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核心肌群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國網球名將SERENA WILLIAMS傳達女性美好的多樣性
1
美國網球名將SERENA WILLIAMS傳達女性美好的多樣性
2
金牌網球名將推手 彰師大江勁彥教授:台灣網球不乏將才,只缺東風
3
JORDAN品牌發表夏季精選復刻鞋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網球名將SERENA WILLIAMS傳達女性美好的多樣性

2018-03-09
話題 球類 網球 新聞

2017年,懷孕八周的Serena Williams贏得了澳網公開賽女單冠軍,鞏固了她作為網壇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性運動員的地位。

美國網球名將SERENA WILLIAMS傳達女性美好的多樣性

不論膚色,打破陳規、盛放紛呈異彩;不提及身份、跳出框架、追尋更飽滿人生。Serena Williams在Nike新短片中詮釋“贏得平等,才是勝利” (“Until We All Win”),為國際婦女節慶賀。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金牌網球名將推手 彰師大江勁彥教授:台灣網球不乏將才,只缺東風

2018-01-22
心得分享故事網球球類人物誌

台灣最盛大的網球賽事之一──福興盃即將於2月開打,這個為學生舉辦的網球賽事,提供從國小到大專學生一個互相切磋球技的園地,由民間企業台灣福興獨資籌辦,今年將堂堂邁入第16屆。這樣的一場重量級賽事,對於台灣體壇有著怎樣的影響?運動星球編輯特別走訪了國內網球學界代表性人物彰化師範大學江勁彥教授,請他談談對於國內網球運動環境的獨到觀點,以及他對於福興盃賽事的看法與建議。

2017年台北世大運讓台灣男子網球揚眉吐氣,莊吉生打破網壇十多年的沈寂,帶領台灣代表隊在世界賽事中奪下雙金,背後有個金牌推手,他就是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球隊總教練江勁彥教授。在江教練的帶領之下,彰師大網球隊在各大賽事佳績連連,於福興盃近三年也創下大專男子公開組二金一銀的亮眼成績,實力睥睨群雄。

其實江教授本身就是網球世家中的優秀選手出身,10歲就開始參加網球賽事的他,從小就南北征戰各大盃賽,獲得無數獎項,大學時期是以運動績優生的身分甄試進入中國醫藥學院就讀,18歲之後多年保持在國家排名前四名,為國家隊派往國際大賽的正選選手,實力可見一斑。國手退役之後江教授到學校單位服務,從講師開始擔任教職,歷經在職進修成為第一位網球國家隊員取得運動科學博士學位者,任職於彰師大期間將手下的網球隊調教成為全台灣最優秀的大專隊伍之一,104、105年度更蟬連教育部主辦之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網球公開組團體冠軍,江教授雖功不可沒卻客氣的將榮耀歸功給選手的努力與校方的支持;去年莊吉生代表台灣在世大運摘雙金,他歸功於購票進場觀眾、球迷與後勤團隊,帶給選手動力、激發亮麗成績,讓江教授執教生涯聲望再次達到高點。他更期待能透過這次世大運好成績能提振運動風氣,喚起國人、政府更加重視體育運動。

近年來,江教授已經多次擔任國家隊教練重任,如上屆韓國光州世大運、台北世大運、台維斯杯等等,2018年更榮膺第十八屆亞洲運動會網球代表隊總教練,可謂目前台灣最積極學習並具有影響力的網球教練之一。以下就是江教授談到關於台灣網球與賽事發展的種種看法: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學系江勁彥教授

台灣網球運動環境 仍有進步空間

關於台灣網球運動環境現況,江教授分析,目前培育的環境大部分在各級學校,其次在公有球場、部分委外網球中心或網球學院等等,另外還有少數的網球俱樂部,例如台北圓山飯店、新店胡娜碧潭網球俱樂部等等;另外一些民間舉辦的各種網球賽事,例如福興盃網球錦標賽、四維膠帶盃學童網球賽等,都是提升學校運動風氣、培育優秀選手的搖籃,尤其這些賽事是由民間企業出資推動,江教授認為實在功不可沒。

