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吃入口中的飲食成份是否會影響著人的情緒反應?
1
吃入口中的飲食成份是否會影響著人的情緒反應?
2
英國首例武漢肺炎,關鍵靠喝「熱威士忌加蜂蜜」痊癒
3
尋找你的耐力運動超級能量食物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吃入口中的飲食成份是否會影響著人的情緒反應?

2018-08-08
知識庫 飲食 觀念 飲食方式

你有沒有曾經有過處於焦慮與煩躁不安的感覺?或許這個莫名的感覺跟你飲食內的成份與生活習慣有著息息相關的關係!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體腸道細菌所形成的微生物群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巨大的影響。

吃入口中的飲食成份是否會影響著人的情緒反應?

腸道=第二個腦?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胃腸病學家們最新的一個研究發現,大腦與腸道之間的連繫與某些部分的微生物有關,在2017年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期刊上有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這個研究團隊收集並分析,來自40名健康女性成人糞便樣本進行16S rRNA分析,並使用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s鑑定微生物群與情感分析進行交叉比對,發現那些富含擬桿菌屬(Bacteroides)的人當與富含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的人相比時,前後兩者在腦部組成上有很大差異,含有更多擬桿菌屬的受試者在額葉皮層、腦島和海馬這些有助於調節情緒的區域擁有較厚的灰質,那些富含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的人則在這些位置擁有較小的腦組織體積,當面對負面消息時這些富含普雷沃氏菌屬的人會有更高層度焦慮感和煩躁不安的感覺,因為這些情感的反應是由大腦中的海馬體所控制。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胃腸病學家們最新的一個研究發現,大腦與腸道之間的連繫與某些部分的微生物有關。 ©Sanesco Health

知識便利貼|擬桿菌屬(Bacteroides): 
擬桿菌屬又稱為類桿菌屬(學名Bacteroides)是細菌中的一個屬,是人類大腸中的非病原性優勢菌種,正常寄居於人和動物的腸道、口腔、上呼吸道和生殖道,很少單獨致病常與其他菌(如大腸桿菌等)混合感染,有中間型、產黑色素和列氏3個亞種。(資料參考來源:維基百科)

知識便利貼|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 
普雷沃氏菌屬 (學名Prevotella) 是近年來從類桿菌屬中分出的一個新菌屬包括20種,最常見的是產黑色素普雷沃菌(P.melaninogenica)主要集聚於正常人體的口腔與女性生殖道等部位,組成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僅次於脆弱類桿菌,它是臨床上較常見的一種條件致病菌,可引起這些部位的內源性感染,女性生殖道及口腔感染多見與結締組織的分解有關。(資料參考來源:維基百科)

對情緒的影響力

我們的腸道通常被稱為第二個大腦,因此,我們的腸道不僅僅是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外,它們還構成了整個神經網絡和細菌的生態系統,讓兩者彼此溝通並與我們的大腦進行訊息傳導。這種腸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在受到壓力時會引起神經緊張導致腸胃的不舒服,所以在我們的消化道中,就會有高達90%的細胞將信息傳達給大腦但它們不接收來自大腦的信號,使得腸道情況對於人體的情緒影響比起大腦來說更具有影響力。

心情差不如換食物

依據上面的研究報告與微生物分析,我們就可以大膽的猜測飲食是能影響心情!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具有不同腸道微生物群的人有明顯不同的大腦,因為腸道細菌直接向大腦發送信號,所以它們很可能會影響發育過程中大腦的形成,直到今天為止科學研究人員才開始著重研究腸道微生物與人體情緒這方面的關係。正因為腸道微生物群與我們體內其他細胞不同的是,腸道微生物群會依據步同的飲食與習慣經常做出變化,一般來說健康人類腸道中微生物基本估計就有100 兆細菌數,所有這些細菌都受到我們飲食、居住環境以及是否服用抗生素的影響。

當心情差的時候不如換換食物吧!

