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喝手搖飲,一天一杯手搖飲都不算太多,而手搖飲的配料也有很多選擇,像是珍珠、芋圓、仙草等,因此也讓人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高的熱量。營養師建議,當選擇熱量較高的配料,用餐要減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才能讓血糖更穩定。對此,她也分享手搖飲配料的熱量排行,甚至納入近期超夯的「草仔粿」,讓民眾避開發胖地雷。
營養師程涵宇於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詢問:「大家喝手搖飲都加什麼料?」引起不少民眾熱烈討論。程涵宇也把最近超夯的「草仔粿」加進來比較,經過實測後,她發現手搖飲加草仔粿的熱量相當高,對此他也分享手搖飲配料的熱量排行,提供民眾選擇參考。
1.草仔粿280大卡
2.珍珠261大卡
3.芋圓255大卡
4.冰淇淋234大卡
5.奶蓋230大卡
6.杏仁凍178大卡
7.粉粿161大卡
8.多多144大卡
9.椰果141大卡
10.布丁110大卡
11.蜂蜜99大卡
12.仙草77大卡
13.寒天56大卡
14.綠茶凍54大卡
15.桂花凍50大卡
熱量排名第一「草仔粿」,成為近期超夯的手搖飲加料話題,也引起許多網友議論。程涵宇表示,草仔粿的成分多是扎實的碳水化合物,所以1份吸起來份量普通但 熱量和一碗飯完全一樣,民眾務必要適量攝取。
熱量排名第二的「珍珠」可以說是加料必點的基本款,主成份為地瓜粉、樹薯粉、玉米粉、糖等。而1份珍珠的熱量逼近1碗飯。珍珠是由澱粉製成,在過程中會用糖蜜漬瞬間熱量增加,一樣要注意適量攝取。
程涵宇建議,若配料要選珍珠,最好選擇透明的珍珠,也就是市面上俗稱白玉珍珠;避免選擇黑得發亮的珍珠,倒不是說熱量上有差,而是黑黑的珍珠通常有添加焦糖色素及香料。
此外,熱量排名第五的「奶蓋」,因綿密的奶油香鹹鹹甜甜,搭配飲料雙層口感的享受,也是近期很夯的手搖配料之一。奶蓋的成分有奶油、糖、鹽等,所以熱量也是不容小覷。
程涵宇建議,優先選擇較「透明」的配料,熱量相對較低,像是寒天、茶凍、桂花凍。同樣是一份,選這些比帶有嚼勁口感的草仔粿、珍珠等配料少80%的熱量。此外,她也分享「4招」用健康的方式喝手搖飲:
˙以無糖飲料為主
˙純茶最無負擔
˙以鮮奶取代奶精
˙懂換算不發胖
程涵宇解釋,適量喝茶對於不愛喝水的人來說可以補充水分,而且茶含有兒茶素幫,幫助增強保護力。而加入鮮奶的拿鐵系列,也能符合每天都要攝取到乳品的建議,還能補充到蛋白質。若是選擇熱量較高的配料如珍珠、草仔粿、芋圓時,當餐則要減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才能讓血糖更穩定。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在全世界有近一半的成年人正努力於減肥這件事,因此,近幾年來有許多人已將透過間歇性斷食法來進行減重,這種飲食方式主要是透過一個固定的時間內進食,然後在不能進食的時間內消耗卡路里,例如最常見的16:8間歇性飲食法,就是透過一整天16小時不吃東西,在剩餘的8小時裡攝取一日的熱量。但你認為一整天裡面進食的時間,對於減重與減脂之間有影響嗎?
據來自美國的范德比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研究人員的發現,這跟我們人體的生理時鐘有關連。我們體內的時鐘調節是從睡眠和進食到體溫與激素高低的數百個過程,這項研究發現晝夜節律紊亂,例如日夜顛倒輪班工作會影響身體節奏,這個與包括肥胖在內的不良健康影響有關。這些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有可能是由於飲食習慣受到干擾而引起的,這表明進食的時間會介入對身體的影響。
對於這項研究生物科學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教授與卡爾·約翰遜教授這樣解釋,關於人或動物的大量研究中可以表明,身體會肥胖不單單只與吃多少有關;還與何時吃有緊密的關連性。為了驗證這項假設的說法,研究人員針對六個人一天在不同時間內進食時的新陳代謝狀態來做分析。
參加研究的人平均年齡在50歲或以上,因此,屬於可能患有代謝疾病的人來說,他們每個人每天在兩個單獨的5-6小時時段中吃三餐,並且都具有相同的過夜禁食期。在其中一個環節中,參加研究的人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在另一環節裡受測者不吃早餐,但吃了一頓額外的宵夜做為晚間小吃。在早餐(上午8:00)和宵夜(晚上10:00)皆含有700卡路里的熱量,並且在營養成份上都一樣,所有受測者在兩次進食中所進行的運動量也相同。同時,研究人員使用范德比大學的人體新陳代謝實驗室,進行監測所有受測者的新陳代謝,並連續量測與觀察有關新陳代謝率以及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分解效率。
研究人員發現,儘管熱量攝入和運動量都保持一致之下,攝取食物的時間對於受測者的體內脂肪量變化有顯著的影響。當這些受測的人在晚間10點之後吃宵夜,他們體內分解脂肪的能力比沒吃消夜的時候要來的少。換句話說,晚上10:00之後進食將會延緩人體分解脂肪的能力,進而轉向分解消耗碳水化合物,以平均而言,吃早餐的人在24小時內所燃燒的脂肪比有吃消夜的人要多15g,這個看似少少的15g脂肪,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身體就可能會導致大量的脂肪堆積。
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教授解釋說,這樣的研究結果將證實白天和晚上進食的時間,會影響食物在體內儲存與分解的方式,無論在睡前吃進任何食物都會延遲睡眠時脂肪的燃燒效應。人體的生理時鐘在晝夜調節脂肪燃燒效率的發現,可能對於你用什麼飲食方式作為習慣要更具有意義,另外,這也表明從晚餐之後到早餐這段時間禁食,將更有利於減肥減脂這件事。
資料參考/medicalnewstoday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