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關於 NIKE AIR 的一切狂想 —— IMAGINAIR 創想家
1
關於 NIKE AIR 的一切狂想 —— IMAGINAIR 創想家
2
臺灣當福地 李張美個人賽拚金
3
世大運開幕式文化節目服裝造型操盤手林秉豪:等了8年終於輪到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關於 NIKE AIR 的一切狂想 —— IMAGINAIR 創想家

2018-03-29
配備館 綜合 NIKE 鞋子 運動時尚 穿搭指南

耐克邀全球的八位青少年"IMAGINAIR創想家"一起造訪了耐克全球總部,探索設計背後的奧秘,並有幸在耐克設計師幫助下設計了新的Air Max,展現了各自的創變狂想。王俊凱設計的Air Max Zero "WJK" 以Air Max Zero鞋款為藍本展開,配搭Max Air緩震系統及內襯設計,締造舒適貼合的穿著體驗。以灰色鞋面交錯的藍白色為主,配合鞋底潑墨粉色,鞋後側印有個人Logo,表達出嚮往自由、掙脫束縛的自我。

關於 NIKE AIR 的一切狂想 —— IMAGINAIR 創想家

其中一位少年王俊凱,在生活中也喜歡穿搭Air Max單品,他覺得每一款都有它不同的特點,可以穿出不一樣的感覺。在試穿了2018年Nike Air系列的全新力作、擁有前所未有厚度氣墊鞋跟——Air Max 270 之後,他表示,“氣墊非常厚,有更好的緩震功能,舒適度也很高。”這款Air Max 270後跟氣墊厚達3.2厘米,是率先被Nike Sportswear系列採用的專用Air氣墊,配合雙密度泡棉鞋底,能滿足全天穿著的需求。
 

王俊凱設計Air Max Zero "WJK"

生活中王俊凱也喜歡穿搭Air Max單品,他覺得每一款都有它不同的特點,可以穿出不一樣的感覺。在試穿了2018年Nike Air系列的全新力作、擁有前所未有厚度氣墊鞋跟——Air Max 270 之後,他表示,“氣墊非常厚,有更好的緩震功能,舒適度也很高。”這款Air Max 270後跟氣墊厚達3.2厘米,是率先被Nike Sportswear系列採用的專用Air氣墊,配合雙密度泡棉鞋底,能滿足全天穿著的需求。

王俊凱演繹Air Max 270

“我覺得Nike Air也詮釋了一種在充滿挑戰的生活中我們不能輕易放棄夢想,要一直努力去實現它的精神和變成更好自己的動力。”回顧去年的Nike Air之旅,到如今見證創想變為現實的Air Max Zero "WJK" 正式發售,他表示這是一次特別而又愉快的體驗,不僅享受到了運動的樂趣,還有機會能與傳奇設計師汀克·哈特菲爾德( Tinker Hatfield)帶領的耐克設計團隊深入溝通交流,獲得了很多靈感和動力。

最新款男女配色的Air Max 270現已登陸天貓。Air Max Zero "WJK"即將通過天貓獨家預售,並於3月24日在中國大陸與北美Nike.com以及天貓一起同步發售。更特別的是,為慶祝即將到來的Air Max Day,也為了鼓勵更多像王俊凱一樣“狂想不羈,創變不止”的年輕人繼續自己的創變之路,耐克與天貓超級品牌日還將打造一個Air City虛擬城市,在這個闖關遊戲中玩家可以尋找穿越到異次元空間的王俊凱並與他進行互動。

自3月24日起,天貓搜索關鍵詞“尋找王俊凱”,就可進入一個Nike Air的異想世界體驗遊戲。同時,3月24日Air Max Zero "WJK"正式發售當日,上海淮海品牌體驗店也將開展Air City為主題的特別互動和禮贈。更多詳情,請關注Nike.com。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灣當福地 李張美個人賽拚金

2017-08-29
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2年前,韓國羽球女將李張美(Lee Jangmi)在臺北羽球名人賽,收下選手生涯第一座國際賽冠軍,今年因為臺北世大運回到「福地」,她期待挑戰地主最喜愛的「世界球后」戴資穎(Tai Tzu-Ying),盼望為韓國隊連兩屆收下女單金牌。

臺灣當福地 李張美個人賽拚金

22歲的李張美目前世界排名23,在世大運羽球女單排名僅次於世界第1的戴資穎,她直言,希望能和小戴交手,「之前亞錦賽4強賽,是第一次和戴資穎打,很緊張,自己得分不多,如果能再對決,雖然還是會緊張,但也會更有信心。」

