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發現進入健身房開始重量訓練一段時間之後,肌肉與肌力開始在原地徘徊嗎?有人說這就是所謂的撞牆期或稱為平台期。然而,當你仔細的檢視一下自己的訓練紀錄時,就會發現這個問題的存在,大多數的人開始進行訓練時,往往都會傾向正常的訓練法則或模式,這就如同我們吃早餐或是上班的路程一樣,習慣一成不變的步調與方式,因為,你不知道何時需要改變該怎麼改變,甚至於只是想待在舒適的訓練強度內不敢改變,但如果你想要增加肌肉成長及力量,就必須要學會適時的改變你的訓練重量及強度。
當你每週訓練重量與方式相同時,隨著訓練時間不斷的累積,我們身體將會產生適應與抵抗的能力,正因為這樣你就不會看到肌肉力量與圍度的增加。這如同每次你踏上跑步機時,都用相同的速度跑相同的距離,久而久之你就不會看到身體的改變,因為你不再讓肌肉與身體機能面對新的挑戰。可是,對於那些不想或不知道要改變訓練強度的人來說,這樣的訓練方式會從肌力增長轉變為肌耐力訓練,所謂的肌耐力訓練就是肌肉長時間產生力量的能力,這對於需要長時間的運動項目十分的重要,例如馬拉松比賽。
你該如何知道自己的肌肉耐力有所提升?美國專業肌力教練Jacque Crockford說,看你在相同的訓練重量與動作之下,每組做的次數是否有提升。例如原本啞鈴肩推20磅只能做10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可以將這個動作及重量做到20下,那麼就代表你的肌耐力正在成長。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加肌肉量與提升肌力,那你就必須要提升組力訓練的強度,教練Jacque Crockford建議用2x2法則來做為增加重量的判定。
Jacque Crockford教練的2x2法則是這樣執行,如果你能夠在連續兩次訓練組數舉起比原本要多2下的次數,那就代表你的這個動作訓練需要增加重量,例如原本啞鈴肱二頭肌彎舉能用10磅舉12下,現在能用10磅舉14下並且超過兩組,這就代表你必須要增加啞鈴的重量。該加多少?通常適建議5%的幅度最適合,如果增加的重量沒有的話可以運用最接近的重量來執行訓練。針對這樣的ㄐ力訓練方式,Jacque Crockford教練也特別補充,當你進行力量訓練時,記住你的個人目標很重要,因為這樣你就可以相對應的規劃出你的訓練進程與課表,一般來說,都會用下列的簡單分類來設計訓練組數、次數與組間休息時間。現在不妨也來檢視一下你的目標與訓練重量及課表吧!
一般健身:訓練組數/1-2組,每組次數/8-15下,組間休息30-90秒
肌肉耐力:訓練組數/2-3組,每組次數/12下以上,組間休息30秒或更少
增加肌肉:訓練組數/3-6組,每組次數/6-12下,組間休息30- 90秒休息
增加力量:訓練組數/2-6組,每組次數/6下以內,組間休息2-5分鐘休息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波比跳是在徒手健身中一直被認為是用來減脂以及是一種殺手級的最佳訓練。波比跳結合了深蹲、伏地挺身、蹲跳、屈腿收腹等動作,一個標準的波比跳,需要動用全身幾乎所有肌群,爆發性的動作模式使得更多的肌肉纖維能夠被觸發,然而波比跳的燃脂率是跑步的兩倍,不僅對減重人士來說是燃脂瘦身的必備訓練,也對心肺適能相當有幫助。
步驟1:雙手呈現伏地挺身姿勢在地面上,雙腳打開用腳尖支撐地面,將肩膀下壓。
步驟2:向上跳耀後,雙手向上延伸拍手,再回到初始動作。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撐在地面上,下壓時,先將左腳膝蓋往左邊側腰靠近。
步驟2:向上跳耀後,雙手向上延伸拍手,再回到步驟1,換邊執行動作。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後撐在地面上,下壓時,先將左手手臂向後抬起。
步驟2:向上跳耀後,雙手向上延伸拍手,再回到步驟1,換邊執行動作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並撐在地面上,下壓時,先將左腳往後抬起。
步驟2:向上跳耀後,雙手向上延伸拍手,再回到步驟1,換邊執行動作。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後撐在地面上,下壓時,先將左腳往腹部頂起,再換右腳。
步驟2:向上跳耀時,雙手向上延伸拍手,再回到初始動作。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後並撐在地面上。
步驟2:雙手下壓後,跳起來時轉180度,換邊進行。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後並撐在地面上。
步驟2:雙手下壓後,往前跳躍,可以直接換邊進行,或是回到最初位置。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後並撐在地面上。
步驟2:雙手下壓後,往上跳躍,跳耀的同時,盡量將雙腳向腹部內收,雙手向斜前方延伸拍手,再回到最初位置。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後並撐在地面上。
步驟2:雙手下壓後,往箱子上跳躍,再回到最初位置。
步驟1:穿上加重背心來增加身體的阻力,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後並撐在地面上。
步驟2:雙手下壓後,往上跳躍,雙手向上延伸拍手,再回到最初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