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雕塑身體線條或是瘦身減重,毫無疑問,「減脂」應成為你的首要目標。許多聰明的運動咖會使用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來減重、減脂,因為這連科學研究都掛保證有效,前提是間歇訓練的方式必須正確。在幫自己擬定HIIT減重/減脂計畫前,先看這篇吧!
1. 做任何運動前都應該確保自己的身體狀況能夠負荷。因為HIIT有一定強度,你應該先諮詢醫師,得到醫師許可或建議後再進行。
2. 恢復相當重要!在每一次訓練後都需要一天來恢復,因此絕不要為了減重而每天做HIIT,這可能反而降低減重訓練計劃的效果。
3. 你需要有一個能監測心率的錶、手環或是任何穿戴裝置,好監測你的訓練強度,如果沒有,可運用運動自覺強度或是計算脈搏。
間歇訓練的時間相當短,進行時可互相交替短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和短時間的輕鬆訓練,並重複多次這樣的循環。根據近期幾項研究,運動生理學家使用訓練2分鐘、休息3分鐘,此循環重複5組。
2分鐘高強度訓練 + 3分鐘主動休息 X 5組
如果有必要可調整你的間歇時間,一般常規是間歇時間越短,訓練越強烈。但請記住,HIIT中強度是關鍵,而不是持續時間,因此較長的間歇不一定較好,因為你不可能把5分鐘的訓練做得跟20秒訓練時的強度一樣高。
當你制定好間歇長度和訓練計劃,開始動起來之前,先選擇你喜歡的訓練動作,任何動作皆可。假設你是一名跑者,可以把短衝刺加入訓練;如果你是位自行車手,可以進行自行車間歇訓練;也可做上下樓梯、跳繩或是跳舞…等各式各樣的訓練,重點是﹕強度比模式更重要。
在間歇訓練開啟前,確保你已做了7-10分鐘的熱身,熱身時不需要做強度太高的動作,例如如果你要進行短衝刺,那就可將輕鬆慢跑或均速跑作為熱身。以下示範為45分鐘的訓練菜單﹕
熱身﹕10分鐘
間歇﹕共25分鐘
2分鐘/最大心率的85-90%(高強度)
3分鐘/最大心率的60%(低強度)
2分鐘/最大心率的85-90%
3分鐘/最大心率的60%
2分鐘/最大心率的85-90%
3分鐘/最大心率的60%
2分鐘/最大心率的85-90%
3分鐘/最大心率的60%
2分鐘/最大心率的85-90%
3分鐘/最大心率的60%
緩和運動﹕10分鐘
一項文獻回顧發現,許多教練為他們的學員設計了2-16週的HIIT訓練計畫,並觀察到他們的脂肪減少、肌肉量增加,其中對減重效果最顯著的計劃是持續8週。
要注意的是,當你在進行HIIT訓練時,一定要補充充足的蛋白質,以幫助身體燃燒熱量並增加肌肉,這也是加速見效的方法。當然,規律持續地進行是任何減重計畫最重要的,只要你能堅持下去,不只減重、減脂,更能促進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verywellfit, healthline
責任編輯/Dama
在仿間有許多健身書籍都告訴你只要12週就可以改變身型,然而真的可以在12週內練出線條分明的肌肉嗎?打造出許多好萊塢明星包含布萊德.比特(Brad Pitt)、雷神索爾-克里斯.漢沃斯(Chris hemsworth)及黑寡婦-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等人的私人健身教練-達菲.蓋佛(Duff Gaver),在《超級英雄製造機─12週打造超級英雄體態訓練秘笈》這本書中指出,這4個訓練態度是改變你身材的關鍵因素。
要在12週內練出線條分明的肌肉這真的可以辦到嗎?當然可以,但不是任何人都能這也並不表示你假以時日無法達成,有些人可能會先選擇放棄,但你們不應該也不要被這樣的概念嚇退了,所以若你沒有在12週內練得跟雷神索爾一樣壯,那也沒關係;這並不是我們衡量訓練進展的方法,但如果你聽我的建議也照著去做,我可以保證你是正在往對的方向前進,當你往正確的方向前進,這也會助你建立自信,你也會更容易了解自己的狀況。