韓國在上屆光州世大運橫掃羽球6面金牌,今年到臺北「踢館」,團體賽是地主預設的假想敵之一,但8強賽李張美在第2點女單為韓國取得「聽牌」優勢後,後3點卻都不敵日本,遭到逆轉也代表衛冕失利。

團體賽錯失的獎牌,首度參加世大運的李張美希望個人賽扳回一城,「團體賽失利,個人賽當然更想拚!」羽球個人賽28日進行第2天賽程,她16強先以21:18、21;15拍下馬來西亞Cheah Lyddia Yi Yu,8強賽再以22:20、21:16擊敗德國Li Yvonne,順利晉級最終4強。

羽球個人賽第二天,韓國女單李張美連贏兩場晉級四強,希望能和中華隊戴資穎交手。

這次來臺不只要拚最佳成績,李張美也擬好旅遊計畫,她透露,29日羽球賽程結束後,打算多留幾天觀光,好好遊覽臺灣。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大運開幕式文化節目服裝造型操盤手林秉豪:等了8年終於輪到我!

2017-08-15
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話題

2017臺北世大運19日即將於臺北田徑場開幕,其中文化節目的造型服裝設計也十分具可看性,由表演藝術圈炙手可熱的服裝設計師,同時也是國際時尚舞衣品牌「KeithLink」的創意總監林秉豪擔綱服裝設計。

世大運開幕式文化節目服裝造型操盤手林秉豪:等了8年終於輪到我!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林秉豪表示,本次開幕典禮最大特點是大量使用現代舞舞者,有別於戲劇舞台誇張的服飾及肢體動作,舞蹈演出在服裝造型上如何呈現節目意涵,又能兼顧表演者舞蹈肢體動作無限延伸的舒適度,是本次規劃表演服裝一大挑戰;在造型思考上,設計絕不是第一考量,因為服裝幫助舞者展現線條,在每個快、慢、速度、動作的變換之間,服裝布料質材必須與身體、音樂的速度節奏有好的搭配。」而本次世大運配合最先進的4K轉播系統,因此在演出人員的服裝細緻度、色澤光感呈現,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檢視。透過雙手摩挲、拉扯的各色各式服裝,從量身訂做的色彩染布、剪裁、彈力、透明度與光澤感,每一個細節都是檢視這服裝合不合適的重點。

在開幕典禮文化節目的編排架構上以三大篇章「活力島嶼」、「匯聚台北」、「世界部落」呈現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主軸概念為表現台灣繽紛十足的在地多元文化,傳遞臺北城獨特的氣味、口味、人情味;以及邁入數位時代,臺灣與世界不可分的互動連結。

文化節目一「活力島嶼」以現代廖添丁作為發想。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因此在活力島嶼的服裝設計概念上,配合亮麗舞台效果的十種花樣,勾勒先民的東方剪裁服裝型式,同時將幾何線條圖案轉化原民語彙,以現代手法呈現文化元素;在匯聚台北上強調融合、混搭、多元,大膽採用多種高彩度的服裝造型,透過舞者的肢體與影像色彩,充分表達絢麗歡騰屬於這城市的繽紛活力; 當場面轉換至世界部落時,強調晶圓、科技等未來感以及光與數位時代印記,銀色具未來感的角面工作服出場,在節目進行中搭配三段落主題,透過具前衛工業風的造型個性表現,塑造角色外部形象,抽象演繹台灣在世界不能忽視的貢獻,體現不同於一般演出風格。

文化節目三「世界部落」演出者將以銀色具未來感的角面工作服呈現。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2009年擔任高雄世運開幕式服裝設計助理的林秉豪在設計面、製作面、管理面上具有十足的經驗,回想一年多前接到這任務時表示:「很感謝有這次的機會,等了八年,終於輪到我上場了。」具有許多與表演藝術團體合作經驗,為了使表演服裝全面輔助視覺效果,對於細節格外要求,例如在「匯聚台北」裡,為了呈現各形各色的台北聲量,特別將選用的材質布料送去染整廠重新染色,一件件的對色,只為染出具一致性的高飽和度服裝色彩,同時表示為讓表演服裝貼合演出者的線條、身形,讓演出者展現最好看的線條比例,整體髮妝的搭配,包含演出藝人的服裝設計,每一個細節既不容忽視,也都是表現。

文化節目二「匯聚臺北」用夜市彈珠作為發想,打造時尚鋼珠人。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