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不被擊倒的最強悍,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
1
不被擊倒的最強悍,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
2
打破費城馬紀錄,他推手搖三輪車跑全馬不到3小時完賽
3
節奏跑 Tempo Run
鄭匡寓
鄭匡寓

不被擊倒的最強悍,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

2018-04-17
運動部落 跑步 專欄 馬拉松 鄭匡寓 波士頓馬拉松

每年四月知名度最高的馬拉松競賽,從全世界群聚上萬人到此都為了波士頓馬拉松。儘管曾經因為波馬爆炸案染上陰霾,但強悍的跑者以及凝聚一心的意志,使得波士頓馬拉松更為知名且成為精神標竿。

2018波士頓馬拉松,川內優輝與Desiree Linden分獲男女冠軍。

今年波士頓馬拉松被認為是近幾年以來,最惡劣天候的一次競賽。低溫以及寒雨,令得許多跑者紛紛棄賽或是跑不出自己該有的水準。而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感受一一展現。

「參加許多比賽的經驗,讓我很適應在低溫雨水仍能保持一定的水準。」川內優輝表示。

從日本前往波士頓的川內優輝,起跑時就重演萬金石馬拉松競賽經驗,企圖在一開始就與其他選手拉出距離。但畢竟是菁英群聚的波士頓馬拉松,很快這樣的領跑就逐漸被其他選手追上。但或許是強悍的意志力與自我的承諾,在賽事末段他以最後兩英里逆轉的表現,超越了原本引領在先的 Geoffrey Kirui,並以2小時15分58秒贏得波士頓馬拉松優勝。隨後,Geoffrey Kirui才以2小時18分21秒進入終點。去年的波士頓馬拉松,Geoffrey Kirui以2小時9分37秒奪下優勝,而今年是許多媒體眼中的大熱門,許多人估算他可能會再度衛冕。

在波馬贏得第三名的選手 Shadrack Biwott ,他是在Hanson訓練團隊下受訓的選手,這也是他第一次上頒獎台。而此次在波馬女子組贏得優勝的 Desiree Linden 也是漢森團隊的好手。

開跑之前的美國女子優勝比率計算,Desiree Linden獲得波馬優勝的數值是百分之五。比Shalane Flanagan、Deena Kastor 都要低上許多。而這次波馬的優勝是睽違已久的勝利。

Desiree Linden 在波馬競賽前半場維持著相對緩慢的步調,甚至在Shalane Flanagan進出廁所後,幫助她回到競賽隊伍中。

「嘿,我可能會退出。」競賽過程中,Desiree Linden告訴 Shalane Flanagan:「如果你需要人擋風或甚麼的,讓我知道。」Desi不諱言一度在競賽過程中萌生退賽的念頭。

但半場之後,原本保持領先的 Mamitu Daska 逐漸放緩,而在最後的七公里左右 Desi開始發力追擊。儘管天候條件與歷年她的參賽經驗都表示她很難贏得這場競賽。但最終她仍以2小時39分54秒奪下優勝。而後頭第二名的Sarah Sellers則以2小時44分05秒邁入終點。而大熱門 Shalane Flanagan 以2小時46分31秒跨過終點,Deena Kastor則為DNF。

穿著外套與手套的Desi表示,今年的波馬是她跑過最惡劣的競賽:「這是我不得不跑的競賽中,齊聚最多困難條件的賽事。」隨著越離終點越近,她逐一追過選手,直到她後頭不再看到任何其他跑者。在最末的一段路,她在路旁看到揮舞加油的群眾,她才有贏得優勝的感受。

賽後Desi告訴記者:「我覺得很震撼,因為這像是故事書的內容。」只是它不是傳統的故事內容,沒有白馬王子、沒有永遠幸福快樂的日子,也沒有太多的戲劇性。只是一場辛苦的體力活動,但這是很多人能理解的事。

今年的競賽中,原本被看好的Deena Kastor與Galen Rupp都以DNF作收。而Shalane Flanagan則以第六名完成比賽。原本要從紐約馬賽後退休的 Shalane Flanagan 再次參加了波馬,競賽成績不如預期,她也展望著未來將持續幫助 Amy Cragg與 Gwen Jorgensen訓練以參與未來的奧運競賽。

而以2小時44分4秒奪下女子組第二、完全讓人摸不著頭緒的 Sarah Sellers 其實是一名專職護士,沒有贊助商也沒有經紀人。這是她第二次參賽馬拉松。Sarah多半的訓練時間都在上午四點以及下班後的七點後。最初參賽波士頓馬拉松,她的目標是進入前15名、並希望有機會參與奧運選拔賽,而當工作人員告知為第二名時,她完全不敢置信。

Sarah這次的表現不只證明了她擁有與國際選手抗衡的實力,也意味著更多藏匿著的選手,是足以把不可能化為可能的。賽後她獲得了75000美元的獎金,她表示將花錢償還她和丈夫的學生貸款。

[註]本文提供/don1don動一動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打破費城馬紀錄,他推手搖三輪車跑全馬不到3小時完賽

2016-12-02
賽事新聞馬拉松跑步話題故事

11/18美國舉辦費城馬拉松,史蒂夫‧辛科(Steve Sinko)用輪椅推著18歲的普雷斯頓‧布埃納加(Preston Buenaga)跑完了全程,同時他們也在挑戰當中打破了三小時的紀錄,為今年的費城馬拉松創造了一項新紀錄。

11/18 Steve Sinko和Preston Buenaga完賽費城馬拉松 ©Twitter_Steve Sinko

緣分從這裡開始

來自於美國威爾明頓‧德爾福特(Wilmington, Delware),現年40歲的辛科,是一位美國的私人教練,也是一位兼職的高中田徑隊的教練。他與布埃納加認識於2014年,由於布埃納加患有線粒體疾病,其引起細胞損傷並導致低肌張力和發育延遲,導致他的骨骼肌極度不能耐受疲勞,輕度活動即感疲乏,常伴肌肉酸痛及壓痛。

當時布埃納加的父母德波和史蒂夫一起創建了一個組織募集資金的基金會,為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適應性自行車。在了解史蒂夫-辛科的經歷以及他已經完成了14次馬拉松之後,德波便問辛科,能不能協助他們推著自己的兒子跑五公里?