要能確實提升網球運動風氣,江教授認為還需要做到全民化、產業化以及國際化三項。全民化指的是要能夠吸引更多人來學習網球,雖然有能力可以成為國家隊等級者為少數,但只要根基夠大、面體夠廣,也就是從事這項運動的人數愈多,自然有機會在更多的候選者之中選出具潛力的培育對象。以台灣成年男子、女子單打網球選手為例,能在國際職業網球排名前300名的人數仍闕如,可見還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產業化雖然政府運動產業發展條例有鼓勵企業投資,但成效仍不明顯。未來應可積極媒合企業贊助於運動界之需求,主動鼓勵、連結國營事業或民間單位企業冠名,有效促進企業投資或贊助運動團體與選手等,逐步朝向運動職業化,也就是讓運動經濟更普及,吸引更多企業來投入贊助、行銷,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除了提昇公益形象,抵稅也可提高贊助意願,可說一舉兩得。

江勁彥教授暢談對於台灣網球環境的看法與期許。

國際化方面,江教授則認為台灣青少年選手和教練都需要再拓展國際視野,除了多參與國際競賽,也可增加國際運動科學或培訓交流。江教授本身就常利用寒暑假前往西班牙、瑞士、澳洲、日本等網球盛行國家參訪,將當地的優點逐一建議給網球最高指導單位。

大環境方面,江教授客氣的以專業角度,目前我國體育年度總預算約80億元,僅占中央政府總預算0.4%,建議政府單位可以多投注資源以完善競技運動體系,並提升國人運動競技實力,除了遴薦潛力與優秀選手出國訓練、比賽,也可增加舉辦研討會、講習會、工作坊的密度進行運科與競技交流。

另外,江教授表示,政府可以再強化網球運動的落實推廣,從學校單位出發,鼓勵各級學校成立網球校隊或社團,讓退役運動選手有更多機會可以擔任教練工作,發揮所長,才有機會把經驗傳承下去。除了每所學校校隊都有專任運動教練外,在運動傷害防護方面,目前各級學校普遍缺乏專任運動傷害防護員,可藉此補強巡迴式防護員的服務,由於選手們幾乎每天都參與訓練,長期訓練如受傷若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即時防護處理,到校外就醫復健又耗費金錢與時間,傷勢就很可能延遲或惡化,影響選手後續運動表現與生涯發展甚大。

江教授(右)前往澳洲國家網球訓練中心參訪

網球選手的培訓教育 建議政府多關心投入

在網球選手的培訓教育方面,江教授期待提昇的議題有三:

首先,目前台灣多數選手從國小與國中時期開始投入大量專項競技運動訓練,且著重在技術指導的層面,訓練選手的過程中教練與家長難免覺得「成績未達預期再加練」、「練得多就會進步」,然而,長期下來相對的選手恢復時間就被壓縮,無形當中抑制了生理發育與心理的發展,並可能增加因過度訓練所衍生之受傷風險。因此在體能與運動傷害防護教育方面也有成長空間。

第二,他建議教練必須持續接受運動科學相關教育,才能與時俱進。例如,當前我國潛力或菁英選手的全人教育培訓,普遍注重競技成績表現,缺乏體育以外第二專業知能的養成,造成運動員的退役職涯銜接過於窄化。

第三,他希望建立在地四級培育,也就是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一貫的在地就學培訓,而非小學或中學嶄露頭角展現亮眼成績之後,馬上有其他縣市學校單位挖角,這對在地教練是不小的打擊。讓優秀的選手在自己的戶籍縣市持續培訓成長,如此對於在地學校的隊伍與教練都會是正向的鼓勵與提攜,這方面,他也提到選手可與在地企業連結,促進長久的合作關係,如此才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人才培育體系。

