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觀眾加油聲幫了我」 張凱貞逆轉進四強
1
「觀眾加油聲幫了我」 張凱貞逆轉進四強
2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3
鄭兆村標槍一擲超越里約奧運 名列國際田總史上第12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觀眾加油聲幫了我」 張凱貞逆轉進四強

2017-08-28
話題 球類 綜合 台北世大運 網球 新聞

世大運網球女單奪金熱門、地主好手張凱貞(Chang Kai-Chen),27日在8強賽陷入苦戰,先失首盤後,再演出逆轉,4-6、6-3、6-1擊敗英國19歲小將Emily Arbuthnott,躋身四強。張凱貞表示,首盤時因身體不適,未能正常發揮,「腹部不是很舒服,加上天氣又熱。」不過在觀眾吶喊下,她持續奮戰,「很謝謝觀眾,聽到他們的加油聲,讓我沒有放棄。

臺北世大運網球女單奪金熱門張凱貞在八強陷入苦戰。

新臺灣人莊吉生(Jung Jason)也呼應張凱貞說,「我第一次在臺灣打比賽,遇到這麼多觀眾到場加油,感覺很幸福。」他以6-1、6-2力克第6種子、哈薩克好手Denis Yevseyev,取得男單四強席位。

雙打方面,爆冷淘汰地主頭號種子的英國男雙組合Jack Findel-Hawkins/Luke Christopher Johnson,再扮種子殺手,以6-0、6-3淘汰第5種子日本隊,英國將在男雙金牌戰對決俄羅斯組合。

女雙賽事,地主姐妹詹詠然(Chan Yung-Jan)/詹皓晴(Chan Hao-Ching)順利過關,以6-1和6-3擊敗日本隊Erina Hayashi/Robu Kajitani,闖進女雙金牌戰,詹詠然談到,日本在網前的進攻非常活躍,也了解對方在落後時,進攻會越來越積極,「比賽後段她們開始在拚球,這種策略進球率不高,我和皓晴就穩紮穩打。」詹家姐妹雙打金牌戰將迎戰泰國組合。

女網雙打中華隊詹家姊妹贏球後帶動觀眾做波浪舞。

詹詠然27日一日兩戰,她與謝政鵬(Hsieh Cheng-Peng)搭檔的混雙,順利以6-3、6-3擊敗捷克組合Dominik Kellovsky/Miriam Kolodziejova。詹謝配雖在世大運首度搭檔,謝政鵬更是首度打混雙,但詹詠然認為,彼此默契漸入佳境,「希望接下來能打出更多不同的戰術。」

謝政鵬想擺脫男雙失利陰霾,幫助地主留下混雙金牌,「畢竟男雙落敗,希望混雙奪金,幫助中華隊在團體項目拿下金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2019-04-02
書摘觀念綜合話題

我已經在教練這個行業有段時間了,雖然我有許多成功經驗,但也遭遇過不少失敗挫折。與其將這些失敗經驗掩蓋起來不讓人知道,不如將它們拿來當做學習教材。以下我列舉13個應避免的常見錯誤,這些都是很好的提醒,可以用便利貼將它們貼在辦公室或其他明顯處,幫助你形塑想要的文化。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錯誤 1: 以自己為中心 
運動員並不是你訓練的工具—他們只是與你一起訓練。每天開始訓練前提醒自己,用堅定的信念與運動員相處,而不是要全然地掌控他們,特別是在訓練職業、奧運選手或私人課程時。當運動員行為失當或造成團隊分心時,不要用嚴厲的口吻斥責,如果你太常展現權力,很快就會失效。保持開懷的心胸,彈性是關鍵因素。

錯誤 2:總是想要成為「專家」 
做好自己本分和關心你的選手。「傑出是不證自明的,但胡說八道也是」,這句話頗有哲理,或許說得不夠文雅,但你不能否認它的道理。早期我喜歡在訓練時使用專有名詞,部分理由是因為我喜歡科學化,但不可否認潛意識中最主要是想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使用專有名詞會讓運動員更加信服我,特別是我年輕的時候。但我錯了,這只有讓我度過不安全感而已。不要掉進這個陷阱中。 

錯誤 3:想要成為選手的朋友 
平易近人是保持良好關係的要素,但在教練工作上,我們的角色是領導、指引和良師益友—不是普通朋友。請尊重與了解其中的差異,我們有位年輕教練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他常會在其他教練不知情的狀況下,參加一位休季期間在我們這裡訓練的職業選手舉辦的舞會。這些活動通常 在這位選手的豪宅中舉辦,並且有許多明星或DJ參加,現場可謂星光閃閃。因為這位教練沒見過類似的場面,他想盡辦法要贏得這位選手的尊敬,並打入他的社交圈。這樣的友誼慢慢地滲入訓練中,因為他們在組間會談論前晚的「花邊趣事」,很快地,這位年輕教練雖然在那位選手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卻造成團隊和其他教練的困擾。我們曾經警告過他,但他還是分不清楚界線,並且持續參加那位選手的舞會。不久,我們就要求這位選手離開訓練團隊。 

