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增肌
  • 瑜伽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瘦身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想增肌的你是否該提升訓練強度?美國健身教練提出這套訓練法則做為判斷
1
想增肌的你是否該提升訓練強度?美國健身教練提出這套訓練法則做為判斷
2
親炙世界壺鈴大師 KETACADEMY 俄羅斯競技壺鈴學院開放報名中
3
槓鈴深蹲訓練 讓下半身肌群更穩健!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增肌的你是否該提升訓練強度?美國健身教練提出這套訓練法則做為判斷

2019-06-28
話題 健身 重量訓練 增肌 觀念 中階訓練 增肌補帖

你有發現進入健身房開始重量訓練一段時間之後,肌肉與肌力開始在原地徘徊嗎?有人說這就是所謂的撞牆期或稱為平台期。然而,當你仔細的檢視一下自己的訓練紀錄時,就會發現這個問題的存在,大多數的人開始進行訓練時,往往都會傾向正常的訓練法則或模式,這就如同我們吃早餐或是上班的路程一樣,習慣一成不變的步調與方式,因為,你不知道何時需要改變該怎麼改變,甚至於只是想待在舒適的訓練強度內不敢改變,但如果你想要增加肌肉成長及力量,就必須要學會適時的改變你的訓練重量及強度。

如果你想要增加肌肉成長及力量,就必須要學會適時的改變你的訓練重量及強度。

當你每週訓練重量與方式相同時,隨著訓練時間不斷的累積,我們身體將會產生適應與抵抗的能力,正因為這樣你就不會看到肌肉力量與圍度的增加。這如同每次你踏上跑步機時,都用相同的速度跑相同的距離,久而久之你就不會看到身體的改變,因為你不再讓肌肉與身體機能面對新的挑戰。可是,對於那些不想或不知道要改變訓練強度的人來說,這樣的訓練方式會從肌力增長轉變為肌耐力訓練,所謂的肌耐力訓練就是肌肉長時間產生力量的能力,這對於需要長時間的運動項目十分的重要,例如馬拉松比賽。

增加強度判定

你該如何知道自己的肌肉耐力有所提升?美國專業肌力教練Jacque Crockford說,看你在相同的訓練重量與動作之下,每組做的次數是否有提升。例如原本啞鈴肩推20磅只能做10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可以將這個動作及重量做到20下,那麼就代表你的肌耐力正在成長。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加肌肉量與提升肌力,那你就必須要提升組力訓練的強度,教練Jacque Crockford建議用2x2法則來做為增加重量的判定。

什麼時候該提升訓練重量?時間點的掌握很重要!

2x2法則使用

Jacque Crockford教練的2x2法則是這樣執行,如果你能夠在連續兩次訓練組數舉起比原本要多2下的次數,那就代表你的這個動作訓練需要增加重量,例如原本啞鈴肱二頭肌彎舉能用10磅舉12下,現在能用10磅舉14下並且超過兩組,這就代表你必須要增加啞鈴的重量。該加多少?通常適建議5%的幅度最適合,如果增加的重量沒有的話可以運用最接近的重量來執行訓練。針對這樣的ㄐ力訓練方式,Jacque Crockford教練也特別補充,當你進行力量訓練時,記住你的個人目標很重要,因為這樣你就可以相對應的規劃出你的訓練進程與課表,一般來說,都會用下列的簡單分類來設計訓練組數、次數與組間休息時間。現在不妨也來檢視一下你的目標與訓練重量及課表吧!

一般健身:訓練組數/1-2組,每組次數/8-15下,組間休息30-90秒         

肌肉耐力:訓練組數/2-3組,每組次數/12下以上,組間休息30秒或更少

增加肌肉:訓練組數/3-6組,每組次數/6-12下,組間休息30- 90秒休息

增加力量:訓練組數/2-6組,每組次數/6下以內,組間休息2-5分鐘休息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親炙世界壺鈴大師 KETACADEMY 俄羅斯競技壺鈴學院開放報名中

2016-09-22
活動間歇訓練講座壺鈴健身話題

你對於競技壺鈴或進階壺鈴技巧有興趣嗎?兩位俄國壺鈴大師即將來台親自授課,歡迎來參加這個課程,不但可以增加許多關於壺鈴的專業知識,還能精進你的壺鈴技巧!