江教授希望從小就能培養網球選手的教育,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

在學員培訓上最深的印象與感動

江教授表示,他執教這些年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將一位大學一年級時期居二線學生培育至連續打兩年職業賽才拿下職業賽積分第一分,而後進入國家隊。不放棄每一位學生,讓每個人只要肯練都有機會出線,他認為這是他當教練的職責。他也很自豪來彰師大服務之後,學校90年成立運動學系,91年開始招收網球績優生,經營校隊10餘年之後才帶領該校網球隊拿下104-105兩年全國大專公開組團體冠軍,成績斐然;另外就是常鼓勵學生到偏鄉或是弱勢基層義務指導與經驗傳承,透過這些回饋,藉此提升網球運動風氣,這些都是他印象最深刻、也最感動的幾件事。

與莊吉生結下師生緣 獲台北世大運雙金肯定

至於莊吉生,江教授說他們是三年前在一個國外的比賽場合遇到,經人引薦給他,表示想轉打國家隊,因為來台需要轉籍,江教授表示可以幫他詢問但不敢當面允諾,回台之後向校方及相關主管機關查詢法規表示可行,於是便著手協助他申請,一年之後核定下來,莊吉生便成為江教授所指導的碩士生之一,在2016年6月正式來台入學。江教授表示,莊吉生曾就讀美國名校密西根大學,四年拿全額獎學金,奠定學職基礎,是一個自律性很高的學生,就讀彰師大之後除了積極備戰世大運與國家隊,也開始展開碩士生的求學生涯,然而在世大運之前幾個月卻一度面臨技術低潮,但江教授仍正向鼓勵並深入問題核心調整其狀況,世大運賽會期間憑藉穩定表現最終獲得男單與男團雙金,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彰師大運科團隊也協助其職業網球發展,在生理、心理、力學、營養、醫學與傷害防護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

江教授(左)與莊吉生(右)結下師生緣,莊吉生在台北世大運獲得雙金。

對國內網球賽事的看法

江教授表示,學齡的孩子可參加的比賽有很多,公辦的青少年排名賽,其量體也已夠大,他的建議是主辦單位未來可思考如何提升賽會品質,能使其有成長空間。例如:
一、於賽會中結合傷害防護教育舉辦講座宣導,在比賽前就可以宣導教育學生如何自我防護。
二、舉辦教練座談,與教練對話提供改善建議。
三、提供部分獎學金、圖書禮券等等,給予選手更多實質上的支持。 在成年排名賽部分,他認為目前獎品、獎金誘因稍低,建議提供前三名機票獎助,讓這些優秀選手能多出國比賽,有更多機會在國際上汲取更多寶貴經驗。

而職業賽事的部分,他則建議主辦方可多鼓勵各級學校網球校隊、社團至現場觀摩與學習,讓這些孩子們能有更專業、頂尖的賽事觀摩經驗。主辦單位也可多至國際賽事觀摩,同時思考如何提升賽事品質,品質提升之後才會有更多觀眾買單進場觀賽,而有更多觀眾參與,選手們就會更有被尊重的感覺,打起比賽來也會更加努力,這才會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對於提升觀賽人口與觀賽環境方面,江教授覺得目前多數場地並沒有非常友善的觀賽環境,建議主辦單位可以增加觀眾席座椅,不要讓民眾只能席地而坐,另外多數場地都在郊區,在停車與接駁方面若能更妥善安排,可以吸引更多觀眾前來。另外,江教授也建議主辦單位強化行銷推廣,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比賽,例如運動星球等媒體的相關報導,另外也希望有電子媒體可以來進行轉播,讓有興趣的民眾以及選手的親朋好友們也可以即時收看到現場實況,一起為選手們加油打氣。再者,江教授建議這些賽事儘量安排在寒暑假或一般假日舉辦,不要影響學生受教權,讓選手們也可以安心兼顧學業與比賽。

