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是否覺得體型越來越橫向發展?當年過30時,感受到代謝比之前還差,直到面臨中年發福,體態日漸變寬,每次洗完澡照鏡子,總讓你忍不住感嘆青春不再?根據營養學專家表示,不管是年輕族群中老年人,其實想解決中年發福,其實只要吃對食物且日常保健謹記幾個小技巧,就能搶救下滑的基礎代謝率避免發胖。
為什麼許多人在步入中年後容易發福呢?根據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表示,其實這與人體基礎代謝率在25以及30歲後,會隨著年齡逐步降低有關,是非常自然的現象。雖然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但普遍來說,當年過40、50歲後,在基礎代謝率下降的狀況下,身體耗能會慢慢減少且在基礎代謝率下滑下,民眾更容易伴隨有手腳冰冷、疲倦、提不起勁的問題,連帶使運動及活動量跟著下降。在此情況下,一旦吃下肚的多餘熱量沒辦法被身體有效消耗、利用,便會以脂肪的形態儲存於體內,同時也就容易導致民眾陷入明明吃的不多,但身材卻仍橫向發展的窘境。
至於具體而言該怎麼做才對?首先應培養規律的體能活動,對於40至50歲的中年人來說,想要培養運動習慣,不一定要非常激烈。其實,只要養成每天專心健走30分鐘,到微微出汗地步的習慣,就是有效幫助活化細胞、促進新陳代謝速率維持或往上的好方法。除了加強體能活動量外,學會聰明吃,避免腸胃難消化、利用富含精緻糖、經油炸烹調,容易轉化成脂肪儲存的的垃圾食物,吃對營養素更是關鍵。現代人之所以容易變胖,主要與民眾生活步調忙碌,經常忽視早餐的重要性,省略不吃。
中午又因為忙於工作、午休時間短等因素,隨便吃、吃的少,而到了晚上,為彌補一整天的辛勞,反而狂吃大魚、大肉、油炸等精緻食物當大餐有關。在缺乏運動,三餐飲食比例又分配不均的情況下,自然容易越來越胖。避免上述情況發生,民眾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根據王進崑教授分享自己多年來早、午、晚餐的分量分配原則,提供給大家參考:
早餐:8分飽。早餐吃的飽、吃的好,能讓身體有足夠能量與營養素,應付一天活動所需。
午餐:6~7分飽。午餐7分飽,能避免下午因血糖飆升而昏昏欲睡的情況發生。
晚餐:4~5分飽。除了能讓腸胃有足夠時間休息,也能避免吃下肚的熱量,因晚上缺乏消耗而轉化成脂肪。
根據王進崑教授也提到,對於步入中年的朋友來說,提升身體肌肉量,更是幫助身體燃燒更多脂肪的關鍵。因此進行適度的肌力訓練,並正確補充蛋白質也很重要。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每日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公克蛋白質」,也就是說體重60公斤的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為60公克。不過,由於人體腎臟每次吸收、利用蛋白質的分量相當有限(一餐蛋白質不宜超過25公克),故這60公克的蛋白質可不能一次集中於一餐吃完。 所以,如果想有效補充蛋白質來發揮增肌減脂的益處,以60公斤成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60公克來說,應以1:1:1的比例,分配為早午晚餐各20公克為佳。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防疫期間,全國許多健身房和運動中心被迫關門,讓許多有運動習慣的人一夕之間紛紛不知道該如何實踐自己平常的運動計畫,根據網站 Parade 和克利夫蘭診所的問卷調查 Healthy Now 2020,許多人表示現在生活重心會優先考慮鍛鍊身體,81% 的受訪者正在採取措施想要增強自身的免疫系統,例如保持水分 (57%)、服用補充品 (47%)、多吃水果和蔬菜 (44%) 以及多鍛鍊 (38%)。
隔離期間,超過 1/3 的 18–34 歲受訪者表示他們自主增加了運動頻率,許多人參加了一些活動,如戶外運動、在家健身、在串流媒體上看瑜伽或伸展運動來訓練;在那些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人中,多達 99% 的人表示他們在疫情結束之後,仍然會繼續保持原有的運動習慣!
