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飽受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困擾?放鬆下背筋膜讓你揮別不適
1
飽受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困擾?放鬆下背筋膜讓你揮別不適
2
不可忽略的小腿肌訓練與拉伸技巧
3
夏季防曬產品怎麼選、怎麼塗? 先搞懂SPF、PA值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飽受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困擾?放鬆下背筋膜讓你揮別不適

2019-12-06
話題 保健 觀念 講座 課程

現在許多忙碌的上班族因為工作關係,一日都要在電腦前坐上8~10個鐘頭,由於長時間坐著以及坐姿不正確,都會導致坐骨神經疼痛以及椎間盤突出。別以為這些疾病只會出現在年齡層較高的人群,其實這個症狀越來越普遍出現在年輕人當中,只要被身體硬骨或軟骨壓迫到,就會造成上述病灶。初期時的症狀會出現腰痛,漸漸的就會擴展至臀部、大小腿以及腳底板,如果久而久之都沒處理,就可能會有開刀的風險。因此,需要靠自己身體的重量或是輔助工具壓力來針對結節做定點的深層刺激,進而達到放鬆肌筋膜、改善軟組織延展性來增加肌肉柔軟度,這樣才能真正改善令人擔憂的「坐骨神經疼痛」與「椎間盤突出」。

飽受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困擾?放鬆下背筋膜讓你揮別不適 ©thempts.com

坐骨神經疼痛與椎間盤突出真的很難痊癒?

根據統計,有高達80%的成年人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除了激烈運動造成的急性傷害之外,最常聽見的就是坐骨神經痛,嚴重者還伴隨椎間盤突出。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有些人以為,坐骨神經痛是年長者專有的疾病,其實年長者罹患的原因,多半是由於退化所引起;反觀年輕人卻常常因坐姿不正確、或者各種不良習慣,導致坐骨神經痛的發生機會,不可輕忽。

坐骨神經是一條位於下肢的大神經,經由臀部與大腿後側,並在膝關節的後方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而一般人俗稱的「坐骨神經痛」,即為順著坐骨神經走向延伸下來的疼痛,患者往往會有腰痛、相關部位疼痛、灼痛、鈍痛的感覺,有時候不適感甚至會延伸到小腿部位。然而造成年輕人腰椎椎間盤突出症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外傷,但很少因為一次外傷病史就造成如此嚴重結果,大部分可能之前就有因長時間提重物、過度腰椎彎曲和延展引起脊椎退化的狀況,據統計有超過一半的病人是在運動時產生此一問題。而另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脊椎的變形,如脊椎側彎和脊椎發育缺陷等,有這些狀況的人可能會加速椎間盤的退化及突出。如果要真正改善這些病灶,除了平時要保持良好姿勢外,「肌筋膜放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這樣相輔相成的方式,才能真正瓦解。

©theinjuryclinicmarketharborough.co.uk

哪些人容易罹患坐骨神經痛與椎間盤突出?

人類的脊隨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退化,所以坐骨神經疼痛與專間盤突出在年長者是十分常見的,除此之外,許多工作者也會因為常搬運重物、肥胖、長期久坐、姿勢不良等,增加坐骨神經痛的風險。而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引起神經病變,須遵照醫囑穩定控制血糖容易罹患坐骨神經痛的族群包括:老年人、經常搬重物、肥胖者、長時間久坐或姿勢不良者、糖尿病患者等,這些都是高風險的族群。醫師在替病人看診時,會發現當病人平躺於床上時,無法將腳伸直抬高超過三十度,原因是抬腳的動作會牽引到坐骨神經而引起劇痛。

©physicianpartnersofamerica.com

放鬆下背筋膜緩解坐骨神經痛

筋膜放鬆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使用滾筒、花生球(以自身體重加壓來回滾動之後放鬆肌筋膜),同時也會有人使用貼紮來緩解,或是去給物理治療師或按摩師來做專業的肌筋膜放鬆,接著再搭配日常肌肉的伸展運動,都能讓肌肉與筋膜得到很好的放鬆效果。在自我治療時一旦發現酸痛的點,就應該「停留」並且持續在該點進行適當的施壓,並嘗試放鬆該肌肉運用緩慢且深層的呼吸方式,就能更有助於平靜神經系統同時放鬆觸發點;因此,在每個肌肉群大概需花費45-120秒的時間。另外,要注意透過轉移身體的重量或增加工具的力量來控制痠痛的程度,太輕或太重都無法真正的緩解筋膜,只有採用中重度的按壓才有辦法達到筋膜放鬆的效果。同時,在進行肌筋膜按壓前需特別注意!如果你有骨折、開放性傷口、骨質疏鬆、深層靜脈阻塞、感覺異常或懷孕等問題,請避免使用滾筒或花生球等工具來進行放鬆筋膜的動作。