明星們不是彈彈手指蹦一聲身材就變好,他們也不是生來就有這樣好的體態與肌肉線條,沒有人生來如此!但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樣的潛質,他們練出健美的身材是專注在自己的潛能上,充滿意志力的決心才讓自己練出肌肉線條,而你也一定可以達成這樣的目標;所以,接下來我將這樣的態度與成功關鍵分為下列4點來做說明。
在美國海豹部隊有一種訓練可以稱之為「試膽期」,在訓練進行一段時間後,受訓者會被大幅提高強度來了解每一個人崩潰的臨界點在哪裡,你有可能會在一開始或中途就選擇退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我有許多的客戶在偏離達成目標的情況之下,我將會盡我的能力適時的提醒他;但我知道我無法適時的提醒著你,你可以嘗試寫張紙條貼在浴室鏡子上或請身邊的朋友提醒你,嘗試一下別輕易的放棄!這樣的動作將不會對你有害。
以我的經驗來看,要完成一件事情或目標有三種可能的方式。第一種就是直接跳上車然後開上不限速的德國高速公路(autobahn),這個意思就是說,無論我說什麼包含運動、飲食還是睡眠的方式與技巧,你都分毫不差的全盤接受,將能以最快的速度達成你要的目標。第二種就像有很多人想要上405號公路(加州交通流量極大的一條高速公路,重要時刻非常容易塞車就像臺灣中山高一樣),這樣也還算可以接受,你在過程中儘可能做到飲食符合條件、該做的訓練也都有做,睡眠也有但不見得充足,偶爾你會想要跟朋友外出歡聚或喝啤酒放縱一下,我不會說這是個很棒的做法但它總是個開始,當然這也是目前一般人會選擇的做法。最後一種人,可能會開上一般的鄉間柏油路並撞上每一個路障或坑洞,但卻不管他的車撞成什麼模樣,相信你可以了解這是最差的方式,將不會呈就任何一件事和目標。
我不會說它是一個準則,因此我稱它為「三腳凳」。如果你想要看起來很厲害,那你就必須要吃得很厲害、練及睡的有模有樣,這也是打造健身體態最重要的三支腳,只要任何一隻腳斷掉這個板凳相信是站不起來的。我從2003年開始協助布萊德.彼特(Brad Pitt)進行訓練,當他準備接演《特洛伊:木馬屠城》阿基里斯(Achilles)一角時,他告訴我為了這個角色他需要把腿練壯,我記得一開始就告訴他腿部肌肉是最難練大的,因此「不舒服就是改變的開始」他聽完立刻就拿了一支油性筆,把這句話寫在健身房鏡子上,看到此舉我就深知他確定要做而且已經準備好了!
在每一次的訓練上你都必須用盡全力,如果沒有這樣的感覺那表示你做的太輕,因為無論是重量訓練或心肺訓練,你必須要了解如何才能比這些事情做好並不會受傷。接著必須謹守吃全天然、全營養食品及拒絕加工合成和垃圾食物,讓你在燃燒熱量的同時也吃進所需的營養,無論你是頂尖的運動員或一般人,都必須充分攝取適合你生活方式的營養。另外,你必須有規律的生活作息不可以整晚熬夜看電視,睡眠會幫助肌肉修復並生長得更強壯,這也是儲備足夠能量以應付隔天再度全力以赴的要件。
我們與自己對話的方式大大的影響了我們會做什麼事以及完成的方式,這也是你必須要掌握的重點。常有人來我健身房對我說:「你知道的,達菲,我辦不到。」,真的嗎?你第一句要告訴我的就是這個?但你都還完全沒嘗試過!我試著說服他進行嘗試,到頭來說這些話的人通常會讓自己驚訝。現在你試著把要講的話加上「還」這個字,例如「我還不能做到。」這表示你可以做到,這可以套用到任何事上面,改變你的想法,你的身體就會隨著心態改變。有些時候我們必須跨過的最大阻攔,就是我們不自覺在心裡所構築出來的阻礙,當你成功的排除阻礙就能促成目標前進。
柔術界有句格言說:「比試沒有輸贏,不是贏就是學習。」舉例來說,這些可能是你腦中所想的對話以及我想要改變的:
負面思考:「如果有什麼出錯了?」
正面思考:「如果每件事都對了?」
負面思考:「如果我沒辦法做到?」
正面思考:「如果你可以?」
這樣你了解了嗎?思考的小小改變會有非常大的影響。請試著想像「成為自己所想要變成的那個人這件事」是唾手可得?一年後,你可以回頭來看自己當時想要改變的掙扎再來對比自己的變化。
