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七步有效執行午餐吃飽晚餐禁食的減重法
1
七步有效執行午餐吃飽晚餐禁食的減重法
2
三步驟養成易瘦體質
3
瑜珈球 EXERCISE BALL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七步有效執行午餐吃飽晚餐禁食的減重法

2019-04-10
知識庫 瘦身 減脂 觀念 飲食方式

間歇性禁食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減重方式,特別對食量無法控制,用餐無規律又難忌口的人來說,是種極速成的減重法。你曾有過節食期間腦中卻不停呼喚著食物的經驗嗎?間歇性禁食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禁食的過程非常簡單,其實是完全不用做任何計劃的。

用七個步驟有效執行午餐吃飽晚餐禁食的減重法

你我都知道,鼓勵增加運動量及嘗試多元的健身訓練,不僅僅是為了維持身材。然而便利的都巿生活型態及到處充滿食物誘惑的美食訊息,除了靠運動維持健康與保持體態,採取一些飲食控制方法來達到目的也是同樣重要。若你要採取間歇性禁食,請避免隨性的跳過一餐,又在下一餐補償自己,注意以下七個能夠倍伴你達成目標的要點:

步驟1

每天從健康的早餐開始。無論你是否經常吃早餐,如果你打算午餐吃到飽,然後停掉晚餐來減肥,吃早餐會大大增加你成功的機會。選擇低脂或以瘦肉為主的蛋白質,全穀麥類的碳水化合物和健康油脂,例如一塊抹上堅果奶油的全麥吐司,及一顆蘋果就是很好的一餐。嘗試找到最適合你日常安排及應付飢餓的早餐。

一塊抹上堅果奶油的全麥吐司及一顆蘋果就是很好的一餐。

步驟2

仔細選擇你的午餐。不要錯誤地認為大口吃午餐代表你可以放手吃油膩充滿脂肪的食材當做午餐。請記住,這頓飯必須能為你接下來的一天提供燃料,直到隔天早餐時間。漢堡、薯條和奶昔的一餐聽起來還真是不錯,但是這䫶食物包準在你下班回家時便感到相當的飢餓。

步驟3

午餐時吃大量的蔬菜,在主食中加入湯或沙拉都是簡單的方法。選擇瘦肉來補充蛋白質,如雞肉或魚肉,以及全麥類的碳水化合物。豐盛的午餐可以從一大碗蔬菜湯開始,然後吃烤雞,水煮、清炒的蔬菜等,配上一份糙米飯或全麥麵包,最後以一小份水果做個完美的句點。

午餐時吃大量的蔬菜並選擇瘦肉來補充蛋白質外,再配上一份糙米飯與水果就是完美的一餐。

步驟4

如果你需要另多的卡路里,請在午餐中增加份量。吃糙米飯、全麥麵包,在雞肉上多加一些醬汁或在青菜上多淋上一些好油,例如橄欖油。營養的食物滿足你的營養需求是很重要的。

步驟5

運動前進食。運動前提早計劃自己進食的時間。長時間不吃東西很難讓人保持精力去運動。因此,早餐後、午餐前或午餐後運動是比較舒適的。晚上或睡前健身可能會讓你餓得無法入睡,而且會讓你的早餐愈吃愈多。

步驟6

晚上找活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計劃,避免你花時間在廚房裡晃來晃去,或注意到自己坐在電視機前的雙手是空的,例如:閱讀、擦指甲油、或上社交媒體殺時間。如果你發現自己正掙扎的要拿起零食,請安排一些距離食物遠一點的活動,像是泡澡或打電話跟朋友聊天。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掙扎的要拿起零食,請安排離食物遠一點的活動。

步驟7

充足的休息。熬夜更讓人想吃。此外,許多醫學研究說明,早睡會提高新陳代謝,增加體內瘦素的分泌及作用。巴西Walter Moraes博士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還證實,同時間上床的熟睡者較未入眠的人,體重減輕的效率達三倍之多。

好處

在早餐幾個小時後吃午餐,可以重新激活你的身體,提高血糖的水平讓注意力集中。當你感覺遲鈍,即使吃一頓簡單的午餐都可以補充你的能量,讓你感覺精神煥發,迎接剩下的一天。特別當你在一頓適量的早餐後的數小時再吃午餐,可以保持新陳代謝的活躍,餐與餐之間若是長時間的飢餓,新陳代謝不能保持活躍,無精打采的人很難堅持下去。

分享文章

三步驟養成易瘦體質

2017-07-18
瘦身飲食知識庫

易瘦體質是指基礎代謝率高、熱量消耗快、腸胃道蠕動速度快、食物消化分解後熱量利用多的不易發胖、較耗能的體質。那麼,如何才能養成這種人人稱羨的易瘦體質呢?

