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別讓瘦身成為你的負擔!教你只用手量出每餐的營養攝取量
1
減重的飲食技巧
別讓瘦身成為你的負擔!教你只用手量出每餐的營養攝取量
2
不同的飲食補給會影響運動與訓練效果嗎?
3
加拿大西洋參與綠拿鐵結合!帶給大眾健康、提升運動表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讓瘦身成為你的負擔!教你只用手量出每餐的營養攝取量

2020-01-20
話題 飲食 飲食方式 觀念

如果你是一個十分認真在控制體重的人,一定會將卡路里的攝取量放第一位,然而,如果每餐都要斤斤計較卡路里的攝取量,相信也會無形中造成一股嚴重的壓力,這樣反而會讓你在減重的過程中面臨失敗!因此,在國外有許多的營養師都推薦大家一個比較簡單的估算方式,只要運用你的手就可以簡單的算出你一餐要吃的量,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又大概的方式,但卻能讓你建立一個非常基本的飲食習慣,接下來我們就跟著做看看吧。

減重的飲食技巧
別再斤斤計較熱量攝取,運用你的手來簡單算出你一餐要吃的量吧!

1.蛋白質用掌心

蛋白質的攝取對於人體的肌肉成長有著絕對的重要性,然而,在蛋白質的攝取量方面男性以2個手掌為準;女性則以1個手掌。通常一般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大約60g-80g的蛋白質,就已經能滿足人體基本的需求。三餐的理想總熱量比例分別是早餐30%中餐40%晚餐30%,而每餐理想的熱量比例中蛋白質約佔15%左右。

蛋白質推薦:

一般來說動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比植物蛋白質高,以每100克所含的蛋白質計算,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有下列這幾項:

1.肉類:豬肉17.9克/牛肉20克/豬肝20克

2.蛋類:雞蛋12克/鴨蛋12.5克

3.海鮮類:草魚16.6克/蝦16克

4.豆類:綠豆2克/紅豆21.5克/黑豆35克

總體而言,大豆蛋白質的營養較好與動物蛋白(奶、雞蛋和肉類)都算是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的攝取量
每餐蛋白質的攝取量方面男性以2個手掌為準;女性則以1個手掌。

2.蔬菜用兩手抓

蔬菜的攝取量跟蛋白質一樣,男女每餐攝入量分別為2拳和1拳大小,成年人每天食用500g-1000g蔬菜就能充分滿足一天的需求量,然而,一般人能用兩手抓住的菜量大約有500g,所以基本上用兩手抓大約一把或兩把的量就可以,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

蔬菜推薦:

1.含碳水化合物1-3%的蔬菜:綠豆芽、蘿蔔、大白菜、酸菜、小白菜、油菜、菠菜、空心菜、生菜、茴香、香菜、芹菜、韭菜、青蒜、南瓜、苦瓜、冬瓜、牛番茄、黃瓜。

2.含碳水化合物4-6%的蔬菜:白蘿蔔、扁豆、蔥、白菜、雪裡紅、絲瓜、茄子、辣椒、芹菜葉、蒜苗。

3.含碳水化合物7-9%的蔬菜:胡蘿蔔、蔥頭、毛豆、莧菜。

蔬菜的攝取不能少
大家都會遺忘了蔬菜的攝取量,記得用手抓兩把的量就可以!

3.碳水化合物用拳頭

碳水化合物也是許多減重人的大敵,吃太多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吃太少又不夠一天的熱量消耗,那一天到底該攝取多少的碳水化合物呢? 其實一天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你只要把手握拳就可以知道大約多少了!一般說來,對碳水化合物沒有特定的飲食要求,每天應至少攝入50-100g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預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症;每頓飯理想的熱量比例中碳水化合物約佔65%,按理想比例來分配的話,早餐和晚餐應攝取15-30g,午餐則攝取20-40g。

碳水化合物推薦:

1.燕麥:燕麥屬於低血糖的食物,燕麥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複雜的典型形態能夠緩慢的釋放能量,讓你維持長時間的動力,尤其這是燕麥粥又是理想的早餐選擇。

2.地瓜:屬於高纖與複雜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含有豐富的β一胡蘿蔔素、鐵質以及維生素C和E,讓地瓜也成為健身人士最愛補充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之一。

3.藜麥:在國外被歸類為超級食物的藜麥,除了有碳水化合物外,還有含量高的好的脂肪以及完整的蛋白質含量,再加上藜麥是屬於低GI的食物,此外藜麥還有高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超高的營養價值,因此,千萬不要錯過它。

