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首屆台灣勞倫斯公益體育競賽 『Sport for Good』用籃球扣進未來
1
首屆台灣勞倫斯公益體育競賽 『Sport for Good』用籃球扣進未來
2
心疼弟弟身體不適棄賽 李亞軒勇闖單打四強
3
網球常見的運動傷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首屆台灣勞倫斯公益體育競賽 『Sport for Good』用籃球扣進未來

2017-09-09
話題 球類 籃球 賽事

2016年開始至少為期三年的台灣勞倫斯體育公益計畫,於2017年4月正式啟動假日體育班之後,於9月9日進行首屆的台灣勞倫斯公益體育競賽,期望藉由體育競賽讓參與假日體育班計畫的學子們能共聚一堂,舉辦團體趣味競賽、團隊創意競賽與3對3鬥牛賽,學生們全力以赴,為自己隊伍求取最佳成績。

首屆台灣勞倫斯公益體育競賽 『Sport for Good』用籃球扣進未來

藝人郭彥甫、郭彥均兄弟久違合體,率楊奇煜、曾子余、黃志瑋共組明星夢幻隊,與學子們展開友誼交流賽,更有世大運中華女籃防守悍將朱育勤,用自身經驗鼓勵大家絕不輕言放棄的運動家精神,以盛大的體育競賽激勵年輕一代。

假日體育班起跑至今陸續於台北市、新北市、竹北、彰化等地展開,迄今已有六個區域、七個陪讀班、共126位學生參與。超過五成青少年在參與後於專注力、團隊合作精神有著明顯提升,更發酵於課業、品格與生活面的進步。未來假日體育班將持續於台灣中南部地區開花結果,期望將以運動改變世界的影響力,遍佈全台灣。

這場活動由台北市、新北市、竹北、彰化等地展開,迄今已有六個區域、七個陪讀班、共126位學生參與。 ©zeekmagazine.com

「Inspiring the Future」一直是Mercedes-Benz企業社會責任主軸,在社會參與的部份,以【Mercedes-Benz 星夢想】為名關懷弱勢團體,積極的為青少年、孩童打造光明且充滿希望的未來。而從2016年開始攜手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與台電女籃,所啟動至少為期三年的台灣勞倫斯體育公益計畫,正是最佳體現。計畫中的假日體育班從4月開始陸續於台北市、新北市、竹北、彰化等地陸續展開,迄今已有共六個區域,七個陪讀班、共126位學生參與。 搭著世大運剛結束不久的熱潮,且再次宣揚 Mercedes-Benz與勞倫斯體育公益基金會堅信「以運動改變世界(Sport for Good)」的理念,台灣賓士於今日(9月9日)特別舉辦台灣勞倫斯公益體育競賽,邀請參與假日體育班的上百位學生與台電女籃,以及演藝圈對於體育及公益都相當熱心的男藝人們郭彥甫、郭彥均、楊奇煜、曾子余、黃志瑋共襄盛舉,藉由以籃球為主題的競賽,無論是團隊趣味競賽或是3對3鬥牛賽,透過體育活動打開青少年的心房,在運動場上找回自信、找回認同,培養團隊精神與生活方式,減少因課業壓力、家庭失能乃至同儕霸凌衍伸出來的負面影響,進一步降低成長過程中因價值觀扭曲而導致未來重大社會案件發生的風險。此外,也同時更宣告假日體育班將拓展至台灣中南部地區,期望將以運動改變世界的影響力,能在全台灣開花結果。

世大運中華女籃防守悍將朱育勤,用自身經驗鼓勵大家絕不輕言放棄的運動家精神,以盛大的體育競賽激勵年輕一代

郭彥均、郭彥甫為公益籃球賽獻愛心

由郭彥均、郭彥甫所領軍的夢幻明星隊,每位藝人都為今天的活動獻上自己的愛心,兄弟倆本來就是學體育出身,對於任何的體育賽事都不會錯過,像是剛結束的世大運,郭彥均幾乎有時間就會到現場支持,並且時刻關注,為所有運動員獻上最大的支持,而這一次的公益籃球賽兩兄弟也久違合體,不但與其他男藝人在籃球場上展現球技,也一同透過運動鼓勵青少年,讓大家了解運動可以改變很多事,找回自信也找回認同,而且現在是新手爸爸的郭彥均,對於孩子的議題也非常關心,認為這一次的以籃球為主的公益體育競賽意義非凡。 郭彥均回憶起自己青少年的時光說到,「我也曾處於青春期的叛逆階段,在那段時期,老師們的用心陪伴、同儕間透過體育活動所營造出的歸屬感,帶給我很大的影響,因此這次一聽到勞倫斯公益計畫的邀約,我與彥甫立即應允參加,希望發揮個人影響力,透過體育傳達正確的人生價值。」

