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潮玩接力、誘人甜點 甜蜜路跑好評巡迴北中南
1
潮玩接力、誘人甜點 甜蜜路跑好評巡迴北中南
2
市民跑者之王川內優輝的獨門跑步訓練法
3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潮玩接力、誘人甜點 甜蜜路跑好評巡迴北中南

2017-04-21
話題 跑步 路跑 賽事

國人跑步風氣盛行,各類主題路跑百花齊放,全台首創以「繽紛甜點賞味」為訴求的《Sweets Run甜蜜路跑》今年邁入第四屆,首站打狗場增設有趣好玩的「混搭配隊」接力組,甜點補給站及跑者完跑禮集結網羅高雄在地人氣甜點,更有兼具紀念及時用價值的一卡通獎牌,獲得參賽跑友們評價好口碑,年底前還將巡迴台中、台北,傳達「開心嚐甜點、快樂跑步趣」的樂活療癒訴求給廣大跑友。

甜蜜路跑首次南下高雄即締造佳績。

國內路跑市場百花齊放,運動筆記董事長姚焱堯最近在高雄市體育處主辦的「台灣地區路跑產業現況」研討會發表的調查數據指出,單就場次數來看,2016年臺灣的跑步熱度略有下降態勢(2015年524場、2016年512場),但隨著跑步習慣改變,平均每週跑10公里以下的跑者比例卻大幅增加,男性在10公里以下的比例增加約一倍,而女性跑者的練跑主力族群,也從每週20公里遷移到10公里。

甜點扮裝大募集,為甜蜜路跑增添許多繽紛色彩。 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其次,跑者參與跑步的動機,調查數字統計從高到低分別是:健康、挑戰自我、抒解壓力、維持體態、興趣休閒、社交。至於參加路跑的組別,以半馬(21K)為大宗,其次依序為10K以下、全馬(42K)。而要吸引跑友關注,路跑賽事從活動主題、內容規劃到創意呈現,已成為各主辦單位挖空心思比拼較勁的重點。

現場的繽紛拍照背板,讓跑友們能盡情拍照打卡。 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在地結合,打造優質經典賽事

今年甜蜜路跑四月首發、在熱情的南臺灣舉辦,主會場及賽道位在高雄的亞洲新灣區,景色風光讓高雄跑友均耳目一新。賽事更充分與高雄在地品牌緊密結合,包括:由「提克斯國際」精心打造、鑲有甜蜜路跑Logo的慕斯彩虹塔及完跑甜點禮盒,與潮牌BANANA MONKEY 合作打造亮麗有型跑衣,還有打狗酒業提供跑者完跑飲品(打狗精釀啤酒及悟空氮氣飲料),更與一卡通合作推出兼具紀念意義跟實用價值的ipass一卡通完賽獎牌,另外也與「彪琥台灣鞋故事館」合作推出動腳、動手又動口的「甜蜜訓練班」。

每位跑友皆能拿到來自「提克思國際」獨家提供的「甜蜜路跑 logo」繽紛甜心慕斯彩虹塔。

甜蜜路跑打狗場由高雄新光碼頭旁的星光水岸公園出發,起跑後沿路可飽覽「亞洲新灣區」的壯闊地標及豐富多元的河岸海港景象,像是: 85大樓、高雄展覽館、高雄市圖總館、輕軌、全新開幕的「集盒園區」…等,美景盡收眼底,讓跑者透過雙腳踩踏,實際感受亞洲新灣區的美。

甜蜜路跑首創的「一卡通」獎牌,與在地潮牌Banana Monkey結合。不僅可愛,更兼具實用功能。

其他的活動亮點還包括:全新賽制 - 21公里甜甜圈接力、甜點補給站提供「Finger Sweets 一口吃」輕甜點。再者,賽道全程不提供拋棄式紙杯,一律提供環保矽膠杯,鼓勵跑友成為友善地球的綠色跑者。另外,大會也邀請今年(2017)臺北燈節的提燈設計師蔡行建操刀,打造亮麗可愛的主視覺、一卡通獎牌、運動毛巾、號碼帶腰包、戶外休閒防水背包等周邊紀念商品。