錯誤 4:強迫中獎 
你的訓練方法需要以科學化為根基,但不是每個人的需求都相同。以我訓練搏擊運動選手的經驗,例如拳擊手和綜合格鬥選手,讓我在這方面學到許多,了解到漸進式負荷可以有多種方式來符合每位選手的能力。不相信嗎?那你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選手不太理睬你「精心設計的課表」,如此將無法達到你所預期的訓練效果,以及想建立的信任關係。

錯誤 5: 活在自己的偏見中 
不論你或選手的背景為何,學習尊重每個文化和教育程度非常重要。舉例來說,你會不會認為選手喜歡的音樂非常愚蠢?天知道,有時選手要求播放的歌實在讓人受不了,但你最好在一開始時先問他們為什麼喜歡類似的音樂,而不是先批評他們,如此就可以了解他們更多。並且放下「一切都要聽我的」,給選手一定的自主權將會獲得雙贏,讓團隊氣氛更好。「音樂」的例子只是重訓室的案例之一,還包括高科技產品(手機、相機和社群媒體)的使用、服裝規定、語言和是否允許外界參訪等。當然他們的喜好也可能會影響訓練環境,例如他們喜歡的音樂充滿了猥褻的詞彙,或是音樂大聲到他們根本聽不見你的指令。此外手機或社群媒體都可能造成訓練分心,或者是衣服上有冒犯的姿勢、語言或圖案。最重要的是,你所選擇的折衷方法必須根據訓練中心的型態、主要的訓練對象及你的個人價值觀,如何與對方結合在一起。 

教練工作的角色是領導、指引和良師益友,不是普通朋友

錯誤 6: 訓練課程被運動員的情緒和心情影響 
幾乎所有曾遇過類似狀況的教練都知道我在說什麼。有些時候運動員就是會漫不經心、眼神充滿呆滯,並且不斷碎念他們覺得身體如何或那天應該要做什麼。從他們的肢體語言就看得出來,並且通常在熱身時就會顯得心不在焉或草草了事。這時你必須根據自己原本的課程規畫,不予理論。很多時候,我會將整個課程重新再來一遍,告訴選手要清醒了,甚至要求部分選手先走出重訓室再回來,因為我要讓整個課程確實重新來過。有些時候,我會要求自己用盡全力,讓選手也竭盡所能,消弭所有阻礙進行的因素。身為教練,在這種情形下最糟的事,就是沒有把所有能量都發揮出來。如果你想要教他們始終如一的重要性,你就要在行動中展現出來。我並不是說不可以對選手要求更多或提高你的音量,你當然可以這樣做,但只能在有需要的狀況下。運動員需要了解訓練中有很大部分,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潛能在自認做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來。你要確保不讓情緒蔓延,不讓他們牽著你走。專業的表現就是始終如一。運動員需要學習這點,而你必須謹記在心。換句話說,專注在解決問題上,但不讓他們影響你,甚至讓你情緒失控。

錯誤 7: 不與其他教練打交道 
不論你認為自己的等級為何,你需要時時刻刻保持開放的心胸。這也適用在資深教練上,因為他們通常只跟其他資深教練來往。當然,資深教練見過大風大浪,並且有許多第一線經驗,但還是可以從年輕人身上學到無限夢想的可能性。我聽過無數次有關於志願或實習教練申請被拒絕的原因,只不過是年紀的關係。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別忘了,今天的有志青年,可能會成為明天最具影響力的教練。請給每個人機會,根據他們的技術或表現來評斷,而不是年紀。 

錯誤 8:沒有深切自我反思
你必須是自己最嚴格的監督者。我總是在心裡不斷地提醒自己,隨時隨地準備接受各界批評。除了持續反省自己哪裡可以做得更好之外,還可以請其他教練協助你檢視訓練方法、溝通技巧和整體表現。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應列入常態性事務辦理。這些討論可以提高每個人的水準,並且衍生出更好的討論。另一個方法就是想像自己站在台上(訓練前或後),接受記者連珠炮似的訪問你的訓練哲學。這些練習可以幫你在做決定和之後行動,更精準、專注、務實。也會讓你對自己的訓練方法更有自信。 

錯誤 9:界線太過「分明」 
最好的教學指導通常遊走在我們做什麼與如何做的灰色地帶,所謂灰色地帶就是針對特定狀況沒有制式的程序或步驟。這是最實際與最大可能性之間的關鍵因素。遊走在這個地帶意味著我們必須保持道德規範,避免對所有行動、外在事物和思考過程過度武斷。我們身處的領域一直在進步,而且我們與地球上最複雜與情緒化的生物一起工作,儘管所謂的「最佳方案」可能離現狀有些遙遠,但我們仍需採取對現況最有利的策略(可能受限於預算限制、場地空間及運動員水準等等),即使它不是首選或對其他教練來說最有效的。你會看到其他教練在社群媒體、電視或其他媒體上的訓練,也是用同樣的角度思考。因為這些通常只有簡介或片段,而不是故事的全貌。有時候看起來很好的其實並不怎麼樣,但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卻是最好的(在特定狀況下)。 