貼紮能舒緩坐骨神經痛

 一般來說,罹患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會有下背痛、腰痠、行走的前幾步就會感受背部疼痛,然而,坐下休息或行走一段時間後,疼痛感會漸漸的減輕一些。不過,如果持續久站或行走過多時,疼痛就又會加劇。然而,一旦發生罹患坐骨神經痛必須要開始進行復健,以及要維持日常生活良好姿勢。通常症狀輕微者可透過藥物輔以復健治療改善病情。以椎間盤突出為例,透過治療性的復健運動,可避免神經受到不正常的刺激,臨床上約有八成患者能藉此改善,使突出的軟骨隨時間脫水而變小,讓神經不再受壓迫而自然痊癒。此外,採用貼紮的方式也能特別針對筋膜的構造來進行處理,同時,透過使用肌能系貼紮也可適時的舒緩下背部筋膜的張力並減輕疼痛,另外,再配合足部的伸展運動與適當的熱敷,就可早日擺脫這個惱人的疼痛問題。

那你需要上課?

看完上述有關於筋膜與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的重要關係後,你真的有用對方法來改善擾人的問題嗎?同時要如何對症下藥緩解以及預防這兩個問題?又或者該如何才讓它們更加的健康?關於以上這些問題,運動星球特地邀請到藍海學苑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許憶婷以及職能治療師-李瑋,親自教導你如何採用正確的「自我肌筋膜放鬆」技巧與「肌能系貼紮」來揮坐骨神經痛與椎間盤突出的問題,課堂中將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搭配實際操作,告訴你該怎麼真正按摩到你的筋膜,只要正確的放鬆筋膜及貼紮運用,讓你不只是解決這些問題,其它身體的疼痛也能輕鬆瓦解。想要讓自己不再被疼痛纏身嗎?趕快報名參加<基礎痠痛預防-肌能系貼紮與筋膜放鬆實戰技巧(三)>的課程吧!

課程重點

第一階段:下背筋膜放鬆

#了解坐骨神經痛及椎間盤突出發生的原因與緩解方式

#正確技巧來瓦解腦人的坐骨神經痛及椎間盤突出問題

第二階段:肌能系貼紮解決坐腰部不適

#發生下背痠痛的問題點及如何正確解決

#透過貼紮來緩解腰部不適

專業課堂講師-許憶婷、李瑋

物理治療師-許憶婷

陽明大學 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學士

宏恩綜合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藍海學苑 副秘書長

國際認證肌能系貼紮操作者(CKTP)

台灣肌能系貼紮學會 課程講師

大安文山身障中心居家物理治療師

台北馬拉松場邊防護 (2013-2016)

職能治療師-李瑋

中山醫學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杏誠復健診所 職能治療副組長

藍海學苑 副秘書長

國際認證肌能系貼紮操作者(CKTP)

身體感知運動訓練技巧 課程講師

台灣肌能系貼紮學會 課程講師

台北馬拉松場邊防護 (2017)

由專業且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來進行教學。

課程報名資訊

課程主題:基礎痠痛預防-肌能系貼紮與筋膜放鬆實戰技巧(三)

課程時間:2019年12月26日(四) 18:30~21:30 (請提早半小時報到)

課程地點: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樓 (城邦書房) 

報名時間:即日起開放報名、額滿為止。

課程費用  單堂課程:原價NT$ 2000、早鳥價NT$ 1600 (優惠期限請見購票網站) 課程內容請看報名連結。

注意事項

1.請學員自備輕便運動衣物(需帶短褲或穿著短褲),便於課程現場實際操作動作。

2.報名費包含一組花生球、一卷肌能系貼布(報名時也可再多購買)。

主辦單位:運動星球

報名資訊:基礎痠痛預防-肌能系貼紮與筋膜放鬆實戰技巧(三)

現在報名上課就送花生球與一卷貼紮。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可忽略的小腿肌訓練與拉伸技巧

2018-10-17
健身訓練動作運動恢復運動生理伸展保健知識庫

大家都知道小腿肌肉是個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有的人會希望它可以變大或練出肌肉線條增加整體性,另外,也有人希望自己的小腿可以變細變小增加修長的感覺,其實,小腿肌與前臂肌肉是身體唯二極端情形的肌肉部位,想要讓它越發達取決於肌肉的長短,一般來說小腿肌越長越容易鍛鍊,所以,才會產生不用什麼鍛鍊小腿肌就很強壯的人或在怎麼練都練不壯的人,但如果你想要練出結實的小腿肌線條,就必須先了解它的構造與訓練方式。