4.糙米:被歸類為健康食材的除了黎麥之外,糙米也因為保留了粗糙粗糙的表面層(包含皮層、糊粉層和胚芽)也成為許多人愛吃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它比起白米更富有許多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質,另外,也正因為糙米的粗糙性也是讓它成為低GI的一員。

5.豆類:有許多的人都沒有想到豆類也是優質碳水化合物的一員,好的豆類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非常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同時也會提供增加飽足感的高纖維,能讓身體用非常緩慢的速度轉化能量。

碳水化合物容易脂肪堆積
一天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你只要把手握拳就可以知道大約多少了!

4.用拇指尖量脂肪量

脂肪不僅僅包含食用油,肉類中的脂肪,平時吃的零食堅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堅果可以隨意多吃。每頓飯理想的熱量比例中脂肪約佔20%,實際上一般正常人應攝入的脂肪在50-80g之間,按理想比例計算,早餐和晚餐約攝入15-24g午餐約攝入20-32g,因此,男女每餐攝入量分別為2個拇指和1個拇指大小就可以。

低脂推薦:

1.肉類:牛肉、牛肝、羊肉、雞肉。

2.海鮮類:比目魚、蛤肉、蟹肉、蝦、牡蠣。

3.蔬菜類:蘆筍、茄子、扁豆、豌豆、馬鈴薯、菠菜、南瓜、花椰菜、黃瓜、綠辣椒、胡蘿蔔、白蘿蔔。

4.乳製品:脫脂牛奶、人工奶油、乳酪。

資料參考/draxe、muscleandstreng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同的飲食補給會影響運動與訓練效果嗎?

2018-11-15
知識庫運動生理營養補給運動補給增肌觀念飲食

當你發現自己長肌肉、身形變瘦或體力變得更好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一定是持續到健身房運動真的是有效。但就運動科學的觀點來說,透過運動所帶來的效果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身體組織的變化與運動能力的提升。而身體組織的變化包含體脂肪的減少、肌肉變得更加粗大等等;運動能力的提升就包含了肌力增加、心肺功能變好與肌耐力提升這些情形,上述這些都是透過持續運動與體能訓練所產生的變化。那營養與飲食在運動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它會影響我們的運動效果與表現嗎?這篇我們將以「水分」與「能量」補給這兩塊來做說明。

不同的飲食補給會影響運動與訓練效果嗎?

水分補給的重要性

當我們在運動時肌肉會開始消耗許多的能量,身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提升,而當體溫持續上升人體的運動效能就會隨之下降,為了不讓身體的溫度持續攀升,身體就會出現流汗的機制;但當身體持續發汗卻沒有補充水分的時候就會產生水分不足的現象。根據Hamilton MT等學者於1991年所做的實驗結果來看,運動中補給水分能抑制體溫的上升,就能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因此,在水分的補給必須分為運動前、運動中與運動後這三塊來做思考;一般來說運動前2小時以攝取500-600cc的水分為主;運動前10-15分鐘則以少量多次來攝取400-500cc的水,運動中則以每次補充200-300cc的水來降低體溫及心跳率;運動後1-1.5小時則補充白開水或葡萄糖水(葡萄糖水每小時建議不超過50g),如果你需要補充電解質的話,則建議每日攝取鈉1100-3300毫克、氯1700-5100毫克、鉀1875-5625毫克。

運動中補給水分能抑制體溫的上升,就能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

運動訓練所需的能量

關於這點你一定要先知道不同的運動項目,所需要的營養素比例就會不同。如果是偏向肌力與爆發力型的運動訓練項目,就必須補充大量具有蛋白質的食物以達增強肌肉的成長,但也同樣需要醣類的攝取讓增重效果顯著;如果是偏向耐力型運動訓練,則需要攝取大量容易消化的醣類,需要的量大約為每公斤體重10克的醣類,最有名的就是肌肉肝醣超補法(glycogen supercompensation)。
 
以運動營養學來說,血液內的葡萄糖和肌肉內的肝醣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血液內的葡萄糖濃度又稱為血糖值,而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是運動訓練時重要的能量來源。碳水化合物有多重要呢?如果我們在運動訓練過程中,不適當的補充碳水化合物,將會讓身體的血糖值降低,大約3小時之後我們身體將無法繼續運動,相對之下,如果我們能適當的補充碳水化合物就能讓訓練繼續下去。根據Bergstrom等學者於1967年實驗出來的結果指出,運動前的肌肉肝醣越多就能讓身體運動到精疲力盡的時間延長,同時,也根據這項實驗改變運動前的飲食組合,會使得肌肉中的肝醣含量跟著發生變化,所以只要在運動前攝取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食物,就能提高肌肉內的肝醣含量。