首屆台灣勞倫斯公益籃球活動 幕後推手共襄盛舉

台灣勞倫斯計畫目前透過台電女籃專業的籃球選手一起參與計畫,偕同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的全國1919陪讀班網絡,自今年4月正式啟動迄今,台電女籃全隊展現運動家精神實際投入六個城市的假日體育班,許下長達三年的承諾,深入北部、竹北、彰化埔鹽及台中等社區陪讀班,帶領體育班的青少年愛上運動。歷經幾個月來,成效十份卓越,超過五成的青少年在參與後於專注力、團隊合作精神有著明顯提升,並發酵於課業、品格與生活面的進步,更因此讓其中2名學子順利以體保生身份獲得高中升學資格,亦是台灣勞倫斯計畫最佳成績展現。 來自彰化埔鹽的楊友欽老師表示,「假日體育班」開擴了埔盬孩子的國際視野,課程中品格短片、勵志故事,都潛移默化了孩子品格。而台電女籃的職業球員遠從台北下郷來到彰化教孩子打球,更讓孩子們受寵若驚。

台中太平陪讀班參與假日體育班的10個孩子,以前都不愛運動。陪讀班老師朱琬琪師母表示,陪讀班的孩子大都來自單親、外配、隔代教養、身心障礙的家庭。家長收入不穩定,很多都需要靠補助才能生活。「這裡的孩子很沒自信,缺乏自我突破的動力,每當遇到問題就只想逃避!」因此,朱琬琪師母期待藉著運動來建立孩子的自信。

上半年8堂課上完後,琬琪看到了孩子的突破。因為參與假日體育班,這群孩子長期同進同出,漸漸地培養出團隊的凝聚力。今年暑假,琬琪試著挑戰他們承接暑期營隊的小隊輔,而他們也願意承擔責任,讓琬琪倍感欣慰。孩子的改變,讓琬琪十分感謝勞倫斯體育公益計畫。 為使青少年更加體現假日體育班的核心價值,台灣賓士特別舉辦以籃球為主的台灣勞倫斯公益體育競賽,藉由齊聚一堂的籃球盛會,進一步讓假日體育班的青少年們能更加凝聚團隊共識,寓教於樂的方式為自己、為團隊爭取榮譽,並藉由競賽學習運動家精神,了解競賽的價值為認真參與、發揮最大能力,並能收藏無價回憶。

本屆世大運中表現亮眼的中華女籃防守悍將朱育勤此次也下場指導青少年,她用自身經驗鼓勵大家絕不輕言放棄的運動家精神,並提到:「以此次的世大運經驗,雖然面臨許多身高優勢的對手,但憑藉著不服輸的拼勁加上平時的紮實訓練,還是讓我們爭取到銅牌成績,也期望這經驗能讓學生們借鏡,千萬別對現況低頭或氣餒,只要肯努力、找對方向,就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等著你!」 9月9日當天賽事中,台灣賓士不僅設計了趣味橫生的投籃競賽,也有相當精彩的三對三鬥牛賽,孩子們為了此次的活動也發揮創意,盡情吶喊出代表自身隊伍的創意隊呼,襯著此起彼落的加油與歡笑聲,展現青少年們最自豪的活力與熱情,並在良性競爭下,將青春與汗水盡情揮發,成為場上最美麗的風景。壓軸好戲則是由明星夢幻隊、台電女籃代表、台灣賓士代表以及勞倫斯英國講師所組成的VIP隊伍,與自3對3籃球賽預賽中獲勝的冠亞軍學子們進行5對5全場籃球賽,在正規的籃球賽制中青少年們發揮年輕優勢,而VIP隊伍則以經驗見長,就在不斷的來回奔跑與投籃中,再加上不時發生的趣味畫面與場邊的加油聲中落幕,最後就在頒獎典禮中,為首屆台灣勞倫斯公益籃球賽劃下句點。

孩子們為了此次的活動也發揮創意,盡情吶喊出代表自身隊伍的創意隊呼

以運動改變世界 你我都能盡一份心力

Mercedes-Benz與勞倫斯體育公益基金會不僅堅信「以運動改變世界(Sport for Good)」,運動所蘊藏的強大能量,更能感動生命的每一時刻。日前勞倫斯公益基金會推出了運動場上年度六大感動人心的影片,邀請全球網友們前往投票,選出最感動人心的影片,前往myLaureus.com進行投票時,你絕對會發現,無論是否為運動迷,但那體育場上的感動時刻,絕對能激勵人心、啟發對生命的熱愛。 此次世大運的舉辦,全台民眾藉由體育賽事相互凝聚感情、相互鼓勵、支持,展現無比強大的正能量,完美呼應「以運動改變世界(Sport for Good)」的精神,也希望大眾們能延續世大運的感動,將此對運動熱愛的能量轉為對勞倫斯體育公益基金會的認同與支持,一起用運動,改變你我所愛的這世界!