有研究表明,當飲食中肉類(蛋白質)含量高的人,他們腸道中主要的細菌屬於類桿菌屬(Bacteroides),而飲食中含有大量穀物(碳水化合物)的人,他們的腸道中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比較多。那你一定會覺得吃大量碳水化合物的人比吃大量蛋白質的人情緒較易焦慮與煩躁?其實,人體的微生物群並沒有這麼的簡單,畢竟,我們人除了吃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之外,還會攝取發酵食物和新鮮的蔬菜,這些食物的成分也會影響體內的微生物與細菌比例,此外,植物蛋白對於我們人體的微生物群也有相同的效果,甚至很多人提倡進行素食主義作為保持腸道微生物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來的!

結論:
然而腸道細菌和情緒之間的聯繫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你要知道如何運用飲食來控制人體內的微生物群,這個答案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的研究與分析,但在這個時機點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見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造就你的身體狀況,所以,多吃健康天然的食物絕對比吃人工加工品的食物好。

資料參考/draxe、twojce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首例武漢肺炎,關鍵靠喝「熱威士忌加蜂蜜」痊癒

2020-02-06
COVID-19飲食生活觀念保健話題

近期的武漢肺炎鬧得全亞洲都膽戰心驚,同時也還沒找出真正解藥緩解。但是,英國一名在中國武漢工作的男子向媒體表示,自己在2個月前感染了武漢肺炎,然而當時他在醫院沒有接受任何抗生素治療,而是靠著「威士忌加蜂蜜」這個配方痊癒。但目前他人並未回到英國,而是選擇繼續待在武漢,並且表示自己拒絕搭機離開,因為這就是 能夠打敗冠狀病毒的證明!

英國首例武漢肺炎,關鍵靠喝「熱威士忌加蜂蜜」痊癒 ©twitter/THE SUN

根據外媒報導,現年25歲的里德(Connor Reed)過去3年都在中國擔任英文老師,直到去年夏天才搬到武漢定居。當時里德接受美國《太陽報》訪問表示,自己約莫在2個月前開始出現了劇烈咳嗽、呼吸困難與發燒的症狀,醫生僅告訴他是被病毒感染。里德當下也不知道是什麼病毒,聽到真的非常震驚,以為自己快要死了!但是在驚恐之餘還是設法要戰勝病毒。他當時就診時告訴醫生:「我拒絕服用抗生素,我也不想要服用任何藥物,但我一定會想辦法讓自己康復。」

熱威士忌加蜂蜜戰勝病毒

里德表示,在生病的這幾週的時間,他想了很多方法,最後他最後採用了一種奇妙的治療方式,就是飲用加了熱水、蜂蜜和檸檬汁的威士忌,也就是俗稱的「Hot Toddy雞尾酒」來緩解症狀,再配合控制咳嗽的吸入器、運動,想不到最後竟然成功痊癒!隨後,里德從中南大學醫院出院後兩周,接到醫院電話才知道自己是感染武漢肺炎。當時覺得自己實在太厲害了,居然這樣就成功對抗病毒。但是,英國外交部對他的痊癒方法似乎不感興趣。里德表示,但自己也沒有打算回國,而是選擇繼續待在武漢,因為他想證明自己就是可以打敗冠狀病毒的證據。

©southernliving.com

「Hot Toddy雞尾酒」可以治病毒?

當上網找有關「Hot toddy雞尾酒」資料時,時常會跑出許多文章都表示此酒可以治感冒,然而不少外國網站關於「sick drink」這個題材中,「Hot Toddy雞尾酒」必然排行首位。其他的雞尾酒一般都或多或少有著薑、檸檬、蜂蜜、黑糖、薄荷葉、黃姜等,又因應不同的不適,像是喉嚨痛、止痛、鼻塞、發燒等不同症狀加上不同的酒精,如威士忌、gin、dark rum、vodka等。然而有網友曾表示,在工作出差期間,當時感冒覺得難受,所以就在酒店點了一杯來喝,想不到喝完後身體冒出一堆汗,同時也覺得舒服暢快,病情也得到緩解。雖然「Hot Toddy雞尾酒」對於治療感冒、病毒的事情在網路上傳得沸騰,但是這個方法還是應人而異。根據大陸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指出,目前武漢肺炎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所有治療都是對症治療。

Hot Toddy雞尾酒 ©irisharoundtheworld.co

我國疾病管制署也強調呼籲,平時還是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還有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增加抵抗力。同時民眾返國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如返國後14天內如出現疑似症狀,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依指示戴口罩儘速就醫,切勿自行服用偏方。