三步養成易瘦體質

怎樣才算易瘦體質?

判斷一個人是否肥胖,甚至是否需要進一步做肥胖治療的重要依據就是腰圍及BMI值。腰圍可以反應腹部脂肪囤積的程度,是腹部肥胖與否、內臟脂肪多寡的判斷標準。腹部脂肪的囤積與一系列身體代謝異常的疾病有關,也是診斷代謝異常症候群的標準之一,脂肪越多就越可能罹患代謝症候群。

統計上,腰圍也與內臟脂肪有關,粗廣的腰圍表示脂肪多囤積在腹部,腰圍越大,內臟脂肪越多,國際糖尿病聯盟認為男性腰圍不應該超過九十四公分、女性腰圍不應該超過八十公分,一旦超過這個標準,即會顯著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危險。

至於透過身高及體重換算得到的BMI值則是判斷體重是否超重的依據。不同的人按照自己身體的BMI值而有不同的總熱量需求(其中包含基礎代謝所需的熱量)。不過為了健康著想,世界衛生組織主張BMI超過二十五的人應該注意,積極減重!

所以,判斷易瘦體質要看腰圍及BMI,世界衛生組織建議BMI(身體質量指數)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分)的平方,所得到的數值大於24就表示太重;另外,男性腰圍若大於九十公分、女性若大於八十公分也都表示體重過重。

易瘦體質養成第一步:飲食均衡

許多人減重的第一步是「節食」,以為少吃或不吃就能瘦,事實上在節食前期,肝醣就會開始分解,可能導致身體脫水,進而造成體重減輕的假象,事實上只要多喝兩口水,體重便又回來了。節食中期,肌肉分解,減掉了能使脂肪燃燒的肌肉、水分、內臟組織等,反而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節食後期,脂肪分解、體重下降緩慢,這時,減重者以為脂肪已經順利減除而開始進食,卻反而造成脂肪堆積,如果飲食均衡並固定從事有氧快走及腹部運動,就不用擔心會再復胖;尤其有的人只吃單一種食物來減重,導致身體熱量不足、水分和肌肉減少、新陳代謝能力退化、基礎代謝率下降,之後若恢復正常飲食,脂肪堆積的速度反而更快。

食物是減重的大敵,吃太多,熱量、營養過剩,多餘的熱量會轉成脂肪,而多到代謝不掉的營養則累積成為內臟脂肪。身體能量若要正常代謝,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分等營養素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種,都會對身體機能造成影響,導致代謝能力變差,不均衡的飲食對養成易瘦體質有害無益。

所謂「均衡的飲食」也就是均衡地攝取各類食物,並讓吃下的任何食物都能被完整地消化、吸收、作用,幫助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益,維持新陳代謝的穩定,以及有效排除多餘的脂肪。

均衡飲食能促進人體內瘦體素分泌和提高其敏感度,有效控制食慾、調節熱量、抑制脂肪合成。所以說,均衡飲食是養成易瘦體質的第一步。

均衡飲食小技巧
● 均衡攝取六大類(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礦物質、水)食物。
● 不偏食。
● 不暴飲暴食。
● 食物種類常更換,增加食物的多樣化。
● 多吃當季本地的新鮮食材。
● 一日攝取最多三調羹的油脂。
● 盡量減少使用動物油脂。
● 餐餐多吃有機蔬菜。

易瘦體質養成第二步:擇優吃澱粉

澱粉類的食物很好吃,但熱量也往往很驚人,尤其是精緻澱粉類的食物,如白米飯、饅頭、吐司等,多吃可能造成肥胖而不容易變瘦。
但屬於醣類的澱粉同時也是身體熱量的主要來源及脂肪燃燒的必要成分。澱粉攝取量不足,身體熱量不夠,脂肪燃燒不完全,連帶影響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導致血糖降低,妨礙體內能量正常轉化,使得人體產生的能量不足,而開始消耗脂肪,肌肉因為被用來製造血糖而減少,加重代謝功能的退化,更難養成易瘦體質。