甜蜜路跑首創接力賽制 使用甜點「冰淇淋」做為接力棒。

補給站滿滿甜蜜能量,主會場「甜點狂歡派對」同歡

甜蜜路跑打狗場本次也和「高雄美食地圖」攜手,在主會場打造一場《甜點狂歡派對》小型嘉年華,現場邀請到打狗酒業、可口可樂提供跑者完跑飲品。而甜點補給站及完跑甜點更集結眾多高雄在地人氣甜點品牌或商家,包括:浮力森林、波力親善餐廳、提克斯國際、笛爾手作現烤蛋糕、不二家、Give You 5、楓茶記茶飲、火星糖、前鎮冰屋、搭啵S重乳酪蛋糕、艾薇手工坊、布萊恩紅茶、比小索、十方客棧、老汕頭泉成、阿金點心坊等。

親切活潑的補給站志工,也跟著跑友們一起扮裝啦!

另外,多家運動及美妝品牌,如:同樣出自高雄的美肌刻,以及 Shaper Man、Lorna Jane、露德清、我的美麗日記、施巴、雪芙蘭等也熱情支持,提供琳瑯滿目的完跑禮、抽獎禮或名次禮給甜蜜路跑打狗場的跑者。而World Gym 世界健身也派出專業教練帶操、引領跑友熱身,此外,「醫護鐵人」更派出多位具備救護證照的鐵人跑者下場參賽,呵護跑友的安全。

「開心嚐甜點、快樂跑步趣」 甜點補給站充分帶給跑友們雙重療癒的效果。

甜甜圈接力別出心裁  混搭配隊讓你認識更多跑步同好

甜蜜路跑今年首創全新賽制「21k甜甜圈接力組」,其下分別有「混搭配隊組」及「熟咖團隊組」兩種組別,接力棒更是可愛的冰淇淋造型。熟咖團隊組可以邀請親朋好友、同學同事共同組隊完成接力考驗,促進團隊間的互動與默契。更特別的莫過於「混搭配隊組」,只要一人也可來報名玩接力,混搭配隊組的每隊成員皆由大會隨機配對,同組的隊友都在活動當天才認識,透過臨時的任務編組,共同感受「驛傳」接棒的魅力。

甜蜜路跑首創的接力賽制,促進跑友間的互動。

當天除了可愛又充滿創意的扮裝跑友外,「檸檬家族」三位汪星人也來到甜蜜路跑打狗場,跟著大小跑友們一起同歡。此外,Sweets Run更有來自日本、香港、澳門等地的海外跑者報名參賽,讓甜蜜路跑與高雄躍上國際,國外跑者們不僅對甜蜜路跑的用心、創意感到認同,也對賽事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當天除了可愛又充滿創意的扮裝跑友外,「檸檬家族」三位汪星人也來到甜蜜路跑打狗場,跟著大小跑友們一起同歡。此外,Sweets Run更有來自日本、香港、澳門等地的海外跑者報名參賽,讓甜蜜路跑與高雄躍上國際,國外跑者們不僅對甜蜜路跑的用心、創意感到認同,也對賽事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毛小孩界的路跑明星:檸檬家族,三隻汪星人同時出現。

Sweet進化論 結合愛心公益 

今年甜蜜路跑也繼續提倡「Sweet進化論」,希望傳遞 Sweet 另一層的幸福、溫暖意涵。每一位參賽跑友,主辦單位都幫其捐出10元給高雄在地社福團體「小天使家園」。適逢兒童節,甜蜜路跑也將部份甜點轉贈給高雄市私立佛教淨覺育幼院、衛生福利部南區兒童之家,讓弱勢族群也能享受高雄在地的美好甜蜜滋味。