你必須給自己多一些彈性空間,因為你正在學習不同的行為模式。如果健身不是你以前的生活習慣,而你正嘗試將它納入你的日常行程,如果不小心搞砸了,不妨將那一天拋在腦後。凡事沒有失敗只有學習,當你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你下次就不會再犯。記得以對你最好的朋友一樣的語調來進行自我對話,對自己嚴苛沒有什麼錯,但是請保持正面思考。
• 本文摘自莫克文化,杜菲.蓋佛著
《超級英雄製造機─12週打造超級英雄體態訓練秘笈》一書。
本書簡介
由好萊塢教練和前海軍海豹突擊隊隊員杜菲蓋佛(Duffy Gaver)編寫的培訓健身書,講述了克里斯·普瑞特(Chris Pratt)和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等電影明星親身實踐,打造出螢幕前體格的真實鍛煉方法。 在書中作者也分享如何落實訓練必要的知識和個人動機,讓明星們掌握了自己的身體。內容中將告訴你要打造超級英雄體格,在訓練要注意的地方及如何正確的訓練。此外,本書還有他特別設計的鍛煉菜單可幫助你完美的達成目標。
• 更多《超級英雄製造機─12週打造超級英雄體態訓練秘笈》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vid
近年來你是否有發現大多數的餐廳都會採用買一送一或是買小變大的行銷策略?例如麥當勞買小薯換大薯或是星巴克一到節日就買一送一,然而這樣的行銷策略勢必引發起另一波的購物風潮,同時也造成飲食過量的隱憂,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朋友可以一同分享這些食物。另外,近幾十年來有許多專家學者都認同,肥胖人數急速增加的原因其中一個就是飲食的份量增加。
外食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的習慣,但有許多的飲食中都會添加營養學家口中所謂的「高熱量密度食物」,例如常見的鹹酥雞、珍珠奶茶或白麵包等等,包含著大量油炸、烘焙食物與高含糖飲料這些,事實上除了成人之外在兒童身上也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讓大家都會吃進更多的食物,這樣的現象被稱做為份量效應(Portion size effect,PSE),這將影響著控制體重與肥胖症流行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將介紹10種訓練大腦減少飲食的方式,讓你可以更正確理性的選擇營養豐富且低熱量的食物。
1.注意食物份量標示
這個建議是否看起來有點簡單?但要少吃東西唯一的方式就是了解份量!當你在不知道適合多少份量之前,清不要太過於相信自己能有效的控制攝取量,尤其是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如果你是買外食或自助餐,請先查看食品包裝袋上所標示的份量,如果這一份食物事一包內的三分之一的話,請不要直接拿起整包來嗑!你可以將食物拿取三分之一出來食用就好。
2.注意營養成分表
外食族現在也能透過菜單了解每餐進食的熱量,但大多數的人都沒有去注意過自己一天可以攝取多少熱量的數字,根據統計很多體重已經超標的人都低估每餐的熱量,尤其是在高熱量的速食餐點中。如果在菜單上看不到營養成分表,你也可以透過Google或是營養APP來查詢。基本上一餐的熱量盡量控制在700-800大卡以內,這點是你在點餐之前就可以先了解並查詢過後,當夾取到一定份量的時候,你就該有所節制不要再繼續夾取,或是可以準備一個分隔式的餐盒,消除更多食物的視覺感。
3.找明亮的地方用餐
也許來個燭光晚餐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但這將會使得你攝取更多的熱量。在一項研究實驗中,受測者被要求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進食,與在光線足夠地方進食的人相比,在黑暗中進食的人會多吃進36%的食物,因此,與其坐在電視前的黑暗房間裡,不如嘗試坐在桌旁的光線下專注於用餐,並練習了解你正在進食的食物份量及成分。