江教授看福興盃網球錦標賽

福興盃是隊上每年最期待的賽事之一,江教授提及,對於一個企業能夠把一場賽事辦得這麼好,印象非常深刻。他認為福興盃規模已夠大,地位已難撼動,其他企業要舉辦這樣的賽事並不容易,建議可以吸納在地其他異業的力量,例如增加贈品贊助等等,擴大賽事吸引力與參與面,讓更多企業也可以有機會為國內體壇貢獻一份心力,也讓更多人可以一同來參與這麼溫馨歡樂的賽事;再者,他表示目前只有重點賽事有轉播,建議主辦方可以增加線上即時網路轉播的時段與場次,如此一來選手所有外縣市的親友們也都可以即時看到這位他們最關心選手的動態。

最後,他對於台灣福興能堅持十多年獨立舉辦學生賽事不中斷,而且規模越辦越大表示非常欽佩與肯定,他也祝願這個賽事能夠永續舉辦,繼續造福成千上萬的莘莘學子。

江勁彥教授極為肯定台灣福興及其他台灣民間企業辦比賽所投注的人力、物力與財力。

採訪撰稿/Oliver Wu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JORDAN品牌發表夏季精選復刻鞋款

2017-03-20
JORDAN籃球球類鞋子生活流行運動時尚配備館

今夏,Jordan品牌將以一系列精選的復刻鞋款慶賀品牌DNA中的兩大基本元素:具代表性的北卡藍配色與高品質的工藝技術。此次發佈的每雙復刻鞋款都巧妙平衡了品牌的實戰傳承與夏日的休閒風格。

北卡藍回歸

1982年,Michael Jordan在決賽中的制勝一球,將冠軍的榮耀帶給北卡羅萊納大學。自此,Michael Jordan的名字便成了籃球圈的焦點。為向Michael Jordan的母校致敬,本季復刻鞋款中的三雙都採用了代表性的北卡藍——這個早已深深融入Jordan品牌的傳統與DNA中的配色。

Air Jordan XI Retro Low

Air Jordan XI Retro Low在2001年以Remastered的形式首次發表。漆皮鞋面採用了經典的北卡藍,純白中底與半透明外底使整體設計顯得乾淨清新。

Air Jordan VII Retro 

在2010年的世界籃球嘉年華(World Basketball Festival)上首次亮相的北卡藍配色Air Jordan VII,將於2017年第一次對外發售。

Air Jordan XIII Retro Low 

帶有北卡藍Jumpman標誌的這雙Air Jordan XIII Retro Low時隔多年後再次回歸。此次復刻的版本保留了1998年初代版本上的細節:鞋面上的海軍藍反光材料,飽和的黑色麂皮及皮革點綴。

材料細節升級

Michael Jordan 對細節的執著明顯反應在他的每雙簽名鞋上。從原版Air Jordan V的絨面磨砂皮革到Air Jordan XI的漆皮,每種材料的選擇都反應了性能與美感的平衡。如今,這種執著表現在對於色彩與工藝的大膽追求上。它們反應在本季Air Jordan V與Air Jordan XI的全新選材上,甚至展現於為Jordan品牌奠定休閒領域根基的Air Jordan XIII Low的復刻回歸中。

Air Jordan V Retro Premium 

復刻產品的選材與製造工藝的升級在本季推出的Air Jordan V Premium上延續,整體灰白色鞋面和編織皮革的裝飾是本款產品的特色。

Air Jordan XIII Retro Low

Air Jordan XIII Retro Low於1998年首發,是最先採用場下休閒配色的籃球鞋之一,比如chutney配色。Tinker Hatfield將休閒色系與實戰球鞋相結合,這一大膽嘗試在當時迅速引發了一陣模仿風潮。

Air Jordan XI Retro Low 

作為Jordan品牌夏季產品的主力軍,最新的Air Jordan XI Low以向Michael Jordan的棒球事業致敬,展開夏季序幕,並在經典鞋型上採用全新材料,於鞋面採用黑色麂皮搭配珠光漆皮。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核心肌群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