而疫情的衝擊當然也會影響到好萊塢名人們,雖然對於他們來說要繼續健身並不難;但如果你也快被疫情悶壞、需要一些靈感,我們今天舉例了 10 位歐美巨星讓你參考,即使在工作停擺的狀態下,保持身心健康這件事是每個人都該做的!
不只是去攻擊別人的 Coin Master 村莊,珍妮佛從全球疫情開始後就非常熱衷美商新創 Peloton 健身器材公司強調的「居家健身」,這號稱健身界 Netflix 的品牌也和她進行合作推出線上飛輪課程。
超大咖諧星凱文除了和好友巨石強森相互吐槽、較勁,在隔離期間繼續精進他的運動,分享他自己做舉重、引體向上、騎自行車等影片。
一度被譽為全球最性感種馬的雷神索爾,在 2020 年疫情爆發期間,就開發了健身app Centr,並免費提供六週的課表,在隔離時向所大眾提供鍛煉、飲食計劃和引導式冥想。他本身不僅在大流行期間一直在訓練,而且還幫助其他人維持身心健康。
他在自己的 Instagram 上說:「Centr 的成立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獲得健康和幸福,我認為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關注讓生活更健康、更快樂的三個關鍵支柱:運動、營養和心理健康。」
身為歌手兼女演員,在 Instagram 上有 2.3 億追蹤數的賽琳娜對自己的焦慮、恐慌發作和抑鬱症一直非常坦率,她也承認在疫情期間和美國封城開始時症狀更加嚴重。今年 4 月,在好友麥莉(Miley Cyrus)的脫口秀節目 Bright Minded 中,她透露自己被診斷出患有躁鬱症,這是一種導致極端情緒波動的心理健康狀況。
挺身而出替心理疾病發聲,並站出來表示心理健康問題會影響任何人,包括美女、富人和名人,這位明星對自己的經歷一直抱持開放態度,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他病患消除了那些談論心理健康問題相關的一些恥辱感,也鼓勵大家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幫助。
這位電影巨星表示,他和他的妻子一直在進行 45 分鐘的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而且是每週多達四、五天的居家訓練課程!而孩子們則不時加入。 「我們的目標是在疫情結束之後都能夠獲得更健康的身體」,他說道。他的訓練包括從雙腳懸掛在 TRX 帶上的伏地挺身、到向訓練員拋球時做仰臥起坐,以及負重跳蹲。
隨著全國各地的學校在疫情期間關閉,家長們突然面臨著讓孩子待在家裡的挑戰。歌手 P!nk 似乎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和孩子一起運動!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幫助正值好動期的小朋友消耗精力,也可以讓全家一起運動獲得更健康的身體,不外乎是一舉兩得!
國際足球巨星最近在 Instagram 上發布了這張自己在每天早晨鍛煉後進行伸展運動的照片,平常也會和兒子一起踢足球,和妻子維多利亞一起去散步。
又是一個和孩子一起運動的 #fitmom!這位女演員兼 Honest Company 創始人最近分享了一段她與女兒 Honor 運動跳舞的畫面,也不斷向大眾傳達「好家在我在家」的重要觀念,呼籲大家好好待在家。
多年情曾經在康熙被小S親自點名的好萊塢明星路克,今年初時在 Instagram 分享了他從去年疫情爆發開始健身後八個月的成果,在 2021 年 3 月的進步照片,顯示出更加健美和輪廓分明的上半身。 而他也分享鍛鍊的過程中,飲食控管對他來說是最難的,喜歡吃美食和享用美酒的他,對於不能喝酒是很大的挑戰,但最終的成果都是值得的!