文字提供/Mercedes-Benz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心疼弟弟身體不適棄賽 李亞軒勇闖單打四強

2017-08-27
台北世大運話題綜合網球球類新聞

中華臺北網球隊26日在世大運男女單雙打、混雙,都有選手出賽,其中地主18歲小將李冠毅,面對前澳網青少年冠軍Roman Safiullin,首盤6-3拿下,但接著狀態卻開始下滑,竟一局未得失掉次盤。決勝盤,李冠毅身體不適,在局數5-5時決定退賽。

歷經1小時52分激戰,李冠毅似乎因熱抽筋而影響發揮,甚至一度倒在場上,最後坐上輪椅離開球場,神情相當失落。經教練評估,李冠毅立即被送醫治療,未能出席賽後記者會。比賽當時,李冠毅的姐姐李亞軒,也在觀眾席關注著。

隨後李亞軒也在同一球場,迎戰日本Risa Ushijima的挑戰。雖目睹弟弟不適棄賽,但李亞軒仍整頓好心情,直落二6-2、6-2擊敗對手,取得單打四強門票。

賽前李亞軒不敢詢問弟弟狀況,怕影響比賽心情,她說弟弟前一晚身體就有些狀況,「他前天就有拉肚子,還去醫院打點滴。」李亞軒坦承在場邊觀戰,都希望弟弟不要硬撐,「看了很不忍心。」她說,接下來會連弟弟的份一起努力。

26日除了男單,地主男雙也落難。英國隊Jack Findel-Hawkins/Christophe Johnson Luke以6-4、7-6(1)淘汰第一種子彭賢尹(Peng Hsien-Yin)/謝政鵬(Hsien Cheng-Peng),謝政鵬對此感到遺憾,「英國隊真的打得不錯,很可惜未能把金牌留在臺灣。」

女雙第一種子詹詠然(Chan Yung-Jan)和詹皓晴(Chan Hao-Ching)以6-3、6-2擊敗法國隊Irina Ramialison和Lea Tholey,首盤雖被對手率先破發,但隨後穩住陣腳,將局數扳平,順利晉級四強。
混雙方面,詹詠然和謝政鵬聯手6-2、7-5力克瑞士隊Enzo Sommer/Alexandr Rey Gaelle,闖進八強。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網球常見的運動傷害

2017-06-09
知識庫書摘肌肉痠痛運動傷害網球球類

所有層級的網球選手都希望能增進在球場上的表現,然而預防受傷也是一樣重要的。事實上,提升表現與預防傷害經常同時並列為訓練的目標。雖然網球的運動傷害一般較少,但仍然可能而且確實會發生。傷害有可能是急性的,例如腳踝扭傷,或是慢性的,例如長期肩痛。不論急性或慢性,都可以透過許多方法預防,只要設計並施行正確的健身 計畫、選用適當的比賽球具即可。

網球的運動傷害 ©fitnessontherun.net

挑選正確器材

要選擇正確的球拍建議向合格的網球指導員諮詢。合格的網球指導員能夠根據長度、重量、重量分布以及材質幫你選出正確的球拍並且決定適合該球拍的網球線種類及穿弦磅數。網球拍的勁度有高有低,勁度較高的球拍雖然打起來較有力,但可能在擊球時造成過度衝擊。勁度較低的球拍雖然比較好掌握,但所吸收的衝擊力道可能又較少。而較重的球拍可能比較難控制,導致揮擊慢半拍。這時候就需要好的教練或專家來指導你選擇正確的球具。合格的網球教練也會針對年輕或體能較弱的選手給予球具上的 建議,讓他們有時間慢慢適應較大、較重的球拍。向合格教練諮詢的好處還有在短時間內就認識正確的揮擊技巧,減少受傷的機率。

挑選適當球拍時,除了根據比賽類型、身材及肌力外,還要考慮偏好使用的場地表面。紅土及草地球場對體能的要求一般比硬地球場略低,但紅土球場很講究滑步移位時所需之髖部及腿部的肌力及柔軟度。至於球鞋,廠商針對各種場地 設計製造的球鞋在大部分運動用品店及網球俱樂部都買得到,而挑選一雙好鞋的關鍵是確保鞋子提供足夠的側面支撐及緩衝。