想要練出結實的小腿肌線條,就必須先了解它的構造與訓練方式。

小腿局部構造與訓練:

小腿又可稱為小腿三頭肌(Triceps Surae),它主要有分為三個部位:
 1 腓腸肌外側頭
 2 腓腸肌內側頭
 3 比目魚肌
最主要小腿肌是由腿部內外兩側的腓腸肌所構成,再加上位於小腿上半段的比目魚肌。而腓腸肌是屬於多關節肌,所以,只有在腿部接近完全伸直時才會訓練的到;比目魚肌剛好相反是屬於單關節肌,無論小腿是伸直或彎曲都會參與其中,一般來說腿部呈現90度彎曲坐姿時都是訓練這塊肌肉。

小腿又可稱為小腿三頭肌(Triceps Surae),它主要有分為這三個部位。 ©nonsolofitness.it

訓練前的重點提示:​
對於想要來增加小腿肌肉大小的你,主要就是針對腓腸肌內外來做訓練動作,建議可以採用大重量與輕重量交錯的訓練方式來執行,但在於單組訓練時還是採用大重量低次數的方式先進行,再接著用輕重量進行訓練,這樣交錯的訓練技巧可增加小腿肌的反覆次數外,還能增加訓練的密集性。這裡要注意2點事項:1.每組先大重量在小重量,不可先小重量在大重量;2.做小腿肌力訓練時,不可借用大腿力量去抬起重量,必須要孤立性訓練。

完美的小腿肌訓練動作:

要說到小腿的訓練動作,就不能不說提踵(Calf Raise)這個動作。提踵說簡單點就是我們日常說的抬腳尖,但是和踮腳尖不同的是,我們為了能完全的拉扯到小腿的腓腸肌,我們需要先讓腳後跟騰空而在抬起腳尖時,能夠使腓腸肌完全拉伸進而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如同前言所說的腓腸肌是屬於多關節肌,所以,只有在腿部”接近完全伸直”時才會訓練的到,因此,站姿提踵是最能訓練腓腸肌的訓練動作。

 動作  1 站姿提踵(Standing Calf Raise)
這是提踵最常見的動作之一,一般來說我們都會使用啞鈴或史密斯來進行這項訓練,如果有專屬的站姿提踵訓練機就更好。當我們使用啞鈴或史密斯時,必須要在腳底部放置一塊槓片,主要是能讓小腿肌能側底伸展開來,然後運用腳趾的力量將重量推高並保持小腿肌在高點收縮1秒,然後再慢慢放下回到初始位置,要保證肌肉能夠被完全的拉長從而更好的刺激腓腸肌。當進行站姿提踵的時後為了避免腰椎前後擺動,全程請保持頭部直立,眼睛稍微朝上方看。

站姿提踵(Standing Calf Raise),主要訓練腓腸肌。

 動作  2 坐姿提踵(Seated Calf Raise)
除了能訓練腓腸肌的站姿提踵(Standing Calf Raise)外,坐姿提踵(Seated Calf Raise)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站姿提踵需要維持身體的穩定,所以會運用到別的肌群輔助,而坐姿提踵則相對的較孤立你的小腿肌群(比目魚肌)。在進行坐姿提踵時要將前腳掌踩在踏板上,靠墊壓在膝蓋上放一點處(不能直接壓在膝蓋骨上),首先,讓小腿肌側底伸展接著用前腳掌的力量將靠墊推高,保持小腿肌在高點收縮1秒,然後再慢慢放下回到初始位置,進行過程中腳後跟盡可能抬至最高,下降過程中將阻力由大拇指移轉到小指;訓練過程中可以用手觸摸並注視小腿肌的收縮,感受肌肉的整體動作。

坐姿提踵(Seated Calf Raise),主要是在訓練比目魚肌。

拉伸小腿肌技巧:

在進行完提踵的訓練之後,你可以運用多種角度來伸展小腿肌肉,在伸展動作可以採用單腿或是雙腿操作的方式,首先,站直並於腳尖放置一個支撐物,例如槓片或階梯(支撐物的高度越高肌肉就伸展越多),維持腳尖朝上的動作並停留10-12秒。這裡記住一個原則,當腿伸直時主要是拉伸腓腸肌;而腿彎曲時則比目魚肌伸展的越多。

在小腿肌伸展動作可以採用單腿或是雙腿操作的方式。 ©Women's Health

結論:

雖然提踵是個很好的訓練小腿的動作,但是有些人一練小腿就容易抽筋,這毫無疑問在你訓練之前,小腿肌肉就處於較緊張的狀態,為了避免抽筋的現象你必須先放棄訓練,而是先去做拉伸放鬆它。總之小腿肌想要練得粗壯大重量的孤立訓練動作一定是要多做,另外,為了避免小腿抽筋我們還是要注意小腿肌肉的拉伸和放鬆,畢竟這是一個很容易抽筋的肌群。