運動員需要了解訓練中有很大部分,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潛能在自認做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來

錯誤 10:成為證照達人 
不論如何包裝最新的課程、研討會、新穎的訓練器材或大數據科技產品,可以實際應用在日常教學上的很有限。不要再認為你的專業是建立在參加了多少場培訓課程或講座上,而應該專注於提升目前所能掌握的。換句話說,不要忽略了經驗值。前者是上一些課程(觀察、學習和模仿),後者則是直接親身參與(互動、指導或產製)。未來是屬於願意彎下腰自己動手並創造樂趣的人。 

錯誤 11:期望太多與太快 
這個問題在本書中已討論過很多次,但還是值得一提。不論這是屬於你與運動員之間或你與自己的期望,如同想要了解歌詞意境,先聽個幾次很理所當然。身為教練,我們通常自認可以掌控一切,能很快地得到想要的結果。但事實上不然,一位偉大的教練也許在幾個月或幾年內無法看到自己的成效。我們的責任不是只有讓運動員變得更強壯,更重要的是改變團隊文化,但這需要時間和耐心。我們創造長遠正向改變的能力,與觀察和吸收自己行動與表達的能力,相輔相成。 

錯誤 12:從不問運動員的意見 
你許多頓悟與創見可能不是來自一開始的想法。若是你剛愎自用並且不與每天相處的選手打交道,這樣不只會錯失你了解他們的機會,還會傷害你領導他們的說服力。與選手保持良好關係,了解他們對訓練課表的想法。

錯誤 13:過於在意 
我們通常都認為所有事情都跟我們有關,但事實上很少,如果有的話,周遭清醒的人應該會很想知道我們如何做到的。當我的好友卡爾.考沃德(Carl Coward)說「沒有清醒的人會計較這些的,布雷特,我跟你保證」時,常點醒了我,這並不是悲觀,而是事實。無論你曾經忘記某人的名字、發錯了一封電子郵件或者辛苦所寫的計畫被認為一文不值;接受它吧,並勇往直前。不要讓一件事變成你的身分象徵—你必須了解當你歷經一敗塗地或尷尬的場面時,並不代表你注定一輩子當魯蛇。擦掉傷口上的泥巴,持續面對挑戰,勇敢走下去。這就是最好的解藥。

教練應避免對學員期望太多與太快

書籍資訊
◎ 文章摘自臉譜出版, 布雷特.巴塞洛繆著作《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一書。

本書特色 
「心志教練並不是訓練運動員,而是與運動員一起訓練。」

運動教練界的《從A到A+》,第一本從心理層面探討教練與運動員之間關係的重要著作
美國Amazon書店運動/教練類排行#1,逼近滿分高度好評。

世界級肌力與體能教練顧問布雷特.巴塞洛繆(Brett Bartholomew)從心理層面出發,帶領教練認識自我,深入剖析16種運動員類型
幫助所有教練及運動者建立彼此連結,突破訓練瓶頸,共創最高訓練成效。


• 更多臉譜出版《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鄭兆村標槍一擲超越里約奧運 名列國際田總史上第12佳

2017-08-27
話題綜合跑步新聞台北世大運

中華臺北選手鄭兆村26日晚間在臺北田徑場以91公尺36的驚人成績贏得臺北世大運男子標槍金牌,除了創下亞洲紀錄、全國紀錄及大會紀錄,更超越去年里約奧運金牌的90公尺30,名列史上第12佳成績,優異成績吸引國際田總(IAAF)目光,除了以專文報導,還放上該協會網站首頁。

鄭兆村標槍破亞洲紀錄登國際田總首頁。 ©IAAF

國際田總(IAAF)專文報導中指出,擲出91公尺36佳績的鄭兆村和91公尺07個人最佳成績的銀牌德國選手Andreas Hofmann世界排名分別上升到了第12和14名,並成為該會第17和18位晉升到專屬「90公尺俱樂部」的成員。

該文並詳細描述鄭兆村在比賽中6次投擲的過程,並特別提到他的進步也激勵了Hofmann達成自己的最佳成績。文中更提到這場比賽是繼2001年田徑世錦賽之後,第二次同時出現兩個擲出超越91公尺成績的比賽。

IAAF專文報導鄭兆村在臺北世大運締造亞洲標槍新紀錄。 ©IAAF
鄭兆村91.36為今年世界第五佳成績。 ©IAAF
鄭兆村91.36為史上第12名最佳官方成績。 ©IAAF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