資料來源/THE SUN、ETTODAY、ESQUIREHK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尋找你的耐力運動超級能量食物

2017-04-27
觀念營養補給運動補給運動營養飲食知識庫

在參加耐力運動比賽例如馬拉松或鐵人三項時,是否對於如何在賽前做好補給,或是在漫長的比賽過程當中要怎麼補充才能提升成績感到困惑?而且,賽後要透過怎樣的飲食攝取才能恢復身體能量呢?為此,日前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與鐵人伙房合作,針對這項議題舉辦了一場小型的講座,為許多從事耐力運動訓練的朋友們提供一些正確的飲食補給與如何攝取適合的營養等等觀念,獲得現場朋友們的熱烈迴響。運動星球的編輯有幸到場為您親炙了這場講座,並整理了其中重點資訊來分享給大家:

©ionetvone.wordpress.com

耐力運動營養補充基本要素不可少

一般來說,人體需要攝取的基本營養分為7大種,如水、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元素。

水分可以構成細胞成分、促進正常排泄、調節人體體溫跟酸鹼值;蛋白質可以修補建造新組織並調節生理機能,並產生能量,一般建議從事耐力訓練者,每日可攝取1.2~1.5g/kg的蛋白質;脂肪可以提供飽足感、其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具抗發炎、提供人體荷爾蒙來源;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肌肉合成、提供能量、更成身體組合;維生素可以安定神經、促進能量代謝、維持腸胃蠕動;礦物質可以調節生理機能、構成激素成分,並控制肌肉收縮,在人體最常見所需的礦物質就是鈣、鈉、鉀、鎂、鐵、銅等,尤其是鈉,這個元素的補充對運動員來說極為重要。

大量流汗喝水無效 請補充含足量鈉的運動飲料

但是,為什麼鈉這麼重要呢?當人體在進入運動狀態時會開始會流汗,這時水與鹽分就會漸漸流失,鈉含有控制水分機制的作用,根據實驗結果,它比單喝純水的復水能力來得佳,因此,適當的攝取鈉,才能補充運動後水分的流失。所以, 在運動過後不是喝越多水越好,要喝得對,才能發揮最好的功效。除此之外,鈉也會對肌肉運動、心血管功能及能量代謝都有影響;在人體鈉不足時,表現上也會產生無力、抽筋、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現象,所以鈉對運動員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補給。

而一般市售的運動飲料中,除了水之外,通常都含鈉。在選擇時,不論是訴求等滲透壓或是低鈉以及低糖等,這些不同種的運動飲料,對於不同強度運動的人,所需要的補給的鈉程度也不同。一般來說,從事長時間耐力運動者,若飲用低鈉或等滲透壓飲料,對於鈉的補充是不足的,還是要選擇運動飲料才行。

下方研究結果圖表顯示,有研究找來一群測試對象做在濕熱環境下進行間歇運動固定式踏車,在其運動後的40分鐘,分別攝取了純水和不同強度的含鈉飲品,有25、50、100毫莫爾/ 升這三種濃度的含鈉飲品。研究發現,在運動後補給過六小時之後,發現攝取100毫莫爾/ 升的含鈉飲品那組,對身體的復水能力、保水能力與直接喝下純水者相比都來得高。所以,根據此一實驗證實,鈉比純水還更能補給到人體所流失的水分,由此可知,為何鈉對運動員來說如此重要。

為了維持體液電解質平衡,身體會將多餘的水分排出。

喝下不同強度的含鈉飲品排尿量的時間變化。 ©Susan M. Shirreffs, Ronald J. Maughan

喝下鈉濃度越低的飲料,在補充水分後1~2小時內水分排出量越多,因此會導致身體的復水狀態不佳。

喝下不同強度的含鈉飲品後,身體體液量的變化。 ©Susan M. Shirreffs, Ronald J. Maughan

從事運動者如何選擇高蛋白補充?