布埃納加與他的父母 ©northdelawhere.happeningmag.com

42公里從一個微笑開始

然而這個任務對於辛科來說也是一個不同的挑戰,因為他從來沒有過推著其他人參加比賽的經驗,在猶豫的過程之中,他也詢問布埃納加說:「如果我們一起完成跑步,你會覺得很開心嗎?」布埃納加給了史蒂夫一個僅能堅持幾秒的大微笑。
 
也因這個微笑,說服了辛科在5月底報名費城馬拉松。報名之後,布埃納加開心的嘴巴沒有停下來過,一直在討論著比賽,而辛科也感覺非常興奮。

在比賽來臨前,辛科也相當努力練習著,並為自己設定每周訓練55英里。由於布埃納加的身體狀況不穩定,沒有辦法在固定的時間出來練習,所以在過程之中,他有時會推著他的父親和家人,或是放上140磅的啞鈴和沙帶來當推動的練習。由於訓練狀況相當順利,當時的辛科甚至與朋友打賭:他將在不到三個小時內完賽。

以下是辛科和布埃納加練習時所拍攝的影片:

不管有多艱辛,依然努力完賽

比賽當天的風很大,儘管前六英里的地形平坦容易,但是不久之後,大風開始攪局,使椅子很難向前推。 辛科說:「我都記不住有多少個小山丘了,在9.5英里的時候,我感覺被人踢屁股了似的,加快速度。不過在最後幾英里時,我還是放慢了一點點,但不管如何,至少我們完成了。」
 
經過了2小時56分39秒,他們終於越過終點線,當時辛科低下頭。不敢看布埃納加臉上的表情,但此時布埃納加卻笑了,第二天,他便戴著他的跑步獎牌去上學。

©Twitter_Steve Sinko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節奏跑 Tempo Run

2016-11-22
跑步字典知識庫跑步訓練跑步

節奏跑又稱乳酸門檻跑,是指以比10K或5K比賽速度稍慢(每公里大約慢10-15秒)的速度進行訓練,或者以平時15K到21K的配速來跑。一次節奏跑的長度按時間來算在15-45分鐘以內,換成距離則在5-12公里之間。

節奏跑幾乎出現在各種中長跑訓練中,可見它的重要,簡單來説它代表一種有強度但又可以較長時間持續的跑步狀態。因為有一定速度感,訓練時間不會過長,不像LSD慢速且平淡,又不像多組間歇那樣讓人聞聲色變,跑節奏對很多跑者來説是件很舒服的事。

節奏跑的好處

節奏跑對大幅提升訓練效果非常有幫助,保持較快的速度完成20-90分鐘或者2-10英哩的訓練能夠增強有氧能力,提高跑動力並且幫助你在面對保持較高配速長時間跑步時變得更加有信心,這種形式的訓練適合半馬和全馬跑者在比賽前做最後的努力。
 
節奏跑全程保持相同配速看似簡單明了,但是最好在安排節奏跑訓練之前根據自己的目標準備兩種配速:半程馬拉松配速和全程馬拉松配速,在節奏跑中運用這兩種配速能夠非常有效的提高現有水平,對準備從3000公尺到超級馬拉松之間所有距離比賽都有效。如果你專門為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做訓練準備,節奏跑在整個訓練計劃中必須佔有非常大的比重,並且能夠練習長時間保持目標配速的能力。

節奏跑訓練法

暖身運動:輕鬆跑步5-10分鐘,然後進行4x50公尺的大幅跑步,約一天的節奏跑得步幅與50公尺恢復跑步或走路,然後再進行動態伸展練習。
 
目標:節奏跑新手,可以以4週做漸進式練習。熱身約為10-15分鐘。
第1週:15分鐘的節奏跑,60秒恢復性輕鬆慢跑,
第2週:20分鐘的節奏跑,60秒恢復性輕鬆慢跑,
第3週:20分鐘的節奏跑,90秒恢復性輕鬆慢跑,
第4週:20分鐘的節奏跑穩態節奏跑配速。
 
目標:5-10K
以半程馬拉松目標配速持續20-30分鐘的節奏跑訓練對於想要參加5-10公里比賽的跑者在訓練週期最初階段提高有氧能力作用明顯。
 
目標:半程馬拉松
如果距離自己目標半程馬拉松比賽還有2-3週,持續30-50分鐘以半程馬拉松目標配速的節奏跑是最合適的訓練,它能夠準確的預測你是否能夠達到自己設定目標。
 
目標:全程馬拉松
訓練時間控制在30-90分鐘範圍內,然後再根據比賽目標、比賽經驗和所處訓練週期不同階段做出具體訓練時間的調整。

參考資料

1.《健身路跑訓練》,禾楓出版公司出版 (2016)
2. 《跑者都該懂得跑步關鍵數據》,臉譜出版 (2016)
3. Runners World
4. 運動生理學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