甜點扮裝大募集 為甜蜜路跑增添許多繽紛色彩。 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有別於正規馬拉松,也不同於卡通肖像(IP授權)的主題路跑,甜蜜路跑打出「動吃接力」、「雙重療癒」的概念主張,跑者每跑一段距離,都可獲得甜點獎勵,既是 Sweet鼓勵、又可帶來元氣活力。主辦單位強調,因為跑步會分泌腦內啡,能讓人開心,甜點更是運動訓練後的元氣補給,因此Sport、Sweet可以相輔相成,希望透過創意活潑的賽事舉辦,鼓勵更多跑步新手、入門者,以輕鬆愉快方式領略跑步的樂趣,感受樂活、健康及正面能量。秉持這個信念,甜蜜路跑今年下半年將再接再厲,巡迴台中場(10月)、台北場(12月),為中部、北部跑友帶來滿滿的甜蜜樂活能量。

由猴子大王等嘉賓帶領跑友們鳴槍起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市民跑者之王川內優輝的獨門跑步訓練法

2019-04-09
全馬訓練馬拉松話題六大馬書摘跑步訓練跑步

「市民跑者之王」、「日本最速公務員」川內優輝,最撼動人心的一戰就是在2018波士頓馬拉松的狂風大雨中稱王,一年後,他將以職業選手(而非市民跑者)身份回歸2019波士頓馬拉松。我們以他大學田徑社教練的角度,回顧大學的川內優輝是用什麼跑步訓練法,使他之後步入與眾不同的跑者之路。

市民跑者之王川內優輝的獨門跑步訓練法 ©亞瑟士

練習不要過度提升速度

我(編按:指川內的大學田徑教練)的練習法是以每週兩天的重點(強化)練習為軸心,分別是週三的「速度練習」(間歇跑或配速跑)與週六的「LSD長跑」。

學習院大學的重點練習為每個月繞著駒澤公園的外圍跑一、兩次,其他時間則利用江東區的「夢之島競技場」或澀谷區的「織田田徑場」等田徑跑道來練習。

我很重視在田徑跑道上的練習,因為我想藉此讓選手用身體記住以四百公尺為單位的速度感。在跑道上的配速跑以1萬2000公尺到1萬6000公尺(跑道30-40圈)為主,有時候會把距離拉長到兩萬公尺(50圈)。

提到1萬6000公尺的配速跑,川內大一時一圈(400公尺)的時間是85-86秒(每公里3分33-35秒),升上三年級後,一圈(400公尺)時間是77-78秒(每公里3分13-15秒),而且這是在行有餘力的狀況下跑出來的速度。

間歇跑的練習菜單是以1000公尺及2000公尺為主,總距離達1萬公尺以上。如果是1000公尺就跑10趟,2000公尺則為5趟。

我設定的速度都不快。川內大四的時候,如果是1000公尺的間歇跑,通常以3分5-10秒的速度跑15趟,和其他強校的選手比起來慢了許多。

如果是其他強校像川內這麼有實力的選手,1000公尺最慢也只要3分鐘左右,因為川內跑得比這個速度還慢,感覺就像有10秒左右是慢慢走。以慢了10秒的速度跑1000公尺的話,感覺甚是遊刃有餘。

駒澤奧林匹克公園 @GO TOKYO

降低配速以拉長距離

在跑1000公尺間歇跑時,一般人都覺得要快速地跑完每一趟,但我的想法正好相反。

比起每趟1000公尺都跑得飛快,我把重點調整為縮短休息的慢跑時間。每跑完一趟,在心跳穩定、呼吸調勻之前就開始跑下一趟。這樣比較不容易受傷,還能逐漸增強速度持久力及心肺功能。

川內剛進社團時,對這套練習方式心存疑慮,我告訴他:「不是1000公尺跑得快就好了。比起1000公尺跑得快,更要重視休息的200公尺慢跑。」休息的200公尺慢跑一開始設定為60秒,習慣這個節奏以後再縮短到50秒以內。

