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緊繃,許多人又開啟足不出戶的宅模式。然而,一項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JM)》的研究發現,每週運動不到 10 分鐘的 COVID-19 患者,其住院率、重症率與死亡率都明顯高於有運動習慣的患者。研究證實,「持續不運動」是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之外,導致 COVID-19 重症最大的風險因素!
這項研究由美國加州方塔納的 Kaiser Permanente 醫療中心團隊進行(全文請點此)。研究針對 2020 年 1 月 1 日至同年 10 月 21 日期間確診的 4 萬 8440 名 COVID-19 成年患者,將每位患者的身體活動自我報告,與染疫後的住院、重症 ICU 入院、死亡等風險進行關聯分析。其中,研究以身體活動量把患者分為「持續不運動(每週只運動 0-10 分鐘)」、「一些運動(每週運動 11-149 分鐘)」以及「持續符合體能活動指南(每週運動 150 分鐘以上)」三組。
結果發現,持續不運動的患者無論是因染疫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都明顯高於其他兩組。比起符合體能活動指南的患者,持續不運動的患者住院率為 2.26 倍,重症率為 1.73 倍,死亡率更達 2.49 倍。這顯示持續符合體能活動指南與 COVID-19 染疫後發生重症的風險密切相關。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 年更新的體能活動指南,建議 18-64 歲成人應每週從事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身體活動,或每週至少 75 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其中有氧活動每次應至少持續 10 分鐘,例如可分為每週 5 次、每次 30 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
研究團隊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兩因素之外,「持續不運動」是導致 COVID-19 重症最大的風險因素!其他已確定的風險因素中包括﹕吸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這些證據也顯示出,「缺乏運動」是 COVID-19 重症風險因子中相對容易改變的因素。 研究建議,公衛體系應優先考慮將促進運動納入常規的醫療健保;對於大眾尤其是未接種疫苗者,防疫指導方針除了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持續運動也是個人最重要的防疫行動之一,以預防 COVID-19 重症以及可能併發的憾事。
我們都知道,運動能調節人體的免疫力,幫助抵抗病毒入侵。現在,研究證實運動也能讓人在不幸染疫時降低威脅生命的風險。無論你在家裡或是戶外,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就是你最好的防疫方法!
資料來源/BMJ journals
責任編輯/Dama
減脂減重是現代人最常見的問題,有許多的人都會養成一種少吃就會瘦的觀念,還有一堆人每天都指出水煮餐,為的就是要讓自己的身形變得更加苗調,然而,這樣的作法往往都會碰到停滯期,或是持續多不了久就破功。最後,反而造成越減越肥的惡性循環。以下,我們將推薦5個關鍵點讓大家參考,看看你是否在哪個關卡沒有注意到。
其實,要減肥減重最多人知道的觀念就是熱量攝取減少,因為,只有你消耗的卡路里超過攝取的卡路里,你的體重才有機會下降。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會低估自己吃進多少的卡路里,並高估自己能消耗的卡路里,常常都會聽到今天多喝一杯珍奶那就去快走一小時消耗它,可是你知道一杯700cc的珍奶熱量可以高達710大卡,而快走一小時以體重60公斤的人來說,大約可以消耗270大卡;所以這兩個數字代表著什麼?你太高估快走可以消耗的熱量,並低估一杯珍奶攝取的熱量。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估算與猜測的誤差產生,你必需要開時進行食物日記,以準確的計算你每日吃進多少熱量以及消耗多少熱量,當你看到這些紀錄的時候才會有所警覺。接著,嘗試每天開始減少500大卡的熱量來源,這可能是一般正常人一餐的熱量攝取,當然,這樣的方式不是要你不要吃晚餐或是一天只吃1-2餐,而是要試圖減少每餐所攝取的份量,並試著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最直接的就是減少你手中的垃圾食物以及零食。
在你每天的飲食裡基本上都會包含著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這三大類營養素,如果你想要減重與減脂的話,蛋白質的攝取量就要提升。因為,蛋白質對於減脂的效果最為重要,這是因為蛋白質會讓你容易感覺到飽這件事,接著它又比碳水化合物消化的慢熱量又比脂肪低,因此,你就比較不容易感受到飢餓,也比較容易控制自己愛吃的毛病。另外,高蛋白質飲食也可以讓你在增肌的過程中,擁有足夠的材料來修補與增加肌肉量,這邊你只要簡單記著每1公斤的體重,每日就必需要攝取1-1.2公斤的蛋白質。
等等!上面不是說要減重與減脂!怎麼會要多攝取脂肪呢?其實,我們攝取的脂肪也有分為健康跟不健康的脂肪,一般來說魚油、堅果或是酪梨都屬於健康的好脂肪來源,它們可以有助於減少飢餓感並維持男性最佳的睪酮激素,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脂肪將對於身體的健康不會有所幫助。
多吃一點健康的脂肪並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這會加強血糖的穩定性並讓胰島素保持平衡,一般來說一整天的熱量必需要包含25%的良好脂肪熱量,並且要避免使用人造反式脂肪,因為,這種脂肪是許多身體健康發生問題的來源,尤其是心血管類的疾病。
相信到現在還是有許多的人都認為要減脂,最關鍵的運動就是有氧訓練。這點並非完全錯誤,有氧運動的確可以幫助你燃燒一些卡路里,但它卻無助於增加我們整體的肌肉量,增加1公斤的肌肉每天就可以消耗約100大卡的熱量,反觀1公斤的脂肪一整天卻只能消耗4-10大卡的熱量。肌肉與脂肪對於熱量的消耗就可以差到快10倍!因此,身體的肌肉量越高就越能增加基礎代謝率,所以,只有加強肌肉量才是最根本的減重減脂方法。
現代人因為手機與電腦的普及,有許多的人都沉迷於網路的世界,因此,而犧牲掉睡眠的時間。你要知道,當減少睡眠的時間就會增加皮質醇的濃度,皮質醇是一種壓力激素它會導致我們的脂肪大量儲存。在日本針對6000人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睡眠時間較短的男性BMI與腰圍上升都有相當大的關聯性,另外,睡眠不足也有可能會干擾生長激素的分泌。
因此,建議每晚至少要有7小時不間斷的睡眠時間,但如果你有睡眠障礙,請在中午之後減少咖啡因的攝取並減少每日飲酒的量,同時,可以嘗試著改善睡眠的環境,以增加睡眠的時間。
資料參考/mensjournal、health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