因電影《歌喉讚》爆紅而被台灣民眾稱「胖艾咪」的女演員在防疫期間開始了他所謂的「健康的一年」每天運動,就在半年內瘦下 22 公斤!她也承認自己的「情緒性飲食」非常不健康,在改變飲食習慣之前,她大部分時間可能攝入了 3,000 卡路里的熱量,但她現在正在吃「具有挑戰性的」高蛋白飲食,包括鮭魚和雞胸肉等等。
她也強調,如此努力運動並不是為了身材、而是為了追求整體的健康平衡,而對於心理上的管理,她也表示「我真的有花時間好好休息和舒壓,因為我的大部分壓力都與工作有關。我絕對認為隨著放慢步調,確實對生活和心態有幫助」。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林彥甫
「夏天好熱,我可以吃冰嗎﹖」在夏天也努力掙扎要減肥的人,怎麼能粉碎他們的希望!和冰淇淋相比,刨冰沒有太多乳脂肪的問題,堪稱最低熱量的冰品,但要記住!想控制體重,隱藏在配料的糖也要步步為營。營養師Emma周佑庭教你從冰的類型和各種配料下手,一個一個選出輕熱量冰品,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
看到這個題目,是不是覺得營養師在污衊你的智商?這是有蹊蹺的!
我有位連冬天都喜歡吃冰的學生,他知道糖水常會讓一碗刨冰的熱量破表,當然吃冰都不加糖水。但為了讓刨冰的味道豐富一點,他會選擇口味單純的牛奶雪花冰,而不是草莓、芒果、巧克力等香甜的雪花冰。
在飲食管理一段時間後,他的體重卻一直沒有減少,我反覆檢查他的飲食紀錄照片,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於是我又問:「冰是選清冰嗎?」他回答:「對啊,牛奶清冰!」
原來在他的想法裡,只有草莓、芒果、巧克力等五顏六色的雪花冰才是雪花冰。「我一直覺得牛奶雪花冰很清爽耶,那不是牛奶做的嗎?」他很驚訝地問著。也因為刨冰總是被滿滿的配料蓋滿,所以我也沒發現這個盲點。
冰磚類型決定刨冰的起點,也占了整碗冰八成以上的熱量。
雪花冰確實僅有奶粉、玉米粉、糖、水,但清冰只是水凝固,所以熱量是0,就算加上一匙約10大卡的糖水,也還是敵不過各種口味400-500大卡的雪花冰!別再被騙囉!
答案是:清冰!
選擇清水清冰為基底,加上4-5種刨冰的配料,也不淋上糖水,一盤刨冰只有約200-300大卡而已。和一球將近200大卡的冰淇淋相比,是不是能吃比較多、感覺更划算呢?
假如你想奢侈一點,淋上煉乳、巧克力醬、草莓果醬、百香果醬的話,這些淋醬一匙約50大卡,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情況,斟酌添加囉!
澱粉類配料,選2-3種
紅豆、綠豆、花豆、蓮子、麥片、小薏仁等種子類澱粉,比地瓜、芋頭等根莖類澱粉的熱量略低。這些配料纖維含量豐富,比起圓圓類配料,更適合正在體重管理的人!
凍凍類配料,選1-2種
愛玉、仙草、寒天凍、蒟蒻、白木耳等果膠豐富的食物,熱量極低可放心選用。
圓圓類配料,選1種
除了粉圓以外,挑大顆的比較好!像是芋圓、地瓜圓、傳統粉粿、脆圓等體積較大的,熱量偏低一些。
• 圖文摘自如何出版,Emma周佑庭著作《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才是營養師!:鹹酥雞?手搖飲?下午茶?2.5秒選對吃!》一書。
本書特色
營養師本人每天實行的爽吃原則,
保證不說「不行、不能、不可以」,
只要掌握界線,邪惡美食也能放心大口吃!
根據市調公司在2018年的問卷訪查,一天兩次的外食族約佔總人數的50%。也就是每兩人之中,就有一位須仰賴外食來滿足早、午、晚餐的其中兩餐!
你還認為吃外食就和纖瘦、強壯、健康無緣嗎?那實在是太悲觀了!
本書透過大量的二選一選項來呈現,讓你能夠輕鬆了解在選食時,什麼樣的食物對身體才是好的、有幫助的。
書中的技巧都是最簡單、可實行、極有感的管理方法,也是營養師本人每天實行的爽吃原則。
不論是「中式、西式、便利商店」的早餐;正餐的「便當、自助餐、義大利麵」;夏日人手一份的「手搖飲、刨冰」;聚會必約的「牛排、火鍋、燒烤」;還是宵夜霸主「鹹酥雞、泡麵」等,都讓營養師來告訴你簡單有感的聰明吃法!
• 更多如何出版《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才是營養師!》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