因此,要養成易瘦體質的第二步就是拒絕精緻澱粉,多吃優質澱粉,如飽含抗性澱粉的根莖類食物,如山藥、地瓜等,以及飽含維生素、膳食纖維的全穀類,如糙米等,能量充足了,基礎代謝率增強,易瘦體質也就不遠了。

易瘦體質養成第三步:有氧運動及喝足水

易瘦體質的形成,代謝是重點,而從事有氧運動、喝足夠的水都有助於增強代謝能力。脂肪分解需要氧氣,呼吸快一點但不會喘不過氣的有氧運動〔心跳必須達到(二二○減年齡)乘以○‧六五或○‧七次〕,在進行的當下、結束後的一段時間都可以燃燒體內脂肪,也可以增加好膽固醇,還會因為增加肌肉組織的量,而提升基礎代謝的比率。

最簡單的有氧運動是快走,只要快走四十分鐘就可以消耗四百至五百卡路里,以我自己為例,每天都會快走。

人體內的養分運送、廢物代謝也都需要水,水也是脂肪燃燒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喝水可以抑制食慾、讓身體產生飽足感。此外目前已經有相關的研究,顯示若水分攝取不足,會讓脂肪堆積得更多,反之水分攝取量增加,便有助於減少脂肪堆積,這是因為體內水分不足的時候,腎臟就無法發揮功能,肝臟就要負擔腎臟的工作,這會造成肝功能減損,能代謝的脂肪越來越少。因此,喝足夠的水可以幫忙減肥,對人體代謝有莫大的幫助。根據我的經驗,一日飲水量若能控制在兩千至三千毫升之間是最理想不過,足可供應身體一天裡的腸胃或是腎臟代謝所需。

想要養成易瘦體質,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腰圍與BMI值,並透過適當攝取均衡飲食、優質澱粉,及保持良好的有氧運動習慣來維持或提升自己的基礎代謝率,此外還要適量地喝水讓肝臟維持良好的代謝功能,以幫助身體有效地代謝脂肪。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原水文化出版,洪泰雄著作《代謝平衡,健康瘦身》一書。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簡任祕書兼教務處註冊組主任、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祕書和教育部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等多項職務,也常發表論文及研究報告。由於熱愛教學,公務之餘在大學教授教育及營養相關課程。
2010年之前的他,是個84公斤的胖子,患有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及高血壓。同年4月,接觸到由德國醫師方法博士(Dr. Wolf Funfack, MD)創立的「代謝平衡飲食法」,實踐四個月成功甩肉17公斤,健康問題也不藥而癒。在同事及親友的鼓勵下,著書分享成功經驗及作法,幫助親朋友好友及廣大讀者健康瘦身,期許讓更多人擁有健康及快樂的人生。

誰說節食才能瘦?
誰說偏食才能急速減重?
減重不是只在追求一時的快感,速瘦也會速胖,洪主任靠著改變飲食順序及吃飯的技巧,就能讓自己餐餐吃飽,還能健康瘦下來不復胖,簡單、易行的瘦身方式讓人人都能成為「減重達人」!

洪主任的「35921」瘦身密碼:
3 一天只吃三餐,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吃水果。
5 餐與餐之間一定間隔五小時。
9 晚上九點後不進食。
2 每天喝至少2000c.c.的水。
1 每天早餐後吃一顆蘋果。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瑜珈球 EXERCISE BALL

2016-08-30
減脂瑜伽球健身配備館瘦身運動器材

鄭秀文在電影《瘦身男女》中,在男主角肥仔劉德華的督促下進行地獄式減肥,戲中的減肥招式百百種,其中有一個就是瑜珈球的項目,可見,這項健身器材已經變成一種流行,大家都能接受的產品。

瑜珈球

瑜珈球又稱健身球。1963年由瑞士人阿基利諾開發研究。最早是作為一種物理治療的設備,用來幫助那些運動神經受損的人恢復平衡和運動能力。隨著它在協調、復健腰、背、頸、髖關節等功能作用的發揮,逐漸被延伸推廣為一種流行的運動,並流傳至美國、歐洲、澳洲等世界各地,廣泛流行,經久不衰。同時也適用於孕婦運動的首選產品。
 
此外,瑜珈球也是一種非常適合女性的塑身方式。其迷人之處在於能輕鬆地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悄無聲息地雕塑著身體的每個部位,讓身體的線條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苗條起來。另外,它在訓練之中是屬於較安全的運動器材,符合人體的生理彎曲曲線,不容易受傷,還可以提高身體的柔軟度和平衡。