4天課程中將會深入探討競技壺鈴研習課程透過Short cycle (Snatch, Jerk),Long cycle (Clean & Jerk),以及其相關動作像是 swing clean hight pull 的變化式,以及 Pulling progression (提拉相關動作)。學員於課程中將會學習到制定訓練計畫的基本能力及相關知識。課程內容包含學術討論以及動作實踐。此課程適合對於力量訓練、功能性訓練、運動表現提升及初階競技壺鈴有興趣之人群。

課程內容
暸解競技壺鈴三項技巧的操作方式
Long Cycle
(clean&jerk)
Short Cycle
(PushJerk, Snatch)

課程講師
Sergei Merkulin
俄羅斯壺鈴國家隊,biothnon競技壺鈴不敗神話
16屆世界冠軍紀錄保持人

Denis Vasilev
俄羅斯壺鈴國家隊,現役 Long Cycle 世界冠軍及紀錄保持人
學歷:聖彼得堡大學 Physical Culture and Sports 體育學碩士
著作:競技壺鈴訓練概念

KETACADEMY 俄羅斯競技壺鈴學院
主辦單位
KETACADEMY俄羅斯競技壺鈴學院
TURNFitness轉動運動顧問有限公司

課程日期
10月7、8、9、10

上課時間
每日9:00-17:00

課程地點
無限體能訓練中心
114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108號B1
文德捷運站一號出口旁

報名費用
新台幣24000元 四日課程 (五、六、日、一)

(取前30位報名,以匯完款郵件通知為順序先後排列)
-------------------------------------------------------------------------
報名條件
競技運動教練、健身房教練、工作室教練、壺鈴運動愛好

ATM轉帳或跨行匯款
銀行代號
822
分行名稱
中國信託江翠分行
帳號
576540252059(12碼)
戶名
轉動運動顧問有限公司
-------------------------------------------------------------------------
招收名額
總上限人數30名

先後錄取順序以完成匯款手續時間為憑。填妥基本資料如下:
1.中 / 英文姓名<須與護照相同>。
2.聯絡電話。
3.郵遞區號及中文地址。
4.電子郵件。
5.服務單位。
6.職稱。
7.服裝尺碼S,M,L,XL
填妥資料寄送到: turnfitness@gmail.com
-------------------------------------------------------------------------
本次課程候補2人,開課前若正取學員報名後因故不克參加則遞補之,若該梯次無缺額可供遞補,則無息退還報名費。

注意事項
研習期間請穿著運動服裝、運動鞋以利實踐動作執行。
如有天災、氣候或不可抗拒的因素,主辦單位有權臨時修正或變更課程之權利。

退費辦法
若是繳交報名費用後不克參加者,依下列規定退費:
(10/1)以前提出退費申請者,退費過程產生手續費故扣除一成,9折退費。
參加名單寄出協會後恕不退費。
如有疑問,請電洽王慧琳小姐(02)2253-1386或是電子信箱 turnfitness@gmail.com

活動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3996703393087/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槓鈴深蹲訓練 讓下半身肌群更穩健!

2016-09-09
健身知識庫觀念重量訓練核心肌群下半身肌群

在重量練習中,「深蹲」是個複合的、全身性的練習動作,它可以訓練到大腿、臀部、大腿後肌,同時可以增強骨頭、韌帶和橫貫下半身的肌群,深蹲被認為是拉長腿部和增加臀部力量以及發展核心肌群必不可缺的練習。

在以正確的方式深蹲時,下背部、上背部、腹部、軀幹肌肉,以及肋間肌肉,以及肩部和手臂對於這個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 深蹲在力量舉中是一種競爭性的上舉,而深蹲時有很多類型的器材也可以作為輔助運用。

槓鈴深蹲 ©savagelandsgame.ru

 
 
深蹲時切忌下蹲時速度過快,以及蹲的太低,否則容易傷到腳踝以及關節,而不管做什麼樣形式的深蹲,膝蓋都不能超過腳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增肌
  • 瑜伽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瘦身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