資料來源/barbend、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夏季防曬產品怎麼選、怎麼塗? 先搞懂SPF、PA值

2018-08-02
觀念保健知識庫生活

夏日炎炎,無論你去戶外旅遊、練跑,或參加一場舉辦在早上的路跑,是不是不到幾個小時,全身就紅得像關公或是變黑好幾個色階﹖恐怕是因為你沒做好防曬!在大太陽底下,除了最主要的陽傘、外套、帽子和墨鏡,防曬乳也是相當重要的防曬工具。然而你知道怎麼選防曬產品嗎?SPF、PA、PPD又是什麼﹖你以為擦上防曬就能達到預期效果?買防曬乳、擦防曬乳之前,先看看以下皮膚科醫師的介紹吧!

夏季防曬產品怎麼選、怎麼塗? 先搞懂SPF、PA值 ©wirecutter

紫外線UVA、UVB、UVC的差別

除了大家最熟知的「UVB」,紫外線依照波長範圍,被分為UVA、UVB、UVC三種,波長越長,穿透力就越強。
 UVA 波長較長,其穿透可達表皮較深處及真皮層,導致皮膚曬黑與老化
 UVB 波長較短,傷害主要集中在表皮層,但因為能量較強,因此容易造成曬紅、曬傷,引起皮膚的紅、腫、熱、痛症狀,嚴重者還會起水泡或脫皮
 UVC 波長更短、更危險,但由於可被臭氧層阻隔,只有少量會到達地球表面。因此一般防曬產品以阻擋UVA和UVB為主。

SPF數值:防UVB、防曬紅

防曬產品上標示的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數值代表防曬產品對紫外線中UVB波段的保護力,簡單來說,SPF數值代表使皮膚致紅劑量增加的倍數。例如在同樣光線強度下,原本曬1分鐘皮膚就會致紅;如果擦了SPF20的產品,可維持20分鐘才發紅。理論上,SPF10的產品可以阻絕90%的UVB,SPF30可阻絕96.7%,SPF50可阻絕98%,不過最重要的前提是:塗抹的劑量必須充足。
 
怎麼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劉康玲指出,依據美國FDA設定標準,SPF是以每平方公分面積擦到2毫克防曬產品的量所測得的數值。但如果你塗抹防曬品的劑量不足,就無法達到防曬產品標示的防護效果。

那麼劑量該怎麼估計?劉康玲建議,可以用個人手掌大小當作參考,擠出一個指節長度的防曬產品,約可以塗抹兩個手掌的面積範圍。例如臉部面積(含額頭)約略為3至4個手掌大小,建議塗抹約兩個指節長度的防曬產品。

SPF是以每平方公分面積擦到2毫克防曬產品的量所測得的數值 ©Dreamstime

PA值:防UVA、防曬黑

國際上針對UVA的保護效果,沒有像UVB一樣有SPF國際公認標準,各國都有不同對UVA的表示方法,例如PA、PFA、IPD、PPD、IPF、UVA-PF等。台灣的市售防曬產品最常見以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標示,這是日本厚生省所公佈的UVA防護效果測定方式。PA值其實是將PPD數值簡化成「+」符號來表示,而PPD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數值是用來評估防曬產品對UVA波段的保護力。防曬產品上標示越多+號,代表越能延緩人被曬黑的時間,主要以1到4個+表示防曬等級對應的防護能力。
防曬等級對應的防護能力
PA+ 延緩曬黑 2-4 倍時間
PA++ 延緩曬黑 4-8 倍時間
PA+++ 延緩曬黑 8-16 倍時間
PA++++ 延緩曬黑 16 倍以上時間

防曬產品上標示越多+號,代表越能延緩人體被曬黑的時間 ©EVERYDAY HEALTH

錯誤迷思:男生擦防曬很娘?!

多數人都了解並會提醒親友「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促進健康、預防許多慢性疾病發生;然而,當你提醒身邊的男性友人出門前擦防曬,卻有常得到「好娘!」、「男生不用啦」、「我不怕曬黑」等回應,其實這是相當嚴重的迷思。劉康玲醫師提醒,沒有做好適當的防曬措施,除了曬黑、曬傷外,長久時間累積還容易導致光照性皮膚老化、曬斑、光化性角化症及皮膚的鱗狀細胞癌。預防勝於治療,劉康玲呼籲尤其夏天要多注意防曬,不只防止曬黑,最重要的是遠離因日光產生的皮膚病變。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維基百科、UnSun、SUPERLAB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