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份柏林馬拉松,奧運金牌肯亞長跑好手Kipchoge打破全馬世界紀錄;事隔一個月,半馬世界紀錄相繼被改寫。創下新紀錄的是肯亞選手Abraham Kiptum,他以58分18秒成績,在28日西班牙瓦倫西亞半程馬拉松賽中打破半馬世界紀錄,將原紀錄前推5秒。
此前,半馬世界紀錄保持者為厄利垂亞的Zersenay Tadese,他2010年在葡萄牙里斯本的賽事中以58分23秒創下世界紀錄,並成保持了8年之久。直到28日在瓦倫西亞半程馬拉松賽( Medio Maratón de Valencia)才被Kiptum打破。
完賽後,Kiptum跟國際田徑總會IAAF提及﹕「我不敢置信!欣喜若狂!我知道自己的狀況很好,因為上個月我在哥本哈根半馬賽才剛破了PB(個人最佳成績),但我渴望在瓦倫西亞跑,因為這是我跑過最平坦的賽道之一,也有信心提升我的最佳狀態。」
Kiptum出生於1989年,現年29,他的全馬PB為2小時05分26秒;28日之前的半馬PB則為59分09秒,且半馬PB剛在今年9月16的哥本哈根半馬賽創下,這個賽季對他來說是個相當突破性的賽季。
之所以能打破世界紀錄,除了賽道平坦和完美的天氣,也因為競爭相當激烈,瓦倫西亞半馬賽亞軍Jemal Yimer跑出58分33秒,同時也成為半馬史上第三快的選手;季軍Abadi Hadi以 58分44秒緊追在後。
有趣的是,瓦倫西亞半馬賽可說半馬世界紀錄的出產地,在去年同一賽事中,肯亞長跑女將Joyciline Jepkosgei以1小時04分51秒封后冠,並刷新女子半馬世界紀錄。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ESPN,IAAF, VALENCIACIUDAD DEL RUNNING
責任編輯/Dama
瑜伽的平衡訓練動作就像是為跑者量身訂做的一樣,不僅能強化足部與腳裸,使它們更能吸收跑步過程的震擊力,同時還能增進身體知覺、磨練專注力,進而提升更良好的跑步狀態,透過瑜伽訓練平衡,都是對跑者有相當大的幫助。
美國足科醫師——布萊德·佛倫博士(Dr Brian Fullem):「增強平衡感與身體知覺,就跟訓練核心肌群一樣,不僅能大幅提升運動員的成績,也能預防運動傷害,我常推薦受傷的跑者練習瑜伽,就是因為它能加強上述兩個領域,除此之外,我也建議跑者做瑜伽與平衡練習,這樣可以避免運動傷害。」
不過,對於需要在崎嶇道路上迅速判斷地形、做出反應的野徑跑者來說,則更加重要,如有意改用赤腳跑步的跑者,在脫掉跑鞋赤腳上路之前,也需要先增強足部的行動力與肌力。
所以說,做瑜伽有助於喚醒腳步與生俱來的力量,因為大部分的瑜伽課程都必須要赤腳上課,尤其又以平衡訓練動作為更快更有效的方式,平衡訓練的動作,不只能增加腳步與腳踝的力量,還可以訓練到整個腿部,包括臀肌、髖屈肌與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動作,能同時訓練平衡並伸展肌肉。
但是,要如何簡單的增加足部與踝部的肌力呢?首先,試著赤腳站在鏡子前,單腳站立,然後觀察腳步肌肉為了要穩住全身,是如何快速地收放著,接著仔細看看你的腳與腳踝,即便是這麼簡單的平衡動作,也能鍛鍊到身體的下肢,讓它們更有力量的面對艱難的跑步訓練。
除了長年赤腳跑步的跑者,多數人的腳每天都有鞋子保護,無論穿的是皮鞋或跑鞋,腳步與腳踝一旦有了鞋子作為緩衝,就會慢慢地變得脆弱而容易受傷,例如容易扭傷腳踝,尤其跑在粗糙不平的路面,或是在能見度低的夜晚夜跑時,更容易受傷,如果擁有脆弱且無力的足弓,也容易使足底筋膜的壓力增加,足底筋膜是腳底結締組織的表層組織,位在腳趾到腳跟之間,當寔底筋膜壓力增加,就容易產生像足底筋膜炎,或是腳底結締組織發炎等常見傷害。
透過練習瑜珈後,擁有良好的平衡感,可以增進在野徑或坡地跑步時的敏捷度,舉例來說,肌肉與肌腱的感應器或感官接受器,如果能在身體或四肢位置改變時回應,那麼行進時,就能正確地感知環境狀況,做出適當的反應,又或者在快摔倒時通知肌肉加速前進,以避免腳踝扭傷。
布萊德·佛倫博士:「身體平衡感與身體覺知能力,是維持肌劍雨肌肉正常運作不可獲缺的重要角色。」佛倫博士也建議跑者,可以做做看這個簡單的身體知覺功能測試,首先,先閉上眼睛,單腳站立,如果你立即伸出雙手來平衡,或是根本沒辦法單腳站立,就表示你需要重複練習這個動作。
簡而言之,所有的瑜伽站立姿勢,隨著練習時間增加,都會提升腿部彈性、力量與反應度,所以,固定的練習瑜伽,能訓練赤腳平衡感、調整站姿,並促進足部知覺,這些都能幫助跑者擁有更好的跑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