除了補充鈉之外,對於許多健身者或運動員,高蛋白的補充都是必須的。但是在補充前,高蛋白的種類以及適合自己選擇、份量要吃多少跟怎麼吃等問題都要注意。一般來說,市面上有許多健身蛋白粉,每種高蛋白依造各個健身者也需求也不同,像是有增重乳清蛋白、濃縮乳清蛋白、分離乳清蛋白、水解乳清蛋白、酪蛋白等,可以依照自身需求做選擇。

 1  增重乳清蛋白主要設計給想增重、增肌人士,並提供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優質脂肪及維他命,滿足肌肉所需要之足夠的熱量與營養。

 2  濃縮乳清蛋白是屬於乳清最基本的形式,濃縮乳清蛋白也含有較多的各式磷脂、乳鐵蛋白等,為最普及的乳清蛋白來源。

 3  分離式乳清蛋白是現今過濾蛋白技術造就的高品質乳清產物,同時也會把乳醣與脂肪分離出來,許多人喝牛奶或是濃縮式乳清蛋白會造成脹氣、腹瀉的人改使用分離式乳清蛋白都得以改善,分離式乳清蛋白的分子也較為細小易於身體吸收。

 4  水解乳清蛋白,這種蛋白已經被分解了成更小的分子,它能使身體吸收速度可以快上許多,對於腸胃容易道不適者的運動者來說非常適合。

 5  酪蛋白被稱之緩釋型蛋白質,酪蛋白屬於蛋白質其中的一種,在牛奶中佔 80%,進入強酸的胃中這些酪蛋白會成為固體,在接下來的數個小時內供身體吸收,由於酪蛋白的特性,使之成為緩慢但維持較長時間提供身體蛋白質的來源,而最佳使用時機往往建議在睡覺前,人在清醒時可以透過進食來補充蛋白質,但在夜間睡眠時則可以透過酪蛋白來提供。

以上,這五種不同的高蛋白,對於個人需求也不同,詳細暸解之後就可以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種類來做補給。

迷思:吃蔬菜與提升運動表現無關?

大家都知道,運動過程會從肉類、碳水化合物等攝取蛋白質和醣類來轉換成能量或建構身體,從而提升運動表現;但大家也往往認為蔬菜類的食物無法提升這些,因而減少攝取,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例如:許多綠色蔬菜含有硝酸鹽(NO3-),它會在人體中代謝成一氧化氮 (NO),NO可以讓人體血管擴張、降血壓,因此,想要提升運動表現,綠色蔬菜也是不可少的食物來源。

下面是一個實驗的研究結果,圖表中黑色點的數據是補充了數天甜菜根汁(富含硝酸鹽)受測者的表現,白色點的是沒補充含硝酸鹽食物者所測得的數值,而橫向虛線代表受測者平均最大肺攝氧量。結果顯示,前者的數值普遍較後者為低,顯示補充含硝酸鹽食物,可以消耗較少氧氣的狀態下有相同的運動表現。在人體進行運動時,如果肺的攝氧量需求越低,表示消耗較少的氧氣,還能維持一樣的運動強度,如此一來運動效能便能有效提升。

來源:Bailey, S. J., Winyard, P., Vanhatalo, A., Blackwell, J. R., DiMenna, F. J., Wilkerson, D. P., ... & Jones, A. M. (2009)

這個實驗讓兩組受測者分別補充了一陣子有硝酸鹽與無硝酸鹽食物之後,再進行騎乘固定式腳踏車的運動,實驗結果如上圖顯示,發現吃不含硝酸鹽食物的受測者的數據(白點)較高,這代表這些受測者需要吸入更多氧氣才能負荷運動強度;而有補充一陣子硝酸鹽的受測者所測得結果(黑點)顯示,他們能夠消耗較少氧氣就能維持同樣強度。此一實驗結果證實,攝取富含硝酸鹽食物可以幫助人體血管擴張,並減少耗氧率,如此一來,就能增加運動表現。

一般來說,富含硝酸鹽的食物來源不少為綠色蔬菜,像菠菜、芝麻葉、西芹、水芹、香芹、萵苣等,但甜菜根也是富含的食物之一。

另外,上述提到的這麼多的營養要如何在對的時間補充呢?楊承樺也為我們提供了如何在運動前、中、後的正確補給方法。

運動前補給

以下是楊承樺所建議的補給方式,但確切的補給量可視個人腸胃消化能力做調整。

1. 運動前2~4小時內,需要吃完正餐。(中低GI值,但仍視個人消化能力)什麼是GI值?
2. 距離運動時間越遠,越可攝取完整豐盛一餐。(距離運動前約3~4hr)
3. 距離運動時間越近,油脂與纖維比例要下降 、醣類比例要上升。 (距離運動前約1.5~2hr)
4. 咖啡因:體重每公斤可攝取3~5mg的咖啡因。運動前喝一些黑咖啡,可以有效幫助運動表現。
5. BCAA(支鏈胺基酸)2000~4000mg,如果有腸胃不適,可以降低攝取量。
6. 適當補充水與電解質

