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步訓練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減重必看!吃對澱粉助甩肉
1
減重必看!吃對澱粉助甩肉
2
藥球 Medicine Ball:實現明星球員的夢想
3
(已歇業) 運動員的美食天堂 ── Rest & Run 活力廚房
營養師天團

減重必看!吃對澱粉助甩肉

2017-09-15
運動部落 瘦身 飲食 飲食方式 專欄 瘦身攻略

首先,我們必須有這樣的背景知識:人體的三大營養素來源是醣類、蛋白質、和脂肪,每種營養素在體內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三大營養素在維持人體正常的機能與代謝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

減重必看!吃對澱粉助甩肉

還在迷信減重不吃澱粉嗎?

很多人在減重時,第一個念頭想到的就是拒吃澱粉,於是就會立刻採取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策略來達到減重的目的,為什麼呢?
 
一般情況,當我們吃進澱粉,經過消化吸收後,血糖的攀升會刺激胰臟分泌出相對應的胰島素,進一步平衡我們體內的血糖。因此,當吃進過多的澱粉時,血液中高濃度的胰島素會使身體的生化反應走向合成狀況,就會促進體內脂肪合成,產生令減重者厭惡的脂肪組織;反之,很多人就會誤解為:如果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就可以減少體內脂肪的合成,想藉此達到減重目的。
 
但是,以蛋白質和脂質為主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主要是以增加原態食物,例如,全穀根莖類、未加工豆類、蔬菜等,以及減少加工食品,取代精緻過的澱粉,例如,白米、麵、蛋糕、餅乾、糕餅類,並非網路上謠傳的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想了解原態澱粉,請參考:打破減肥迷思!「澱澱」吃才會瘦)

減重不吃澱粉,小心體重不減反增

當你在減重期間,若是完全沒進食碳水化合物或是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以提供每日身體所需,又精算卡路里導致熱量攝取也不足,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答案是,你的體內提供能量的肝醣產量可能會不夠,如果沒有足夠的能量提供人體所需,進一步你的身體可能會分解肌肉內的蛋白質作為能量來源,這絕對是最不樂見的,因為肌肉本身可以提高體內的基礎代謝率,一旦肌肉流失基礎代謝率也會跟著降低,不僅造成減重上的困難,更容易因為不節制、不克制飲食而瞬間復胖。
       
台灣人傳統就是以米食為主,澱粉類可說是主要的能量來源,如果平常飲食刻意減少澱粉,除了上述提到可能會導致肌肉組織流失之外,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精神不濟、鬱鬱寡歡的情況。
 
而減少碳水化合物的同時,飲食中則會相對提高蛋白質與脂肪的攝取,此時若食材的品質與份量不對,反而可能造成體脂肪增加或是血脂肪增加的風險。

澱粉類可說是主要的能量來源,如果平常飲食刻意減少澱粉,除了上述提到可能會導致肌肉組織流失之外,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精神不濟、鬱鬱寡歡的情況

另外,若有糖尿病或低血糖的患者,如果都沒進食澱粉類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血糖過低,嚴重者甚至可能會暈厥,要特別注意。

 

最後營養師要叮嚀各位在減重時,每個人每日的澱粉攝取量,依據每個人不同的飲食型態、工作狀態、身體狀況及疾病背景等都有所不同,建議請教專業營養師來進行分配,切勿自己亂調整,以免走向溜溜球效應。

撰文/新營養食代團隊營養師  程明偉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關於營養師天團營養師天團
新養食代是一群懂食安的營養師及食安專才,專為您健康把關,提供創新營養服務,是您的健康智囊團。

 

/ 關於營養師天團 /
營養師天團

營養師天團新養食代是一群懂食安的營養師及食安專才,專為您健康把關,提供創新營養服務,是您的健康智囊團。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藥球 Medicine Ball:實現明星球員的夢想

2016-08-31
瘦身運動器材減脂藥球健身配備館

外表看似籃球的藥球,其效果卻是全方位360度的訓練,利用正確的姿勢與動作,不僅能訓練到全身的肌肉,還能緊實核心肌群,是一項相當有效用的健身器材。

藥球

藥球的起源

藥球,英文名稱為Medicine Ball,乍聽之下似乎是有藥效的樣子,其實是跟發明的背景有關。這要追溯到3000年前,波斯的摔角選手為了增強體能,使用囊狀的袋子裡頭加入砂石來增加重量作為訓練體能的工具。到了古希臘時期,名醫希波克拉底利用動物皮裡頭裝載砂石設計出藥球,他認為藥球是受傷的病人重新恢復運動能力不可缺少的工具,他也建議人們盡可能多在平時使用,因為藥球還有維持健康作用。