不同的運動項目所需要的營養素比例就會不同。

肌肉肝醣在常規的訓練之下會有相當程度的減少,但我們只要在訓練之後補充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能讓身體在隔天訓練之前恢復;但如果你在運動之後攝取碳水化合物較低的食物,體內的肝糖量補充不足,到隔天與第三天的訓練時,肝醣量將會比第一天訓練前要更少;由此可知,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維持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肌肉肝醣濃度,可有助於提高運動訓練的成效。

資料來源/bodybuilding、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加拿大西洋參與綠拿鐵結合!帶給大眾健康、提升運動表現

2018-06-28
飲食話題新聞飲食方式運動補給

「健康」儼然成為全球千禧世代共通的生活準則,以淨化養生訴求風靡歐美的健康飲品-綠拿鐵 (Green Smoothie) 因而快速在台灣市場打響名聲。長期致力於加拿大西洋參的多樣化、現代化應用的安大略省西洋參種植者協會 (Ontario Ginseng Growers Association,OGGA) 將在6月27日至30日舉辦的台北食品展中,偕同在台的大山行、綺蔘貿易及菖桂公司三大經銷商,為台灣消費者帶來最新的運動養氣補給概念-「加拿大西洋參能量綠拿鐵」,並邀請知名健身部落客筋肉媽媽和人氣型男運動營養師楊承樺到場分享,如何透過將當紅的綠拿鐵與加拿大西洋參結合,在享受綠拿鐵原有健康效益的同時,提升運動後的體能恢復速度及訓練成效。

加拿大西洋參與綠拿鐵結合!提升運動表現、更健康的身體

​補氣加拿大西洋參結合綠拿鐵 促進恢復、提升訓練成效

歐美明星人手一杯的綠拿鐵,富含微量元素跟植物纖維,淨化養生方面的好處在台灣網路社群廣為流傳。而行政院農委會刊載的藥用植物介紹中指出,加拿大西洋參含有人參皂苷、揮發油、胺基酸、醣類、大量維生素與礦物質及脂肪酸等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能幫助體力提升、抗疲勞、抗缺氧。更有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研究指出,加拿大西洋參可以延緩疲勞發生,進而延長運動時間;或能增加ATP合成酶(ATP synthase)合成,提供運動時身體所需能量,提高運動能力表現。

補氣加拿大西洋參結合綠拿鐵 促進恢復、提升訓練成效

有鑑於現代人對健康日益重視,而且運動族群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OGGA特地請到知名運動營養師楊承樺精心調配變奏版的「加拿大西洋參能量綠拿鐵」,特別添加加拿大西洋參粉末,賦予它獨特的風味之外,更有助運動後的疲勞消除恢復,長期飲用有助促進訓練成效。

加拿大安大略省西洋參

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表示,在平日飲用的綠拿鐵中添加1/4匙的加拿大西洋參粉,就成了美味與健康兼具、適合運動前後飲用的加拿大西洋參能量綠拿鐵,有助促進新陳代謝及肌肉組織修復。在製作綠拿鐵的時候,蔬菜以綠色葉菜為主,如青江菜、菠菜、綠花椰菜等;常見的鳳梨、芭樂、香蕉、蘋果等水果則是能帶出綠拿鐵好滋味的不敗選項。

而在塑身減重領域頗有心得的知名健身部落客筋肉媽媽也分享到:「確保飲食均衡是健康減重的重點。加拿大西洋參能量綠拿鐵讓我在大量補充蔬果的微量元素跟纖維的同時,也享受到加拿大西洋參特有的補氣效益,使運動後的身體恢復得更快,並提高了整體的耐力、感覺更有精神。」

筋肉媽媽與運動營養師楊承樺

最後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表示,如果早上起床怕吃生冷的食材影響身體,可在材料中加一些暖性的食物,像是薑、胡椒等,因此不用害怕會影響到健康。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食品展將於6月27-30日期間舉行,OGGA將於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1317攤位展出加拿大西洋參多樣化的健康補給效益,歡迎大眾蒞臨參觀。

資料來源/加拿大安大略省西洋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