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和營養是瘦身、減脂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如果訓練結束後不用走出場館,立刻能享受健康美味的餐點、補充所需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是不是既方便又滿足!?Crossfit LOGA綜合體能空間中的LOGA Café就能滿足這樣的需求,減油減鹽的健康烹調方式、3個月就換一次的新穎菜單,最適合習慣以雞胸肉補充蛋白質的人來訪。
LOGA Café隱身在台北市和平東路上的Crossfit場館「Crossfit LOGA」,在三層樓場館中的二樓整層,空間明亮寬敞,閒坐在慵懶的沙發座椅、悠閒的木質座位,或美式風格的圓筒座上,透過大面玻璃往外看,可見大安區的街道風情;餐廳裡則設有大尺寸電視螢幕,可悠閒觀賞運動相關節目。
菜單以簡易的輕食為主,有各式香料調配而成的烤雞胸、雞腿或豬肉風味餐,也有特別設計減低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烤雞胸餐點。飲料除了咖啡,還有相當適合運動後飲用的高蛋白、牛奶、美祿等飲品。
LOGA Café不走精算熱量和營養素的方式。主廚兼助理教練高若珊表示,因為每個人的肌肉量、運動量,以及性別年齡等因素不同,需要的熱量也不盡相同,而店家無法幫每個客人客製化設計出完全符合所需營養攝取量的餐點;不過,他們參考區塊飲食的概念,設計出的每盤餐點都含有一個手掌大的蛋白質(肉類)、一個拳頭大的碳水化合物(糙米飯),以及一個手掌大的蔬菜(至少含三種蔬菜,如高麗菜、紅蘿蔔、菇類)。
高若珊指出,因為館內會用餐的以女性居多,不少人會在意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雖然LOGA Café選擇的碳水化合物食材是較好的糙米飯而非白米,但仍有提供沒有糙米飯的餐點(現為優格咖哩烤雞胸),並特別將這道餐點的蛋白質增量。
最好的蛋白質攝取食物是雞胸,所以LOGA Café推出較多種雞胸肉的調味餐點,且每3個月會換一次菜單。高若珊解釋,因為雞胸的烹調方式比較容易乾或柴,吃久了可能會膩,因此我們常常更新雞胸的味道,讓人在減脂或減重的路上仍能吃到美味多變的食物,也較能長久維持飲食控制。
調味上,相較於其他外食餐點,高若珊形容LOGA Café的烹調方式較「乾淨」。所謂乾淨,是烹調時不會額外加奶油或過多鹽巴,或是以油炸、煎等油脂量較高的烹調方式。例如雞腿這種本身較油的肉質是用蒸的,在蒸的過程中自然去除油脂,雞胸用烤箱烘烤,豬肉則用清水汆燙;調味的油特別選擇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調味料則盡量使用辛香料增加口感的豐富性,而自製醬料不會放額外的鹽和油,鹽巴也是以最少量做為調味原則。
LOGA Café的廚房為開放式吧台空間,乾淨清潔的餐食處理和烹調方式不怕客人看,廚師與客人幾乎零距離,讓人吃起來格外安心。而餐廳不只服務在Crossfit LOGA館內的學員,也歡迎一般民眾進入享用。
add 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46巷11號
tel 02-2737-5003
time 週一至週五18:00-21:00、週六10:00-14:00
price 一份餐NT$120-159/飲品NT$45-120
IG LOGA CAFE @crossfitlogacafe
攝影/鄧穎謙
採訪撰稿/Dama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每天都要攝取蛋白質,尤其在健身的人,但是蛋白質過多其實會造成腎臟負擔。台灣的洗腎人口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為什麼台灣洗腎人口那麼多?雖然台灣洗腎原因排行第一名的是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大約每10個洗腎病友,就有4人是糖尿病患;但是,根據專家表示,大家都忽略了其實過量攝取蛋白質也是加速腎病變的主要原因。
因為吃下肚的大量蛋白質被轉換為含氮廢物後,都需要經由腎臟排出體外,久而久之,腎臟的功能就會變差;尤其是腎功能原本就不好的人,若飲食還是不知節制,攝取高油、高鹽、高蛋白質,即使吃的是優質蛋白質,也會加重腎病的嚴重度。以下四種錯誤情攝取蛋白質會容易傷腎,來看看你平常是否正確攝取。