古希臘時代的藥球訓練 ©jandan.net

Medicine ball中的medicine這個詞,長久以來都和health同義。之所以用Medicine這個詞,是想強調透過在普通訓練中加入藥球,可以達到預防的作用。雖然藥球這個工具已經被大家使用了幾千年,然而這個名字本身卻只有數百年的歷史。真正喊出藥球這個名字的是1889年的Roberts教授。當年在《科學美國人》上的一篇文章中,Roberts創造出「medicine ball」這個詞,用於強健身體、幫助消化、讓人重獲健康或者保持強健體魄的球。由於health和medicine在當時屬於同義詞,所以稱之為medicine ball。
藥球也可稱為重力球,其標準尺寸接近28-30公分。對於初學者的男生,其重量通常為3公斤起跳;女生則為2公斤。常用於復健治療和重量訓練。它在運動醫療領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在全世界,它受歡迎的程度也與日俱增。

©popsuger.com

藥球的製成要素

通常,藥球表層是由皮革或聚乙烯覆蓋的尼龍表層所構成,裡面則由砂礫填充,使其增加重量。有些藥球內部還有高密度的物質所组成的半球,其厚度不一,與外部的橡膠表層似乎融為一體。隨著時間與科技的進步,其它藥球的表層有一層薄橡膠囊袋和一層厚橡膠所構成,他們可以增加藥球的彈跳性能。如果藥球表面粗糙的話,很容易磨損。其他類型的藥球包括由凝膠填充聚氯乙烯球或固體的聚氨酯做成的药球。根據設計重量和密度,材料也各不相同。

藥球有分不同的材質、顏色及重量 ©blackmountainproducts.com

有一些藥球的製造商會在球的表層或內部做上做1-2個手把,因而改變球的形狀。手把還可作為皮帶,保護手的安全。我們能夠用一隻手或是兩隻手抓住手把,進行迴旋球的運動。與直徑更大的球相比,手把鑲入球內能讓使用者抓得更牢。使用者還可以把手把放在他們的腳邊以增加下半身的重量。
另外,藥球也可用碰撞地面或牆壁。使用者也可以將藥球繫上繩子。為了安全起見,繩子的長度要足夠能讓使用者把繩子繞在手部周圍。力量距離身體越遠,完成訓練就需要越多核心力量和能量。

有手把的藥球 ©sportsdirect.com

藥球訓練方式與效果

藥球也被職業拳擊選手用來提高腹部肌肉的力量。把球扔在拳擊手的腹部以激起肌肉的反彈。其他運動員用藥球來提高他們的核心力量。其中一個最常見的運動就是讓運動員用它們的胸膛來控制球,並把球用力推给另一個運動員。而另一個運動員則需要以他的胸膛來接住藥球。這個訓練能加強手臂、胸部和腿部的力量。投擲藥球也是SPARQ系統的组成部分之一。SPARQ是一個專門針對核心訓練的系統,用來檢視核心力量,整個身體力量以及協調性。不同的測試包括讓運動員將球從頭頂向後拋,越遠越好。或是跪著把球從他們的胸部推出最遠距離。與此同時,藥球也被廣泛的運用於學校作為輔助的健康訓練。例如:舉球或利用球來進行其他練習,提高某一特定肌肉的力量。用藥球來訓練如果要有效,每次訓練至少要30到40分鐘,至少應有8-10組的訓練項目組成,每個動作至少2-3次,每周兩到三次。恢復時間則每36到48小時最為恰當。

藥球很適合做雙人的訓練 ©healthedcouncil.org

看似普通的一顆球,其訓練效果相當廣泛,如果你想要開始健身卻還沒有找到方向者,建議可以利用這個健身器材來體驗一下,結合重量與身體力量的感覺,熟悉之後,還可以結合其他器材,如:瑜珈球、壺鈴、沙袋…等綜合訓練,相信很快就會愛上它的。

©womenshealthmag.co.uk

【延伸閱讀】10組打造堅實核心的藥球訓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已歇業) 運動員的美食天堂 ── Rest & Run 活力廚房

2016-05-25
跑步飲食場館資訊

名廚阿基師曾經說過一句話,「健康的東西不好吃,好吃的東西不健康」,若這些餐點又是專門設計給運動員做補給,很多人想到的一定是「這東西絕對不好吃」。 在既定印象中,運動員都只能吃著十分清淡又單調的飲食,像是汆燙過的水煮青菜與雞胸肉等等,當這些食物擺在你面前時,儘管它們營養滿點,但口感、味道與擺盤肯定不會讓你想立刻拿起刀叉趕快品味一下;在嘴裡咀嚼時,你也無法享受每一種食材的味道,只覺得這些食物好單調、好無味,但又為了營養而不得不吞下肚。

不過,可能連阿基師都想像不到,今天會有一家餐廳,能將「不好吃」的健康餐點,變成一道道令人食指大動的手路菜。位在台北市光復南路240巷的活力廚房,就是這樣一間具有神奇魔力的運動餐廳,將大家認為營養與口味往往無法兼顧的運動餐,變身成為連美食家胡天蘭老師都大讚「瘋狂的好吃」的南法美食!本身也熱愛跑馬的老闆程巽凱表示,在活力廚房中的每一道餐點,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大量減少油脂的使用,精選最佳肉質部位,加上品相均衡的蔬菜調配,藉由主廚精湛的南法料理手法,讓這些最上等的食材,在廚師的手上變化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色。