專業的運動用品店店員或合格的網球教練應該能夠根據你的比賽、身材以及球場表面,幫你選出適合的球鞋。最後,由於網球運動經常是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因此務必穿著淺色、寬鬆 的衣服,戴遮陽帽能保護眼睛免受陽光的刺激,塗抹防曬用品,並在比賽前、 中、後適度補充水分,避免許多因高溫所造成的問題或疾病。

保持身體平衡

網球是從地面打起的運動。藉由推蹬地面產生力量,再將該力量經由身體傳 遞至球拍。這套傳送力量的系統被稱為動鏈,系統中的各個部分依序運作,合力完成最後的揮擊。這些力量由地面向上傳導,使得從腳踝一路到手腕及手指的肌肉、關節、韌 帶及肌腱都會受到傳導品質好壞的影響,因此顯然需要上、下半身具備均衡的肌力及柔軟度,以及身體前後、左右的平衡。

要達到如此平衡並不容易,畢竟網球 多少是偏向單邊的運動,身體的慣用側,尤其是上半身,往往是使用較多的部分,再加上揮擊時身體前側的肌肉較多向心收縮、後側的肌肉較多離心收縮。而一套設計良好的健身課程則有助於解決許多這些潛在的身體不平衡。有時網球選手發球的落地腳(右撇子的左腿)會因為不斷的發球單腳落地而 變得比較強壯,不過研究顯示下半身的左右側在肌力或柔軟度上並無顯著差異,這對預防及治療下半身的傷害是一大利多。

至於在上半身,慣用側與非慣用側、身體前側與後側之間通常存在肌力及柔 軟度的差異。由於網球運動的本質,要在身體前後或左右間取得真正的平衡幾乎不可能,但在平時訓練及傷後復建中仍可當作努力的目標。一套完善的網球健身課程中便應該強調肌力平衡,因此,可以考慮向合格的肌力及健身專家諮詢,藉由他們的幫助來避免各種運動傷害,同時充分激發你的潛能。

避免網球傷害

一份網球運動傷害的研究發現,因打網球而受傷的比率是相當低的。平均一位球員在球場上練習或比賽1000小時,會發生2∼20次運動傷害,比率大概是0.002 ∼0.2%(W.B. Kibler及M. Safran 發表於2005年《醫學及運動科學》第48期第120 ∼137頁)。跟其他的運動相比,這樣的受傷率非常低,不過網球的運動傷害也確實存在,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不良的準備及訓練所造成。

關節傷害是最常見的網球運動傷害。避免關節受傷的關鍵在於確保周圍肌群及相關的韌帶、肌腱夠強壯而且有彈性,同時與肌力的平衡也有關。一些急性的運動傷害,例如撞擊護欄或網柱所造成的腳踝扭傷或瘀傷,當然難免會發生,但是透過適當的訓練將有助於避免大部分的慢性運動傷害。

一般來說,網球的慢性運動傷害都是過度使用所導致的累積性傷害。大部分的網球揮擊都有固定重複的模式,可能導致過度使用而受傷,最常見的部位包括肩膀(長期反覆的發球、落地擊球)、手肘(通常與技巧錯誤或球具不良有關)、下背及腹肌(長期扭轉、使用開放式站姿)、膝蓋及髖部(急停、急起),以及小腿及足部(硬地球場的衝擊、比賽反覆的 變向),像是小腿拉傷、脛前疼痛及足底筋膜炎。網球運動傷害有可能發生在全身上下各個部位,只要遵循前幾章所介紹的方法,即有助於保持訓練 的平衡。關鍵仍然在強化每個關節周圍的肌肉來幫助它們免於受傷。 

常見的網球累積性(過度使用)傷害。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楓樹林出版, E‧保羅‧洛德特、馬克‧S‧柯維克斯 著作《網球運動解剖書》一書。馬克‧S‧柯維克斯博士是美國網球協會負責運動科學及教練養成的資深經理,於奧本大學就讀期間獲得全美大專網球雙打冠軍。成為職業選手後,他繼續在研究所攻讀,進行與網球相關的研究,獲得運動科學碩士學位以及運動生理學博士學位。

本書是為從事網球運動者而作,不論你是認真拚輸贏還是休閒當好玩都行。很多網球書籍都會強調體適能或健身的重要,而《網球運動解剖書》則更進一步告訴你打網球也要練身體的原因及方法。在本書中,我們會闡明各種揮擊所用到的不同肌群,教你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加以鍛鍊,做為網球全方位訓練的一部分。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