坊間有許多販售高蛋白粉的廠商,強調可以把高蛋白粉加水做成奶昔,當成代餐來取代一天當中的1~2餐,不但熱量低且營養素又豐富,不用太久的十千,就可以讓體重降下來。但其實這樣的方式會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甚至會對腎臟造成傷害。另外還有一種吃肉減肥法,強調光吃肉、不吃澱粉類食物,可以瘦下來,但要注意吃肉不吃澱粉恐怕會引起酮酸中毒,導致增加腎臟的負擔。
隨著年紀增大,肌肉量逐漸流失,因此年長者才需要透過吃肉的方式補充蛋白質。但最常被忽略的就是中老年人的蛋白質過量攝取的問題,許多年長者擔心自己營養不良,甚至害怕出現肌少症,因此,透過補充大量肉類、蛋類或是喝牛奶來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但在不知道腎功能好壞與否的情況下,攝取了過量的蛋白質,即便補的都是優質蛋白質也會讓腎臟負擔。
近幾年健身、慢跑這樣類型的運動開始逐漸流行,每週都有路跑活動,許多人習慣在跑步、打籃球,或是在健身房重量訓練等運動之後,為了長肌肉都會喝一杯高蛋白粉或乳清蛋白等優質蛋白來幫助養肌肉。在補充高蛋白飲品的同時,飲食內容如果沒有控制且仍然攝取過多的肉類、豆類等蛋白質,超過人體負荷的量,一樣會增加腎臟負擔,長時間下來會導致腎臟那生病變。
癌症術後、各種手術的病人,甚至是營養不良的人,都希望可以透過高蛋白營養補充品來讓恢復元氣,但要注意的是,在補充液體罐裝或粉狀沖泡的高蛋白營養補充品時,也要計算好飲食中蛋白質的量,才不會吃了太多的蛋白質造成腎臟的負擔。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HEALTHLINE
責任編輯/妞妞
在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吃堅果對於人體的好處非常多,除了改善大腸癌存活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助記憶力和智力提升外,根據最新兩項研究指出,每天吃一小份堅果有益於改善新陳代謝、改善成年後肥胖風險。
2018年,美國心臟協會議上公佈了這兩項初期研究成果:每天食用堅果,不僅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同時還可以預防體重增加、改善新陳代謝。根據第一份研究報告是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的團隊完成,他們分析了堅果、花生對體重的長期影響;第二份研究則是比較了堅果對飽腹感、血糖和胰島素反應的影響。
第一項研究透過4年的時間發現,每天食用1盎司的堅果和花生代替營養價值較低的食物,可以降低4年內體重增加、肥胖的風險。根據研究作者劉(Xiaoran Liu)博士指出:「人們經常把堅果視為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所以他們不願意把它當作健康的零食,但事實上它們與防止體重增加有關。然而成年以後,人們會每年逐漸增加約1磅(約0.5公斤)的體重,這個數值看上去很少,但是長期累積下來會很驚人。此外,如果在每天飲食中,加入1盎司(約28公克)的堅果,藉此取代其他不健康的飲食,像是紅肉、壞脂肪類的食物,都能有助於減緩、防止成年後緩慢的體重增加,並降低肥胖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第二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調查了健康成年人食用巴西堅果的效果。他們在兩組人的正常飲食中添加了36公克餅乾蝴蝶餅乾(Pretzels)或是20公克的巴西堅果,兩種零食所含的熱量和鈉含量差不多。在參與者吃完零食40分鐘後,結果顯示,餅乾顯著提高了血糖和胰島素,而巴西堅果則沒有。雖然兩種食物都能夠增加飽腹感,但是堅果卻可以穩定飯後的血糖,這對於預防糖尿病、體重增加有幫助。此外,該研究人員指出,過往研究發現硒元素這種礦物質,與胰島素和血糖反應有關,而堅果類正巧富含了硒元素,推測這可能是堅果能穩定飯後血糖的原因。
不過按照中醫的角度,如果你有虛火旺體質、甲狀腺亢進,以及腸胃功能不佳,或是有過敏體質的人,堅果這類食物是不能多吃!;然而糖尿病患者想要吃堅果來穩定血糖時,也務必先諮詢專業醫師意見。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MAYOCLINIC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