Rest & Run 活力廚房

貫徹健康美食的理想

啟動這個「活力廚房」的動機其實非常單純。因為程巽凱覺得,在台灣總是吃不到兼顧健康與美味的餐點,想把這個簡單的理念推廣出來,希望能提供最好的食材、最適當的營養、最少的脂肪攝取,創作出最棒的運動員補充恢復餐食,也提供給來到餐廳的每一位客人,不管是專業運動員還是老饕,都能夠滿足地用餐。在如此機緣之下,活力廚房便應運而生。

另外,為了幫助更多的運動員,讓他們都有機會可以吃到對於運動表現有所幫助的餐食,活力廚房推出了一個特別的「選手認養計畫」,藉由民間與企業贊助的方式,免費提供運動選手補給餐點,讓他們能得到最好的補充以及身體恢復,在飲食的部分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幫助他們在未來訓練或是賽事上面,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在世界的競技舞台上得到更好的名次。

時尚又美味的跑步餐廳

活力廚房的整體裝潢設計上,以跑步餐廳做為主軸,但卻又呈現出高級法式餐廳才有的環境與氛圍,並且將跑步的元素用不著痕跡,卻又可以讓專業的跑者們一眼就能明瞭的方式來表現,將之融入整體的餐廳環境之中。例如牆上兩側掛的裝飾畫,便以國際六大馬拉松的路線圖與跑步名人的親筆簽名,利用充滿時尚的表現手法,讓它掛在牆上的兩側,就連餐廳內投影布幕的拉環,都是用東京馬拉松的完賽獎牌所綁上去的,令人不得不驚嘆老闆的用心與巧思。

為了更貼近跑者們,活力廚房選址在台北熱門跑點國父紀念館周邊,您可以先前往園區跑步,再回來吃一頓精緻的餐點,幫助您消除疲勞以及回復體力。為了提供更周到的服務,活力廚房特別在餐廳裡設置置物櫃與盥洗室,讓您可以先行寄物更衣之後,無後顧之憂地前往國父紀念館跑步,在完成運動之後,在餐廳的淋浴室舒舒服服地洗個澡、換上乾淨的衣服再來享受美食。

針對不能親自來到餐廳用餐的客人,活力廚房也提供了外送餐的服務,讓中午忙碌工作無法前來的客人,也可以吃到他們的健康料理,或是將這些外送餐點做為禮物,讓餐廳為你送給你所關心的人,讓他們在工作忙碌之餘,也可以享受到你的一點心意。

時尚又美味的跑步餐廳

在舌尖上起舞的南法風味

菜色方面,活力廚房有兩套相當熱門的主餐,分別是巴斯克風燉烤雞腿與法式紅酒燉牛頰。巴斯克風燉烤雞腿是針對受贊助的選手們所設計的餐點,利用先烤後燉的方式,先把雞腿的油脂逼出來再去皮之後,利用慢燉的方式,讓所有的風味都能夠融入雞腿之中,並且加上昂貴但風味獨具的芝麻葉沙拉當作配菜,讓整體的配色以及營養都能達到最佳的效果。當然,不只運動員,您也可以享用到這款套餐。

法式紅酒燉牛頰則利用紅酒慢燉的方式,讓牛頰達到入口即化的軟爛程度,並且配上特製的薯泥醬汁,利用薯泥綿密柔滑的口感當作緩衝,先是勾起味蕾的感覺,當味道消散之後,接著而來的就是牛頰豐腴的滋味,不同層次的堆疊,引領出不同味道的饗宴。佐餐的沙拉與湯品更是別具風味,沙拉的部分使用藜麥與亞麻仁油做搭配,這些天然健康但相對高價的食材讓沙拉更增色。蘑菇濃湯與牛肉蔬菜清湯,更把以往我們覺得油膩、高熱量的湯品做得低熱量又清爽無比。整套餐吃下來,只能說是環環相扣,利用每個食材的特性,緊扣另一項食材的味道,讓這些味道在你的口中激盪出火花,令人回味無窮。

巴斯克風燉烤雞腿

運動營養也可以中看又中吃

對於未來的計畫,活力廚房將與張嘉哲等專業運動員合作舉辦有關運動營養相關的系列講座,藉由互動演說的方式推廣正確的運動營養觀念,讓更多人可以了解到運動營養並非想像中那麼的可怕或單調無味。另外,這些餐點也不只是運動員專屬,而是一般人也可以享受的,這些餐點美味的療癒作用,讓你在辛苦一天之後,可以給自己一些身心的恢復和補償。

活力廚房的餐食兼顧精緻美味與營養,卻一點也不會為身體帶來負擔,還可以快速地補充體力,是適合每一個人、療癒身心的Comfort Food。

Rest & Run 活力廚房

add 台北市光復南路240巷51號1樓
tel      02-27711878 
time 
午餐 每日12:00PM - 2:30PM (最後點餐 2:00PM)
晚餐 每日6:00PM - 9:30PM (最後點餐 9:00PM)
周末早午餐 10:30AM - 2:30PM (最後點餐 2:00PM
FB  REST & RUN 活力廚房​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步訓練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