4.單位偏差的誤導
你是否也會相信包裝內的份量?通常這不是一件壞事,但有很多的個別尺寸的食物都被要求增加單份的大小並裝在較大的容器內,這時後你就會覺得食物好像沒有多少,但這樣反而會讓你吃就更多的食物份量。這是由於一種被稱做「單位偏差(unit bias)」的東西所造成,我們的大腦將一個單獨的事物視為相同的密度,即使這個食物的密度較小,例如有五個迷你椒鹽脆餅或五個正常尺寸的椒鹽脆餅,一個人可能會吃掉兩者的全部食物,這意味著食用較大椒鹽脆餅的人會攝取更多的卡路里。所以,在進食之前不要讓視覺蒙蔽了大腦的判斷,花一點時間秤重來進算食物的份量,就能避免攝取過量。
5.規劃用餐計劃
將零食或食物放進準備好的小袋子或餐盒內,是控制飲食份量最好的起步方式,尤其當你想要開始設計餐點卡路里與體重控制計劃時,就能更輕鬆的阻止暴飲暴食的機率。透過這樣的飲食習慣與計劃,就可以成功的養成按時進食與減少過量飲食的正確習慣。
6.餐前攝取蛋白質
如果你能在用正餐的過程中減少進食的份量,這將會是一個十分優秀的方式,因此,你可以準備好一些高蛋白的餐前點心,例如一根蛋白棒或是一杯高蛋白乳清,都可以讓你的肚子優先獲得滿足感,這樣的方式特別是在你準備去吃高熱量正餐之前。
7.大量蔬菜裝盤
是否有想要欺騙大腦吃進更多健康的食物?只要在你的盤子內添加大量的蔬菜,你就可以更落實並減少過量食物與熱量的攝取,並且建議進食時優先食用蔬菜。
8.遠離隨手可得的食物區
如果我們將食物裝好盤之後,便離開那個區域到附近的餐桌上進食,這樣的小動作將會使得你少吃一些東西,在2010年的研究表明,當糖果盤從辦公室內的桌子移開距離6英尺時,每天平均糖果消耗量減少接近一半以上。這份報告指出,這是因為距離會導致人們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吃糖果?根據報告中的說明,隨手可得的食物是造成暴飲暴食的元兇之一,另一個研究採用與糖果盤相同的理論,挑選78個受測者來進行午餐食物距離的實驗,以觀察將食物遠離餐桌距離是否會減少來回夾取的次數,實驗的結果表明,將食物遠離進食區時會使得攝取量減少大約25-35%左右。
9.標註健康的陷阱
你否知道標註有機的食物並不一定意味著低熱量或健康?有許多的標註將會誤導著大家的想法,例如標註有機的餅乾有可能充滿著大量的糖份。在一項研究中發現,標註有機的食物會讓人吃進更多的份量,甚至於有許多的受測者認為吃進有機的食物就是低熱量,因此,放棄了控制體重所養成的運動習慣,然而,有機食品指的是由符合有機農場標準的機構生產的食品,在世界範圍內有機農場標準不一,但一般來說有機農場致力於對資源的循環再利用,追求生態平衡以及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在有機食品生產的過程中農藥並非被一律禁用,但某些農藥和肥料可能被禁止使用,如含砷、番木鹼的農藥等等。所以,不要讓標籤欺騙了你的大腦,你因該要更加的注意營養成分標註,並繼續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10.選擇較小的盤子或餐具
這個建議相信有許多人都有看過或聽過,這是一種減少進食的簡單方式之一,正因為餐盤變小因此你更需要挑選適合自己吃的食物份量而不會過量食用,另外,就算食物的份量小盤子與大盤子一樣,但相信你的大腦較為樂意見到一個滿滿的盤子吧!根據一項統計從1980年代至2000年代之間,餐具的尺寸平均大小增加了大約44%,這表示我們已經漸漸習慣大份量的飲食習慣,在一個研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各種餐具上提供相同的食物,甚至注意到餐具的大小完全不同。因此,這很簡單-請注意所用盤子,杯子和餐具的大小並進行相應調整,以防止過度的暴飲暴食。
資料參考/draxe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