線距脊椎20公分,就會給腰椎帶來6倍的壓力。例如舉100公斤,腰椎的壓力就600公斤,而且距離愈遠倍數愈大,常常姿勢一錯,腰椎就傷到了。另外舉太重也會造成膝蓋磨耗、手腕受傷。如要避免受傷,必須特別要重視姿勢,甩上去時,與身體的距離愈小愈好,同時也要量力而為。

©barbend.com

重訓擴胸 Chest exercises

重訓擴胸最常見的受傷部位就是肩關節的關節唇。但是為什麼容易受傷?一般使用健身器材會比徒手使用啞鈴健身較不容易受傷,主要是健身器材有一定的軌跡,照著做很安全,但在拿器材鍛鍊胸肌時,通常不同身材要設定不同的起始點,胸厚的人起始點會前面一些,反之就後面一些,但有些人會疏忽設定,通常在動作過程中不易受傷,要回復時,機器一下鬆開,就會拉傷關節唇,肩膀下次要進行極限角度動作時就會痠痛。

©mensjournal.com

深蹲 Squat

深蹲常見受傷部位就是腰、膝。但是為什麼容易受傷?深蹲是現在很流行的重訓姿勢,但很多人都作錯,原本應該是在訓練臀肌,卻因為姿勢不對而傷膝與腰,臀肌反而沒有訓練到,還會讓腿部加重負擔。如果是比較不容易受傷的姿勢,第一膝蓋不要超過腳尖,背部打直與臀部往後翹起,雙手向前方打直,感覺重心在前方,下蹲時盡量不要用到膝,而用中心肌群的力量移動臀部。

深蹲 Squat
©lesmills.com

擴臥推胸 Chest extension

擴臥推胸常見受傷部位為背擴肌、三角肌(肩膀)、三頭肌(上臂外側)。但是為什麼容易受傷?擴臥推胸與硬舉及挺舉相同,通常在訓練最後重量最大,要回復時,肌肉一下放鬆會造成拉傷。如我想避免受傷,也是需要量力而為,要特別注意回復時的動作,避免一下子放鬆。

©openfit.com

資料來源/Men's health、元氣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越忙越要安排時間健身 這位身價億萬CEO用運動為成功打底

2016-09-07
有氧運動重量訓練故事健身話題

一位身價億萬的富豪CEO都怎樣安排他一天的行程?他今天可能要與各種人士會面、要主持公司主管會議、搭乘私人飛機旅行、檢視他的房地產投資等等,不過,有一位越活越年輕的CEO,選擇以激烈的健身運動來開始他的一天。

熱愛健身的媒體大亨Strauss Zelnick ©Laurel Golio/Bloomberg

清晨六點整,史特勞斯·澤爾尼克 (Strauss Zelnick) 在紐約曼哈頓中城一棟大樓中已經集合好他的健身朋友團隊。其中,團隊的健身教練拉菲克·弗列克斯·卡布拉 (Rafique “Flex” Cabral) 是澤爾尼克從Equinox Fitness(美國一家高檔連鎖健身中心)找來的。這個早晨,查爾尼克聘任弗列克斯幫他們做一連串看似非常折磨人的高強度訓練如跳耀、深蹲和伏地挺身等等。

貼在公佈欄上的紙面上書「HIIT(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強度間歇訓練)」字樣,這對於熱愛健身的人們看起來似乎很基本且簡單,你只需要做幾組不同的運動並且一次做個幾秒,而且,通常都不需要額外的器材,徒手就可以做到。然而,在美國海軍退役的教練弗列克斯嚴厲嘶吼之下,成員們連滾帶爬地在健身房的各角落做完訓練,互相合作,然後再度分開。在這為時45分鐘的訓練當中,可以說連一點喘息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這樣的斯巴達式訓練,就連其中一位身經百戰、數度征戰過波士頓馬拉松的資深跑者,也都覺得吃不消。

不過,對於澤爾尼克這樣一位身價億萬的媒體大亨來說,這樣的訓練非但不是折磨,反而是他活力的泉源。他是Zelnick Media Capital的合夥人之一,同時也是旗下明星遊戲公司Take-Two Interactive的CEO,他32歲時就當上20世紀福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總裁,並且,現年59歲的他,藉由健身與運動,他正在讓自己經歷「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他看起來越來越年輕。

©Laurel Golio/Bloomberg
©Laurel Golio/Bloomberg

這個邀請制的私人健身課程稱作「The Program」,是由澤爾尼克出資成立的。藉由Instagram等社交網路的宣傳,它正在將其聲譽傳播到曼哈頓以外的世界角落。澤爾尼克說:「我在加州時還因為身上穿的T恤被認出來。」

The Program這個計畫目前已經有80人參加,最初是由澤爾尼克與其健身伙伴們一同發想出來的。最初除了健身,他們每週還會辦一次單車聚騎,接著,他們加入了在一家「Flywheel」健身房的飛輪課程,然後是熱瑜珈課程,最後是跑步活動。最初這個團體成員只有男性,不過現在也已經有許多女性成員加入。澤爾尼克表示,他們的想法就是要「動就對了」。

這個團體成員平均年齡在28歲左右,澤爾尼克說,他希望如此能讓他保持一個年輕的心態與體態。他也表示,激烈的健身訓練讓他感覺自己永遠都像25歲一樣年輕。

©Laurel Golio/Bloomberg

這樣熱愛運動的心態,也影響了他如何營運自己的公司。他鼓勵員工準時下班去上健身房,員工們也都知道,若想找個時間跟他好好相處,最棒的時機就是陪他一起去跑步或騎車。

回到健身房現場。看起來已經被汗水浸透的澤爾尼克正樂在其中,他享受著同袍互助合作的友誼,而且,他激勵的嘶喊正在健身房中迴盪著。在這個訓練中,你會看到許多成員拍掌或擊拳、互相加油打氣的畫面,支持著每個人撐過每一組訓練。這些以身體自由重量為基礎的訓練,如波比跳、深蹲、跳耀和伏地挺身,以無情的、軍事化的節奏進行者,讓參與的每個人都做得面頰通紅、上氣不接下氣,不過,在無盡的體能奮鬥掙扎之中,卻又能感受到每個人的愉悅。澤爾尼克說:「我們這種訓練已經讓大家形成一種有共同信仰的部落,尤其是對年輕朋友來說,這裡就是他們另一個家。」

身為一個活躍的單車騎士、滑雪和拳擊等運動的愛好者,澤爾尼克除了早上的私人課程之外,他下午通常還會安排一次訓練,他會和他的「健身社群」安排課程一同訓練,而這個社群則是由他同樣熱愛運動的商業伙伴們所組成,甚至,他兒子也會來加入。

「對於我來說,與成功相連的關鍵因素就在於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澤爾尼克說,「接著,你會知道要達致成功所需要的能力是什麼。不要把目標設得太大,將它設定在一定範圍之內,不管是家庭、事業還是健康都適用。一旦你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要達到它就變得容易許多。」

©Laurel Golio/Bloomberg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