我安排的練習課表幾乎不做像400公尺這些距離比較短的間歇跑,反而直接安排10趟1000公尺的練習,等選手習慣後再拉長每趟的距離,例如變成8趟2000公尺或5趟3000公尺。

重點練習以降低配速來拉長距離,但川內反而覺得若不逼迫自己跑快就會有壓力。所以重點練習結束後,我會讓他再跑一趟1000公尺或300公尺的間歇跑,唯有這時不設定速度,任由他照自己的步調跑,藉此「消除壓力」。

大學時期的川內優輝覺得若不逼迫自己跑快就會有壓力 ©馬拉松看世界

練習到停在「還想再跑」的程度最有效

我讓川內完成事前設定的練習菜單後,再依自己喜歡的速度跑1000公尺或300公尺。以300公尺為例,川內起初要花上44-45秒,後來慢慢加快速度,大學畢業時只要41-42秒就能跑完,連他本人也很驚訝。

希望各位讀者不要誤會,並不是因為100公尺短跑的速度變快了,跑300公尺的速度跟著變快;而是因為2000公尺或3000公尺的間歇跑鍛鍊出速度的持久力,300公尺才跟著變快。

我時常告訴川內:「只要先跑一趟300公尺衝刺,速度的練習就沒問題了。就算你的速度不見得能在14秒內跑完100公尺,但速度再掉也掉不到哪裡去,所以不用擔心速度掉下來,不妨確實地讓身體記住『迎頭趕上』的感覺,以培養腳力。一面讓身體記住『迎頭趕上』的感覺,再加一趟300公尺衝刺,如果能在42秒內跑完就太完美了。」

很多長跑選手都能在40秒內跑完300公尺衝刺,但是只要能在5000公尺的比賽中以42秒跑完最後300公尺,幾乎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考慮到這一點,我在間歇跑稍微降低配速,縮短銜接的慢跑時間,訓練選手「迎頭趕上」的感覺。

在練習的時候全速追趕,跑到跑姿都亂掉了,或許會覺得很痛快、很有成就感,稱讚自己「幹得好!」那並不是好的練習。在練習後抱著「還想再跑!」的心情下結束練習,反而能提高練習的效果,下次從事相同的練習時會不會覺得「想跑」也是判斷的指標之一。

2018年4月川內優輝在低溫風雨中奪下2018波士頓馬拉松男子組冠軍

書籍資訊
◎ 以上文章摘自一心文化出版,津田誠一
著作、賴惠鈴譯《市民跑者之王: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川內優輝打破常識的跑步訓練法》一書。

本書特色 
川內高中時期曾受過傷,並且有1年無法好好跑步。畢業後沒有成為職業跑者,反而是當起上班族,利用業餘時間訓練、週末和假期去比賽。個人馬拉松最佳成績跑出2小時08分14秒,擠身世界一流菁英之列。截至目前創下世界金氏紀錄,累積了85場全馬完賽時間2小時20分以內,他也參加過兩屆世錦賽和一屆奧運會,所以日本國內都稱他為「最強公務員」或「市民跑者」,是跑者勵志代表人物。因為曾經受過傷,並且是市民跑者的身分,使用了本書的練習法讓他找回自信與成就,而這樣的練習法也適用於廣大的一般跑者。

「川內訓練法」打破跑界常識:
  1.速度練習及長跑都必須從一開始就保持固定的速度跑到最後。
  2.重點練習一週只要兩次,其他天都以慢跑來消除疲勞。
  3.減少練習量反而能刷新紀錄。
  4.不做短距離的間歇跑,直接做1000公尺或2000公尺的間歇訓練。
  5.以參加比賽來代替重點訓練。
  6.間歇跑的休息區間要縮短,讓身體和呼吸還沒完全恢復下就繼續下一趟衝刺。
  7.需要工作的平日就算只慢跑30分鐘也無所謂。
  8.長距離的跑步,維持膝蓋彈性、保護膝蓋才是關鍵。
  9.練習時,狀態越好越不要拚命跑,練習只要八分飽就好。
  10.LSD中間用走的也沒關係,只要能在3小時內慢慢走完即可。