運動中補給

在運動流汗與濕熱環境中,適當地補充鹽分有助延緩運動表現降低。

1. 在運動過程中,每10~30分鐘,可攝取120~200cc的運動飲料。
2. 60分鐘的訓練,需要攝取基本配方。(運動水分補給,攝取1000cc水 + 1~3g鹽)
3. 60~150分鐘後,可補充30~60g糖、基本配方、酸味食物。(例如:檸檬汁)
4. BCAA(支鏈胺基酸)2000~4000mg,如果有腸胃不適,可以降低攝取量。

運動後補給

運動過後的補給,楊承樺的建議則是越快越好,因為運動完馬上做補給,你所吃下的食物會使用為修復受傷訓練部位的養分,而不是轉為脂肪。

1. 蛋白質加上醣類補充(1:3~4 ),蛋白質:0.25~0.3克/每公斤體重,碳水化合物:1~1.2克/每公斤體重。
2. 補充水分+電解質。
3. 不要攝取高單位維他命C、E等抗氧化劑,會讓運動效果減半。
4. 攝取的醣類可多選擇澱粉食物,像是飯、麵、地瓜、馬鈴薯、南瓜等。

了解了運動前、中、後該怎麼吃,也需認識平日的運動飲食該從什麼方面去攝取,與其中該注意的事項。

一般來說,在平常運動飲食的攝取,要以低GI飲食為主,並且多吃天然原態食物、多攝取各種高纖蔬果,並且少吃加工精緻食物;楊承樺建議儘量少碰精緻類的食物與糕點,還要把握在進食黃金時間吃東西,像是前面提到的補給時間。除此之外,人體還必須適當地攝取礦物質。

便利又美味 運動能量食物自己來

許多有運動習慣的人因為生活上的忙碌,三餐老是在外而常常無法攝取到正確又營養的食物,為此,鐵人伙房的大廚Wilber也現身說法來教大家一道食譜,讓你在家也能做出既營養又能補給運動時所需的能量食物。

材料:墨西哥餅皮一片、一份手撕豬肉(份量約餅皮的1/3)、生菜2-3片、植物油。

步驟1:瓦斯爐開小火,將墨西哥餅皮張開在火爐上方約10分的高度,正反面烤,烤到適當的膨脹度就可以移開。
步驟2:將植物油塗在烤好的餅皮上,將生菜鋪在上面,再放上豬肉。

步驟3:將餅皮慢慢地捲起,再用刀子對切,之後就可立即食用。

以上所提供的食譜,不僅做法輕鬆、方便攜帶外出運動食用,又不會消耗太多時間,您在家不妨嘗試做做看。

採訪整理/妞妞
攝影/Oliver Wu

關於楊承樺

現任-豐禾健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總營養師

經歷
台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暨保健生技學系
國家營養師高等考試 通過 
台北市營養師公會  會員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會員
台灣運動營養學會 會員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會員
中華民國營養師全國聯合會 會員
IPTFA 國際康體專才培訓學院 營養學講師
台灣運動營養專業課程認證
楊氏診所、統一陽光、運動營養家 顧問營養師
運動聚落、Joii Sports、運動筆記、華人健康網等專欄作家營養師
中華金鷹拳總會、嘉義縣武術會、嘉義縣體育會國武術競技委員會 顧問營養師
游泳、網球、競技體操、女子五人制足球國家隊選手以及職業選手之運動營養師。
國內數名長跑、鐵人三項、桌球、羽球、田徑、射箭菁英組選手之運動營養師
多家健身房及健身教練特約運動營養師。

各大電視節目、新聞、健康媒體平台之採訪營養師
曾任 陸軍步兵學校軍官連本部連伙食委員、完美主義美妍館、楊氏生物科技 營養師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