適合孕婦、女性的健身器材 ©John Brand

瑜珈球的材質與規格

瑜珈球的大小分為兩種,可根據不同人的體型來選擇。一般採用對人體無害的PVC材料製成,內部為空心結構,需充氣使用。它的直徑大約在65~75公分之間,依據個人身高做選擇,身高160公分以上的選擇標準球,以下的則選65公分以內的球,使用球時手能抱,腳能夾就是最佳的選擇。它的承受力有400公斤,手按下去感覺非常有彈性、柔軟舒適。

手能抱,腳能夾就是最佳選擇 ©watchfit.com

瑜珈球的特點

  1. 適合對象:瑜珈球運動適合所有的人訓練,包括需要康復治療的人,使大家在訓練的時候更為安全,避免對關節造成強大衝擊與運動傷害。有些腰背部有傷的人在做仰臥起坐時,很可能因為有傷而做不起來,但是在做瑜珈球的運動時,可以利用柔軟的瑜珈球來幫助運動者做運動,作為輔助的功能。

若腰背部有傷者,可利用瑜珈球的輔助來做 ©stepzapp.com

2. 趣味性:一般在利用其他運動器材做訓練時,如跑步機、仰臥起坐時,通常只能透過長時間重複幾個動作來消耗熱量,這會使得學員的健身過程非常枯燥、乏味。而瑜珈球改變了以往模式化的訓練方式,讓運動者隨著熱情奔放的音樂,與球一起玩耍。學員能時而坐在球上,時而舉起球來做做跳耀的動作,這些有趣的動作使得整個過程增添了不少的娛樂性。

3. 平衡:瑜珈球有助於訓練人體的平衡能力。一般的健身運動較偏向於地面或穩定性很強的器材上進行,不用考慮太多身體的平衡問題。但瑜珈球則不同,我們必須借助瑜珈球脫離地面,例如:坐在球上是一種平衡訓練,抬起其中一隻腳,平衡難度就增加一點。將抬高的腳稍作移動便會難上加難。若讓雙腿攤至球上,雙手撐地做俯臥掌撐,學員若要完成這個動作,首先要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讓球滾動,就得靠腿部、腰部、腹部的力量來控制,同時也能讓身體的協調性以及對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

瑜珈球有助於訓練人體的平衡能力 ©greatist.com

4. 按摩:瑜珈球的最高境界是人與球融為一體,它的動作設計到達人體與球面的充分接觸,柔軟的PVC材料與人體接觸時,內部充氣的瑜珈球會均勻地撫摸人體的接觸部位而產生按摩作用,同時也有益於促進血液循環。

5. 矯正坐姿:當人坐在球上時,身體不一定能完全放鬆,你的背部、臀部、膝蓋…等部位仍不斷地在做出細微的調整,使自己能保持平衡。這些細微的調整有助於脊柱中的椎間盤的血液循環,加強背部的力量。藉由隨時隨地調整自己的身體重心和平衡,增加脊椎的活動、背部力量,保持正確的坐姿。同時,利用瑜珈球的彈性也能糾正自己的坐姿。因此,坐在瑜珈球上,運動者便會不由自主地挺直腰背、肩膀向後收緊,這是身體本身為了防止摔倒而做出的本能反應,也是一種正確坐姿。

瑜珈球除了能健身之外,還能矯正坐姿 ©salubritas.pl

瑜珈球的服裝選擇

在做瑜珈球的運動時,建議穿著緊身運動服,由於身體時常會和球接觸,寬鬆的衣服會使動作不夠靈活。鞋子則要選擇軟底或赤腳,可幫助訓練腳背、腳跟及腳踝,還可穩定身體。此外,學員在做瑜珈球運動時應準備水與毛巾,隨時補充水分。

建議著緊身衣褲及止滑鞋底 ©wikihow.com

瑜珈球適合各個年齡層,在從事此項運動時,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在球上完成,所以想要控制這顆大球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其中最難的就是保持平衡,若要練好,全身上下的肌肉與核心皆必須收緊,不能鬆懈,稍不留神,很可能會摔個四腳朝天唷!

©greatist.com

【延伸閱讀】
五種瑜珈球訓練  強效瘦下半身
10分鐘瑜珈球訓練  為女性打造好身材
超實用!10組強化核心肌群的終極瑜珈球訓練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