◎ 更多一心文化出版《市民跑者之王: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川內優輝打破常識的跑步訓練法》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2018-03-16
跑10K觀念訓練動作跑步知識庫

跑步愛好者都曾在速度上遇過瓶頸,這時多數人不知道問題出在哪,甚至認為「我的極限就如此」。然而美國鐵人三項界名人Dan Empfield曾說過「我相信幾乎每位45歲健康男性的身理潛力,都能讓他們在45分鐘內跑完10公里」,何況更年輕的你。別以為自己不可能!試試以下Dan Empfield建議的方法,幾周後將發現,身體會自己帶您達成出乎意料的10K速度。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Tips 
以下訓練最重要的前提是:任何速度訓練都應該是身體準備好之後才能進行,如果身體告訴你無法達到,甚至有心臟疾病等健康問題者,寧願避免做過多速度訓練。

 1  專注跑步

專注跑步並非不做游泳、騎自行車等其他交叉訓練,而是避免做太多交叉訓練。像菁英選手每周約練跑190-260公里(120-160英里),所以他們沒有很多剩餘時間能做其他訓練。
 
當然,你絕不用停止其他訓練,在建議的里程數:每周至少56公里、盡量保持80-100公里的要求下,你如果沒有剩餘做時間騎車、游泳之類的交叉訓練,沒關係,幾周後您將獲得新的跑步速度,並能撥空做交叉訓練。練跑天數上,你可能認為不用每周跑5-7天佔據所有日子,但如果要挖掘出潛力就非這麼做不可,甚至平均每天不只跑一次,因為某些日子早晚都跑。

 2  1天練跑2次進步快

任何菁英泳者都會嘲笑「每天沒游兩次泳還能真正進步」的想法;跑步也如此,很少國家級以上的選手一天不練跑兩次,甚至有些人一天跑三次。因此,每周選1-3天練跑兩次,將大幅幫您提升跑速、實現目標。

 3  訓練忍痛能力

並不是每一次都要跑快,而是將快跑控制在全部跑步訓練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當您加快速度訓練時,速度必須真的很快、很吃力。跑快可能帶來的運動傷害也是訓練之一,這個概念是,我們必須訓練抵抗疼痛的能力,因為如果沒有受過痛苦的訓練,將會在壓力一來時馬上放棄變快。
 
當跑速變快,運動表現自然提升,持續忍受高度痛苦的時間也增長,因此,增強疼痛接受度的唯一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痛苦中。而當你能在快受不了卻仍盡力向前跑時,運動表現自然會進步。

 4  適當舒緩

運動強度高的訓練日隔天,可搭配較輕鬆的訓練來讓身體恢復。一般來說,恢復速度取決於年齡,但也不是每次都如此精準,例如同一名跑者有時做一天強度高的訓練,隔天需搭配一天低強度訓練,但身體狀況良好時,也可能兩天強度高搭配一天強度低,身體會告訴你恢復了沒,只要記住「做你身體想要的」。
 

恢復速度取決於年齡,同時也要視身體狀況調整

 5  在平坦跑道上全力快跑

訓練速度的快跑與其他痛苦程度高的運動在質量上完全不同,例如越野跑會使人強壯,但它和快跑不同,不會因為越野跑而跑得更快。要提升跑速,請選擇在平坦跑道上進行如節奏跑、法特雷克跑、間歇跑的速度訓練,這將打下良好基礎。要注意的是,速度訓練一定要選擇完全平坦的地形,以你最大的努力全速奔跑,因為這樣的地形無處可躲、沒有找藉口的機會,才能真正回歸跑步本質。

至於為什麼訓練要比比賽速度來的快?首先,這是讓身體裡控制能量轉化的粒線體知道如何運作的最好方式;其次,幾天速度訓練後,你將會發現身體會跑地更有效率,增加你的「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

速度訓練應選擇地形平坦的跑道

資料來源/ACTIV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